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7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超越他们的存在了。士人此刻已经不是无奈和失落了。而是转变为一种焦急和恐慌。皇帝要抛弃他们这些士人
  自大宋一统天下,士人们就得到了太祖的礼遇,历代皇帝也均刻意提倡文事,选拔孔儒出身的官员,所以官场的文化气息非常浓郁。很多官员同时也是享誉一方的学者,极富名望的诗人。而同时作为儒家知识分子又使他们自觉背负了一种新的使命,这就是‘导君于正’,使新皇帝符合儒家的政治文化传统。这似乎便可以实现他们与君共治天下的人生抱负了,使宋成为历史上是第一个由文人主导的朝代。
  赵柽虽然读书少,但是也知道‘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的道理。
  如此做,一个是因为现在外敌犹在,必须加强武备,可依然如过去那样靠在脸上刺字来维持军队的稳定,靠重赏去激励士兵冲锋的没有灵魂的部队他是不需要的,而是要树立军人在百姓中的地位,改变过去军人的形象,增加将士们的荣誉感,提高他们的地位。
  二是这些饱读诗书的风雅之士为官却没能消除历代官场奔竞阿谀的痼疾,此类风气有增无减,本应有的忠义仁孝皆已没落,转而追求功利,以致在金人破城之际,宋士人们所谓‘节义’的堤防已然崩溃,抛弃了给予他们崇高地位的‘君’!如今应该让士人们品尝苦涩的滋味,为他们此前的行为买单,且意识到在他这位‘雄主’下讨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赵柽并不怕这些士人们抛弃自己,因为他知道一个没落的时代,必定会有一种迟暮的思cháo勉为jīng神支柱,这种思cháo必定具备相当的功利xìng。如今尽管儒学已经偏离了过去的轨迹,但是儒学仍然是大宋士人们的空虚灵魂的寄托;此外,儒学还成为了他们谋生的手段。
  如果现在皇帝一旦抛弃它,儒学就不是吃饱了饭以后思考抑或谈资了,也就等于毁掉士人们手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他们还有什么路可走呢?或远离朝政而去,或卖身求荣。要是此刻再把“稻草”还给他们,他们的心便很容易就被收买了,重新成为贤臣义士了。
  而赵柽也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也明白治国还需这些士人的帮助,但是他们也必须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否则朝廷每年拿出那么多钱养这些人做什么,就让他们给自己捣乱吗?
  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有时就在某个人手里: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这些都是历史上的教训,赵柽作为后来人耳熟能详,现在历史选择了自己,他不仅要避免悲剧重演,那么自己还应该做出一番事业,洗刷女真人带来的靖康之耻,重振国威,让历史少一些遗憾!
  
  ..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货币改革

  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眈眈。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如今大宋外患尤重,宿敌辽国已亡,残辽归附,西夏称臣,现阶段主要的外敌为女真。经过两次战役后,金军损兵折将大伤元气,已经从攻势暂时转为守势,而宋军经过整编后实力日益增强,边界日益巩固,只要假以时日赵柽有信心消除这个外患。
  而大宋的官场经过两轮清洗,随着李纲、宗泽等一批正直的官员走上朝堂,撤换了大批办事不力的官员,裁减了大批的剩员,官场**得到了遏制,可要彻底清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情况已经大为改观,政令通达,地方有治,社会逐渐安定,统治日渐稳固。
  小人什么时候都少不了,可现在万象更新,皇帝历心图志,野心勃勃,‘正能量’充斥朝野,小人还没敢露头。而宦官干政也还无从谈起,上任皇帝赵桓对这些内侍本来也太感冒,上台后裁减了一批,‘伏阙上书’之时被京中百姓和太学生打杀了一批,城破后被女真人抓走了一批,一时间内侍都成了稀罕物。
  现在大内的内侍数量赶上太祖开国时期了,只有不足二百人负责偌大的后宫,都知见喜是皇帝一手调教的。他虽然也爱钱,但是更爱惜生命,知道皇帝的脾气和手段,哪里敢胡来。现在虽然成了内侍省的一把手,可胆子却更小了。
  外戚势力在宋朝一直就很弱。始终没有成气候。赵柽的姥姥家都跟着他发了财,对权力的**不大。而这些事情根本不用他操心,他妈郑红梅那一关这些人都过不了,但是他还是将姥爷进爵为郡王、三舅为国公,以感谢老郑家对他抚育和照顾之恩,可这只是荣誉并没有什么实职。
  至于后宫赵柽还只有三个女人,一后两妃,不要说跟他爹比,就是与兄弟们相较也寒酸的很。改元后,皇后朱淑真便要依例为皇帝选秀女以充实后宫。但是却被赵柽拒绝了,现在他要依照约定迎娶出了孝期的折美鸾。二月初,赵柽下诏晋封折可求为熙国公,府州知府兼府州、麟州和安抚使;封折可存为淇国公,自陕西调任汴京防御使,赐府邸;而折家也很‘懂事’,立刻上表请除世袭,愿为大宋戍边御敌,即刻送妹进京完婚。
  赵柽很满意折家的所为。他们也终于想通了,府州随着大同的收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戍边作用,而战事的结束就意味着家族的衰落的开始,但赵柽却让折家依然镇守三州。一是作为后备兵团以防西夏再度入侵;二是防备大同的残辽势力复辟。可他却不能让折家再坐大,所以把折可存调到京城任职,这也符合大宋选派外戚统领京师禁军的惯例
  此刻放在赵柽案上的又是一个难题。就是关于货币改革的问题。金属货币是最早的币种之一,但是用金属做货币。体重值小,流通不便。在发明了纸张和印刷术之后。人们很自然想到制造纸币。
  纸质货币在真宗年间由四川十六户富商连保印交子,用一色纸,印树木房屋人物等图案,加押印信,各户都设置红黑二色相间的暗记。以贯为单位,面值不限,常常是万贯百贯。持交子者要用现钱时可持之变现,也可直接使用交子。以交子兑换现钱,须割去每贯三十文的利息,每年丝蚕米麦收成时印交子一二次。
  后来交子常因发行人破产等原因不能兑现,官府遂禁止民间发行。天圣元年,官办四川交子务设立并发行首界官交子,设置专门的交子务负责印刷、发行和回笼。兑付时要将字号登记入簿,按字号销账,以防止伪造。若用现钱去兑换交子,要先扣去每贯三十文入官,不同于民间交子以交子兑现钱时才扣。
  ‘界’是流通期限,当时规定每两年一界,每界发行额为一百二十余万贯,备三十六万贯铁钱以备兑取。这种交子面值固定并盖有官印,为一贯至十贯面值,熙宁元年改为一贯和五百文。最早的交子有点儿像私人借款字据,也有点儿像今日之有价证券,所以既非常原始,又有货币资本的许多属性。
  纸币作为一种支付手段的便利性很容易被人认识,所以它一旦被发明,便被民间和朝廷迅速推广。当时政府直接用交子作为大宗支付手段,如向商人购买军资粮草,或直接充做军费。王安石改革时也将其用做青苗本钱,政府之常平仓也以交子垫付。由于支付确实方便,政府便有推行的积极性。但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北宋曾出现严重的“钱荒”。
  所谓钱荒即通货短缺。因为冶铁技术不如冶铜成熟,加之铁还容易腐烂,所以当时铜币是主要通货。导致钱荒究其原因一是商品经济发展导致货币供应量不足;另一个是铜币外泄;再有是民间大量私销铜币铸器,经多道手工工序加工制作而成的铜币,一经销毁,反而获数倍以上的厚利。
  这些因素导致金属币的币值与市价失衡,铜铸货币更是长期币值高于币价。在金属币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宋又实行官吏薪俸和军队俸饷实物、货币参半的制度,食薪者阶层的生活全部或部分地纳入了市场交换。而市场中的硬通货又是金属币,所以不少官僚、官府将其聚集起来,进一步导致金属币的短缺,反过来推动了纸币的推广。
  这种现代货币的雏形的出现即是一种进步,也是好事,但是当时人们对交子的认识还是有局限性,统治者很快就把交子当成了一种敛财的工具——滥发纸币,用以解决财政困难,到了赵佶当政的时候,由于战事起,滥印交子,增多至二千六百余万贯,如此巨大的发行量,再加上无现钱可兑换,使纸币急剧贬值,引起社会震荡,赵桓当政非但未能制止住这个势头,反而加大发行量,再加上各地势力为了筹措军资也纷纷发行,导致货币紊乱,信用崩溃
  赵柽现在接过了这个烂摊子,他急于重新发行纸币,也是形势所迫。在这个年代生产力低下,冶金技术落后,虽然铜的产量比前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他打开了火器这个潘多拉魔盒。火炮、枪支、子弹都需要大量的铜来生产,现在军工坊用于生产武器的铜就是过去储备的铜币。如今军队的数量翻番,消耗的武器弹药呈直线上升,铜的用量也是水涨船高。而铜的产量在那,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
  宋朝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商业发达,现在商品经济发展与钱币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形成的通货紧缩效应已经严重阻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赵柽知道宋朝的丝绸和瓷器带动了海外贸易,他下一步就是要扩大海外贸易以此增加商税,解决大宋朝的经济问题,这也需要一种货币替代,便是流行的‘银本位’。
  赵柽打算以银为货币本位,建立一种新的金融秩序,但是自己的两位专家却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