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上的火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并不快,难以迅速处理截获的电磁信号。
面对前方的数十个“目标”,导弹按照预设程序攻击“最有价值”与“特征明显”的目标,无法像飞行员那样判断目标的“真伪”。
最后关头,飞在最前面的2DY…14使用了“撒手锏”。
2DY…14上安装了刚刚定型的“电磁定向压制与摧毁设备”。这种刚刚问世的电子战设备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即通过定向发射天线集中向目标发射某一频率的高能电磁波,利用电磁波极高的能量烧毁目标搭载的雷达等电子设备。
原理很简单,实现起来却不容易。
首先是定向辐射技术很难突破,其次是必须准确测出目标雷达的辐射频率,最后就是需要在瞬间释放出足够强大的电磁辐射。
按照共和国空军的要求(该设备由空军主导研制),“电磁定向压制与摧毁设备”将作为“电子自卫武器”装备包括战斗机与轰炸机在内的所有军用飞机。因为还处于研制阶段,所以原形机的体积非常大,只能装在DY…14这类内部空间足够大的“大飞机”上,暂时无法装备战斗机与轰炸机。
数枚AIM…120E遭到“电磁攻击”后,立即像无头苍蝇般在空中乱蹿。
虽然“电磁定向压制与摧毁设备”在这场战斗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其实战效能得到了检验。如果能为战斗机与轰炸机配备,肯定会颠覆空战战术!
电子战机成为了轰炸机群的最佳搭档。
12F…22的拦截行动没能收到任何战果。
H…99机群到达西朝鲜湾西部的海洋岛上空后,按照编队依次降低飞行高度。此时H…99机群距离东南方向上的第栖舰队只有300千米!
飞在最前面的H…9率先打开两座弹舱舱门,陆续投下12枚重型反舰导弹。
同一编队里的另外3架H…9在半分钟内依次投下导弹。
另外5个编队的20H…99在3分钟内依次发射反舰导弹。
H…99机群完成了任务,转向返航。
6架DY…14电子战机没有跟随H…99机群返航,而是缓缓爬升到6000米高度。伴随护航的J…14机群迅速赶来,伴随电子战机在西朝鲜湾南部海域上空往返飞行。
电子战机的最后一项任务是为导弹提供中继制导信息。
跟踪与监视美军舰队的任务由跟随预警机一起行动的KZ…199战场监视机负责。通过战术数据链,KZZ-19将美军第栖舰队的行动情况即时发送给DY…14,再由DY…14向正在逼近美军第栖舰队的反舰导弹发送中继制导指令。
指挥与控制系统一环扣一环,形成了强大的联合打击力量。
DY…14开始引导导弹的时候,2大型无人飞机到达西朝鲜湾上空。按照计划,如果DY…14遭到敌机攻击,必须撤出战场,将由无人飞机完成中继制导工作。现在看来,2无人飞机不大可能有登台表演的机会了。
江华湾,德积群岛西北海域,第栖舰队拉响了防空警报。
H…99机群的行动一直在E…111A的监视之中。E…111A能够做的,也只是向第栖舰队发出防空警报。第栖舰队能否顶住“弹雨”,E…111A上的空中指挥员没有任何把握。两栖舰队不是航母战斗群,虽然配备了艘防空驱逐舰,但是面对总共288枚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就算有8艘防空驱逐舰都不见得能够确保舰队万无一失。
更要命的是,反舰导弹不是直接杀向第栖舰队。
H…99发射的C…606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超过500千米。C…606没有直接扑向第栖舰队,而是先向西南方向飞行了大约200米,然后再转为向东南方向飞行,最终从东面攻击第栖舰队。这样一来,导弹群不需要经过黄海南道上空,也就不会受到第1装甲师部署在海州的“战区反导防空系统”的威胁!
如同当初的第2~两栖舰队一样,第栖舰队即将遭受灭顶之灾。
211点15,第一枚C…606进入美军防空驱逐舰的拦截范围。
惨烈的防空作战开始了,第栖舰队航迹即将终结!
卷七 半岛硝烟 第八十八章 瓮中捉鳖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19:26 本章字数:4846
京时间27日20点整,朝鲜新义州。
朝鲜临时政府首脑崔俊哲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只持续了1钟,虽然崔俊哲没有回答记者提问,也没有提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但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上百名记者从崔俊哲的发言中嗅出了浓烈的火药味。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5钟,CNNN率先做了评论报道。
按照CNNN的报道,崔俊哲在声明中重朝鲜“以汉城为首都”、坚决奉行“与中国友好政策”、坚定支持“中**队在朝鲜的作战行动”、以各种方式完成“民族与国家统一”等几个重点,证明中国将把半岛战争“进行到底”,最终目的不是打回三八线,而是帮助朝鲜“吞并”韩国,半岛战争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其他电视台也迅速做了相关评论,均认为半岛战争不会在三八线停止。
20点30,新闻界还在热议中国陆军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何种方式打过三八线的时候,共和国国防部以战报的形式公布了最新“战果”。
进入江华湾朝鲜领海的美军第栖舰队被共和国空军歼灭!
全球舆论顿时哗然。
朝鲜临时政府刚刚宣布对整个朝鲜半岛履行主权,中国空军就干掉了进入“韩国领海”的美军舰队。这显然是早有预谋的行动,中国空军早就想干掉第栖舰队,朝鲜临时政府发表声明只是为中国提供了打击第栖舰队的理由!
新闻界的目光立即转向白宫与五角大楼。
虽然美国没有公布第栖舰队地消息。但是有第2~两栖舰队地“前车之鉴”。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怀疑第栖舰队地命运。
中国国防部敢于在新闻公告中提到“歼灭”二字。第栖舰队绝对凶多吉少。
新闻界急切等待美国地消息时。海州地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快反773旅以最快地速度到达海州郊区。凌云霄没有给敌人准备时间。在第1装甲师组织突击之前。快反旅地1个装甲营与1个机步营率先突入海州市区。向至关重要地港口挺进。
美军第1装甲师地反应并不慢。立即组织1个装甲营与1个步兵营发动反击。
上半夜。双方一直在争夺海州东面地载宁江大桥。这是进入海州地唯一通道。如果让美军占领大桥。突入海州市区地部队将被彻底围困。凌云霄派了一个步兵营守卫大桥。在大桥西面部署了2个装甲营。与美军装甲部队打机动防御战。
论战斗力,只有轮式装甲战车的快反旅肯定不是重型装甲部队的对手。
万幸的是,第1装甲师地主力刚从沙里院出发,正在赶往海州的途中。发动反击地美军只有2个营,坦克不到50,对快反773旅的威胁并不大。
战斗持续到22点30,凌云霄让突入市区的部队就地转为防御作战。
直到此时,裴承毅才确定第栖舰队被全歼,没有一艘美军船只能到达海州港。在此情况下,攻占海州港已经没有多少意义。美军要想撤离,只能利用直升机与倾斜旋转翼飞机将部队接走。因为江华湾上空的制空权掌握在共和**队的手中,所以美军不敢贸然向海州派遣空运力量。裴承毅没让快反773旅撤退,因为只要快反773旅“钉”在海州,美军第1装甲师就得把大部分兵力留在海州,守住侧翼防线,从而让韩军第1集团军担负起进攻青鹤的主要作战任务。
以韩军地战斗力,不可能打下由空降163旅与快反772守卫的青鹤!
美军第1装甲师已成瓮中之鳖,裴承毅再次调整了战役部署。第6军与第24军已经攻入平壤,正在肃清市区内地韩军,为朝鲜临时政府返回平壤做准备。第27军的先头部队在22点左右到达南浦北面地龙冈,因为美军第1装甲师已经撤离南浦,留下来的是1个韩军步兵师,所以裴承毅没有让第27军立即攻打南浦,而是首先协助第61军与第24军肃清进入平壤地韩军。第21军在22点30到达场里,正在向燕滩方向推进,预计在28日凌晨2点左右到达燕滩。装突373旅与装突383旅先后到达新溪,随时可以加入围歼韩军第1集团军的作战行动。
摆在裴承毅面前的问题是,到底先吃掉第2集团军,还是先吃掉第1集团军。
最初,裴承毅决定先打第1集团军,为接下来攻打开城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如果第1装甲师准备从海州撤退,就得首先切割西部战场上的第1集团军,向海州方向派遣至少2个装甲突击旅,协助快反773旅阻止第1装甲师“逃跑”。
情况出现转变,第1装甲师肯
掉了。
裴承毅调整了作战安排,决定首先干掉第2集团军。
从总体战局来看,要想打下汉城(朝鲜宣布以汉城为首都后,共和国将官方文件中的首尔改成了汉城),最好首先歼灭韩军第2集团军,在东部战线上取得突破,从侧翼对守卫汉城的韩军第3集团军构成威胁。如果能够迫使韩军主动放弃汉城,就能兵不刃血的占领汉城,将战线向南推上百千米。
比起对付只有2万多兵力的美军,收拾有20多万兵力的第2集团军“麻烦”得多。
哪怕韩军不做任何抵抗,收编20多万韩军,也得花上好几天!
围歼韩军第2集团军的战斗从28日凌晨开始,担任主力的是第36军与空降173旅,空中突击旅执行战役分割与穿插任务。为了给进军开城留下足够的兵力,裴承毅没有让装突373旅与装突383旅投入战斗,而是将整编后的装甲5411旅与装突542派往元山,充当战役预备队。
与第一次战役时不同,隶属于第54军的2个旅是“混编旅”,且均不满员。
当时,裴承毅也找不到其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