刘师长犹豫了一下,终于点了点头。
好在卫立煌是支持国共合作、联合抗战的。郑卫国电报一到,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在卫立煌的命令下,朱怀冰终于没再挑事儿,还派一个团尾击日军。八路军则忙着破坏铁路,也没空理他。
日军第十师团从2月26号收缩,然后连续放弃了新乡以及周边十几座县城,到29号的时候连鹤壁都放弃了,只保留了安阳一个桥头堡。从安阳往南,一直到黄河边上,足一百五十公里长的铁路。郑卫国要求八路动员人力、物力,一定要全部扒掉。
卫立煌得知后,也专门从一战区派了一支工兵部队渡河过来帮忙,并且把郑州黄河大桥(平行空间里,这个桥后来被日军修复)也彻底破坏了。桥上的钢架都被拆去当废铁卖掉,几个桥墩也被一一爆破。日军侦察机在天上看到差点气死。不过华北方面军就一个飞行集团,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守着铁路。
周参谋长笑道:“照这样打下去,等第十师团赶到石家庄,南面的铁路都要被我们破坏光了!”
郑卫国呵呵一笑,用小木棍在日军的行动路线点了一下,说:“也不能让它完全北上,不然石家庄方向敌人的兵力就太厚实了。”
周参谋长眼睛一亮,忙问道:“总座打算动手了?”
郑卫国嗯了一声,说:“不能再拖下去了!日军增援力度越来越大,正太线上八路军和第49军都快撑不住了。你马上拟定一套作战方案,这一回我们要把平汉线和津浦线上的日军全部调动起来!”
周参谋长忙道:“是,总座!”
当天晚上,郑卫国再次召集各路军队的代表开会。次日,第一批部队首先行动起来。出动的有新编骑兵第三师(于占魁部)、冀察战区教导旅(马本斋部)、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吕镇操部)、第三军分区(段双虎部)、晋察冀军区暂一旅(杨成武部)一部、晋察冀军区暂三旅(黄永胜部)。
他们分头向平汉线北段(北平至石家庄)发起了全面进攻,将驻守在北平的第21师团、驻守在石家庄的第110师团和驻守在石家庄的第14师团完全割裂。由于此时正太铁路已经被切断,石家庄及其以南的第10师团、第14师团、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8旅团被彻底孤立,后勤补给线中断。
同时,八路军第386旅,以及冀西、冀南的地方部队也迅速出动,切断了石家庄至邢台、邢台至邯郸、邯郸至安阳的铁路,从而把第10师团、第14师团、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8旅团之间的联系也切断了。
次日,新赶到冀中不久的第五十七军汇同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四军分区向津浦线发起攻击。
还没等日军反应过来,第三批次的部队也开始行动。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指挥第40军、新5军,突然向平汉线南段(石家庄至安阳)发起攻击。
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也在稍后向津浦线发起攻击。
随后,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也命令麾下第51军、八路军115师,以及山东各保安部队向日军占据的津浦、胶济铁路发起攻击。
与此同时,中条山**各部也在卫立煌长官的指挥下发起了反击。其中第四集团军(孙蔚如部)和第98军(武士敏部)还各组织了两支突击队,由小路突破日军防线,出现在第20师团侧后,分别与第二战区阎锡山部、八路军太岳军区会师。这样一来,就切断了日军第20、108两个师团与驻山西第一军的联系。
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还没来得及调动部队,八路军120师也突然行动起来,袭占了雁门关等多处要隘,并切断了大同至太原的联系。
一时间,华北烽火四起,无日不战,无处不战!史称“华北第一次全面反攻作战”终于打响。
ps: 大家多提意见啊,这样我才知道你们想看什么样的内容。
第四百四十四章 山下奉文的陷阱
“快,快!我们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名军官不断地催促着,一队队士兵不停地从他身边跑过,然后迅速进入了预定阵地。
这是晋绥军区第120师358旅所辖的一个营,奉命对同莆铁路大同至山阴段进行破坏。
相对于冀中可以支援的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根据地,晋绥军区的实力较弱。相反,这一带的日伪军却很强大。特别是大同一带,不仅有日伪正规军,还有日伪警察和大量的武装侨民,将铁路封锁得极为严密。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对同莆铁路的破坏不可能像平汉线那样暴力拆除,也没法像正太线那样从容不迫。在这里打仗,必须要快。出击要快、爆破要快、撤退也要快!
根据战前的参谋作业,此次行动将全营分成九个战斗单位。其中警戒组三个,打援组两个,爆破组一个,运输组一个,掩护组一个,袭扰组一个。
没过多久,指挥部南北两面都有红旗飘扬。
参谋放下望远镜,欢喜地说:“营长,打援组都准备好了!”
不一会儿,东面高地也出现了一面小旗,这是袭扰组。西面也有,那是掩护组。营长抬起手腕看了一下,分针刚好跳过去两大格。
“命令爆破组立即行动!”
由工兵组成的爆破组立即向铁路线扑去,第一队挖坑,第二队埋放炸药,第三队检查。十分钟过后,一共十余处爆破点已经全部完成。这也是吸取了之前的经验,在同一地点间断地破坏多处,会使整段铁路扭曲,更难修复。而且还很节省炸药。
见准备工作都已完成,爆破组组长松了一口气,立即向指挥部方向挥舞一面小旗。
参谋忙报告道:“营长,爆破作业准备就绪,请指示!”
营长微微颔首,大手一挥。命令道:“爆破!”
轰、轰、轰……原本完成的铁路顿时被炸成数截。长长的铁轨像蟒蛇一样扭曲着,铁轨与铁轨之间不时发出恐怖的声音,然后轰然匍匐在路基上。
爆破的烟雾还没散去,运输组七八辆大车就冲了上去。几十名战士利索地将炸断的铁轨装上大车。然后径直向根据地转移。晋绥根据地的兵工厂比平行空间也要强出不少。这些钢轨经过处理之后。很快就会变成一枚枚手榴弹、地雷,或者是捷克式机枪的零配件(枪管和弹簧暂时只有平安县兵工厂能造)。
参谋兴奋地挥舞了一下手臂,欢喜地说:“营长。再来两次我们就能提前完成任务了!”
营长点点头正待说话,突然,北面传来一阵呼呼的马达声。原来日军的铁路巡查队已经到了。和八路军一样,他们也是在铁路附近广布眼线。而且有汽车和摩托车可以机动,往往八路军刚开始破路作业,他们的巡查队就能赶来。
参谋看了一下,有些鄙夷地说:“小鬼子是在走下坡路了,竟然比我们预想的还晚了五分钟!”
营长嘿嘿一笑,说:“天天这么折腾,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
一名担任掩护任务的连长匆匆跑了过来,兴奋地说:“营长,这回来的鬼子不多,才一个中队,要不要打他狗日的。”
营长一听也有些心动,问道:“你说呢,小崔?”
崔参谋略想了一下,说:“要是搁在冀中,一个中队的鬼子打一下也不打紧。不过我们现在实力还弱,建议不要打!”
八路军包括以前的红军都是游击性质,部队内部几乎没有正规的参谋作业。就算有部分将领懂,在普遍没有接受正规军事教育的环境下,想搞也搞不起来。虽然有些部队战斗力也很强,但终归是有缺陷的。在小规模、低烈度的战斗中还好,规模一大,战况一复杂,就会出现指挥失灵、前后脱节等毛病。用刘师长的话讲,“部队一多就放了羊”。这就是八路军粗放式管理造成的后果。
为了让八路军几个“正规化旅”早日提升战斗力,郑卫国特意给他们提供了一批有军校背景的参谋,帮助他们进行队伍建设和战术训练。像这名崔参谋以前就是东北军的一名军官,在冀中军校毕业后被对口支援到358旅,帮助他们完成军队正规化。
营长虽然有些不甘心,不过还是挥手道:“那就先不打,把小鬼子拖上一阵再说!”
说话间,北面传来一阵激烈的枪炮声。原来,北面的打援部队已经跟日军交上火了。营教导员正在指挥部队继续破坏铁路,闻声忙赶了过来,问道:“营长,小鬼子到了,我们也撤吧!”
营长嗯了一声,说:“好,通知各连按计划行动,撤!”
打援部队接到命令后迅速与日军脱离了接触,并按预定路线转移。但日军并没打算放过他们。晋西北的日军一直没有遭到过太大的打击,所以非常骄狂,紧跟在屁股后头就追了上来。两支队伍一追一逃,很快来了爆炸现场。
日军指挥官看到被破坏无遗的铁路,顿时勃然大怒,举起指挥刀喝骂道:“杀给给!”
“板载!”日军士兵见战士们只顾逃走,士气更加高涨,纷纷嚎叫着拼命追击。
打援部队也没有慌忙,边打边撤了一阵子,突然从掩护组埋伏的阵地之前快速通过。日军最喜欢搞平行追击,结果把侧翼全暴露给了掩护组,被一阵机枪、手榴弹打了个屁滚尿流。已经撤走的打援部队又趁机发起了反击,吓得日军赶紧收缩,准备就地防御。没想到八路此举只是佯动,趁此机会很快就转移了。
“八嘎!”日军指挥官气得跳脚大骂。其余士兵也感到很沮丧。自打八路军开始大规模破坏铁路以来,他们就被迫来回“清剿”。可是八路军根本不跟他们硬拼。每次破坏一小段铁路就立即撤走。日军虽然有汽车、火车,却无力守护所有的铁路线。每次追不上,打不着,铁路却被破坏的愈发残破。仅仅是同莆铁路就被切成了一百多段。
砰!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粒子弹,那名指挥官一头就栽倒在地。气极败坏的日军四处打枪,却早没有了神枪手的影子。这是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