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仪凤道:
“自古有云,女儿家为红颜薄命。该书有此起落,也是情中注定,非婉惜所致,只是续书者当笔下留情矣。”
畹君道:
“女与女不同,男与男不一。人生悲欢离合,乃月之圆缺,日之阴晴。此百种千般,便组合成人生画稿。”
王小宛道:
“书中之事,亦当如此。今日我等女辈相聚,他年有人写进书中,其情情楚楚脉脉辛辛,当同此一样耳。”
帅承瀛听了,深有所触,道:
“众卿女眷,当都进书中。”
“何也?”
帅承瀛道:
“坊本小说者,所写乃芸芸众生。该书前八十回本,所写即曹氏之博收广辑;今做后四十回续,亦同样也。众才女进得书中,鲜活其情节,岂不一致!只是姓名不同罢了。”
赵茹倩、赵茹傧、高仪凤、畹君、王小宛众女眷听了后,都以为所言极当。遂在高鹗执笔续著时,她们的行为、举止、言谈、笑貌、影子,皆进得里去了。
当谈及到《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将涉猎到清廷诸多社会政事时,程、高二人又有所想。
程伟元说道:
“清廷自康熙起,经雍正,至乾隆四十七年间,多有文字案,文人受害极重。雍正三年(1725年),汪景祺之狱,系因其作《西征随笔》一书,被处斩;雍正四年(1726年),查嗣庭之狱,系因其典试江西题有‘维民所止’犯忌,被捕死于狱中,并遭戳尸;雍正六年(1728年),吕留良之狱,系因其早年著作有疑夷反清思想,遂被剖棺戳尸,株族;乾隆十六年(1751年),戴移孝之狱,因其著《碧落后人诗集》中有‘长明宁易得,短发支长恨’句,其后人戴世道、戴世法、戴用霖诸族子、孙、曾孙皆照‘逆犯子孙缘坐律’斩立决;乾隆二十年(1775年),胡中藻之狱,因其出任广西学政时试题有‘乾三爻不象龙’句,被疑为影射‘乾隆’字音,胡中藻被处斩,其师鄂尔泰及侄鄂昌,被令自尽;乾隆四十年(1755年),王锡侯之狱,因其著《字贯》删改了《康熙字典》。并被发现序文凡例中有将康熙、雍正庙讳及乾隆御名开列处,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徐述夔之狱,因其著《一柱楼诗集》的诗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搓翩,一举去清都’句,徐虽死,亦被启棺戳尸,其孙徐食田、徐食书及刊刻印行者皆处死;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沈德潜之狱,沈是乾隆二次南巡时发现的俊才,遂给予礼部尚书衔,认为人瑞,著加恩荣。但是此时发现他曾赞称过徐述夔的诗句,并为其作传,被大骂为‘大逆不道,丧尽天良,负恩无耻”,沈虽死,却下旨将其牌位撤出贤良祠。追查过程中,又发现其诗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句,遂被剖棺戳尸。凡此种种,骇人闻听。皆应在续书中有所反映。”
高鹗说道:
“凡此种种,既然俱在,自当书之。”
帅承瀛听了,思之半晌,后低语郑重说道:
“不可不可,不可直接揭露,更不可道出朝代年月,事关至重。为稳妥见,还是将其真事隐去,托假语村言志之。”
众人听了,觉得所言益当。于是,在高鹗执笔续书近收尾时,仍有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物,并对世事作评。其“甄士隐”,乃含帅承瀛诸公所言“真事隐去”语的选字谐音;其“贾雨村”,亦存帅承瀛所言“假语村言”句的简字谐音。
其实,这也并非是帅承瀛刻意独创,在曹雪芹氏前八十回《红楼梦》中即已安排著定了这样情节。曹雪芹氏《红楼梦》第一回目,即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其所言是:僧道谈论绛珠仙草。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诸事。高鹗氏《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只不过是延用曹雪芹开端之用意罢了。高鹗氏《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第一百二十回目,即是:《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其所言是:贾政去金陵安葬贾母,闻喜讯回京。于船中写家书时幻遇贾宝玉。薛蟠回,誓改前非,香菱被扶正。薛姨妈以李绔比宝钗。袭人不得已而嫁蒋玉菡。士隐对雨村说:“贾府将来要‘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在相近的第一百一十九回中,也道出:贾宝玉中了举人第七名,贾兰中了举人第一百三十名。贾府复官,赏还了家产。贾琏回家,合家团圆。邢王二夫人,“彼此心下相安”。
帅承瀛所议,只是起到串连补缀和启示下文的作用罢了。
当然,这也是他的一个作为了。
当说及其续书结局时的地点时,高鹗、程伟元又有别论。
高鹗说道:
“其前八十回启始处,有‘青梗峰下’之语,虽似鄂东却晦,当以明朗示之。”
程伟元说道:
“余生江南苏州,曹氏先祖曾任过苏州织造,后改任江宁织造,因此其地名应改到南方去,那里青山秀水也多,岂不为善!”
帅承瀛听了后,说道:
“改‘青梗峰’名不可,移居江南尤不可。”
“何说?”
帅承瀛道:
“《红楼梦》中的‘青梗峰’,即大别山圣脉之雷池山也。曹雪芹之祖父曹寅世居雷池,其著《栋亭书目》四卷,及《栋亭诗钞》八卷、《诗钞别集》四卷、《文钞》一卷、《词钞》一卷、《词钞别集》一卷、《居常饮馔录》一卷,其署著题款皆是‘雷池曹栋亭,且《四库全书》中均有录述。此已成定格,岂允另改乎。”
高鹗听了,笑道:
“帅翰林尚有未道出之因由,即他也西居雷池也,与吾亦同里。据此,青梗峰就青梗峰吧,不必再换取雷池了。”据此,《红楼梦》后四十回高鹗续书中,注入了如下情况:
其一,书中“贾宝玉”中举,有高鹗中试的影子;“贾宝玉”不是仕途,有程伟元的踪履。
其二,在其尚存的贾府的众女眷形容、命运中,有帅承瀛小妾赵茹倩、赵茹傧、高鹗的小女高仪凤、情人畹君、程伟元的夫人王小宛的音容笑貌。
其三,续书尾处纵观世道、评述天下者“贾雨村”、“甄士隐”二叟,乃有帅承瀛诸公的化身也。
其四,《红楼梦》书中的“青梗峰”,即雷池也。雷池山,还叫源感山,即源山与感山合称。系因汉时鄂东有人称丁令威者,于浙江灵波山学道成仙,化鹤归里,落于雷池山华表柱上,对着寻阳城区鸣唱道:
有乌有乌丁令威,
去家千载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已非,
谁识仙某在此窥。
因而获名。
《红楼梦》问世后,关于其所用素材与主人翁研究,认为多有暗示,或以某事实侧面雕之。综括起来,其说有四:
其一,有谓《红楼梦》,是以清康熙朝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成德为贾宝玉,而以其一家为素材而就。纳兰氏,即那拉氏,寻阳世居者也。
其二,有谓将清世祖顺治与董鄂妃事加以润色而就,贾宝玉、林黛玉即其二人之形模摩拟之。
其三,有谓其为描摩康熙年金陵旧院事的,其中男为满,女为汉,即金陵十二钗与清初江南学者。其成对为双者,有:林黛玉??朱竹?;薛宝钗??高江村;王熙凤??余国柱;史湘云??陈其年;探春??徐健庵;妙玉??姜西溟;惜春??严荪友;宝琴??冒辟疆,云云。又说,金钗十二,纳兰成德奉为上客者也。
其四,有谓曹?家事自叙传之。
此外,还有云演明亡痛史的,有云演和?家事的,有云大观园即袁枚随园,种种。
然而,帅承瀛所指注入高鹗续书,则为事实。
话再回到“千叟宴”上。
嘉庆元年正月的“千叟宴”,实在是办得沸沸浩浩,热热腾腾,红红火火,鼎鼎融融,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然而在另外一方面,在帅承瀛的处地,却显得孤孤寂寂,凄凄清清,冷冷落落,寒寒苦苦,秋雨霜花,愁云淡墨。
为何?
乾隆、嘉庆父子将其关系至重的帅承瀛给遗忘了。
还是乾隆有所警觉。他看过了入宴的各地来的60岁以上老人及朝臣王公、皇子皇孙、宗族世家后,又看过了入宴人的名册后,对嘉庆说道:
“皇儿,这‘千叟宴’可有遗漏者?”
“没有。”
“该来的都来了?”
“尽皆入席。”
“那就好。可是,我总觉着少一人。”
“谁?”
“一时又叫不出名来。”
这时,随在乾隆身边的和?,见乾隆有些着急,便说道:
“回禀太上皇:我倒想起一人,大概是遗落的吧。”
“谁??儿,快说。”
“寻阳帅承瀛帅翰林。”
乾隆听了,一拍大腿,说道:
“也怪人眼太杂,怎么将他忘了呢?”
嘉庆听了,也着起急来,说道:
“他是我的老师,怎么能够不参加?”
偏巧纪昀、刘墉是帅承瀛的好友,知道帅承瀛的下落,便搭轿出去寻找。
不多时,将帅承瀛引了进来。
乾隆、嘉庆一看,见帅承瀛衣着褴褛,鬓发苍白,人已老矣,此时也是感慨万千。
这年,帅承瀛68岁。
乾隆见势,立即将用做赏赐的缎袍赏赐给帅承瀛一件,并赏给御制诗一章及《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杖等。
其御制诗一章,乃千篇一律,皆是乾隆帝所做的一首诗,由王杰、董诰、胡高望、吴省兰所誊抄品。
帅承瀛见此,又见眼前所出现的沸沸人群,簪动人头,复回想起六十余年来所经历过的荣辱,特别是自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进士及第入仕以来的诸般情景,心潮涌颤,不由得老眼昏花,脸上滚下凄冷的老泪来。
“帅爱卿,何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