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省子弟着想啊!更要为咱们自己的名节着想啊!如果名节全损,我等活着还有何生趣?!”周盛波道。
“海舲,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我等投逆么?那样的话,于我等清名不是损之更甚么?难道你要我等于后世流传一反贼之秽名?!”刘铭传反唇相讥。
“呵呵!省三,咱们都是聪明人,我想你不会看不出来,自打这唐定奎和金牌落到了左宗棠手里,咱们的命运就已经定下来了!要么,就是等朝廷知道此事,派兵将我等尽数诛杀!要么,就是咱们抓准机会,反戈一击,为数万兄弟争一条活路!再说了,眼下长毛已经全无洪杨之兽行,占据南方九省,其意图就是要站稳脚跟,一举灭清!自古以来向来是成王败寇,如果咱们反戈一击,也许就是新朝之功臣,到时候还怕史书之中会有漫骂之名么?再者说,咱们始终是汉人,就是反戈,亦会于民心不孛!”周盛波也毫不相让。
看着两人吵了起来,李鸿章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其实,他也是心知肚明,这左宗棠向来与己不和,这次抓了自己的把柄,怎么会轻易放过自己?自己可以封住消息一时,但封不住一世,长毛的这个新首领也太狠了!他们既然要行反间之计,恐怕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自己能封住阵前消息散播,也不一定能干涉到京城里!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眼下,自己就好象站在了岔路口上,何去何从,真的是难以选择!要不,自己就投了太平军算了?反正看来这太平军真的要中兴华夏了,自己这样也算是弃暗投明吧?李鸿章被自己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吓了一跳,赶紧摇了摇头,向身旁的刘铭传等三人看过去。
其实,李鸿章万万没有想到,这左宗棠手书是真,但信中之言是假!张帅在与统战部协商分化左、李之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了二人的心理、处世的方法等因素。所以,张帅决定先以当年左宗棠写给翼王的那纸条幅入手,将左宗棠吃定。象左宗棠这种不惑之年方得意于仕途者,对于自己的荣华富贵很是看重的,当他面临着足以威胁到他的前程、威胁到他辛苦半生方才得到一切的不可抗拒的要挟时,他所选择的就只有一条屈服的路。左宗棠有把柄在自己手上,不用废多大力气就可以将其臣服。但李鸿章就不同了。李鸿章此人的思想较为开阔,这一点,在与洋人的交际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想让李鸿章轻易臣服,没有那么简单!手段总是要耍上一些的!
有句话说的好,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在这里,张帅将这句话做了改变。那就是有把柄要要挟,没有把柄制造把柄也要要挟!所以他紧接着派人给李鸿章送去了王命金牌、王服和自己的亲笔信。他知道,一旦李鸿章接到此物,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封锁消息、毁灭证据。王服和信笺都好毁灭,但硕大的金牌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销毁的了的,李鸿章定然会派人出去找知底的铁匠熔化金牌,所以,张帅就秘密命令左宗棠派人到睢阳城中各处铁匠铺周边蹲守。果然,李鸿章中计,派了唐定奎去城西熔化金牌。正好被埋伏在附近的左氏亲随撞见,随即将唐定奎诱至城外,一举将之捕获。这样一来,李鸿章定然深恐此事败露,从而阵脚大乱,如坐针毡!
而此刻,左宗棠又在张帅的授意下,亲笔写了一封告发李鸿章的书函,交给两个预先安排好的人,冒充是神机营的急使,装做着急将信送书,顺水推舟将信交到了李鸿章的手里。这样以来,可就算彻底断了李鸿章的活路。由于这封信得来的甚为曲折、甚为凑巧,所以,李鸿章肯定认为信中所言句句是真,肯定认为这个足以威胁到着急身家性命、后世名节的“把柄”落到了对头手里而不会起疑心,这样以来,自己就可以用这无中生有的反间之计将李鸿章诓至自己的帐下,张帅可以很肯定,这李鸿章只要没了退路,定然会选择倒戈相投一途的!
房中的灯光,闪烁着跳跃不定的剪影。窗外的寒风呼啸着,屋子里的空气也似乎凝固了。四个人都没有说话,都在低头思索着对策。已经快四更了,离天亮也没有多少时间了。但是,新的一天,又是否会象现在这样充满着绝望、充满着窒息的空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血影的兄弟们。请不要吝惜你们的收藏票。。。。期待您的支持~~~~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收藏直通车哈。。。。请兄弟们加加收藏啊。。。。
第一百七十九章 坐谋天下
更新时间2007…8…12 14:00:00 字数:2525
今天是强推的最后一个更新。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支持下血影,多投收藏PP,血影在此多谢了哈。。。。
天下大势正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身处在幽燕之地的满清王朝也似乎感觉到了有些不对。本来以为铁犁扫穴就可再统江山,可谁知道长毛乱势不仅没有因为失去江宁而得到根本性的控制,反而愈加的猖獗起来。从克定江宁算起,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好不容易夺回的南方及中原各省又纷纷沦陷。僧格林沁阵前殒命之后,局势一日不如一日。不单淮河之南的大批疆土尽归长毛,就连川蜀这等极其险要、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沦入敌手。眼下虽然长毛没有挥军直上,但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大战前的宁静。越是宁静就越是可怕,他们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冲击将会是何等的强悍!为了磋商应对长毛之法,军机处的集议也越来越频繁。
与远在北京城中朝廷如坐针毡、一派萧瑟的情形截然不同的是,地处在襄樊之地的中央太平军辖区,已经因为新生政权的各项治世举措的开展,而变的生机勃勃。这段日子以来,可以说是张帅自打进入这个时代以来,过的最为舒心的日子。没有了前堵后追的虎狼之师,没有惊天动地的进军,没有惨绝人寰的拼杀,张帅的心境现在也似乎舒缓多了。
张帅独自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正在仔细地分析着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就在前几日,一直留守在安庆的洪宣娇、仪美等亲眷偕同锦绣营女兵来到了襄樊。与之同行的还有以徐寿、华蘅芳为首的璇玑营精工巧匠们。此刻,安庆城中的军政要务有堵王黄文金、尊王刘庆汉等人主持,已经用不着张帅再为之操心了。军械所的日常运行已经步入正轨,自然也就用不了这么多的人才。襄樊根据地这里又要开办襄樊军器总局,自然是要将他们调拨过来。
襄樊根据地的政事,也在各部主政官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工业方面,有了南洋兰芳公司从西洋诸国采购回来的大批机器,无论是开挖矿产、冶炼钢铁还是重工制造,都有了可喜的进步。虽然一时之间不能于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相媲美,但张帅有信心,只要这样稳步发展下去,想要奋起直追西洋各国,倒也不是空想,毕竟自己有着超越这个太多的现代工业见解嘛!
在农业方面,军师钱江按照张帅引援我朝毛太祖土地改革的各项举措,在民心向背上争取到了绝对的主动。千百年来,一直没有自己土地的农民们、一直倍受官府、地主欺凌的农民们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他们都打心里振奋!趁冬日里河水困涸之时,各地兴起了开挖农渠的热潮。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们,钱江还临时变通,做出了以工代赈的举措,发动他们高筑城墙、广挖良渠,襄樊之地,竟然一扫数十年来战火燎原、哀鸿遍地的凄惨景象,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军事这一块,由于张帅的亲自干预和李秀成的不断努力,襄樊第一军校如火如荼地开办了,对在职的各军首领进行新的战术理论、新的理想理论教育,一大批被先进思想教化出来的亲军官担任了各军军中的骨干职务,在他们的身体力行下,整个太平军军队风纪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商业和外交贸易上,由于大家的一直致努力和兰芳共和国的大力支持,襄樊根据地的商业不仅没有因为政权的更替引发市场混乱,反而在太平军政府的调控下,继续稳定繁荣地发展着。有了强有力的刑罚机构,那些各地的商人亦不竿哄抬物价、以次充好,整个市场物价平稳、秩序良好。而且还和部分西洋国家的商人建立了友好的通商关系。
在和洋人通商这个问题上,张帅有他自己的看法。现代社会中改革开放的成就可是他治国决策的楷模。和洋人打交道,只要不违反民族大义、只要不威胁国家利益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外因素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单纯的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只能造成越来越远离世界发展的轨道。须知,落后就要挨打,以前中国可是吃过这样的大亏,自己可不能再犯这种错误了。
拜托兰芳共和国发掘世界各地人才、以及采购必须化学药品的事情,也在刘子进的亲自操办下,进行的颇为顺利。一大批即将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的科技人员被招揽而来,其中包括、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后来证实了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科学家赫兹。以及实现了无线电传播和接受等成就的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俄国的波波夫,以及电的发明者英国的吉尔伯特等人另外还有傅雅兰、伟烈亚力等著名学者。
然而,更让张帅觉得兴奋的是,由于各路大军的齐心协力,南方九省除了湘省仍有抵抗之力,其余八省已经尽被攻取。湘省在诸军环列之重围下,已经不足堪忧。占据了大批富庶之地,也令太平军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岳州和武昌已经成了新生的太平军水师的两大基地。太平军水师拥有战船近百只,安装了自主研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