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个弟弟或是妹妹吧”
“好”
杜士仪想都不想便答应了一声。随着一件件衣物凌乱地褪落丢在地上;夫妻二人再次融为了一体;一次次攀上无边高峰的他只觉得这些潮水一般的愉悦冲淡了路上的疲惫;冲淡了心中的感伤;也冲淡了因为宇文融罢相而产生的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彷徨。当云收雨散;他最终勉力收拾了一下凌乱的长榻;拥着娇妻到另一边的坐榻上坐下时;他便一字一句地说道:“幼娘;这次陛下召我上京;曾提过要将太原以北诸军节度改为河东节度使;还问过我设节度副使之事。”
此话一出;王容不禁奇道:“怎么;陛下难道打算以你这个云州长史为节度副使不成?”
“你倒是想得美”杜士仪笑呵呵地捏了捏妻子的鼻子;哈哈大笑道;“我就是想;别人也不肯啊所以;我也不管陛下是试探我;还是真的一闪念间有过那样的念头;我直接就一本正经地说;我觉得节度副使让代州都督兼领比较合适;然后又劝谏军、政、财计尽皆归于一人;有所不妥。不管陛下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至少我表现了一番高风亮节。”
“我还以为夫君年纪轻轻就能让人尊称一声副节度呢”
王容打趣了一句;却没什么遗憾的;等又闲谈了几句;她方才郑重地说道:“今次我和阿姊十三娘;再加上岳娘子;拉着季珍一块去操办的;是另外一件要紧事。你也知道;云州如今徙居的百姓当中;除却各地的逃户流民;还有奚人甚至突厥各部流落过来的小股牧民奴隶等等;而这些人当中;很有一些孤儿。就是定居下来的人;也有因为亲人病故而无所依靠的。其中有些孤儿因为年纪小还不成丁;到官府登籍却领不到田地口粮;只能在街头游荡。
我想;云州初置;既然于田地口粮种子农具耕牛等等对徙居百姓多有体恤;对那些孤儿也不该就此放任。所以;由阿姊出面牵头;我和十三娘也拿出脂粉钱来;岳娘子则是出力;设云州培英堂;把那些孤儿收拢来好好教导;这不但是善举;而且只要好好教导;异日必然能够派上用场。这些孤寒的贫儿如果能感恩上进;另有出息;杜郎就又多了一群能够忠心耿耿追随的人。季珍已经答应;他会亲自去教导管束这些孤儿;他说;他自己也好;身边服侍的唐岫和唐振也好;都是穷苦人;希望这些和他们境遇相似的孩子都能有一条出路。”
第六百二十一章 云州培英堂
固安公主、杜长史夫人、崔明府夫人。云州地界地位最高的三个女人联手拿出脂粉钱来做这样一番善事;自然在民间引来了不小的议论;但绝大多数人都是赞口不绝。在如今这种医疗条件很不发达的年代;纵使是拿着朝廷俸禄的官员;一朝因病去世;妻儿仍有可能落得个无依无靠的下场;至于平民人家;孤儿就更多了。要靠卖力气做活谋生的寻常百姓周济贫苦;这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而大唐的官府从来就没有救济贫弱的职能;反倒是佛寺道观为了招揽信徒;时而有这样的善举。
而大唐的顶尖贵妇们或许会定期布施佛寺做些善事;办这样的实事却大为罕见。在杜士仪回来之前;固安公主和王容杜十三娘就已经选择好了地方;置办好了让培英堂足以维持下去的熟田;以及所有的陈设铺盖衣物等等。
而与此同时;陈宝儿通过自己云州宣抚司判官这样一个名义;带着唐振和唐岫两个昔日奚奴;再加上抽调的精于吏员和差役;把城内的所有孤儿全都收拢了起来。尽管过程并不那么顺利;甚至还有靠盘剥乞儿吃饭已经习惯的成年人阻挠;但在他强力的压制下;这件事还是办了下来。
当培英堂正式开张的这一天;这一大堆年纪从五六岁到十来岁;身穿灰色衣袍;站得参差不齐;脸上不少还流露出深深警惕之色的孩子们站在下头;看见一个比他们年纪大不了几岁的少年登上高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无动于衷;只有极少数几个原本家境尚可;因为父母双亡方才没了凭恃的;用好奇而又带着盼望的眼神踮脚张望。
“你们应该都认得我;差不多所有人都是我从大街上强行带回来的。”
知道这些孩子几乎都是目不识丁;陈宝儿的开场白单刀直入;没有一丝文绉绉的语气。果然;见其中有些人嗡嗡嗡议论了起来;他就笑了笑;提高了声音说道;“你们当中;有些人从小和父母失散;从此不得见面;有些父母双亡;没人搭理;独自求生;有些根本就不知道父母是谁;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就在街头流浪。今天;这座院子的外头;已经挂上了云州培英堂的牌匾;你们大概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我只想问你们一句;你们想一辈子就为了一口吃的和人厮打;饿了硬抗;渴了喝雨水;病了只能听天由命?”
这些话远比那些大道理更加打动人心。几乎是在陈宝儿话音刚落的一瞬间;就有一个粗壮的少年大声答道:“不想凭什么别人能吃好的穿好的;住大房子;我们只能挨饿受冻?”
有人起了个头;立刻有另外一个瘦弱少年呼应道:“我打小就没见过爷娘;是听说云州分田这才过来的;谁知道登籍的人却说;我年纪不够;不给分他娘的;我都已经十五岁成丁了;凭什么不能”
隐身一旁的杜士仪循声望去;见这少年和一根芦柴棍似的;说是十岁也有人信;哪里会有人觉得那是十五岁?
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应和的声音中;陈宝儿这才陡然大喝了一声:“你们想不想饿了吃肉;渴了喝浆水;睡下时能够盖着温暖的被子;头顶上有遮风挡雨的屋檐?”
“想”这一次;应答的声音竟是异常整齐划一。
“现在;云州培英堂就给你们这样的机会不管是唐人;还是奚人;亦或是其他各族人;只要不足十五岁成丁的孤儿;便可以在云州培英堂中免费食宿。不通语言的;会有人来教授你们语言;而每日下午;会有识字、农技、武技等等各种课程。至于每日上午;则需要你们自己来于活;偿还这些食宿的待遇。云州杜长史说了;倘使在学业上有天分的;将来会另外派名师教导;而擅长农活耕种的;成丁之后会优先分派田地和农具种子;至于擅长弓马武技的;成丁后可以应募参军;云中守捉不但会给予军户相应的优待”
这话还没说完;突然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声音:“那是男子;我们呢?”
说话的是一个蓬头垢面的少女;乍一看很难分辨出年纪来;也瞧不出长相如何;然而;她在众多注视当中;声音却依旧响亮得很:“我们女子学那些又有什么用?”
“谁说没用?”随着一个清越的声音;一个人影轻盈地跃上了高台。台下的孩子们先是吓了一跳;等到发现来者是一个艳光四射的红衣女郎;刚刚一跃而上的;竟是比他们人还要高的高台;一时议论之声四起。在这些惊叹声中;岳五娘用力地拍了几下巴掌;这才神情自若地说道;“女子能纺织;能耕种;也能吟诗作赋;挽弓射箭;驰骋沙场;谁说女子不如男?若是你们当中真有武技天赋的;我不介意多收几个徒儿玩玩”
岳五娘手腕一翻;一道银光陡然之间破空飞去;竟是击中了院子中一棵大树的枝于;随即倒飞回到了她的手中。见众多人都咂舌于这动若脱兔的一击;她便莞尔笑道:“我师从剑舞名家公孙大娘;想来当你们的师傅很够格了。”
此时此刻;杜士仪身边的王容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岳娘子这一招;也不知道多少女孩儿要动心拜师了。”
“别说是那些女孩儿;当年我在嵩阳观见到公孙大家那一曲剑舞的时候;也很想求教。”杜十三娘想起了当年的登封旧事;面上露出了深深的追忆之色;“我那时候只是想;倘若能够有那样的身手;一定能够保护阿兄;不让别人再欺负了我们兄妹。”
“没想到阿弟当年也有过无自保之力的时候。”固安公主笑看了杜士仪一眼;这才眯了眯眼睛道;“不过;小的时候大多如此。哪怕是受了再多的苛待;吃了再大的苦;也常常只能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忍着;因为无力反抗。幸运的是;我们终究都遇到了转机。而这些本会一辈子在街头污泥水沟中苟延残喘的孩子;也遇到了转机。”
岳五娘的那一手飞剑绝学;果然让众人之中为数不少的女孩子们大为憧憬;就连男孩子们也一时屏气息声不敢再胡乱议论。尽管岳五娘突然杀出来;打断了刚刚自己的话;但陈宝儿却没有任何不高兴;反而提高了嗓音说道:“所以;无论男女;云州培英堂都会尽力教授所需技艺;直到十五岁。但若是不求上进只知吃睡的;这里却也不养懒汉。到时候自有培英田庄;让懒人去好好松松筋骨”
摆事实讲道理;一路解说到了这儿;下头的孩子们终于明白了这里是个什么地方;一时几家欢喜几家愁。尽管也有人欣喜于终于能够有了容身之地;但也有习惯了在街头那种日子的少年有些懊恼地叫道:“那若是我们不想呆在这培英堂呢?”
“自然可以。”陈宝儿的声音突然变得如同萧瑟寒风一般冷冽;“只是云州城内严禁非丁口的孤儿在街头游荡;如果不是培英堂中人;如若捕获立时逐出城去;而日后城门守卒也会加强巡查;但凡孤儿都会送到培英堂来;倘若不愿意者则禁止进入云州城”
话中之意让少数一些习惯了小偷小摸坑蒙拐骗的少年们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然而;谁都不会奢望能和官府作对;尤其是那位传闻中能够把突厥人奚人以及马贼打得落花流水的杜长史。在这种难言的沉寂之中;突然有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了出来。
“这里真的会教读书认字么?如果学得好;真的会请名师教导?”
这话一下子激起了刚刚出言质疑的少年共鸣;他立刻大声质问道:“没错;哪有那么好的事;一本书要多少钱;读书人又那么金贵;哪里会来教我们这些贫贱的孩子;不朝我们吐口水就不错了我家当年还有点闲钱的时候;阿爷曾经带我想去求人启蒙;可人家根本就闭门不见;分明嫌弃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农人”
“我家也世世代代都是耕种为生的农人。”陈宝儿突然开口;见看向自己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