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经传,还只是邵氏艺员训练班学员的王羽,六叔又应允。 次年,《独臂刀》公映,一周票房统计,超逾100万,刷新香港电影史 票房纪录!张彻成为香港影坛第一位百万导演(以第一轮票房收入为基数), 王羽则成为第一位百万小生。两位默默无闻的小导演、小演员,一下子荣 登演艺圈大哥的宝座! 从1967—1974年,是张彻在邵氏最风光的岁月,他连连推出卖座片《十 三太保》、《大决斗》、《马永贞》、《少林五祖》等片。张彻得大名,六叔获 大利。 动作片、娱乐片,成为六叔的两棵摇钱树。 某行家说:邵氏能取得惊人的商业成就,是邵逸夫“票房毒药论”的 业果。他还倒过来理解票房毒药。若按照香港三级片的标准,邵氏那些极 度渲染血腥残暴的动作片,也属于票房毒药。 嘉禾之争 60年代中与70年代初,是邵氏的鼎盛期。港产的20部卖座影片,至少 一半是邵氏出品的。邵氏影城摄影棚发展到15座,外景也11个;员工1700 多人,且不计签约的编寻及演员。步行穿越影城,快步行走也得40分钟。 有人说邵氏能执香港影坛之牛耳,是因为财力雄厚。此话不尽确切。 在50年代,财大气粗的邵氏南洋电影公司,就在群雄的“封手”下,“苟延 残喘”。 如今邵氏的成功,是邵逸夫仿效好莱坞,成功地走了商业电影的路线。 与党派有关连的电影公司所执行的路线,都是宽泛意义上的“政治电 影”。他们在香港的商业氛围下,都未能成大气候。尤其是文革时期,左派 电影工作者高擎为政治服务、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大旗,所拍的进步电 影,不为“深受金钱至上毒害”的港人所心动。这种状况,在商品经济欠 发达的内地亦如此,人们并不欢迎政治说教意味太重,而无娱乐性的影片。 真正使邵氏感到威胁的,是自由派电影公司电懋。陆运涛走的也是商 业电影路线,在60年代初,邵氏与电懋旗鼓相当,竞争激烈。按照当时的 状态,两者或你死我活;或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趁隙突几而起。 大概是天意安排邵逸夫做香港影坛霸主。1964年6月20日,电懋老板陆 运涛及夫人,在台湾遇到空难。同机罹难的,还有远东银行老板邱德根的 夫人裘锦秋。 邵逸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1964年6月,我和陆老板一起去台湾参 加金马奖。台湾方面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去花莲看风景,二是去金门参 观,陆老板去了花莲,我去金门。要是我和陆老板同坐一架飞机,哪里还 有命?”邵氏接下说了一席赞扬陆先生的不朽业绩、高尚品德,以及深为 痛惜的话。 邵氏是否真心,就不得而知。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陆氏的死,为邵 氏消除了“心头之患”。从此,电懋群龙无首,每况愈下。邵氏称霸香港影 业,无人与其争锋。 谁知太平日子没过几年,后院起火,他的得力干将邹文怀,弃他而去, 另立山头,与邵老板分庭抗礼。圈中人笑道:“这叫作一鸡死,一鸡鸣,吵 得六叔不安宁。”
… 页面 168…
邹文怀的出走,与方逸华的受宠大有关系。 《影视巨富——邵逸夫传》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 “60年代的邵氏影城有所谓的 ‘众香团’、‘女儿国’之称。 “经邵逸夫亲手捧红的女星一串串、一批批。 “邵逸夫整日偎红倚翠,群芳相伴。 “由于他绅士般的风度,出众的仪表,不知迷倒了多少女人的芳心。 邵逸夫当然艳福无边,温柔无限。 “传闻中的风流韵事,数不胜数。关于他的花边新闻,如滚滚春潮般 荡漾在香港的八卦刊物上。 “而影圈中人则言之凿凿,煞有其事。 “但邵逸夫对香港影视界的大才子黄沾这样说:‘我风流而不下流。’ “此话出自邵逸夫之口,相信可圈可点了。” 众女之中,最受宠的当属方逸华,方逸华并非那种万般风情的女子, 她是女强人。 方逸华祖籍广东,1931年生于上海,母亲方文霞是30年代上海“舞国 红星”。方逸华随母姓,无人知道她父亲是谁。40年代末,方逸华随母来新 加坡发展,1952年认识邵逸夫,那时的方小姐是歌舞厅的歌星。邵老板是1957 年赴香港重创事业的,在狮城期间,邵方两人,如胶似漆。 邵老板来港,不久,方小姐也来港做英国 (香港)百代唱片公司签约 歌手。1965年,方小姐还为邵氏公司出品的《小云雀》一片作客串演出。 邵氏公司第二号人物是制片主任、宣传部长邹文怀,员工凭他签的单, 就可去财务报帐。六叔器重邹文怀,觉得他非池中之物,有“策反”野心。 原因是邹文怀等一群意气相投的骨干,嫌影城食堂伙食不好,午餐就到负 责冲印及器材的总工程师赵耀俊家去吃,员工称其为“午膳俱乐部”。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即便邹氏等人不去赵家午膳,作为影城君王的 六叔,疑心稍重,也不会放心让邹氏代他长期行使大权。于是到1969年, 六叔拉方逸华正式加盟邵氏,让她处一人之下,千人之上。邹文怀签的财 务报单,需经方逸华重签,方可拿到钱。邹文怀作出的制片计划,处处受 方逸华的制约。 邹文怀窝了一肚子的人,在赵家午膳时,向同僚宣泄。午膳俱乐部的 人本无策反之心,现在形势逼迫,真的就谈论起另立门户的大事。 受内地文革的影响,员工把邹文怀一伙称“造反派”,把方逸华一派称 “保皇党”。两派明争暗斗,分外热闹。员工中,有做骑墙派的,有做逍遥 派的,还有做告密党的。 1970年初夏,捕捉到邹氏“谋反”讯息的邵逸夫,拿邹文怀开刀,炒 了邹氏的鱿鱼,6月,邹文怀离开邵氏,带走数个“死党”——何冠昌、梁 风、赵耀俊等,另创嘉禾公司。原先追随邹氏密谋的导演、演员人数不少, 实际投奔嘉禾的寥寥无几,武星王羽便是其一。 王羽为嘉禾拍了《独臂刀大战盲侠》一片。马上引发官司,邵氏状告 嘉禾,控其抄袭了邵氏《独臂刀》一片(主角为王羽饰)。邵逸夫特地从英 国请来大律师代理,圈中人道:“六叔这下非把邹文怀置于死地不可。” 双方对簿公堂,唇枪舌剑,厮杀得比《独臂刀》的打斗场面还紧张热 烈。邵氏与嘉禾第一场纷争,结果却是邵氏败诉而落幕。 圈中人又道:“嘉禾只是一时取胜,嘉禾人寡财薄,怎敌老牌帝国邵氏
… 页面 169…
公司?六叔吹一口气,也会把嘉禾吹散架。”邵逸夫也以稳操胜券的口气对 手下说:“凭嘉禾七八个人,几支破枪,成不了器。” 他们都低估了邹文怀。 邹文怀40年代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追随邵逸夫多年。他熟悉邵氏 的制片原则与操作方式,也看到其中的不足。邵逸夫是仿效好莱坞鼎盛期 的模式,而到60年代,在电视的冲击下,好莱坞各大公司均陷入危机,不 得不采取制片人的方式。进入70年代,香港也开始出现电影危机,独领风 骚的好岁月行将结束。邵逸夫仍陶醉在辉煌的往昔中,邹文怀却未雨绸缪 ——率先推行制片人制度。 有人说,邹文怀采取制片人制度,是财力不足逼出的。这也算其中因 素之一。 所谓制片人制度,就是谁投资,谁将享受该片的权益。邹文怀的方式 很灵活,可全资,也可合资,嘉禾出厂标并主持摄制。掌握影片生杀大权 的,不再是制片公司老板,而是金钱。影片的权益划分,按双方出资出力 的多寡而决定。制片人制度现在早已盛行于港台,内地的相当一部分影视 剧的产生,也得益于制片人制度。 制片人制度,解决了制片公司经费匮乏的矛盾,也减少了风险。 嘉禾人少心齐,惨淡经营,最初搞的几部影片,大都业绩平平。 真正使嘉禾起死回生的,是李小龙的加盟。 李小龙是从港赴美的留学生,从小喜好武术,在美国西雅图、洛杉矶 开武馆,独创快捷凶猛的截拳道,并掀起西方的功夫热,有东方功夫大师 之称。 李小龙另一大爱好是拍电影,想做好莱坞动作片的大明星。但他仅主 演过一部电视剧《青蜂侠》,在电影中做了一些跑龙套的无名角色,怀才不 遇,郁郁不得志。 由友人的牵线,邵氏与李小龙都有合作的意向。李小龙开出自己的条 件,每部片酬1万美元。邵逸夫算盘一向极精,认为李小龙漫天要价,只肯 出2500美元。并吩咐手下的人,叫李小龙自己来,一切都可安排。邵逸夫 并不认为丰小龙有多么了得,他是香港的影国帝王,怎容得还称不上明星 的武师在他面前摆架子。 邵氏“店大欺客”;把李小龙惹火了,宣布不跟邵氏拍片。 邹文怀慧眼识珠,认为李小龙是一块埋没干草莽的璞玉,只要稍加琢 磨,就可熠熠生辉,于是派女干将刘亮华赴美游说李小龙,嘉禾出的片酬 是7500美元,低于李小龙最早开的片酬,但远高于邵氏的出价。这么高的 片酬,对在好菜坞呆过的李小龙算个小数,可财力紧张的嘉禾,已下了血 本。 1971年夏,嘉禾与四维公司两家合作,李小龙主演的 《唐山大兄》在 泰国开机。10月推向市场,即轰动全港,李小龙一夜间成为功夫巨星。该 片在香港连映三星期,创下350万的全港影院票房最高纪录!远把邵氏的最 高票房纪录抛在后面,六叔大跌眼镜。 1972年3月,嘉禾又推出《精武门》一片,最初两周的票房收入已逾400 万,比《唐山大兄》19天的纪录还高出50多万港元。《唐山大兄》与《精武 门》两片还风靡日本、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创利之巨,无片能及。邵氏的 员工,私下埋怨六叔,说六叔大意夫荆州,放跑李小龙,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