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探花帅承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探花帅承瀛-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贼不空手”,他这次来未必有些失望了,应再好言相劝一番才是。 
  于是,他接着用诗相送道: 
  天寒不宜穿衣送, 
  请赴更深豪门寻。 
  窃贼句句听真,越发惊奇。心想,这个帅承瀛真是海量,不但不喊人抓我,还赋诗送出门,并指明去处。顿时,心里一热,竟落下些泪来。复向帅承瀛宅院深深鞠了一躬,这才离去。 
  是年年底,帅承瀛与赵茹倩成婚。 
  洞房花烛夜,少不了一番热闹。 
  帅承瀛的同窗学友李玉山等,聚集在帅承瀛的屋里,非要他当场作出一首诗来不可。特别是李玉山,更是欣喜非常,兴致浓厚,说道: 
  “常言,人生有四大喜事,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今,这几样几乎是你同时得到了的。尤其新娶的小嫂,既年轻,又貌美,更多才,为寻阳州一品人物,你更是当意满心足,不拿出佳作来还成。” 
  无奈,帅承瀛只好逢场作戏,以诗应酬。 
  没想,帅承瀛作了一首,众人没有相中。再作一首,又是没相中。只使帅承瀛有些着急了。 
  最后,还是李玉山将话挑明,说道: 
  “我就直说了吧,你得作一首与新娶夫人有关系的诗。再近一点说,你得作一首与新娶夫人洞房花烛夜有关系的诗。再再近一点说,你得作一首专写你与这位如花似玉的小嫂夫人初次入被窝作那种事的诗。请恕小弟直言,多有得罪,还请包涵。” 
  他的这番话一出口,只把个赵茹倩羞得脸像盖头一样红,低着头,连连吵道: 
  “羞,羞。” 
  没想,她这样脸一红,显得更娇嫩,更好看,竟像一朵牡丹花。 
  李玉山扫了一眼,说道: 
  “你就照着这朵牡丹花瞄吧。” 
  赵茹倩听了,将嘴一抿,骂道: 
  “坏,坏。” 
  李玉山也不管她叫骂如何,还是纠缠不休。 
  帅承瀛看了,实在没办法,这才开始真正地吟哦起来。但是,由于心境有些庞杂,竟一时地想不出中意的句子来。蓦地,他斜视一看,见新娘赵茹倩正在用剪子给蜡烛打灯花。于是,他的兴致来了,随即说道: 
  她剪灯花花映她, 
  天上掉个女儿家。 
  他说罢这两句,只引起大家一片喝好声,嚷着要他再说下去。哪想,帅承瀛竟嘎然闸住,卡了壳。众人岂能容,便继续要求着。 
  帅承瀛看了,这才说出第三句: 
  要问洞房今晚事, 
  他刚说完这句,众人便逼上了,问道: 
  “今晚的事怎样?快说。” 
  帅承瀛一看,小娘子似玉如花,便不加思索地说道: 
  玉簪冲开牡丹花。 
  这下子,大家都笑翻了天。都说:“这回过瘾了,这回到劲头上了。” 
  大家闹了一阵,又把目标转移到新娘子赵茹倩身上。李玉山说道: 
  “今晚不分大小。适才承瀛兄已有诗博得大家的喝彩。现在,再让嫂夫人配上一首。不然,我们非闹到天明不可。到那时,可别怪俺耽误了你俩的好事。” 
  众人又是一声雷: 
  “对,好。” 
  赵茹倩见躲不过去,料得天色也是有些不早了,这才扭转过柳腰,婉转地说道: 
  谢天谢地谢诸君, 
  我本无才哪会吟。 
  记得唐人诗一句: 
  她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便脸一扭,头一低,停下了。 
  众人哪里能应允,皆问道: 
  “唐人的这句诗是啥?” 
  她听了,这才抬头俏然吟道: 
  春宵一刻值千金。 
  大家又是一阵爆笑。都说,才女果然吟出才诗,这句诗用得是时候。李玉山更会切题,说道: 
  “这叫卤水点豆腐,用的是节骨眼。” 
  大家又是一笑,这才离去。 
  帅承瀛与赵茹倩成婚后,感情很和谐。帅承瀛的大夫人刘氏淑香,二夫人周氏月琴,又都很通情达理,与新夫人赵氏茹倩相处得很好,日子倒也过得甜甜美美。 
  转年开春,帅承瀛的返乡探亲假期也到了,需要进京到翰林院述职了。 
  这日就要启程,全家人便出来相送。 
  这次进京,帅承瀛将赵茹倩带在身边以作照应。 
  大夫人刘淑香、二夫人周月琴,送出最远。临别时,二位夫人不觉凄然地落下些泪来。帅承瀛也有些心酸,只好用手帕沾着唇边。只对视了多时,这才离去。没想,这次帅承瀛与刘夫人离别后,竟成了永别。不久,刘夫人便在寻阳家中谢世了。帅承瀛也因为在京翰林院事忙,再加上他得知消息时,刘氏已经故去多久了,并未能及早地返回料理。这事,后来帅承瀛一直以为惋惜,遗憾终生。 
  帅承瀛与夫人赵茹倩乘车在去京的路上,当行至潜山天柱山时,忽然遇上一伙强人拦住去路。 
  帅承瀛一看,见山势凶险,道路崎岖,也实在是难逃。无奈,只好出面搭话,道: 
  “不知是哪位路遇朋友在此,未有首先通禀,着实有些失礼,还望海涵。” 
  帅承瀛不会黑话,只好用日常话作通禀。 
  没想,他的这话刚落地,就听对方当头的一个虎背熊腰的人问道: 
  “蘑菇,溜哪路?什么价?” 
  他的这段话意思是:“喂,你是什么人?哪里去?” 
  帅承瀛哪里懂得这个,只好说道: 
  “你们的话,我不懂,请直说吧。” 
  对方听了,接着说道: 
  “想啥来啥,想吃奶就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就来啦。” 
  他的这段话意思是:“我们正想夺得一点钱财,没想,你们就送上门来,实在好。” 
  在鄂东,在过去的那年月,土匪是出了名的,人们都以“鄂东胡子”称之。那鄂东胡子也确实是厉害,杀人不眨眼。 
  帅承瀛与赵茹倩头一次见到这阵势,真有些害怕。特别是赵茹倩,坐在车上吓得已不会动弹了。 
  这会儿,帅承瀛听了那人的黑话后,说道: 
  “大王,有话就直话吧,我等不明白。” 
  那人好象有意刁难,继续说道: 
  “他房上没有瓦,地上没有砖,非否非,否非否,哂哂码?” 
  他的这句话意思是:“你也别说你家有与没有,既然今天在这里遇上了,你说谎也没用,有什么东西只管给留下好了。” 
  多亏帅承瀛的车夫还粗通些匪行的规矩。于是,他对帅承瀛说道: 
  “你不要说别的了,干脆把帽子脱掉,表示我们愿意服从他们。然后,你再通报一下姓名和官职。这样,或许会起到一些用途。” 
  帅承瀛照办了,把帽子一脱,往前一放,说道: 
  “我是刚刚取中的新科翰林,准备去京述职,请借路走走。” 
  没想,那人听了这话,不再用黑话了,而是用通常话问道: 
  “你是哪位?” 
  帅承瀛一听,觉得语气有些转变,心也就踏实些了,接着答道: 
  “敝人乃帅承瀛是也。” 
  那人听了,当即问道: 
  “可是寻阳才子帅承瀛?” 
  帅承瀛觉得生奇,便答道: 
  “过奖了,正是。” 
  听了这话,只见那人翻身下马,将马匹交给身边的一个青年人,然后自己徒步来到帅承瀛跟前,说道: 
  “帅学士,别来无恙,你可还认识我否?” 
  帅承瀛一看,哪里认得,只觉面生,于是摇了摇头。 
  那人见了,呵呵大笑起来,说道: 
  “我问你,去年秋日的一个雨后夜晚,天上还有月亮,你家曾去了一个贼人?” 
  帅承瀛想起来了,说道: 
  “这??” 
  那人没等帅承瀛说完,接着说道: 
  “我问你,你当时可用八句诗相送一个贼人出走,并让他小心狗,别踩坏兰花盆?” 
  帅承瀛全明白了,说道: 
  “你??” 
  “我就是那个贼人啊。如今在这里当了占山响马。当年,你有恩于我,我岂能相忘。常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此,受我一拜。” 
  那人说着,便跪倒在地。 
  拜见后,那人要留帅承瀛等上山用餐,以为孝敬。帅承瀛道: 
  “不必打扰了,期限急迫,赶路要紧。” 
  那人听了,也不强行挽留,说道: 
  “我是强人,你是官人,自古两路。也罢,你们走吧,也免有嫌。不过,前面山寨还有强人,唯恐你等不便,我等前往,送上一程,也免得生出误解。” 
  说着,那人便带领众弟兄列队相送。 
  在行走途中,帅承瀛向那人问道: 
  “就凭你等这样重义,料你也是好家儿女。当今世上要干的事情很多,你为何偏做这个?” 
  那人有些愧色,说道: 
  “一言难尽。只缘家贫,当地官员又欺压百姓,使我等难以生存,不得不如此。自知入上此道后,朝夕难保,但也只好走下去,过一天算一天了。” 
  “那么,你还想有个收敛结果否?” 
  那人欢快起来,说道: 
  “常言,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谁不想图个好!” 
  “好。既然这样,我给你指一条明路。” 
  帅承瀛说罢,让车停住,取出笔墨纸砚,当即给安庆将军修书一封,然后交给那个强人,让他带上,前去受降。 
  那人尚有些顾虑。 
  帅承瀛说道; 
  “你自管去吧,他看过我的信后,是会好好安排你的。不过,你一定要回心转意。从今后,开始效力朝廷。” 
  那人听了,只是千恩万谢。 
  果然,那人投奔安庆将军后,看过帅承瀛信,便将其及同伙收留,成为清军中的一个小股,防御寻阳州城。 
  事后,有人知道这事后,还为帅承瀛送了这样一副对联: 
  大学士,无知俚俗,能释邪路; 
  小蟊贼,未识孔孟,亦归正途。 
  帅承瀛与赵茹倩进京不久,孙昭与赵茹?也到京城。他们都住在北京琉璃厂附近的虎坊桥,相依为伴,倒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