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出现;让她越发心烦意乱。
“滚;全都给我滚你们都是我的手下败将;轮不到你们来嘲笑我”
武惠妃神经质地挥舞着袖子;试图将这些幻象扑灭;可仿佛是在嘲笑她一般;那一个个人影在消散之后;却又在不远处重新聚合;一个个嗤笑不已。这些日日夜夜以来;她们都是她挥之不去的梦靥;而外头那些仿佛木头人似的禁卫;别的话不会透露半个字;唯一会私底下议论的;就是愈演愈烈赵丽妃鬼魂作祟的传闻。这也让她更加难以安寝;甚至连曾经用在李隆基身上;用于助眠的安神香都没了效用。
“惠妃;惠妃”瑶光慌忙死死抓住了武惠妃的胳膊;心里同样是又恨又怕。作为惠妃这么多年最心腹的婢女;她当然知道如果武惠妃有什么万一;她更是休想有什么好下场;于是;她只得苦苦劝道;“惠妃想想寿王;想想盛王;还有三位公主”
在瑶光带着哭腔的劝说之下;武惠妃的癫狂之态终于渐渐消止;然而人却无声无息地滑坐在地。见殿外那些禁卒对于她们主仆二人仿佛没有半点在意;甚至都无人回看;她只觉得满腔愤懑无处抒发;可更多的则是后悔。她后悔当初想得太单纯;什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瑛兄弟三个心慈手软;根本就不是李隆基的对手;而她也没能当成那个渔翁如果她只想着诓骗那三人入宫;而后到御前哭诉;也许东宫宝座早就入手了
可现在后悔还有什么用?李隆基对于敌人;无论父亲姑母还是妻子儿子;全都不曾手软过;她这个枕边人又凭什么痴心妄想?可是她还有儿子;李林甫也曾经答应一定会力挺她的儿子;为何到现在仿佛一丝一毫的进展都没有?
被连月以来的幽禁;以及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困;武惠妃突然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昏厥倒地。见此情景;瑶光登时大惊失色;连声呼唤惠妃未果之后;她也顾不得在这些禁卫面前碰过多少钉子了;拎着裙子从高高的台阶上跑了下去;一把抓住一个禁卒涕泪交加地求恳道:“求求你;求求你了;给惠妃请个御医吧;这三天惠妃已经昏过去好几次了”
然而;让她绝望的是;那禁卫只是嫌恶地用力抽回了手;将她甩在地上;对于她的连番恳求却置之不理。而其他人仿佛也没这么一回事似的;根本没有朝这边投来半点目光。面对这样的绝境;瑶光只能挣扎爬起身;踉踉跄跄回到了金花斋门口。见武惠妃依旧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她不得不竭尽全力架着人跌跌撞撞回到了寝殿。
这座金花斋曾经是整个兴庆宫中最热闹的地方;有最乖巧的内侍和宫人;有最华美的器皿摆设;也时时刻刻都有歌舞娱兴;可现在;这里什么都没有;就连在这儿服侍的内侍宫人;也都一个个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仿佛就从来没有存在过似的;如今只剩下了她和武惠妃两人。她甚至从来没有看见过寿王盛王以及其他公主的身影;也不知道他们是被挡在了兴庆宫之外;还是也同样遭遇了不测。
而这一次;屡试不爽的掐人中已经再也难以把武惠妃叫醒;瑶光只觉得一颗心渐渐沉入了深渊。她只觉得武惠妃的额头越来越烫;气息也越来越紊乱;可是;无论她怎尽力施为;却找不出任何可行的办法。直到最后;她颓然坐在床前;脑海中浮现出武惠妃受册为惠妃时的那一幕。
那时候;无论是武惠妃;还是她;全都相信;距离最终入主中宫母仪天下的那一天已经很近了;可是;一切都是她们的痴心妄想。咫尺天涯;那一步竟然成了永远跨越不过的天堑
当武惠妃薨逝的消息一层层转报到李隆基面前的时候;这位大唐天子手中的朱笔陡然落下。他没有用其他的借口遮掩;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黯淡;好一会儿才对正随侍身边的高力士吩咐道:“力士;你亲自去和太常寺操办吧;按照皇后之仪发送她生前既然朕满足不了她;如今她死了;朕还能送她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
皇后之仪发送
殿中其他屏气息声侍立的内侍宫人无不悚然。既然在天子身侧;有些信息即便听不见也能察觉得到;武惠妃因惊悸癔症而在金花斋休养;这是对外宣称的消息;可事实究竟如何;他们隐约都能猜到几分。可明明是天子把武惠妃丢在金花斋自生自灭;现在却又决定以皇后之仪为其办丧事;这是什么意思?
高力士跟着李隆基三十年;对此却仿佛早有所预料似的。他恭敬地应了一声;随即又问道:“敢问陛下;谥号是由太常博士来定;还是陛下亲拟?”
“若交给那些太常博士;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闹剧。就如此谥号;贞顺皇后”
武惠妃薨了;谥号贞顺皇后
这样一个消息一夕之间在大街小巷疯传;就连一直被挡在宫外;数月以来没能见过母亲一面的寿王盛王以及上仙、咸宜、太华三位公主也全都为之愕然。他们也不是没有怀疑过母亲因为李瑛三人被废之事遭了父亲厌弃;因而失宠;可如今武惠妃一死;竟是追封皇后;这无疑打破了之前的所有猜测如果武惠妃真的失宠;李隆基大可简简单单随便办丧事就行了;何必追封皇后;大肆操办?
要知道;先头王皇后早已被废为庶人;这是当今天子后宫之中;唯一得到皇后尊封的妃嫔;哪怕是在死后
因此;咸宜公主驸马杨洄舒了一口大气;当即第一时间来到了寿王宅中求见李瑁。见这位大舅子满脸戚容;他就直言不讳地说道:“大王虽则伤心;但还是需得打起精神来;不要让已故贞顺皇后的一番苦心白费。要知道;既有皇后尊封;大王今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东宫虚悬;总该是先嫡后长;大王是理所当然的人选。而且我听说;寿王妃近来入宫过几次;身为儿媳如此得陛下信赖的;她是第一人;大王夫复何忧?”
身为皇子;寿王李瑁自然不会不曾对那至高无上的宝座动心;可如今母亲新丧;妹夫就来说这些;他难免生出了几分犹豫。在杨洄再三劝说他亲自去玉真观接回寿王妃之后;他方才勉强开口说道:“既如此;我就去一趟吧。不论如何;母亲故去;她也该回来守丧的。”
而玉真观中;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也正在亲自为玉奴打点行装;预备送她回寿王宅。即便万分不舍得让人回去;可武惠妃终究是婆婆;玉奴身为儿媳;有的是各种应尽的义务。于是;当外间传来寿王亲自迎接王妃回家的通报时;玉真公主不禁冷哼了一声:“原来他还不蠢”
还不蠢?早在听说天子频频召见寿王妃的消息之后;就该有所动作了;还一直拖到今天;武惠妃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所以会生出这么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儿子来
固安公主暗自哂然;却和玉真公主一块亲自把玉奴送出了门;叮咛嘱咐了李瑁好些话;才远望着那一行车马远去。等到人一走;回房的路上;玉真公主不禁忧心忡忡地对固安公主问道:“论理阿武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阿兄断然容不下她;这数月以来将其幽禁宫中就已经很明显了。那为何时至今日;又追封其为皇后;难道真的有意杀母立子;由此禁绝日后可能有的后宫于政?”
“这是汉武帝便做过的老勾当;但陛下的想法;旁人难以猜测。只不过”固安公主顿了一顿;这才低声说道;“寿王如今占据了半个嫡字;但若要论长;庆王固然破相;还有忠王在。嫡和长各有人占据;还要看陛下怎么选了
玉真公主经过的宫变已经有多次了;此刻须臾领会到了固安公主言下深意。倘若以忠王为东宫;那么;寿王李瑁且不提;一向支持李瑁的中书令李林甫自然会以忠王为眼中钉肉中刺;东宫一定会被人牢牢牵制住;难以有任何异动
第八百九十六章 漠北乱局
这是杜士仪在朔方过的第三个年。但实际上;他在朔方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年;只是因为最初上任的时候;正好在新年之交而已。由于朔方是长安的北面屏障;前后几任节度使大多都是名将中的名将;其中镇守时间最长的是王竣和李炜;王竣一度官拜同中书门下三品;李炜也曾经拜礼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相比这些前辈;杜士仪自然知道自己还远远不足;无论节度陇右也好;节度朔方也好;他都沾了时势变化的光。
而现在;又一个即将动荡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惠妃死了。陛下追谥贞顺皇后。”
杜士仪弹了弹手中那封来自长安的信;直截了当地将这个消息告知了灵武堂中的几个心腹。对于武惠妃之死;众人的反应还显得较为平静;可一听到追封皇后;年纪最大本应最沉稳的来圣严忍不住蹭地一下弹了起来。
“武氏女独霸后宫原本就太离谱了;如今死了就死了;还追封为皇后;陛下这也未免太过意气用事了当年诸武乱政的时候;天下都乱成了什么样子?现如今追封了惠妃为皇后;岂不是说;寿王就成了嫡子;入主东宫最为名正言顺?”一口气说到这里;来圣严方才意识到自己今天急躁得有些过分了。他很清楚自己为何会如此失态;因为究其根本;当年李炜之所以会黯然离开朔方;就是因为武惠妃的堂弟武温有那封信
此刻见来圣严有些情绪低落地坐了下来;杜士仪不禁暗幸讨论这样的朝廷大事;他把叶天果和来砀都放到了外头把守。否则;凭叶天果的敏感;十有**会想起当年父亲叶文钧做的那桩错事。他扫了一眼同样满脸不以为然的张兴、王昌龄、吴博、来稹;这才淡淡地说道:“东宫何人;我等既然镇守朔方;就不用掺和那么多了;我只是知会一下你们。如今更加重要的是;回纥首领骨力裴罗送来书信;愿意和葛逻禄;拔悉密两部一起派出使臣;前往长安朝贡。
回纥也好;葛逻禄拔悉密也好;全都是附庸突厥之下的部族;如今突厥登利可汗受辖制于右杀伊勒啜;登利可汗不得不仰仗外部的势力来抗衡;于是;回纥、葛逻禄、拔悉密;三部酋长自然声势比从前大;而除此之外;他们又同时都身兼大唐的世袭军职。
比如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世袭瀚海都督。而他的父亲;就是承宗。当初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君鼍因私怨诬陷承宗等安居河西的回纥四部首领;使其遭到流放;而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