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洋流-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过分的就是还有一个书生在旁边做笔录!
  “你们这是做什么,我李云中从来没想过称帝,简直是胡闹!”
  蒙上升见李云中笑了,压力大减,同样小声笑道:“对了,就是这样,殿下您一定要多推辞几遍,这些话语会被记入史册之中。古代的那些开国君王也是推辞再三才答应称帝。”
  林大基见李云中‘穿戴整齐’,对着几位聋哑人比划一阵。
  几个聋哑人全都点头。
  李云中好奇的问道:“你对他们说了些什么?”
  “臣吩咐他们将殿下‘扶’到朝阳殿,中间不许停留。”
  “可是我还要上茅房方便啊!”李云中被架出房屋,几位聋哑人不顾李云中挣扎,快速的向朝阳殿而去。
  “皇上驾到!”一位礼官在殿门前大喊。
  李云中刚被几个聋哑人按到座位上,底下大臣就一齐呼道:
  “臣等参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清晰。震得李云中耳朵发麻。
  事已至此,李云中也只能顺水推舟,苦笑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我……”
  一旁礼官提醒道:“陛下既已登基,应该自称为‘朕’。”
  朕?李云中怎么听怎么别扭。这个字在嗓子里就是喊不出来。
  礼官激道:“陛下横刀立马,百战百胜,敌人一听到您的名字就双腿发抖,这天下还有让殿下感到害怕的东西吗?”
  “朕……很惊讶,众爱卿突然给朕来这么个惊喜,我……咳,朕实在是很意外!”明明是兴师问罪的语句,倒把李云中自己说的尴尬不已。
  陆建瀛站在最前方环顾左右,满意一笑,出列道:“皇上您顺应天命,披荆斩棘,内平暴政,外抗洋夷,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等有幸辅佐陛下,自当全心全意效忠陛下。”
  “我等辅佐殿下成就大业,实乃三生有幸!”众大臣一起躬身喊道。
  这帮人一定是早就排练好的!李云中心想不能找幕后之人算账,就找这几个聋哑人:“这几个聋哑人士是干什么的?怎穿我大汉军服?”
  见皇上秋后算账,林大基不得不出列为聋哑人解释:“这些聋哑人士都是兵部从太平军的北伐军之中挑选出来的,臣听说他们作战勇敢至死不退,而且忠心不二,所以把大汉军中所有聋哑人集合在一起,组成了‘聋’字营,如今率属于禁卫军。”
  聋哑人组成的军队,李云中惊讶道:“这聋哑人打仗真那么厉害?他们勇猛朕是见识过了,竟然将朕束缚的那么紧,可是忠诚可就不见得了!”
  李秀成可不愿从龙的功劳而变成罪臣,笑道:“启禀殿下,在广西的时候我手下就有几名聋哑人,他们都是亲兄弟,作战时悍不畏死,只要战场上还有一名清兵,他们也不会罢手,每次臣都得设法提醒他们,要不然俘虏都被杀的一个不剩!后来攻下南京,他们就在此成家立业。”
  李云中对刚才的不快早已忘却,看着底下肃立的几名聋哑人问道:“他们统领是谁?叫他来见我!”
  林大基指着站在最前面的聋哑人:“此人叫杨秀聪,‘聋’字营统领,五品官衔,听说他还是杨秀清的弟弟,不知是真是假!”
  杨秀清的弟弟会混的那么惨?李云中把他当成了传言,叮嘱道:“这些战士一定要厚待,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地方,比如当炮兵、火枪兵。”
  陆建瀛见如此隆重的时刻,话题却转移到聋哑人身上,忙回头给常大淳递了个眼色,让他把话题兜回来。
  “启禀陛下,如今陛下称帝,就是建立新朝,‘汉’这个封号不宜再用,微臣请陛下重新选取国号代表我朝。”常大淳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只能将他们内部还没商议好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参谋。
  赵烈文喜道:“常大人说的不错,陛下以前的封号乃是天平天国所封,名不正言不顺,如今继承华夏大统,应该自立国号才是。”
  李云中觉得大汉不错,华夏建立了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偏偏以汉族称之,还不就是因为自豪!见下面的大臣似乎另有它意,也想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问道:“众爱卿有什么好的国号,都说来听听,有道理的话朕就采用了。”
  众大臣瞬间热血上涌,为一个国家取名字,这可是无上荣耀,真正的名留青史,这也是一份难得的资历,等到皇上统一天下,自己也水涨船高,出将入相那是一定的。
  陆建瀛迫不及待的问道:“敢问皇上祖籍是哪里人士?
  李云中想起前世的自己,世代居于连云港,答道:“我祖籍在江苏东海!”
  陆建瀛微微一算,神色欢喜,兴奋道:“恭喜皇上,唐高祖称帝时,将所有的儿子都封王,其中周王李元方晚年曾在徐州生活过,据记载李云方在东海郡生下了一个儿子,被封为东海郡公,传了三代,为避免安史之乱,迁徙到了广西,殿下祖籍江苏,而祖先又居于广西,岂不正好符合书上所记载,由此看来陛下乃是唐高祖李渊之后,继承大统是光明正大,微臣特献‘唐’为国号!”
  “噗”站在最后一排的胡梦君听着陆建瀛胡扯八道,忍不住笑了出来,见满朝文武都回头盯着他,脸不红心不跳的出列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陆大人说的……太有道理了!这说明陛下乃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天……”
  李云中同样被陆建瀛逗得‘哈哈’大笑,对胡梦君也就不在怪罪,佯装怒道:“天你个头啊,还有完没完,还不快退下去,再胡说八道,小心我罢你得官。”
  蒙上升出列道:“陛下出生在广西,而广西称之为越,臣请立国号为越。”
  赵烈文反对道:“大人此言差矣,越字泛指广西、广东,如果用越字为国号,显得我朝格局太小,徒让天下人耻笑。”
  蒙上升辩解道:“赵大人难道忘了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剪灭吴国,那是何等威风,再说我朝控制的区域正好与越国相同。这越国是名至实归。”
  赵烈文道:“越国为楚所灭,蒙大人也想我朝与越国相同吗?”
  蒙上升脸色尴尬的退后,不与赵烈文争辩。
  林大基见哥哥吃亏,问道:“那赵大人以为用什么国号好呢?”
  PS:今天书评里好平静。晚上还有一章,求支持


 第一百一十章 登基大典(四更求月票)

  赵烈文自信一笑,开口就是引据经典:“皇上姓李,而李姓是炎黄以来称帝人数最多、建立政权最多的姓氏,据我统计称帝人数多一百多人。先后建有成汉、西凉、唐朝、后唐、南唐、西夏、李蜀,直至闯王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
  但是姓李的都有一个起源,出自姬姓。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称巴子国,秦慧王派司马错灭巴国。一部分巴人留于渝境的成为板木盾蛮,而南移到湘西的巴人成为武陵蛮的一部分,迁移到鄂东的称江夏蛮和五水蛮。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蒙上升闻言立马报复,气势汹汹的反问:“赵大人是说皇上乃是夷人之后?”
  赵烈文微微一笑,解释道:“追其起源,皇上乃是周文王同宗,臣请陛下取‘周’为国号,周文王建立的大周前后长达八百余年,历朝历代所不及也。”
  焦亮道:“周字不好,民间百姓都传闻皇上起兵是为了反清复明,而天地会遍布中国,如果皇上以‘明’为国号,天下百姓必定望风而从,天地会数百万弟兄也心甘情愿的凭皇上驱策,这样一来驱除鞑虏是轻而易举。”
  遇到了原则性问题,常大淳也开始窝里反,对着李云中谏道:“反清复明实乃荒谬,前朝皇帝就是因为不理政务,只知游玩享乐,百姓苦之,这才有闯贼李自成起兵造反,连年兵荒马乱,最终给大清以可乘之机入主中原,现在老百姓对前朝无丝毫想念,如果贸然用‘明’字为国号。恐怕适得其反。”
  李云中开始时还饶有兴趣的看着下面的争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仿佛只有自己主张才是对的,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老奸巨猾的陆建瀛,沉默寡言的常大淳,反应机灵的赵烈文。为人厚道的蒙上升,机智过人的焦亮……此时他们都一个个的唾沫横飞,相互辩论,看着看着,顿时感觉无趣起来。
  陆建瀛固执的说道:“大唐威震西域,连洋人都有所耳闻。如果用唐为国号,洋人必定畏惧,不敢侵犯,再说皇上乃是唐高祖李渊之后,大唐的名号有皇上继承谁也说不出闲话。”
  李云中心里感叹:看来他们为争夺国号的命名权已经无所不用其极,连陆建瀛这个老顽固都能借用洋人比喻,平时他就是听见别人说一个洋字都要教训半天的。
  “老生常谈。姑且不论李渊是不是皇上先祖,这大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民间百姓有谁还记得李渊是谁,我看就是大明好,日月昭昭为我大明!这是何等霸气!”焦亮已经认定了大明这个国号。
  赵烈文坚持己见,对着焦亮摇头道:“非也非也,天下姓李之人都出自姬姓,而姬姓是皇帝曾孙帝喾的后代。殿下建立大周,承应天命,最好不过。”
  李云中从早上憋的一泡尿实在忍不住了,见他们还在争论个没完,起身怒道:“一个国号有什么好争的,我已经决定了,国号就用‘汉’。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还有我们大汉以后自称中国,即中央之国,人人都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我就是要建立起一个有血性的中国。”
  陆建瀛马上赞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皇上居于中央,四夷来拜,正合如今局势,殿下英明,微臣佩服。”
  赵烈文也不愿落后,慷慨激昂道:“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国这两个字起的好,蒙元灭宋有多少志士仁人慷慨赴死,至死不降,崖山海战更有十万百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