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权将-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葛氏摸了摸牛蛙的头,柔声道:“娘怎么会不答应呢,只要牛蛙莫要嫌弃娘的饭菜做得不好吃。”

“好吃,好吃。”牛蛙猛点头,道:“书院里的饭菜牛蛙都吃烦了,连先生也说书院的饭菜比不上小黄头酒馆的饭菜好吃。”

“什么小黄头,没礼貌。”葛氏瞪了他一眼:“叫黄叔叔,黄叔叔的爹爹是均州的大英雄。”

牛蛙吐了吐舌头:“娘,知道了。”

“去,看一下阿翁睡醒了没有?”葛氏走进灶膛,铁锅已咕噜的冒着烟了了。葛氏打开铁锅,用一块烂毛巾包住手,然后拿出碟子,再把洗干净的四个鸡蛋放进水中,用筷子翻了翻,免得水太热了会把鸡蛋煮烂。

“没叫阿翁吗?”葛氏看鸡蛋煮好,然后把馒头和鸡蛋一起拿出来,却看到牛蛙正蹲着洗脸,问道。

牛蛙摇头,瓮声道:“阿翁还没睡醒。”

“牛蛙,谁说阿翁没睡醒。”牛蛙刚说完,一个响亮的声音在院子的小厅响起。葛老头最近常常和小兵打交道,声音也响亮了不少。

“阿爹。”葛氏连忙行礼,道:“阿爹辛苦了。”

葛老头确实是辛苦,牛蛙一个月还有三天假期,但葛老头就不同了,葛老头从不主动给自己放假,若今日不是牛蛙回来,说不定葛老头回不回来还两说呢?

“新妇才叫辛苦呢。”葛老头摇头。葛氏确实是辛苦,她得张贵帮助,生意实在太好了,但她又不愿意请人帮忙,白天忙到夜里,一天也没三个时辰睡觉。

“和以前比起来,这能有什么辛苦的呢?”葛氏摇头,道:“倒是阿翁年纪大了,奴家不能照顾阿翁,阿翁要注意身体。”

“好了,都别说了。”葛老头笑了笑,道:“吃完早饭,老头要出去一趟,不过晚饭可要陪牛蛙一起吃。”

“真的吗?”葛氏高兴问道:“阿翁真的回来吃晚饭。”

“嗯。”葛老头点头,道:“咱们一家子都很长时间没一起吃饭了,老头今日就当给自己放假,早点回来。”

“好,好,好。”葛氏鼻子酸溜溜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第二卷 正阳 第二十八章 生财有道(8)

假期,免不了的应酬,免不了的朋友,疲倦,疲倦,还是疲倦。欠下的章节,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还呢?实在是抱歉得很,感激一直支持蝶兰的读者,感激投票的读者,你们是蝶兰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

@@@@@

两人洗刷完毕,葛氏已捞起了鸡蛋,用碟子装好。

“早饭来不及给牛蛙做好的。”葛氏惭愧道。

牛蛙摇头,高兴道:“只要是娘做的,都好吃。”

葛氏拿起一个鸡蛋,仔细敲开,把鸡蛋壳剥掉,再放在葛老头碟子里,然后细心把鸡蛋壳收拢起来,虽然葛老头的胸口痛好了很多,但葛氏相信只要坚持吃下去,葛老头的胸口就会完全好起来。

牛蛙也敲开一个鸡蛋,放在葛老头面前的碟子里。葛老头笑呵呵的又把其中一个放到牛蛙的碗中:“牛蛙,你吃,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才能长得更高。”

“娘,你吃。”牛蛙撒娇的把鸡蛋放回给葛氏:“娘不吃,牛蛙也不吃。”

“你这个孩子。”葛氏笑了笑,接过鸡蛋。

牛蛙吃完一个鸡蛋,突然问道:“娘,昨晚教给娘的字,娘都记得了吗?”

葛氏皱了皱眉头,想了片刻,昨晚实在是太困了,记到一半时就已睡着了,尴尬道:“牛蛙,娘年纪大了,有些字记不住。”

“先生说记不住就要打手心。”牛蛙瓮声道:“牛蛙昨晚才教了娘十个字,牛蛙一天要学一百多个字呢?”

“那牛蛙不是很辛苦吗?”葛氏担忧道:“娘十个字,也就记住了三个,牛蛙要记住一百个多,那不是很多?”

牛蛙摇了摇头,道:“牛蛙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觉得很容易,要不是于夫子不让牛蛙多学,牛蛙还能学更多呢?”

“娘也要努力呢?”牛蛙大声道:“书院的山长让我们回去都教爹娘认字呢?听说是张叔叔提倡的哦。”

“张大人连书院的事也管啊?”葛氏有点吃惊。

牛蛙点头,道:“张叔叔都管,听于夫子说张叔叔会经常过来书院呢?于夫子说是张叔叔那是怕有人偷懒没照顾好书院,还有就是担心食堂里的饭菜分量不够,学子吃不抱呢。”

“张大人可真是一个好官,要是张大人能永远留在均州就好了。”葛氏忍不住道:“我们葛氏一家可受他恩惠不少。”

葛老头牙齿毕竟不是很好,好不容易吃完一个馒头,然后喝了半碗水,突然道:“牛蛙,阿翁,阿翁想问你一个字。”

牛蛙和葛氏惊讶的看了看葛老头,牛蛙惊喜,道:“阿翁,你也要认字吗?”

葛老头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道:“阿翁经常收到官府的公文,这个总不能麻烦别人啊,多认识几个字,能把简单的公文看懂就可以了。”

“可是阿翁经常不在,牛蛙一月份也只有三天时间。”牛蛙叹气道,显然是把教葛老头识字当成了大事。

葛老头笑了笑,道:“阿翁现在已跟他人在学,只是刚想起一个字,就想问问牛蛙。”

“哦,太好了,阿翁这厉害。”牛蛙雀跃,搂住葛老头的右手,道:“阿翁要问哪个字呢?”

葛老头沾了水,然后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坝”字,牛蛙连忙道:“阿翁,这个是坝字,就是用石头或土挡住水的意思。”

葛老头点点头,自言自语道:“难道张大人要修大坝?”

葛老头从怀里摸索出来一份公告,上面写着一行大字:关于修建丹江口大坝的臆想。

等吃完饭,葛老头就要出门了,牛蛙也回到房间,拿出一个厚厚的小,葛氏和牛蛙打了一个招呼,提起一个竹篮子走了出去。

离书院街不远,有一个巨大的菜市场,凡青菜、肉类、鲜活的大鱼都可以在这里买到。一路上遇到不少老熟人纷纷和葛氏打招呼,葛氏虽来自山村,但她脾气好,性格又好,人也善良,虽仅仅几个月,可是跟书院街的邻里认识了不少。

“葛娘子,等等。”一个略微苍老的声音喊道。

葛氏停住脚步,回头道:“唐大姐,慢点走。”

唐大姐是书院街的老街坊,听说书院还没开始修建时就已住在这里,听唐大姐说原来的书院街并不是叫做书院街,只是后来修建了书院之后才这样叫了起来而已。

“唐大姐,今天怎么这么早啊?”葛氏往前挽住方大姐,好奇问道。

方大姐笑了笑,道:“今日书院放假,学子回家就餐,不早点的话恐怕就买不到菜了。现在的人都有银子了,那像以前找个地方买菜也没有,谁舍得吃啊。”

“还不是,”葛氏想起以前过的苦哈哈的日子:“现在可好了,菜市场里什么都有,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娃娃念书也不容易,难得回来一趟,多买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可不是,你方大姐要不是赶早一点,恐怕什么都买不到了。”方大姐故作生气。

葛氏打心底笑了笑,道:“怕是今日唐林兄弟回家吧?听说均州军最近很少放假,方大姐,你说会不会出了什么事?”

唐大姐摇头,道:“咱们民妇,操心这些事干嘛,天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呢?再说张大人是天上杀神下凡,又能打仗,葛娘子你也不用担心。”

“嗯,”葛氏点头,道:“听说唐林兄弟可当上大官了,恭喜唐大姐了。”

“唉,这个混小子能有什么出息。”唐大姐满脸笑意,道:“也就是张大人看得起,他一个小兵也不是,张大人也敢一下子给这么一个大官给他。”

“唐林兄弟箭术无双。”葛氏认真道:“前些日子张大人与张娘子在小店无意中还说过了呢,说什么高帅也向他推荐过。”

“可狠狠的把唐林兄弟赞了一番呢?”

唐大姐嘴里虽说混小子,其实心中早就像喝了蜜糖一般:“对了,葛娘子,你与张娘子接触得较多,唐大姐问你一件事,张大人是不是喜欢张娘子了呢?”

晕倒,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八卦?

葛氏摇头,这个可关于均州大事,道:“这个奴家就不知道了。”

“唉,”唐大姐叹息,道:“张娘子可是一个好人,只可惜是个不祥之人,要不然跟张大人可是天造一双。”

两人各自说着八卦,转过一条小街就来到了均州菜市场。

虽说时间还早,却已有不少人在吆喝,讨价还价声不断。

“葛娘子,牛蛙又回来了啊?”一个相熟的卖鱼的掌柜远远看到葛氏,大声吆喝了起来。

葛氏其实还没想到要买什么菜,但见卖鱼的掌柜这么热情,连忙道:“胡掌柜,今日给奴家要一条大一点的鲫鱼,阿爹也回来了呢?”

“好咧,你稍等。”胡掌柜笑了笑,他这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特认人,上个月约莫也是这个时间,葛氏在这里买了一条鱼,还说起她家里的娃娃在书院上学,一个月才能回来一趟。

胡掌柜就把这个事记住了,估计着时间应该也就是今天了,所以一直都留意,想不到还真让他做了一笔生意。

“鲫鱼一尾,净重三斤八两。”胡掌柜身手非常利索,不一会就把鱼杀好:“鲫鱼二十文一斤,一共是八十六文,葛娘子拿好了。”

葛氏付了钱,身边的唐大姐看了一下,道:“这鱼看起来不错,鱼掌柜弄得也挺干净的,麻烦也给我弄一尾。”

胡掌柜眼睛都笑了起来,道:“大娘,你稍等,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两人在市场转了一圈,各自都是满载而归,唐大姐毕竟年纪要大些,葛氏也就帮忙提些东西,一直把唐大姐送到门口才告辞回去。

还没到家里,远远的听到了热闹的笑声,葛氏笑了笑,想必是牛蛙的小伙伴过来了。于是把篮子里吃的东西放在上面。刚走进院子,只见五个小孩在热闹的嬉戏。

葛氏看到院子的空地上用白色的石头画了几个四方的框框,小伙伴在有顺序的跳着呢,一边跳一边叫:“跳飞机,跳飞机。”

妞妞首先看到葛氏,连忙行礼,道:“葛娘,妞妞过来打扰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