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探花帅承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探花帅承瀛- 第4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明江山风雨飘摇时,侯方域投身到反清斗争中。凤阳督抚马士英因一向与复社党有仇,便加罪侯方域,拟罪逮捕他。杨龙友及时报信,李香君挥泪送侯方域离开金陵时,侯方域给李香君留下了一把扇子,作为订盟之物,并且上面还题了一首诗: “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春溪尽是莘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
侯方域离开金陵后,李香君闭门不出,一心等候侯方域归来。此时,杨龙友由马士英荐举,做了南明王朝礼部主事。但杨龙友却被马士英所逼,为马家亲戚田仰来向李香君提亲。李香君坚拒力排,但马士英仗势欺人,威逼李香君屈从,李香君一头撞在石柱上,鲜血滴在侯公子的香扇上,杨龙友大为感动,抓起笔将血点染成一朵傲骨桃花:“溅血点作桃花扇,比作枝头分外鲜。”
  
但侯方域经受不住名利的诱惑,做了一名清廷官员,李香君深为失望,江山已换,家国何在?李香君当著侯方域的面,撕毁了那把桃花扇,毅然出家做了尼姑。 
 
如今,秦淮河畔“媚香楼”还在,座落在金陵栖霞山上,那座“桃花扇亭”每年都会在桃花一片灿烂?陪春风笑一程,只是,“问秦淮旧日窗寮,当年粉黛,何处吹萧?白鸟飘飘,渌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青楼中的女子犹如别人手中的玩偶,一生难得为自己做一次主。她们附庸风雅、攀权附贵,无非是为了结束自己浮华而空虚的风尘岁月,找到意中人,过上平静的生活。可惜红颜命薄,往往不能如愿。柳如是明末清初名妓,生于1618年,本名杨爱,十岁那年因家庭窘迫被卖入娼寮。娼门卖俏所必备之技艺,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资聪慧,容貌俏丽,诗文丹青出色,颇负声名。柳如是虽为**,却非常憎恶卖笑生涯。她曾先后爱恋过江南正义人士宋徵舆、陈子龙,但是,情场履受挫折,极不如意,后嫁予东林领袖常熟著名才子钱谦益,,钱早在明末已驰名文坛,家中府第连云,肥田千顷,奴婢过百,财力雄厚。因被指控纳贿舞弊,革职在家已十二年。当时,钱已六十岁,早年也是功名事业心极重之人,满怀匡济澄清雄心壮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变得消沉颓放,终日在秦楼楚馆中?混,结果得了个“东林浪子”的外号。
 
钱谦益85岁因贫病交加死于家中,时柳如是不足五十岁,钱的后人为财产与柳如是百般纠缠不休,柳如是悲愤交加,在安排好钱谦益的后事和惩办闹事一班人的计策后,悬梁自尽,这一年,柳如是49岁。一代风流,玉殒香消。
  
    在那么多的风流才女中,只有薛涛得已善终。薛涛是唐代名妓和女诗人,字洪度,约生于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祖籍长安,出生于成都。薛郧宦居成都时去世,薛涛由母亲抚养。当其及笄之年已辩慧知诗,兼撤擅书法,描眉涂粉,才貌超群。她与母亲生活无靠,十分艰难,故她只得早早加入乐籍,成为官妓。唐代各地官府及军镇均设有乐官,官妓居于其中。她们专为官府服务,献艺侑觞,甚至私侍寝席。当时尚在京城长安的大名鼎鼎的诗人元稹,早就在京仰慕薛涛的声名。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他为监察御史,奉使到西蜀来,就特别约请薛涛相见。初见面时,元稹意态骄横,矜持笔砚,意在考察薛涛才华,是否人如其名。殊知薛涛从容不迫,立即走笔书作笔、墨、纸、砚《四友赞》,文曰:“磨扪虱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默默,入文庙以休休”。元稹立即感到薛涛书法文义,俱极佳妙。而且才思敏捷,非同凡响。于是大为惊服,赞誉备至,更对其容貌赞不绝口:“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他们之间,因此也就相处甚得,一年过往,始终是彼此敬佩。所以后来相别时,薛涛特作《牡丹》一诗赠送元稹,以寄情怀。她晚年居于成都碧鸡访,七十三岁上(一说七十五)逝去。
 
“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结发妻子王弗,是眉山青神人,十六岁时与比他大三岁的苏东坡成婚,婚后两人恩爱,生有一子苏迈。东坡《亡妻墓志铭》写道:“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颇有“红袖添香夜伴读”的味道。有道是恩爱夫妻不到头,他的这位贤娇妻于二十七岁上不幸病逝于京师,在坎坷的宦途上,在杭州任上幸遇王朝云,成就了他人生的最丰美的“夜宴”。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苏东坡已经四十岁了。
 
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因文获罪,几度遭贬。在苏东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善解苏东坡心意。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贫。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谁知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两年之后,苏东坡再度被贬任杭州知府。杭州百姓非常爱戴他。此后苏东坡又先后出任颖州和扬州知府。宋哲宗用章?为宰相,政见不同的苏东坡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这时他巳经年近花甲了,身边姬妾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追随。苏东坡感叹作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产后身体虚弱,不久便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
  
     中国古代**是个很特殊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讲,她们是古代妇女中比较有教养有知识的一个群体,这些貌美而薄命的女子,她们从来不入正史的法眼,倒是在历代的野史稗纪中,为她们留下了流光溢彩的一笔,但他们仍然不过是风流才子们的风流遗韵,人生过客中的一个陪衬,这不能不说是她们人生中的一大悲哀。

 
   香妃和望家楼 '本章字数:978 最新更新时间:2008…10…02 08:54:21。0'
 
 香妃和望家楼
詹玮/文
  从前,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长得非常漂亮,并且身上有一股奇异的香味儿,人们都管她叫香妃。
  这事儿被清朝皇帝乾隆知道了,就叫下边儿人把香妃给抢到了北京。
  家仇乡恨,香妃满腔悲愤,身上暗藏了锋利的刀子,想寻短见。被“选”进北京以后,要不是乾隆叫人看得严,香妃早就自杀身亡了。要叫她给乾隆做妃子,是谁说也不从,谁劝也不依。乾隆眼巴巴地看着这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也没办法,不敢接近她,知道她身上藏着刀子,怕她自杀了,但又不死心,就把香妃安置在中南海住下了。
  乾隆皇帝为这件事很犯了愁。维吾尔族多信奉伊斯兰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回教。为了讨好香妃,他命令宫人说,香妃的起居饮食,一定要按照回教的风俗习惯去安排。宫人也都照办了。这虽说博得了香妃的欢心,但仍然消除不了香妃想家的念头。
  乾隆心里又琢磨开了:怎么才能给香妃消愁解闷儿呢?他想来想去,有了,回民住的地方不是都有做礼拜的地方吗?我照着她家乡的礼拜寺给她盖一个,她一想家,就叫她看一看,不就好象到了家乡一样吗?就这么办啦!皇帝有的是钱,说干就干。命令一下,很快就在宝月楼(就是现在西长安街中南海的新华门楼)的对面儿,仿照香妃家乡的礼拜寺,修了一座庄严肃穆的伊斯兰礼拜寺楼,有两三丈高,楼基上有两层楼阁。在这座建筑的后边儿住着的是随香妃来北京的回教人。
  每当香妃思念家乡心切的时候,就叫宫女陪着,登上宝月楼,向南眺望对面的这座仿照她家乡样式盖的伊斯兰教楼;看见了自己家乡的教楼,看见了头戴回民帽子、出来进去的家乡同胞,就好象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她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于是这座楼便被叫做了望家楼。
  但是香妃还是想家,不跟乾隆过日子。乾隆的母亲皇太后很替儿子着急。她想,怎么哄,香妃也不从,一年一年老这样下去也不行啊!她就打定了主意。有一天,趁着乾隆出宫不在家,她就把香妃叫到了跟前,问香妃:“你到底是从还是不从?”香妃还是不从。皇太后说啦:“不从,就叫你死!”香妃笑着说:“我被你们抢来就没打算活着!”于是皇太后就“赐白”,扔给她一条白绸子,叫人把香妃给绞死了。
  后来望家楼没有了,宝月楼改叫了新华门。但是现在西长安街附近还住着不少回族同胞。北京人心里还一直记念着香妃,一代一代地传说着关于香妃和望家楼的故事。

 
   中国文人与娼妓的风月史 '本章字数:1941 最新更新时间:2008…10…02 08:57:54。0'
 
 中国文人与娼妓的风月史
詹玮/文
明代娼妓与诗
明自嘉隆而后,南都坊曲中娼妓,能诗者接踵。所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