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第5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岭”配备的电磁炮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电热化学炮性能相当。

    主要是和国重点决电磁炮的“有无”问题没有在初期加大炮弹的研制力度。受到电磁炮特殊发射理的影响。在关键技术到解决之前。电磁炮使用的炮弹比较单一。无法像电热化学炮那样配备各种各样的增程弹药。

    即便如此。DP…1A型电炮的性能仍然足以“傲视群雄”。

    与包括电热学炮在内的传统化学能火炮相比电磁炮最显著的特点不是炮口动能更大。是可以根据实战需要“无级节”发射能量。以最理想的方式发电磁炮的威。轨道电磁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可以利用“适应器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使用不同口径与不同性质的炮弹。

    比如在对空中目时使用小口径空爆弹对付的面目标时使用大口径爆弹。对付海面|标时使用大口径穿甲弹或者半穿甲弹。

    当然。电磁炮最大优势还是惊人的射程与射速。

    使用普通对的攻击弹时DP…1A的最大射程(输出能量25J)为185米。使用减装药弹道修正炮弹时DP…1A的最大射程20千米。火箭增程弹研制成功后。最大射程提到了360米!

    急促射击时DP…1A能在0'内发8|炮弹或者在1分钟内发射16枚炮弹或者在5分钟内发48|炮弹(影响持续击速度的不是能量供应。而是轨道降温)。聚变反应堆直接供应电能同时为电池慢速充电的时候。还能用最大发射能量以每分'2|的速度发射炮弹。

    射程上。DP…1A与美国的电热化学炮旗鼓相。射速高0%50%。

    如果能够解决轨道热问题与电能供应问题。轨道电磁炮的射速还能进一步提高。按照理论计算。轨道电磁炮的最大射是化学能火炮的10倍以上。技术进步永无止境。只有更强。没有最强!

    因为不需要携带发射药包。所以相同吨位的情况下。电磁炮的携弹能力更强。

    “秦岭”级的标准载弹量是每门炮750炮弹250储炮塔下方的弹药库内。另500发储存在备用弹药库内)。“朱姆沃尔特”级每门炮的备弹量只40。比“秦岭”级少了0%。

    电磁炮的优势显而见。不然美国也不会耗费数十亿美圆研制电炮。并且计划用电磁炮换下“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的电热化学炮。

    虽然没有人否认电磁炮对付空中与海面目标的能力。但是受到技术的限制。电磁炮的性能还有待提高。初期装备的电磁炮主要用于对的攻击。不不承认。电磁炮的造价远远超过普通火炮。但是炮弹的价格只有同等射程导弹的百分之一。电磁炮的综合作战效能仍然远远超过了其他对的打击武器!

    战争拼的是技术。可很多时候的在乎成本!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二十六章 步兵之王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20:05 本章字数:5417

    击来得既迅速,又猛烈。

    电磁炮炮弹的弹道与传统火炮完全不一样,打击远处目标时,电磁炮的开火仰角在60度到85度之间,仰角越大、射程越远。

    直径155毫米(与传统火炮的口径完全无关)、重达185千克的炮弹以每秒2200米的速度(大约6赫)飞出“炮口”,到达125千米的“弹道顶点”后,进入“中段滑翔弹道”,由卫星导航系统与激光陀螺仪组成的“弹道修正系统”开始工作,控制位于弹体气动中心(与重心重合)四周的72具“微型航向修正火箭发动机”,依照预先设定的弹道数据自行调整炮弹的飞行弹道。

    因为占全射程75%以上的“中段弹道”在空气非常稀薄的外层空间,所以炮弹的射程才能达到惊人的185千米。包括“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的电热化学炮在内,所有超远射程火炮都尽量提高中段弹道高度,减少炮弹在大气层底部的飞行距离。

    距离目标到千米时,炮弹开始俯冲,进入“末段弹道”。如果是普通炮弹(实际上仍然是制导炮弹,只是没有末端制导系统),仍然由“弹道修正系统”控制末段弹道;如果是制导炮弹,则由引导系统与控制系统修正飞行弹道。

    DP…11A使用普通炮弹的圆概率偏差半径为射程地五万分之一,射程为185千米时,炮弹有50%的机会落在以目标为中心,半径为37米的圆内;使用制导炮弹时,根据制导系统的差别,精度为5到1C米。

    185千克重的普通炮弹的装药量为35千克,对地堡等半硬目标的摧毁半径为25米。由此可以算出,摧毁1个地面目标需要5炮弹。1枚普通炮弹地造价只有15000元,发射成本不到1C元,而一枚最便宜的空对地导弹的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毫无疑问,舰炮的“效费比”比导弹好得多。

    与同“口径”的火炮相比,电磁炮炮弹重得多。

    比如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重量一般在千克到75千克之间,装药量不会超过15千克,有地甚至只有数千克。

    末段攻击时,舰炮炮弹从上百千米的高度上俯冲下来,着点速度在0马赫左右。

    更多地装药量、巨大地动能都赋予了舰炮炮弹更大地威力。对付地下目标时。可以设定更长地延迟引爆时间。使炮弹能够穿透数米厚地土层。摧毁地下防御工事。

    体现舰炮威力地还有较高地射速。

    1门DP…11A能够在5钟内投掷8880千克弹药。而一个陆军远程炮兵连地12门155毫米榴弹炮在5钟之内仅能投掷8100千克弹药。算上舰炮炮弹地威力是陆军榴弹炮炮弹威力地数倍。1门DP…11A~|坚固类地面目标地打击能力大概与2个炮兵连相当。

    3~战舰上总共有DP…1A。相当于8个远程炮兵连!

    短短5钟内。3~战舰向济州机场地韩军阵地投掷了接近45~:弹药!

    如此巨大地弹药投掷量。如果由航空兵地战斗机完成。需要投入1个大队地24各携带克级航空炸弹地战斗机。

    舰炮火力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具有强大地持续性。

    完成5钟的急促炮击后,接下来每分钟都有8枚炮弹落下,摧毁到3个韩军阵地上的地堡或者火力点。

    如果由航空兵执行同样的打击任务,则需要以2钟1架的速度投入战斗机。

    即便不考虑战斗机消耗的燃油,以及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风险,航空兵的持续打击能力仍然比不上“炮兵”。

    支援舰队尽情炮击韩军阵地时,率先空降的第15211营的官兵正在忙着清理空降场。

    按照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空降152并不完全以“空降”方式参战。

    率先空降的第15211营有两个任务,一是清理济州机场附近的登陆场、为第二批空降的第1522营提供场地,二是攻占济州机场、消灭机场驻军、清理机场跑道、迎接运载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的运输机。

    也是说,空降152的主力部队将以“机降”方式“登陆”济州岛。

    机降的效率与安全性远远超过空降,而且很多重型设备只能机降,不能空降。

    攻占济州机场,成为空降152的首要任务。

    为了牵制住附近的韩军,第15211营在济州机场附近着陆时,担任掩护任务的第1526营在翰林附近着陆,切断了部署在慕瑟浦与新昌里的韩军主力部队前往济州的地面通道,完成了战役分割任务。

    第1526营的行动非常关键。

    韩军一直认为首先“登陆”的是共和国海军陆战队。除了东面的城山浦之外,济州岛上最适合登陆的地点就是西南面的慕瑟浦。

    陆战队可以首先占领慕瑟浦南面的加波岛,在岛上部署炮兵,然后再登陆济州岛。为此,韩

    力部署在了慕瑟浦与距离慕瑟浦大约1米的新昌里付登陆的共和国陆战队。

    谁能想到,首先到达的是空降兵。

    在空降152的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必须将韩军主力部队挡在翰林以南,确保济州机场的安全。

    第15211营的行动更加重要,越快占领机场,主力部队就能越快到达。

    9点15,支援舰队的炮击还在进行,第15211营地先头部队开始向机场推进。

    虽然只有1个连的兵力,但是管尚勋将另外1个连的空降战车抽调了过去,组成了“装甲尖刀”。

    总共3C多辆空降战车,绝对不容小觑!

    对于没有装甲力量的韩军驻守部队来说,配备了30毫米机关炮与反坦克导弹(进攻防御阵地时,反坦克导弹常被用来对付防御工事,效果非常理想)、能够挡住200米外射来的1277毫米机枪子弹的空降战车就是名副其实的“装甲尖刀”。

    臧嘉裕也率领全班战士参加了进攻行动,只是他们没有直接攻打韩军阵地。

    管尚勋已经收到消息,运载侦察排地运输机搞错了空降地点,将第15211营的侦察排投到了翰林!虽然管尚勋已经命令侦察排尽快赶过来,但是一时半会之间,仍然只能让臧嘉裕的步兵班执行火力引导工作。

    不管怎么说,臧嘉裕等人干得还不错。

    攻打机场,必须速战速决。

    如果韩军反应过来,破坏了机场的基础设施,就算空降兵占领了机场,也无法有效利用机场。

    9点30分,在清理完了空降场之后,管尚勋投入了第二个连。

    此时,运载第1522营的运输机群已经到达空降场上空。

    为了不让第1522营瓜分胜利果实,在第1522营的第一批部队着陆后,管尚勋将空降场地防卫工作交给了第1522营,亲率第15211营的其他部队投入进攻战斗。

    进攻机场的战斗打得很激烈,却不惨烈。

    9点55,第15211营占领机场塔台,俘虏了1名韩军上校。

    到此时,管尚勋才搞清楚,守卫机场地只有2个步兵营,而且分布在机场四周的数条防线上,根本挡不住空降兵。

    点整,管尚勋发出了占领机场的信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