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混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混抗战-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总部工作人员陆陆续续的从总部出来,身上或背或抗都带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南京顺着彭老总的骂声看去,原来老总被两个士兵驾着肩膀,强行带出了指挥所,老总正向两个士兵发着脾气。南京一看两个士兵站的位置,一左一右,老总被夹在中间,整个身体无论是前胸还是后背都暴露在空气中。南京一边带着李伟和柱子快步走上前,将老总彻底挡在身后,一面埋怨这两个士兵的警惕性差。万一敌人要是有个狙击手在那个时候放一枪,老总恐怕身体在中枪之后都不会动上分毫。

“南京,我命令你把这两个小子给我拿下,我的阵地就在这里,就算是死在这里我也不能离开我的阵地。”彭老总向南京吼叫着。

“老总,大家都是为了保护您的生命安全,您就不要难为我们了。万一您出点什么事情,到时候就算我们想活恐怕都没脸再活下去。老总啊。。。。。。”南京正在解劝着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时候,西面的山顶上响起了枪声。几个新兵连战士的尸体从山顶跌落到山脚下,每个尸体中弹的位置都相同——两眉之间。

“快保护老总撤退,西面的山顶上有敌人。”南京看到这个场面大声的喊道。看到刚才架着老总的两个战士身子骨有些偏瘦,南京不容分说,上去就推开两人在李伟与柱子的配合下快速的东面的冲出山口。在出了山口之后,将彭老总交给随后赶来的大队警卫战士,然后返回砖壁村集合新兵连的士兵在砖壁村通往山外唯一的通道处设下了阻击阵地。南京将阻击阵地设在平时士兵训练的操场上,这里视野开阔,距离西面山坡的直线距离正好可以避开上坡上敌人由上至下的攻击。

南京在阵地上盯着西面的山坡,脑子里面判断着眼前的这队日军。第一,敌人不可能是从砖壁村内部爬上山顶的,因为这里的警戒十分严密,即使是在入夜之后都布有双明双暗四个岗哨,也就是说敌人是从对面陡峭的山壁上爬上来的。第二,这股敌人到达的时间。从时间上说,这队日军在天亮后到达这里的可能性极小,因为总部周围的385旅和386旅辖下几个团都是由总部直接下达的命令,因为当时八路军的具体情况,电台只能配发到旅级,下面的部队都是靠人来传递,这么多的通信员进进出出谁都没有发现有异常情况。第三,这队鬼子的身份,南京从中弹士兵的中枪部位上已经看出对面的鬼子都是射击高手,这些士兵都是被鬼子一枪正中眉心而失去性命。虽然说鬼子的装备要比八路军好上很多,但是鬼子还没有富到平时就让士兵以实弹练习枪法的程度,也就是说眼前的这些敌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家伙。第四,从日军留在死去战士身上的创口来看,南京根本就辨别不出这子弹是由什么枪打出来的。南京越想越觉得这队鬼子可怕,神不知鬼不觉就到了总部西面的山顶;枪法还出奇的好;使用的武器还是他在战场上没有都没有见过的。

南京绞尽脑汁的思考着,突然之间脑中灵光一闪,南京觉得他今天可能遇见了这个时代的特种兵。

第八十章…决战特种兵

特种兵在21世纪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各国都有自己的特种兵部队,而且在大型军演中特种兵作为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总是有着极高的上镜率。可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特种兵似乎才在二战中展露头角,渐渐成为西方各国重视的新型兵种。南京从日军将西面山坡上的士兵打下来之后,并没有继续进攻上来判断。在现在这种刚刚进入春天,山坡上草木都还没有发芽,缺少隐蔽物的情况下,敌人还不想暴露自己的行踪。在等着八路军主动向他们发动攻势。

无论是从掩护总部机关撤退方面来讲,还是从让总部首长远离战斗现场方面来讲。任何一个将领指挥这场战斗,都会毫不犹豫地立刻派出优势兵力,向身后就是陡峭山壁看起来已经身临绝境的日军发动进攻,把这股孤军深入的部队消灭在西山顶上。唯独南京这个对特种兵有所了解的人不这么认为,南京记得他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报道:战场上牺牲11个新兵=3个老兵=一个特种兵。也就是说特种兵在战斗中的综合实力相当于11个新兵,或者是3个老兵。不管这个报道是不是属实,南京都不准备冒这个风险。南京将守卫部队留下来的一门迫击炮对着西面的山坡,其余的人全部钻进了临时构筑的掩体和山上的敌人对着耗起时间来。

反正南京已经将防御工事尽可能的向远离西面山坡的位置移动,直到南京认为绝对出了山上鬼子的射程后,才修筑的工事。虽说这个工事是仓促建成的,不过在操场这种平坦空旷的地方,有点掩护的东西就比没有强。

山顶上的北川秦寿生丝毫不在意地看着山下已经准备妥当的八路军防守部队,北川秦寿生虽然心里不断的在咒骂着下面这个胆小鬼,但是以他对八路军战斗方式的研究,他认为八路军向来都是有便宜就上,只要在局部战场上占有绝对的人数优势,一定会组织一场歼灭战。所以在打下第一批登上西面山顶的八路军后,北川秦寿生一直都在等待着山脚下发动冲锋时的呐喊声。

谁知道时间过去了30多分钟,呐喊声不但没有响起,山下八路军的部队反而向后撤退了40多米构筑了临时的工事,腾出一片空旷的操场。

“可能是在等里面的部队转移地差不多了才会发动进攻吧。”北川秦寿生退而求其次的想道,在北川秦寿生看来,他的山地特战队在任何的山林中都和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他不怕八路军的总部转移,因为在山林中追踪目标是他们这个山地特战队的必修课程,北川秦寿生有绝对的把握在歼灭眼下这群守卫在操场上的八路军后进入山林中追上撤退的八路军总部人员。

两个小时过去了,整个砖壁村里面的人已经十去七八,下面操场上的部队仍然没有丝毫要进攻的迹象。北川秦寿生开始变得有些着急,不过看着山坡下的防守部队中不时有人帮着最后走出砖壁村的总部人员抬着笨重的木箱,北川秦寿生又一次安慰自己说:“下面的八路军指挥官是个死脑筋,一定是上级在给他下命令下达的是死命令——必须在总部全部撤退后才能向山上的敌人发动进攻。”

南京看着总部的人都撤进了砖壁村外的大山,现在整个砖壁村除了自己的部队外就是山上那群特种兵。南京派人进入村子里又仔细的查看了一下,确定一个人都没有之后,南京决定今天就和山上的鬼子拼一把。当然让南京主动进攻是不可能的,事情明摆在那,这队日军是奔着八路军总部来的。现在总部已经撤退,着急上火的是上面的鬼子,虽然说南京所在的砖壁村是外面日军进攻的目标,不过南京有信心在鬼子到来之前带着手下的士兵撤进大山。

南京抽着烟,抬头看着西面的山顶,虽然南京看不到什么,不过南京相信山上的日军军官一定会发现他的存在。南京看看天上的日头,已经快到午饭的时间,南京命令20个新兵连战士占用总部的伙房,热乎乎香喷喷的熬了一大锅小米稀粥。北方的春天温度还是比较低的,一般每年5。1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身上还穿着线裤,所以北方有句“过了清明别得意,还有半月冷天气”的谚语。

南京组织着士兵当着山上北川秦寿生的面,分批次开始吃午饭。北川秦寿生仍然在忍,他不相信所有与八路军进行过战斗的皇军军官总结出来的经验会不准确。北川秦寿生感觉到他似乎已经到达了忍耐的极限,他的右手不受控制的两次紧紧抓在德制希卖司“MP38”冲锋枪上。北川秦寿生他不知道他已经失去了这场战争开始时他作为猎人的地位,此时的他和他的特战队,就像一只自以为是自然界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最高消费者的捕食动物,在他的王国里他永远是猎杀别人获取食物的角色,却不知道一个叫做“人”的拥有智慧的生物已经死死的盯上了他,这些叫做“人”的生物正一点点抬起手中锋利的武器,过段时间这锋利武器的刀刃将会带走狂妄自大的他的生命。

南京吃过饭之后,叫过身边的柱子说道:“柱子,我带着李伟绕过大山去西面的山脚下看看鬼子是怎么上去的,你带着人守在这里,只要鬼子不下山,无论如何也不要进攻,这群鬼子邪乎的厉害。看见死去士兵的中弹部位没有,统一的都是眉心。我怀疑山上的这群鬼子的来历不一般。”说完后,南京带着李伟顺着东面的山路走出了砖壁村,绕到了村西大山的后面,仔细的寻找着日军爬山时留下的痕迹。

虽然说砖壁村是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来来往往的人会多一些。不过日军上山的地方属于人迹罕至的地方,上山时遗留下的痕迹依然十分清晰。南京看着眼前杂乱无章的脚印,蹲下身子将手指伸进日军路过时踩出的痕迹中,测量着脚印的深度。

“团长,这群鬼子是不是穿了木头跟的鞋,怎么能踩出半寸深的坑来。”李伟看着南京的中指,有第一个关节部开始完全都伸进脚印中说道。

“特殊制作的鞋,你看看这些鞋底的踩过地方留下的纹路,这些鞋都是专门用来爬山用的,纹路均匀,而且深度较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很大,不容易打滑,这种鞋的鞋底一般都做的很厚实。”南京看着地上的痕迹想起了自己那个时代的军勾(不知道你们那里怎么叫,我们的地方叫军勾)。据说有些地方的军勾为了增大杀伤力,脚尖的位置还设置了可以弹出来的尖刀。

“回去吧,我有办法对付这群小鬼子了,除非他们不下山,下山老子就全灭了他们。”南京响起自己还是15、6岁的时候,穿着刚买来的新军勾,不小心踩在厨房一小堆洒在地面的黄豆上,被狠狠的摔了一个跟头的事情,准备如法炮制,也给山上的小鬼子们来一次。反正总部里面多的是玉米,黄豆这类东西。自从八路军总部进驻砖壁村后,彭老总和左权参谋长就带着大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