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弊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弊主- 第5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正自想的出神,包福全躬身进来禀报道:“皇上,饶郡王在外侯见。”

贞武停住脚步,道:“让他进来。”说着便折回御案后坐下。

胤禟稳步进来,利落的磕了个头道:“臣胤禟恭请皇上圣安。”

贞武微微一笑,道:“免礼,赐座。”俟其谢恩落座,他才接着道:“九哥一路返京,天津至京师的驿道可还好走?”

“回皇上。”胤禟微微欠身道:“驿道加宽了不少,阔处足以六马并行,窄处亦可四马并行,而且平整不少。”说到这里,他才恍然明白,原本老十四早就有在京师创建大型作坊的想法,是以才当初才肯花费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修整京津驿道,他是担心驿道太窄限制京津的货物流通,这老十四,还真是处处都考虑的周到细致。

贞武满意的点了点头,随着京师作坊的建立,这条驿道的物流量将暴增,当橡胶车轮被发明之后,陆路驿道的运输能力将有极大的提高,若是能够用沥青铺路,那效果将更好,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天然的沥青,提炼石油,他如今还不敢指望,中东,里海那片区域确实该动手了,那里才有可能有天然的沥青。

很快,他就将思绪收了回来,略一沉吟,他才问道:“旗人在军工作坊的情况如何?”

旗人入军工作坊务工是贞武登基之后的力排众议主导的一件大事,胤禟自然知道此事的轻重,也料到贞武必然过问此事,早就做了充足的准备,当下便躬身道:“回皇上,臣遵循皇上的旨意,在军工作坊内试行军事管制,同时推行同工同酬,统一旗人与民人的考核晋级标准。

这些措施一推行,旗人的变化可谓是立竿见影,风气跟着大为好转,混日子、熬资历、玩忽懈怠的情形登时一扫而空,民人工匠亦大受影响,整个紫竹林上上下下风气皆是为之一变。

六月举行的二次考核,臣广邀民人工匠监督,仅仅只刷下了三百四十余不合格的旗人,已经全部退回京师,此举在旗人中影响甚巨,如今旗人在紫竹林再无丝毫优越感,不仅学风炽盛,而且与民人相处的亦十分融洽。”

“可有抱怨之声?”贞武追问道。

“这……”胤禟微微一顿,便如实说道:“回皇上,抱怨自然是有的,不过多是在旗人私下相聚喝酒之时,在作坊内却是没人敢吭声。”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旗人数十年来高高在上,这社会上处处高民人一等,进入军工作坊后,突然与民人同等待遇,没有抱怨,那可真就是见鬼了,略一沉吟,他才道:“军工作坊生产的火器弹药被服等等,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败,关系到士兵的生死,不得有丝毫懈怠疏忽。

火器在前明实际就已经普及,为什么前明的士兵不愿意使用火器,其中虽然有火器威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火器质量的问题,前明生产的火器炸膛现象普遍,士兵受害甚烈,是以对火器产生畏惧,这是前明士兵不愿意使用火器的主要原因,如今火器威力更大,炸膛的话,伤害亦更烈,因此火器的质量必须要极力保证。

如何提高火器的质量和产量?除了必要的监督赏罚制度之外,尚须提高工匠们的积极性,同工同酬,同晋级考核标准,亦就是公平,是最好的法子,这跟治军是一个道理,待遇不等,赏罚不公,必然导致人心不平,这将极大的约束工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有创造力。

如今大规模的作坊才刚刚兴起,值的改进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这些都要靠熟练的工匠来发现和完成,哪怕是极小的改进,亦会带来巨大的利润,这事你不要疏忽,要鼓励工匠们敢于改进工序,赏官职赏银子晋级都可以,不要吝啬。

对于旗人,要多加开导,进军工作坊务工,不仅是为了解决旗人的生计问题,亦是为了巩固大清的统治,巩固旗人自身的权益,火器的威力如今已经远超弓箭骑射,旗人如果不能掌控火器的制造,那对八旗子弟而言,将是什么后果?

管理,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监督和赏罚分明这上面,要随时注意了解工匠的想法,他们有什么不满或者是抱怨的地方,及时加以解决,这跟地主用长工是一样的,地主对长工好,长工才会多出力,才会事事替东家考虑,培养一个熟练工匠不容易,朕推行工匠晋级制度就是为了留住工匠,最大限度的刺激工匠的积极性。

最后,要善于擢拔人才,不论旗人民人,有一技之长的皆要善加擢拔,用人如用器,要用其长处,特别是管理方面的人才,不仅要善于发现,而且要有意识的大加培养,大清的作坊会越来越多,这方面的人才可说是相当紧缺,对于不能胜任管理的,要坚决撤换,管理不善,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见贞武竟是拉家常一般,絮絮叨叨的指点,胤禟一边用心默记一边暗自窃喜,看来贞武对他期望甚高,京师作坊这块怕是亦将由他来全面打理,见贞武住口,他忙躬身道:“皇上淳淳教诲,臣必然铭记于心。”

贞武端起茶盅呷了口茶,又接着道:“驻京八旗数量不少,京师旗人更多,尽数调往上海天津自不可能,朕欲在京师筹建大型作坊以彻底解决旗人生计问题,除了军工作坊,民用作坊亦要大力发展,钟表、玻璃、家具、烟叶、镜子、成衣,印刷、牙刷等等你多考察一番,钟表、玻璃的制作,法国传教士已请来一些法国工匠,你与他们接洽,寻找适宜的地方,当然,为妨招惹非议,暂时都打着军工作坊的幌子吧。”

“臣谨尊皇上圣谕。”胤禟忙躬身道。

略一沉吟,贞武又叮嘱道:“钟表、成衣、印刷之类是可以在外城选址,其他一应有污水、烟雾、噪音较大的作坊,皆在城外选址,必须在京师的下风处,河流下游,你先带领工匠勘地。不妨在京师大力招募人手,监生、士绅、百姓甚至是传教士皆可以,折腾出点动静来。”

折腾出点动静来?这是要他大张旗鼓宣扬京师建作坊的事情了,这是为何?宣扬还是另有目的?胤禟也不敢多想,忙躬身应道:“臣遵旨。”

“至于银子……”贞武微微一顿,便道:“八哥刚跟倭国谈成一桩大买卖,让他催促倭国尽快付款,朕这里先帮你垫付二十万两。”

垫付二十万两?合着这银子要从军工作坊的收益里支出?京师的这些个作坊老十四打算一毛不拔?胤禟不由暗暗叫苦,这么多作坊,仅仅是将架子搭起来就不得了,倭国的军火买卖虽然卖的是天价,但毕竟数量有限,利润也不过是三、四十万银子,能济得了什么事?

见胤禟一脸愁容,半天不吭声,贞武不由轻笑道:“都说九哥长袖善舞,这点子事情,应该难不到九哥吧?”

第717章 女工

胤禟哪里敢接这烫手山芋,这可不是十来万银子能够摆平的事情,这要应承下来,就算他将老八和老十拖下水,也筹集不到那么多银子,他忙开口道:“皇上,臣这点子能耐,岂能称得上长袖善舞?短时间内筹建如此多作坊,臣既无人亦无银子,着实有些发怵。”

贞武微笑道:“人才好说,不拘一格招揽便是,作坊皆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朕不过是打着军工需要,将旗人吸入作坊而已,钟表玻璃,宫里原来就有些工匠,再加上传教士,完全可以先将架子撑起来,朕另外去信,着海军在欧洲再物色招揽一些工匠过来,其他作坊,京师江南多的是人才,根本不虑担心招揽不到人才。

至于银子,有数十万两足够你前期的用度了,明年,朕再给你逐步划拨银两,此事事关旗民生计,事关军工生产,朕岂会一毛不拔?”

听的贞武如此说,胤禟不由暗暗松了口气,却不料贞武话头一转,道:“成衣加工,军装被服制作,能否全部招收女工?”

招收女工进作坊?胤禟听的不由一愣,让旗人进作坊也就罢了,招收女工进作坊,那成何体统?又不是缺乏劳力,他不由迟疑的道:“皇上是想让八旗女子进作坊?”

贞武微微颌首道:“不错,制作被服军装以及成衣等,女人天生优于男人,八旗女子善女红者众,不加以利用,实是极大浪费。”

这道理谁不知道,问题是哪有让女子扎堆在作坊务工的道理,略一沉吟,胤禟才道:“皇上,若是要善加利用八旗女子的手艺,大可将军装被服分包给各家,公开招纳女子入作坊务工,实是有些骇人听闻。”

“九哥是见闻不博。”贞武不以为意的道:“在江南,养蚕缫丝、纺纱织布、采茶、编织等行当,皆由妇女承担,即便是田间劳作中,亦不乏女人身影。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生女长大不嫁,愚氓欲留女力作之情形,皆是因为男女习劳之故。

我八旗女子本就不崇尚娇媚柔弱,大街小巷里抛头露面者亦为数不少,何以就不能进作坊?分包各家,繁琐不堪,质量亦难以保证,更不利于分工协作,制作速度亦难以大幅提高,如今海军禁卫新军扩军太快,军装被服皆难以及时跟上。”

胤禟也知道贞武说的是实情,如今的被服军装确实跟不上,海军禁卫新军这两年每年皆是以七八万的速度在增长,一年十多万套军装就已经压的军工作坊喘不过气来,不过,招收女人进作坊务工,这事实是兹事体大,一个不好就是千夫所,举国哗然。

当然没人会去骂贞武这个始作俑者,背黑锅的只能是他这个总揽作坊事务的饶郡王,微微思忖,他才欠身道:“皇上,大清等级森严,礼仪周全,言行举止皆须遵循各种规矩,女子亦不例外,平日里抛头露面之女子皆是平民乡野人家女子,不能一概而论,恳祈皇上三思。”

贞武却不想轻易放弃,将女人从礼教和家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能够节省不少的劳力,如今他大力扩军,四面征战,移民垦荒,要的是人手,再则,这也是大势所趋,眼下军装被服赶制不及,可谓是最好的借口。

微微沉吟,他才道:“招收女人进作坊,自然是招收八旗平民,又或是民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