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国色- 第6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张行成,字德立,义丰人,师从河间名儒刘炫,曾被举为孝廉,后出仕王世充,为郑国度支尚书。王世充兵败后,张行成隐姓埋名于田间,这一次却主动前来投效。

    至于马周,他的名字不用多说,是后世中与张玄素可称得上一时瑜亮的名臣。

    李重九看到马周的名字后,当下对门外侍卫道“立即召这马周来宫里见朕!”李重九出言后,只是片刻宫中的御车即已是载着马周,从天津桥南的酒店里,直接抵达了洛阳宫里。

    李重九看向马周,但见对方容貌平平,衣衫简朴,但气度非凡不由心底暗赞。

    “草民马周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李重九当下道“平身。”

    马周起身后,一旁侍从给马周看座,李重九当下就开门见山的问“马周你既有投效我大赵之念,但不知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到朕的?”

    马周拱手道“回禀陛下,请恕草民狂妄,无论是推贤举才,钱谷之政,礼乐诗书,知兵用将,律令刑法,土木屯田都略知一二,就看陛下怎么用草民了。”

    听马周口气这么大,李重九笑了笑道“既你是这么说,朕就不问这些,就谈谈天下古今历朝兴亡之失吧。”

    马周丝毫没有被难道,张口即道“草民历睹前代,自夏、殷、周,汉氏之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能够恩结人心。然魏、晋已降,及周,隋,多不过五六十年,少才二三十年而亡,都因为创业之君不务恩化,在世时自守已是勉强,后世无遗德可追思。故而传至后世,才导致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而今陛下虽平定天下,但是积德日浅,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使得君要节俭于自身、恩惠要广施天下之人。”

    李重九听马周的话点了点头,这虽是儒家套话开场白,但说得还算很有新意。

    马周继续道“今天下丧乱,比大隋最盛时民力国力不及十分之一,陛下应当怜惜百姓,昔日唐尧住茅茨土阶之屋,夏禹恶衣菲食,草民虽以为如此之事,陛下可不必复行于今日,但汉文帝惜百金之费,停百姓露台之役,景帝因官府上锦绣的赤色绶带,妨害女工,特诏免去,所以文景之治,百姓能安乐。陛下出身寒微,必能怜惜百姓之苦。前朝贮洛口仓,而李密得之,东都积布帛,王世充据之,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唯在百姓苦乐。”

    这话算是补充方才马周说的,先节俭自身,再施恩惠于百姓,特别是国之兴亡,唯在百姓苦乐,也算是总结历朝历代成败得失,算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见识。

    “草民闻天下者以人为本,必能使百姓安乐,陛下创立科举之法,杜绝门阀士族垄断,又能从民间荐拔人才,这乃是有利于古今之举。草民认为此可以为万世之法,科举之制将士族寒门一视同仁,不鄙寒门,不厚士族,相互制衡,这才是长久之道。”

    这句话算是说到李重九心底去了,这是切切实实的治国之道。

    马周这样的人才,怎么可以失之交臂,李重九当下道“你这一番话深合朕意,贤良不可埋没于郊野,朕决定擢你为中书舍人。”

    马周听李重九没有将他安置在河南大行台,而是直接放在中书省,显然是要留自己在身边随时召见,这一番天子的器重令他十分感激。

    马周当下起身称谢。

    引马周入中书省后,河南大行台也是准备设立。

    除了选拔洛阳本地士子为官外,李重九也从幽京调来了很多人才。如出自渤海高氏的高季辅,此人乃是礼部尚书高徐道的族弟,被视作渤海高氏最杰出的后辈。因为高徐道马上就要致仕了,所以向李重九大力推荐高季辅,让他成为高家在朝廷上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高徐道外,还有从关中来的,叛出李唐出仕大赵的臣子,此人名叫戴胄,字玄胤,安阳人,当初为王世充部下,与王玄应一起守虎牢关。

    虎牢关为李世民攻破后,戴胄被俘,李世民赏识他让他入了天策府为士曹参军,但是不久后李世民就被李渊罢了兵权。戴胄不愿意出仕李世民,于是就偷偷返回洛阳,并决定投效赵国。

    此外身在江南的萧铣,也没忘了表现一番,也向李重九举荐了两名人才。

    分别是当年梁国的中书侍郎岑文本与黄门侍郎刘洎,这二人都是萧铣麾下干吏,梁国的重臣,这一次萧铣也将他们推荐给李重九,自是希望李重九能启用他们。

    所以当李重九看着手中官吏名册上,这一系列后世如雷贯耳的名字时,不由生出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之感,想当初自己在怀荒镇时,没有士族愿意投效,入幽京时,河北士族不愿意跟从,而今到了自己攻下洛阳,四面八方来投的士人,这前后的反差也实在太大了。(未完待续。。)

1119 23564810354413

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台



    马车缓缓向西前进,洛阳东面那巍峨耸立的上东门,已是落在马车内人的眼中。
马车左右十几名骑兵相随,车内岑文本,刘洎拉起车帘,看向上东门,以及不断涌入城内的百姓,不由感慨洛阳重新恢复繁华的速度也未免太快。
刘洎是南朝名臣刘之遴的曾孙,能写一手好文章,看来洛阳雄壮对一旁岑文本道“岑兄,这一次萧公遣我们二人来洛阳,侍奉陛下,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做啊?”
岑文本当下摆了摆手,一脸慎重地道“刘兄,昔日你我同殿为臣时,你才识智谋都在我之上,该你教我才是?”
刘洎听了很高兴,但还是道“岑兄,你谦虚了,不过昔日在朝时,萧公待我们恩重如山,而今萧公提携我们入洛阳侍奉陛下,一来是希望我们能够为朝廷尽一份力,二来也是希望我们虽在天子近前,但也不要忘了昔日之恩。”
岑文本听了点点头道“正是如此。萧公毕竟曾经称帝,现在归赵,心底总是不踏实。不过以我看,当今天子是一个宽容之人,只要萧公竭力投效,他日必能保全富贵。”
刘洎笑着道“岑兄,还未见过天子,为何如此熟悉?你有把握?”
岑文本捏须道“不过见微知著罢了,当今天子洛阳在洛阳设立大行台,以幽京为都,显然是要南北兼顾,既有入主中原安定天下的雄心,又含抚定塞外,辽东,以安万世的志向。我等既在天子眼下为臣。断不可有丝毫怠慢,需战战兢兢才是。否则若看这天下士子争相投效大赵之势,我们二人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挤掉。若是落个闲职,不得重用,岂非辜负了萧公这一番的栽培之意。”
刘洎听了深以为然当下道“岑兄果真看得透彻,吾不如也。”
二人说着谈着,马车既已是入了上东门。
洛阳宫内,李重九已经是拟定了,留驻洛阳陪都,河南大行台的人选。
虽不是正式朝会,但是在宫殿台阶下上百名大赵重臣齐集于这里。待听着内侍官将李重九对各人的任命一一传达。

    “擢王珪,为河南道大行台尚书左仆射。”
“擢薛万述,为河南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
河南大行台,即是按照尚书省设立,一般而论,行台长官都必须是由尚书省中左右仆射担任。这也是防止提防地方官吏专权。

    后世如元朝的行中书省,以及明朝的巡抚,总督,都是大同小异。

    尚书左右仆射相互制约。但处事仍是以左仆射居尊。行台左右仆射,为从二品,而正式左右仆射平级,其他也是如此类推。

    王珪为中台的右仆射。下调到河南,即是代表中央统辖整个河南道。
如薛万述原本就是洛阳府牧守,从二品。只是平级调动。

    听着调令,薛万述拜下道“微臣领命!谢陛下隆恩。”

    至于王珪还在赶往洛阳的路上。

    “擢欧阳询。为河南道大行台兵部尚书。”
左右仆射之下,就是六部尚书。不同于朝廷六部位序,行台因主要处理军务,故而都是以兵部为首。李重九调说降萧铣有功的欧阳询,出任兵部尚书,也是一番奖赏的意思。
欧阳询原本为御史中丞,正四品,升为兵部尚书后为从三品,虽是提拔一级,但权力却高了不少。大赵在河南兵马调度,都需通过欧阳询与薛万述。
欧阳询心知这是李重九对自己立下大功的褒奖,当下上前十分激动地叩谢。
“擢赵万三,为河南道大行台礼部尚书。”
下首一名老臣上前接受内侍官给他的任命,这个名字众人或许不了解,但是了解情况的人,却知对方是上谷郡郡守,当初李重九据上谷郡时,赵万三属于最早投效的一批官吏,比姬川,周旭等人只是晚了一点罢了。
现在作为大赵的老臣,为李重九效力十几年的赵万三,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不过在致仕前,从正四品的上谷郡郡守,提至从三品的礼部尚书,也算是荣升了。相对而言,河南道大行台礼部十分清闲,最多住持当地郡试,乡试,算是给赵万三一个致仕前荣养之地吧。
“陛下有旨,赵尚书年事已高,可不必跪拜领旨!”内侍官温和地对赵万三言道。
赵万三听了当下拱手道“多谢陛下。”
“擢杜淹,为河南道大行台吏部尚书。”
杜淹原来出仕王世充时就是为吏部尚书,后降赵后,李重九将他降为吏部侍郎。杜淹侍赵以来,也算得勤勉,以他京兆杜氏关系,替大赵也招得不少关中,洛阳的士族子弟来投。

    所以这一次李重九将他调出中台,来为河南道大行台的吏部尚书,也是动摇京兆杜氏在李唐心底的信任。
“擢周博,为河南道大行台户部尚书。”
周博是李重九入幽京后,最早投效的商人,后任北平郡郡守,将北平郡这不毛之地,一下治理得十分繁荣。提拔周博,也是表示李重九对商人势力一贯重视。这样大赵户部尚书林当锋,与河南道大行台户部尚书,都是出自幽京商团,已是隐隐有了与士族抗衡的势力。
“擢岑文本,为河南道大行台刑部刑部司主事。”
“擢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