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战争赔款;剩余
的153000亿元的战争赔款则从2050年之后开始;按照年利率5%的标准分20期偿还。平均算下来;日本每年需要向共和国支付大约13400亿元的战争赔款;最终支付268000亿元。看上去;共和国占了很大的便宜;实际上;共和国吃了大亏。即便按照2027年的标准计算;日本的战争赔款不到当年共和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仅为共和国战争总支出的三分之一;远远无法弥补共和国因战争造成的损失。如果考虑到2050年的物价水平;日本的战争赔偿更加不值一提;只能算得上聊胜于无。。。。。。
战犯惩罚方面,日本承诺将涉嫌制造战争与发起战争的战犯移交共和国,由共和国对其进行战场罪行审判。
共和国承诺接受第三方监督,允许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已经巴基斯坦、朝鲜、伊朗、巴西、印度、阿根廷、南非等国家派遣军事法官与军事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战犯的审判工作,确保审判再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下进行。因为战犯的定性问题还未得到全面解决,且共和国再谈判中承诺给予部分战争时期的日本内阁成员“特赦权”,
使东机谷胜,北山志川等一大批涉嫌制造战争
与发起战争的日本官员逃脱惩罚,所以审判战犯再很大程度上只是走走过场,满足共和国对惩戒战争的政治需求。
最麻烦的还是驻军问题。可以说。这就是整个停战谈判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按照日本的要求,共和国必须再签署停战条约之后从日本撤军,结束军事行动。共和国不但拒绝了日本的要求。还提出为了确保日本不再具备发动侵略战争的能力,不但要在日本外岛驻军,还要在日本本土驻军。
谈到最后,双方各让了一步。日本承认共和国的实际控制区域,共和国则放弃在日本本土驻军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再琉球群岛等外岛获得独立地位之前,共和国需要向日本租借军事基地,以此抵偿部分战争赔款。钱是小事,关键是共和国再日本驻军的正义性和合法性受到挑战。
再驻军地点与驻军数量上,双方的分歧也非常大。
进过数十轮的谈判,最终仍然以相互妥协的方式达成一致。再2050年
之前,共和国以租借的方式获得嘉手纳空军基地,那霸港,种子岛航空航天基地,西表岛军事基地,对马岛军事基地(实际驻军权贵朝鲜,朝鲜与日本一直在对马岛的主权问题上存在争议),硫磺岛军事基地与母岛军事基地一(核试验基地)等7处军事基地的驻军权,如果在届满前1年,双方没有主动提出归还军事基地,且没有就归还军事基地的具体事务达成一致,租借协议自动延长10年,以此类推。换句话说,只要共和国愿意,可以在付出廉价租金的情况下,获得7处军事基地的永久驻军权。
与驻军问题一样,日本的“军事自主权:也成为谈判的焦点问题。
共和国在谈判中一直坚持日本,必须解除除了用于维持国内秩序的武装力量之外的所有军事力量,不得建立正规军,不再拥有军事自主权。为此共和国不但承诺确保的日本的国家安全,还提出由多个国家成立监督与执行机构。显然,共和国的要求不可能得到满足。不但日本不会放弃军事自主权,美欧等国也不会让共和国得逞。
经过艰难谈判,共和国只能、做出让步。不再要求日本放弃“军事自主权”之后共和国提出限制日本军事实力的可行方案,并且最终达成协议。
按照该协议,日本签署停战条约后,只能拥有一支总规模不超过20万的军事力量,其中陆军兵力不得超过150万,空军总兵力不得超过3万,海军总兵力不得超过3万,陆军重型装备不得超过1500辆(包括战斗机,装甲战车,自行火炮,轮式装甲车辆等),空军的作战飞机,不得超过200架(八廓战斗机,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反潜巡逻机,运输机,预警机等)且不得拥有进攻性空中力量(主要指轰炸机,加油机,战略侦察机,电子战飞机,与远程巡逻机),海军战舰吨位不得超过15万吨(泛指标准排水量250吨以上的所有舰艇)且不得拥有进攻性潜艇,(主
要指航母,潜艇,两栖攻击艇,搭载3架及其以上直升机的大型战舰等),且不得发展战略性军事力量(包括弹道导弹,射程超过300千米的巡航导弹,运载火箭,军事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等)。
非常苛刻的条件,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条件。
再共和国再也不肯做出让步的情况下,日本只能妥协,同时提出一项新的要求,即日本可以组建一支用来维持国内秩序,且人数不超过50万的准军事力量。
借中日停战谈判的机会,朝鲜还和日本签署了《独岛主权条约》。
虽然本丢掉了除伊豆诸岛之外的所有外岛,再休掉独岛算不上大事,但是朝鲜在此事出来:“闹事”,差点让中日停战谈判破裂,毕竟在与大部分日本人看来,日本国力远不如共和国,输给共和国无可厚非,可是向朝鲜做出让步,无疑是最大的耻辱。只是在美欧等国的压力下,日本不得不承认朝鲜队独岛享有主权,从而在对马岛的主权
归属问题上占据了主动权,没让对马岛落入朝鲜手中。
最后一个问题停战条约的签署地点。
按照一般情况,条约应该在谈判地点,也就是巴黎签署。共和国则坚决要求在日本下关签署,并且不肯作出任何让步。外界并不知道,这是王元庆的直接指示。为什么再下关签署停战条约?原因很简单,再100多年,上一份中日双边不平等条约就在还被称为马关条约的下关签署!
日本没有选择余地,已经在众多丧权辱国的协议上作出妥协,不差最后一点。
2030年12月30日,以“秦岭”号巡洋为首的共和国舰队开赴濑户内海,进驻下关港。经过1天准备。2030年的最后一天,双方将在“秦岭”号的后甲板上签署日本历史上第二份,也就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签署的第一份停战条约。
“秦岭”号因此被载入史册。
《下关条约》也因此成为众人两国关系的标志性事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录feiku。)
卷九 暗流涌动 第二章 职责使然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24:17 本章字数:5072
条约签字仪式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奢华之处,双方的政治谈判队代表,以及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第三方代表在汉语,日语,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拉丁语与意大利语等8种语言书写120份条约正式文本上签字,盖上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印章之后,日本代表率先离开“秦岭”号巡洋舰,条约签字仪式结束。整个签字仪式中,中日双方代表没有交谈,甚至没有一句问候。
在夕阳的映照下,“秦岭”号拉响了汽笛。
随着“秦岭”号缓缓离开码头,驶上通往外海的航道,3艘满载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与战后重建物资的共和国货轮驶入下关港。
按照谈判期间做出的承诺,共和国将在正式停战之后为日本提供援助。
为什么要这么做?
裴承毅不是政治家,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共和国无偿提供的援助非常有限,对日本的战后重建来说,最多算得上是杯水车薪。签署停战条约,对共和国的好处非常大。拿够了好处,用点小钱做点面子工作也是应该的。
“将军,直升机已经准备好了。〃
裴承毅的眉头跳了几下,朝赶来的参谋看了过去。
“刚刚收到的消息,总参谋长让您赶紧回去,说是有要事。”
“要事?”
参谋点了点头,说道:“直升机送您釜山机场,然后乘专机回国。”
裴承毅长出口气,说道:“好吧,把我的行李送过来,我马上去后甲板”
15分钟后,裴承毅搭乘舰载直升机离开了“秦岭”号。1个半小时之后,裴承毅打到釜山空军基地。回到首都的时候,已经是夜间10点过了。
可以说,日本战争不是裴承毅的个人舞台。
按照第二次军事改革确定的“联合指挥体系”,日本战争期间,总参谋部将大部分指挥工作下放给各级指挥单位,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陆战队司令部与战略防御司令部都在战争期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反而是总参谋部变得“无足轻重”。如此一来,一直留在总参谋部负责战役与战略策划工作的裴承毅失去了露脸的机会。
对裴承毅来说,这不见得是坏事。
半岛战争已经证明了裴承毅的战术与战役指挥能力,如果他想更上一层楼,就得证明自己的战略指挥能力。项铤辉没有在日本战争期间成立“前线指挥部”,除了战区范围过大无法统一指挥各参展部队之外,主要就是让裴承毅获得表现机会。
谁都知道,项铤辉很有可能在2032年换届选举之后不再担任总参谋长,最后可能出任总参谋长的人选是海军司令林啸蕾,空军司令章忠宪,前39军军长苏劲辉已经作战处处裴承毅。与其他三人相比,裴承毅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太年轻,没有根基,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至少在外人看来。裴承毅缺乏经验。
项铤辉支持谁?根本不需要猜测。
如果不是受新的军事体系的限制,项铤辉肯定会力挺裴承毅。
王元庆支持谁?答案也很明确。裴承毅作为少壮派代表人物,肯定会得到重用。
在项铤辉看来,裴承毅出任总参谋长麻烦只有已有。即没有足够的威信与履历。
即便王元庆支持裴承毅,也得说服其他领导人。更重要的是,需要让裴承毅表现出超越所有竞争对手的能耐,不然不能服众。为此项铤辉不但让裴承毅代表共和国军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