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跟了老大一年多,偷窃和诈骗的伎俩他们都从老大那里学了不少,可他们还是不能完全了解这个瘦高个的男孩,至少很多时候都摸不透他的脾气,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但是,有两点他们的心里都非常清楚:
  第一,他听不得别人议论他的长相,最听不得人说“杂种”二字,尤其是冲着他说。一旦有谁哪天皮痒欠揍,对他说了那两个字,哪怕是无心之言,那么等着他的,绝对是一顿暴揍,而且是那种最狠最不讲半点情面的暴揍。挨揍的人,起码要在床上躺上两天才有下床的可能。
  第二,他最恨那种有权有势的官员。只要被他遇到这样的人,通常他都会在狠狠刮走他们身上的钱财之外,还要大肆作弄一番,不弄得那些衣冠体面的当官的狼狈万分绝不罢休,仿佛与他们都有深仇大恨一般。一旦寻找肥羊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人,他们都不能插手,必须留由他本人亲自动手。
  这两点,是所有兄弟们跟着他混所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点,而这也是他们在吃过一番苦头之后才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所以,现在,当他们看到老大的眼睛里再次放出这种熟悉而令人咋舌的凌厉目光时,都会心照不宣的原地待命,因为他们都知道,这种机会,是要留给老大要出手的。因为他们还知道,千万不要替老大出手,不然等着他们的,又是一顿暴揍。
  
  一群男孩子就这样一直安静的蹲在街角,等待着,等待着。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电影散场了,汹涌的人潮开始陆续从戏院里涌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色,很多人都在那里激动的议论着,眉飞色舞,兴高采烈。很多人都不愿意就此离开,而是站在戏院的门口,高谈阔论的说着什么,于是,引得很多路人纷纷驻足倾听。就这样,人越聚越多,新光大戏院的门口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包围,交通堵塞,行走不便。
  “黑皮!”
  瘦高个男孩沉声一叫,先前那个与他说话的瘦小男孩立刻从后面小跑了上来。
  “老大。”
  “现在时机正好,你赶快带着弟兄们分散混进去,不要引人注意,尤其别让红头阿三盯上。记住,要找有钱的肥羊下手,普通市民的衣兜绝对不许动。”
  “放心吧,老大,你的规矩,我们心里都有数。那个纳许车的,你准备要怎么干?”
  瘦高个男孩沉吟一下,眼睛里精光尽现,轻蔑道:
  “哼,我自然是要他们好看。你别管了,赶快带着他们去吧,晚上老地方老时间碰头。”
  黑皮点点头,不再多说,与身边的同伴们低语了几句,便各自散开,纷纷朝着新光大戏院门口人群汹涌的地方悄然潜去。今天,将是他们大显身手,满载而归的时候,也是那群肥羊们大出血和自认倒霉的时刻。
                      
作者有话要说:  我每次更新新的章节,可能都会有一些现在不太听见或已经不常用的名词出现,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与了解老上海的风情和当时的现状,我会做一些相应的解释,若是大家还有哪里不理解,可以留言给我,我会尽力解释清楚。
  纳许车,是三十年代国民政府高官们最常用的高级轿车,产自美国威斯康星州,英文名为“NASH”,现在翻译多称为“纳什”,该汽车公司已经在1957年被其他汽车公司收购,这个牌子就此消失。目前留存的多为停产前的老爷车,供纳什车爱好者交流与参观用。
  红头阿三,我想上海的朋友们是懂得,它是以前上海市民称呼公共租界内的印度锡克教徒巡捕的一种外号称呼,因为这些印度巡捕喜欢在头上缠红色的布巾,且每次说话前喜欢说“I say”,所以上海市民就从他们的发音上谐称为“阿三”。由于这些印度巡捕对中国人的态度普遍傲慢且恶劣,所以用“红头阿三”称呼他们,也有国人借此表示内心愤怒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上海人看见头上缠红布的印度人还是习惯用这样的称呼称呼他们,当然,现在这个称呼之中已经没有表示愤恨的意思,只是一种从祖辈们口中留存下来的惯性思维了。
  《歌女红牡丹》是我国上映的第一部有声影片,1931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次上映,当即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巨大轰动。影星胡蝶就此成为了第一个主演有声影片的女主角。



☆、第二章

  穿着白色洋装的女孩跟着大人走出戏院的时候,眼前所见的全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头与拥挤到水泄不通的街道,这一幕用她前几天刚学到的成语“人山人海”来形容,绝对形象而贴切。在门口等汽车来接的时候,贵妇人遇到了相熟的朋友,便热络地与女友们打起了招呼,两个孩子在向大人们点头问候之后,礼貌而规矩的站在贵妇人的身后,大户人家的教养礼仪赫然在目。
  女孩安静的站在门口,有些好奇的四下打量着周围喧嚷的环境,眼睛里分明有着疑惑与新鲜。身边的男孩与她并肩站在一起,稚气未脱的脸上已经依稀能让人预想的到,将来他必定是一个帅气俊朗的小伙子。粉雕玉琢似的两个孩子,无论是谁看到并肩而站的他们,头脑里都会跳出一个词——金童玉女,然后在他们的心里忍不住叹上一句:这是多么般配的一对小人儿啊!
  女孩站在门口张望着周围的环境,忽然,她看到了就在自己不远处的人群之中,有几个瘦骨嶙峋的男孩子正在奇怪的钻来钻去,而且他们还把手伸进了别人的口袋里,拿了人家的东西,之后就飞快的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这一幕不禁让她睁大了双眼,颇为难以相信。“不问自取是为贼”。这个道理,只要是念过书的人都明白。她在刚认识字的时候,爸爸就教过她这些道理,那些孩子难道不知道他们这么做是不对的,是鼠窃狗偷的盗贼行为么?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东西?这是非常不好而且很不对的行为啊!
  女孩微微踮起脚尖,仰着下巴,在人群中搜索着那些男孩子的身影,可是眼前太多攒动着的人头,大人们又高又宽的身影完全挡住了她的视线,她根本再也寻找不到他们的影子。她有些懊恼,轻轻咬着下唇,皱着眉头,表情显得格外失落。
  大人们的谈话还在继续,她们聊得很是热烈,似乎是在对刚才的有声电影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车子还没有到,戏院门口来接主人的汽车已经一路排出去老远,有几辆车因为抢道互不相让还僵持在马路中央,后面的车喇叭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简直是乱成了一锅粥。远远的能看见红头阿三吹着音哨,正挥舞着警棍朝这里跑过来。
  女孩似乎对耳边尖锐的音哨声很不习惯,扭过头去,无意之中竟然又看见了刚才失去踪影的那几个男孩。她看见这几个男孩似乎又找到了下手的目标,正有意无意的朝一个头发梳得油光发亮的胖男人身边靠过去。那个胖男人正在和一位姿态妖娆的女士说话,说得兴起而眉飞色舞,根本没有注意到他口袋里那只鼓囊囊的钱包已经成为了某些人关注的焦点。
  女孩像是被什么人下了咒语一样,鬼使神差般的朝着胖男人站立的方向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用双眼紧紧地盯住那几个男孩子的一举一动。她身旁的男孩发现女孩奇怪的举动,刚想要走过去伸手拉住她的时候,冷不丁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什么东西,砸在了他身前站着的正在说话的贵妇人们的身上。
  异常短暂的几秒钟愣怔之后,回过神来的人群中爆发出女人们花容失色的尖叫声,人群如炸开了锅一样轰乱起来。毫无心理准备的男孩身上也被溅到了一些,他低头一看,西服的袖子上沾到了一些黑呼呼黏嗒嗒的东西,他下意识的伸手一摸再一闻,又酸又臭的味道直冲鼻头,让人忍不住要恶心。
  还没等他搞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原本拥塞在戏院门口的人群被这样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顿时大乱,受到惊吓的人们互相推搡着,四下乱跑着,人潮冲倒了男孩,也冲散了女孩。等男孩被贵妇人从地上拉起来,他再奋力拨开人群,着急的在人群中搜寻着女孩的身影,大声呼喊着女孩名字的时候,女孩早已经不知所踪。
  
  女孩一直不停的跟踪着那几个男孩子的身影,跟着他们从一条马路穿到另一条马路,从一条弄堂钻进另一条弄堂。渐渐地,她已经从刚才喧嚣热闹的大马路上走进了一条阴暗而狭窄的小弄堂里,那几个男孩子的身影在弄堂里只是略微一晃,就再也看不见了。她快步上前,跑了过去,在弄堂里到处搜寻着他们的踪影,可是,她找了好几遍,那几个男孩子就好像这么凭空消失了一般,怎么都找不到。
  搜寻无果失望之余,她不无懊恼的准备离开,这时,她才突然发现,自己所处的地方是她以前从来没有来过的陌生土地。这里的房子看起来又破又旧,空气中还散发着一种古怪的味道。不时从她身边经过的人们,衣着都很破旧,好多人的衣服上还都缝着一些方的,圆的、五颜六色的布。他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她,好像觉得她是这里的不速之客。
  她在迷宫一样的弄堂里转来转去,每走到一个弄堂口,眼前出现的每一条马路都是她所不熟悉的。每一张面孔都和过去她每天所见的人的面孔完全不一样,他们看起来黝黑、瘦弱,表情木讷,动作粗鲁,说话的声音又吵又大,而且还都是她听不太懂的语言。
  这里是哪里呢?大约是迷路了吧。女孩的心里这样默默的想着,虽然人生头一遭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免心里紧张,可却并没有太害怕。她停下脚步,站在阴暗的弄堂里,仔细的想着,回忆着刚才来时的路线,她想要顺着原路走回去。因为她知道,只要能走回到大马路上,那里有巡警,他们一定能送她回家。
  女孩下定决心,便朝着先前来的路线走了回去。当她走回到先前男孩子们消失的弄堂深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