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探花帅承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探花帅承瀛-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管家飞快跑向人群。管家问过了人,又跑回来了。 
  穆彰阿说:“问清楚了?”管家说:“问清了。”穆彰阿说:“找什么?” 
  管家说:“夏天的,说是在找一种大蚂蚁。”穆彰阿说:“大蚂蚁,这小子,又在装神弄鬼找的要是夏天的扇子?要是扇子丢了,帅大花子就冒不成烟了。走吧,千万别让他看见咱们。” 
  帅承瀛丢了道光赐的扇子,他拖着疲惫的脚步,无可奈何地来到一卖扇子的摊位。他一言不发,只是将那些扇子一把一把地打开收起,又打开收起地捡选着。 
  摊主说:“客官您到底要什么样式的?”帅承瀛低声说:“皇家用的那种。皇家门里的。”摊主大惊,低声说:“皇家用的!这可没有。”帅承瀛说:“我我不是说就真是皇家用的,像像皇家用的就行!摊主从下边拿出两把,说,您看着这两件,行不行。” 
  帅承瀛一看,那两把质量上乘的古旧之扇,有点破旧。帅承瀛问,“有扇套没有?”摊主说,“有上好的扇套。”帅承瀛说,“套上看看。”摊贩拿出一扇套将破旧的古扇给套上了。 
  穆彰阿就要随道光出行了,在穆彰阿的书房里,堆着好大一堆行李,那是为他上路准备的。穆彰阿与管家走进书房,看见那么一堆什物,不高兴了。穆彰阿说:“怎么准备这么一堆行李呀。不能要,不能要。”管家说:“大人没准备什么,平常出门的用具。”穆彰阿说:“更不行了。这回是跟皇上出去,俭朴要俭朴,几近寒酸,几近寒酸才好。再说了,有帅大花子在,他那把扇子可是说打谁就打谁的。我不招他。全拿出去,留个碗,留两本书就行了。跟着他出去从头到脚都不能舒服了。” 
  已临近出行时分,道光仍在南书房内批折子。太监一边报着为出行准备的用品名,一边给皇上准备着行李。太监说,“鸭绒被.一条,驼绒毡一件,锦袍五身,银酒具一套,银餐具一套,鞋五双,梳子、蓖子、刮舌板,挖耳勺各两套。” 
  道光听着不耐烦了,说:“行了,行了,别报了。装好了拉西八里庄御碑亭那儿等着去吧。”太监说:“嘛。” 
  两太监正往一箱中装东西,看见帅承瀛、穆彰阿走过来,刚装进去的东西,又一件一件往外拿。穆彰阿、帅承瀛走进南书房,问圣安。道光说:“免了吧!帅承瀛你检查一下朕带的行李吧。” 
 帅承瀛真的去检看皇上的行李。穆彰阿在一旁撇嘴,皇上用余光看着。帅承瀛说:“行了,不用往出拿了。装起来都送回去吧。出门哪用得了这些,全送回宫去。”道光说:“帅承瀛,此话怎讲!”帅承瀛说:“用不上,都用不上,您什么时候见过,流放的囚犯带着锦被,挖耳勺的,都运回去。”穆彰阿说:“帅承瀛你太无理了吧,说是流三百里,不至于假戏真作吧。”帅承瀛说:“当然要真作,否则不如不作。还有出门在外不能直呼其名,或尊呼其位,这都不好。一是怕世人尽知皇上出行了,太招摇;再者也不安全。不如咱们都化名吧。皇上,穆大人,从今天起你们都叫我老帅好了,帅而律之的帅。”帅承瀛说着故意显摆腰里挂的扇套子。说,“我管纪律。穆大人,您就就叫穆二吧,穆合二仙的穆二,听着颇为平顺。” 
  穆彰阿说:“穆二,这是什么名啊!加起来是木匠小二,不行。” 
  帅承瀛说:“不当真的,叫叫而已,一个名字吗?”穆彰阿说:“哎!你怎么就叫老帅呀! ” 道光着急自己的名字,轻嗽嗓子,嗯!帅承瀛说:“皇上!”道光说:“讲!”帅承瀛说:“您的就不同了,你终归是贵为天子。再化名也离不开一个高贵的字眼呀!给您先取个金字,如何?”道光听了话高兴,又不表露,说:“嗯!差强人意,金字好。”帅承瀛说:“金打头,就当您是行三的,叫您金三儿吧!”道光一下子不高兴了,说:“金三儿,金三儿,”道光喊了一声,说:“金三儿!那不是我,不好听,重起。”帅承瀛说:“金六儿!” 
  道光说:“更不好听了。”帅承瀛说:“金七、金九、金天!金天!加个天字。”道光说:“还明日呢。都不行!”帅承瀛说:“是有些同音了,金” 
  穆彰阿说“皇上,依奴才之见,出门在外您这朕字是不能叫了,但一个爷字,还当得起吧!要么尊您一声金三爷?”道光说:“金三爷,金三爷颇有威仪。准了,准。” 
  穆彰阿对帅承瀛使眼色,一副得意之相。帅承瀛暗暗生气,说:“和二,金三爷,从现在起名字定了,此次出门在外可没什么尊卑啊,尤其不能讨好卖乖。走吧!” 
  帅承瀛说完托起烟袋,举起扇套,大摇大摆走下台阶。穆彰阿、道光无奈地跟着帅承瀛走了。 
  一马狂奔,转过弯至一大轿边停下。徐二从马上下来,凑近轿子,轿帘动都不动。徐二说:“爷,他们起程了。”尚荣沉着脸坐在轿内,说:“往哪边走了!”徐二说:“在街上转呢,三人各执一词还未定下来。”尚荣说:“再探。”徐二说:“嘛。” 
  道光、穆彰阿与帅承瀛走在街上。三人一时还没商量好往哪里走。三人有了分歧。道光说:“老帅,穆二爷,可是要往东去看海的。”穆彰阿站住了,说:“金三爷,窃以为往北好! ” 道光说:“往北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草地牛羊。”穆彰阿说:“三爷这不是为您好吗,这天往北越来越凉快啊!往北咱们有人。”帅承瀛说:“往南!” 
  道光、穆彰阿同时反问:“为什么?”帅承瀛说:“老帅我夜观天象。往南必有故事!” 
  穆彰阿说:“哎!凭什么听你的。”道光说:“对!不可听一人的。” 
  穆彰阿说:“一个要往东,一个要往北,一个要往南,你们说怎么办!”道光说:“抓阄儿吧。”穆彰阿说:“对三爷说得对,那就抓阄儿吧。”帅承瀛说:“好啊!正赶上个茶馆,咱坐下吧!来!来,来坐下。” 
  帅承瀛回头看。胡同口那个算命的术士正探头看着他。两人目光相对。帅承瀛说:“好,咱们看能抓出什么来。”







 
   第23章四库馆主(长篇连载詹玮著) '本章字数:57789 最新更新时间:2008…09…28 08:37:57。0'
 
 第23章四库馆主(长篇连载詹玮著)


  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纪昀,刚刚看过三通馆纂修官帅承瀛呈递的书目文稿,并用朱笔批示过序号,就闻门外和?大声宣: 
  “圣上驾到。” 
  闻声,纪昀急忙整理服饰,拂扫衣袖,即要出屋迎驾。没想,乾隆帝已经由人挑动门帘,迈步进了来。纪昀见势,忙跪拜,诵道: 
  “微臣迎驾。” 
  “爱卿平身。”乾隆道。 
  “叩谢隆恩。”纪昀遂即站起。 
  待乾隆落座后,复说道: 
  “爱卿亦坐,方好叙话。” 
  “万谢圣主。”随即,纪昀在乾隆斜对面坐下。 
  这时,早有人送上茶来,请圣上用茗。 
  乾隆边品茗,边顺手翻翻案头上纪昀刚刚阅览、批示过的帅承瀛呈递的书目文稿。一看,见字字玑珠,句句璀璨,章章斑斓,遂欣喜地问道: 
  “爱卿,此可是你的笔迹?” 
  “回禀圣上,此非吾之笔迹。” 
  “我看有些不像,你的字体我认得。那么,这是谁的墨迹?” 
  “禀圣上,这个人,说来你也清楚。” 
  “谁?” 
  “帅翰林,帅学士,前科二甲一名进士,传胪公,当今四库全书三通馆纂修官,寻阳帅承瀛是也。” 
  乾隆听了,大悦,说道: 
  “我断定是他的字。他宗羲献,又有开拓,独成一体。此字,非他莫属。在上科殿试卷中,我已看过了。” 
  待乾隆说到这里,又转了话头,说道: 
  “爱卿,近日四库纂修进展如何?” 
  纪昀答道: 
  “回禀圣上:由于吾皇圣明,爱育万方,施恩是土,仁政无比,故感动斯民。四库全书纂修事,也蒙圣上施仁,躬勤政事,进展颇为顺利。适上下一心,协力相逐,真乃日日呈光,天天见容。更有一些得力文臣,极尽其能,尤是让人称道。” 
  “那个帅承瀛怎样?” 
  “适才圣上不是看过了吗,那份文稿就是他呈递上来的。不仅文笔洒脱,稿面整洁,且速度极快,成果益大,几乎是日呈一书,有时日呈二书或多书。微臣自入翰林院以来,已觉得够迅速,而该人几欲我同,有时竟超于我。真乃神才也。他呈的文稿,几乎都不用我改,直接就可录入,真节省时间了。我敢断定,若有此人协助,并肩共肘,则全书成矣。” 
  乾隆听了,大喜,道: 
  “如此说来,有你等二人,我朝此举可早日告竣了。” 
  “甚是。” 
  乾隆听了,又看了看帅承瀛那份文稿,说道: 
  “爱卿,告辞。待朕前往三通馆走走。” 
  纪昀一听乾隆要去帅承瀛处,便奏道: 
  “帅纂修官正在馆里,到那里一看,便会知晓了。” 
  说罢,送乾隆出屋。 
  此时,正是盛复时分。 
  四库全书馆总纂处,虽然距三通馆处不算太远,但是由于天气过热,乾隆与和?没走上几步,便都大汗淋漓了。 
  和?见此,待来到三通馆前还有一段距离时,便高声宣道: 
  “帅承瀛,前来见驾。” 
  此时,帅承瀛正在屋内忙于整理文稿,浑身亦是大汗林漓。他听到了喊声,赶忙整理服饰,走出屋来跪迎,奏道: 
  “微臣见驾。” 
  乾隆一见帅承瀛热得那个样子,便有些好笑,说道: 
  “爱卿也是大汗淋漓啊。” 
  乾隆本想直接随帅承瀛进屋。但是,他搭眼一看,见这圆明园里正好有一处风景,是很好地去处,莫不如去那里消消汗再说。于是,他说道: 
  “爱卿请起。” 
  帅承瀛闻声,站起,拂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