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氏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招募流民大规模复耕新蔡县的水地,自然还是为了营造出声势,使得曹操相信,他袁否准备在汝南长驻,并打算将汝南经营成为争霸天下之基业!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曹操大军诱入汝南,他袁否才有机会趁虚过境兖州。
  刘晔点了点头,又说:“不过公子,复耕之规模却受限于民力,却不知道,周仓等四位首领的麾下又有多少人口?”
  袁否嘿嘿一笑,说道:“很快就会知道了。”
  前天晚上梁纲曾说过,算上他的两千余人,梁纲他们从寿春带出的五百人,再加上周仓、裴元绍、廖化、杜远的人众,现在袁军的兵力已经足足有三万余人,对于这个夸张的数字,袁否是不太相信的。
  他袁否还有梁纲他们四个人的兵马,都是实打实的战兵,就连辅兵也没有,但是周仓、廖化、裴元绍及杜远他们四个,所谓的三万多人众肯定跟刘辟、龚都、黄邵他们是一回事,多半把老幼妇孺都算进去了。
  这也是黄巾贼的一贯作风,黄巾贼作战时,往往是老幼妇孺一起上。
  所以对于黄巾贼来说,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军队,这样子搞法,声势是大了,可军队的战斗力却难以让人恭维,所以在实战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几千官军将几十万黄巾贼打得溃不成军,漫山遍野的追杀。
  前天一早,周仓、廖化、杜远和裴元绍便辞别袁否,返回各自的驻地去召集麾下的人马去了,周仓四人的老巢离新蔡都不远,四人约定在今天傍晚率部曲赶来新蔡与袁否会合,然后“共襄义举”。
  算算时间,周仓他们四个差不多也该到了。
  傍晚时分,周仓、廖化、杜远、裴元绍果然依约而来,而且都带来了各自的所有的人马,待看清楚周仓四人的“部曲”之后,在袁否面前夸下了海口的梁纲,一张脸便立刻垮了下来,尼妹,这样子也叫军队?
  但只见,周仓四人的军队里,大多都是老幼妇孺,壮丁隐在老幼妇孺中间,却几乎找不见,梁纲心里估计了下,这三万多人的大军,姑且称他为大军,这三万多人的大军中,能挑出五六千壮丁已经是不错了。
  梁纲心下很失望,袁否却一点儿也不失望,因为这早在他意料之中。
  事实上,袁否从来就不指望能在汝南招募到战兵,就是能招到战兵,没有一块稳固的地盘,他也养不起对不对?
  要知道,战兵不只是人而已。
  除了人,一个战兵还得有持续不断的军械、粮草的供应!
  粮草供应还能通过屯田解决,军械供应却是个天大难题,眼下的汝南破败不堪,各种作坊、商号几乎荡然无存,刘晔再是能吏,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甲胄、兵器以及战袍旌旗等物事来。
  袁否早有心理准备,但脸上的神色却仍是一片阴沉。
  看到袁否神色阴沉,周仓、廖化、杜远、裴元绍四人便是心头惴惴,其实,在是否将老幼妇孺带来的问题上,四人也曾产生过分歧,杜远、裴元绍主张只带走其中的精壮,剩下的老幼妇孺让他们自生自灭。
  周仓、廖化却是严词拒绝,主张都带走!
  现在看到袁否神情不太对,周仓、廖化便立刻心头一沉。
  杜远却不失时机的上前说:“公子,您要是不乐意,我们可以把这些老幼妇孺打发走人,只留精壮追随公子……”
  “不行!”廖化断然反对,“如果没了精壮,这些老幼妇孺根本熬不过今冬,他们会饿死的,公子在居巢屯田以养活十万黎庶,仁义之名天下皆知,想必也不会行此逆伦之举,是也不是?”
  “元俭所言极是,老幼妇孺本公子不会不管,本公子从来就没有抛弃老幼妇孺不管的坏惯。”袁否先给廖化吃了颗定心丸,遂即就露出了他的獠牙。
  稍稍停顿了下,袁否接着着说:“不过,你们的部曲良莠不齐,老少皆有,战斗力只怕也是强不到哪去,所以必须进行统一的整编,择其精壮者编组成伍,剩下的老幼妇孺则去屯垦,你们该不会有啥意见吧?”
  统一整编,这才是袁否的真实意图。
  至于为何要统一整编,原因也很简单。
  不整编,怎么统一号令?不统一号令,一支军队能有战斗力?
  若没有战斗力,又岂能引起曹操重视,曹操又岂能调来大军清剿?
  如果没有刚才关于是否留下老幼妇孺这一出,袁否直接提出统一整编,肯定会被周仓四人视为极大的不信任,搞不好,他们四个人会直接带着人马离开也说不定,毕竟他们四个与袁否接触不深,且素来也是无法无天惯了。
  但是有了老幼妇孺这一出,周仓、廖化四人对袁否的仁义就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袁否并不是沽名钓誉之辈,既便内心仍不满,情绪的反弹也就不会那么激烈了。
  果然,周仓四人对视了一眼,都说没有意见。
  其实,周仓四人还没意识到这是啥样的整编,还道是挑选出精壮而已,原本是谁的部曲就还归谁,却没想过袁否要夺他们的兵。
  袁否当即令纪灵着手对黄巾贼进行筛选整编。
  经过半天的筛选,纪灵总共挑出来五千壮丁。
  袁否从自己的两千精兵中分出五百人,加上梁纲他们的五百残兵以及纪灵筛选出来的五千人,凑成了六千之数,又将这六千人分成八个部,分别委任梁纲、李丰、陈纪、乐就、周仓、廖化、裴元绍以及杜远为八个部校尉。
  除此之外,袁否还大量委任从骁骑营中调过来的老兵担任司马、军侯、屯长等中级军官,乔家坞一战,骁骑营的好多老兵官升三级,却只是挂了个空头衔,实际上手底下的兵马并没有多出一人,但是现在,却总算是名实相符了。(未完待续。。)


第189章 治军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经过袁否这么一整编,袁军的兵力立刻扩充到了七千人,而且秩序井然,从原先的各路黄巾贼各自为战,实现了统一指挥,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坏的一面,那就是梁纲等四将以及周仓等大小黄巾贼头都是满腹的牢骚。
  梁纲四将坚持认为,自己是袁氏旧将,理应比四个黄巾贼头高出一截。
  而周仓等大小黄巾贼头却认为,尼妹,这六千多人马大多是我们的人,凭啥一整编之后,我们手下就只剩八百人?哪有这个道理?
  好在,袁否有在龙亢、居巢、大别山打败孙策、周瑜的赫赫战功兜底,再加上还有骁骑营在旁边震慑,所以局面并没有马上失控,黄巾贼的大小贼头虽满腹牢骚,却也不敢有过份举动。
  在骁骑营的震慑下,八个校尉部的编组得以顺利进行。
  编组完成后,袁否召集八部校尉开了第一次军事会议。
  会上,袁否先冷冷的瞥了眼坐在右首的梁纲四将,说:“我知道有些人不服气,认为自己是老资格了,理应比别人高一等,可我告诉你,过去的就只能代表过去,现在却必须从头再来,你想得到别人尊重,就必须去战场上一刀一枪拼!”
  说完,袁否冷森森的目光又从周仓、廖化、裴元绍、杜远的脸上逐一掠过,又接着说道:“我还知道,有些人想不通。认为老子带这么多人来入你的伙。凭啥你一句话就夺了老子的兵?那么我告诉你。官军不是山贼,我更不是山大王,在我的后将军府,号令必须统一!”
  说到这袁否停顿了一下,又杀气腾腾的说:“我先把丑话说前头,私底下怎么样都可以,你们拿我袁否开玩笑,我只会感到高兴。但要是涉及公事,谁要是给我掉链子捅篓子,就别怪本公子翻脸不认人!”
  说完,袁否即反手拔刀,一刀切下桌案的一角。
  袁否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坚恃不懈的练习拔刀势,终于也有所长进。
  看到袁否拔刀斩下桌角,梁纲、李丰、陈纪、乐就、周仓、廖化、杜远、裴元绍等八部校尉顿时噤若寒蝉。
  军事会议结束了,表面上问题似乎是解决了。
  但是,事情却并没有这么简单,一股暗流正在形成。
  刘晔跟着袁否回到行辕。说道:“公子,你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
  今天才是周仓、廖化、裴元绍、杜远他们前来投奔的第一天。袁否就迫不及待的对他们的部曲进行了整编,看上去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了。
  袁否却也有他的道理,他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
  “这个其实我也想过。”袁否点点头,又说道,“按理说的确是可以等过一段时间,再对周仓他们的部曲进行整编,这样发生兵变的几率会小些,但是凡事有利则必然就有弊,如果过段时间再来整编,受到的阻力也会更大,因为那时候,加入我们的黄巾贼只会更多,一旦出现反弹,危害也会更大。”
  刘晔默然点头,袁否说的也很有道理。
  袁否接着说道:“现在就搞整编,看似有些操之过急,但受到的阻力也会小得多,而且还会给以后来投奔的黄巾贼树立一个榜样,有了这个榜样,对后续前来投奔的黄巾贼再进行整编,就几乎不会出现反弹,这个就是从众心理。”
  刘晔再次点头,又说道:“但是,公子仍需提防兵变。”
  “我明白。”袁否点头说道,“我会让骁骑营枕戈待旦。”
  事实证明,刘晔的提醒绝非多余,黄巾贼果然就兵变了。
  次日凌晨,杜远便纠集了原先属于他的五百多壮丁,又卷裹了两千多百姓,准备回到原先落脚的老巢,继续干他的山贼,在临走之前,杜远也曾经邀请周仓、廖化以及裴元绍跟着他一起走,不过周仓三人却是婉拒了。
  然而,杜远带着两千多人出城后往前走了不到十里,便没法继续往前走了。
  为啥?因为有一支骑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但只见,黝黑的夜幕下,一支军容整齐的骑兵已经在前方的旷野之上一字摆开,星月惨淡,洒下淡淡清辉,照着骑兵身上铁甲,反射出一团团幽冷的寒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