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说: 包玉刚“这一支航行世界、价值8亿美元的商船队,已经为他赢得了‘东 方奥纳西斯’的外号。新船纷纷加入包氏的船队,扩增迅速,颇有使现在 世界上唯一的最大船东奥纳西斯,不久可能成为 ‘西方的包玉刚’之势。” 1977年,吉普逊船只经纪公司,为当年世界十大船王排座次: 船商/公司总运载吨位 包玉刚 13474757 日本三光 5940302 英国么那 5238800 日本轮船 5065656 美国卢域 4868546 NYK 4658379 董浩云 4522276 奥纳西斯 4483463 沙兰 4191964 贝格森 4091830 排行榜显示,“东方奥纳西斯”包玉刚的船,是奥纳西斯的近3倍。同 时,包氏把香港老牌船王董浩云远远抛在后面。 就像富豪排行榜一样,各家的材料来源及计算方式不同,富豪的座次 会发生很大的偏差。如80年代日本几家权威经济杂志列出的富豪排行榜, 均没有堤义明的名字。1987年,美国 《福布斯》杂志把商界隐士堤义明挖出,估计堤义明的身家为210亿美 元,不仅高踞日本富豪榜首,而且是世界第一富商。如此巨大的偏差,在 日本传媒界引为笑话。 继“吉普逊世界十大船王排行榜”公之于众后,美国数家传媒联手排 出“世界七大船王”,他们是:包玉刚、董浩云、利瓦诺斯、奥纳西斯,贝 格森、沙兰、尼亚哥斯 (注:均为独立船商)。 其中,两位华人船王分别名列第一、第二。包玉刚拥有的船吨位1300 余万吨,董浩云拥有800余万吨。 包玉刚再次夺魁。 嗜船如命的董浩云再也不甘沉寂,致信给评估船王排行榜的传媒,指 出计算的方法有误,不可把公司拥有的船只与私人拥有的船只混为一谈。 董浩云没直接为自己鸣冤叫屈,而是评议计算方法。 嗅觉灵敏的香港传媒,已从董氏的字里行间嗅出醉翁之意,把包氏与
… 页面 27…
董氏船只总额、资金来源作了一番较深入的调查。 谁是真正的船王?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董浩云外传》的作者在文中称: “刚踏进80年代,世界上有七大船王,其中位居其首的却是两个中国 人:包玉刚和董浩云。 “究竟盟主属谁?一些报纸和杂志常常把这两个人作比较,有的说包 玉刚船队有1300万吨,而董浩云只有800万吨。 为此报道,董浩云曾写过《致编辑的信》,解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汇 丰全称)拥有包玉刚名下船队的一半股权,所以包玉刚实际只得650万吨载 位的船云云。报章也纷纷报道:董浩云是真正的世界船王,连美国《纽约 时报》也称他是 ‘世界最大独立船东’” 郭峰在《冰山一角看冰山》一文中指出: “在去年(1980年)10月初,本港各大报章刊登了一篇新闻稿。这篇 稿大意谓:目前 ‘真正的世界船王’是董浩云。董氏集团现今拥有各种干 货船、货柜船、油船、客船及散装货船共110多艘,总载重超过1000万吨。 据称,这些船舶绝大部分是由董氏集团所拥有(与别人有合作关系的船舶 仅20万吨),所以是 ‘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船东,也就是‘船王’。 “在这以前,人们都认为包玉刚是‘世界船王’。70年代初期,包玉刚 领导的 ‘环球集团’发展得十分快加上宣传媒介的渲染,包玉刚便被 公认为 ‘船王’。不过,对航运业认识比较深的人,知道包玉刚和汇丰银行 关系十分密切,环球旗下不少船舶,实际上仍是和其他财团共同拥有,包 玉刚只占其中的一半。” 包玉刚对这场争论保持沉默。董浩云在抛出公开信后,也缄口不言。 一位权威人士披露出最新材料,称包氏环球集团拥有的船吨位不是1300万 吨,而是2000万吨! 船王之争再掀高潮,各传媒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1988年,鸿硕、宾加在 《世界船王的崛起》一文中,对船王的盛衰更 叠作了一番回顾: “1980年,是环球航运公司最昌盛的时期,旗下船队达200多艘,总吨 位达2100万吨,总吨位直迫苏联全国的商船总额,稳居世界第二位的日本 三光船运公司属下船队与之相比,不过只及其一半。” 这一类文章为数不少,把董浩云从第一位排斥出去,董氏自然不可与 包氏争锋。 谁是真正的船王?任何权威都拿不出使人不会产生异议的定论。 我们大概可这样认为:若以所控集团旗下的船只吨位计,包氏是世界 最大的船王;若以独立拥有量计,董浩云恐怕要列世界首位。 包氏董氏二位华人船王,大致交了个平手。因包氏的船队规模大,气 势上仍胜董氏一筹。董氏暗暗较劲,欲做让世界航运界、传媒界心诚口服 的世界船王——此乃后话。 血浓于水 包玉刚于70年代加入英国籍,包氏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生意的方便, 我永远是中国人。”
… 页面 28…
包玉刚无不关注内地的变化,随着岁月的流逝,思乡之情愈加殷切。 内地开放后,包玉刚多次与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会面。他与邓小平第 一次会面是1978年11月,当时邓小平复出不久,因此,会面是秘密进行, 传媒也未作报道。 据说两人会面时,因包玉刚对内地人偏好政治耳熟能详,故而说了一 些比较“高调”的话,说我那时太年轻,对共产党的政策缺乏正确理解, 所以去了香港,我应该留下来参加新中国建设才好。 邓小平笑道:“你还是去香港做船王好。”邓小平又说:“文革期间,我 被流放到江西劳动改造。你为国民党做过事,或许还等不到文革,你遭受 的苦难一定会比我多。一个人、一个国家,都希望国泰民安。” 邓小平的务实作风,使包玉刚感到惊喜。他们畅所欲言,谈的最多的 问题是经济——如何使中国跟上现代化步伐。 传说是否确凿,现在很难证实。有一点我们大概可以肯定:像包玉刚 这一批内地商界精英到香港去发展,对自己、对国家都是一件好事。他们 若留在内地,难免会被埋没。 尽管他们当年与新政权不予配合,甚至有的人至今仍对政府持有一定 的戒心。但他们的根在内地,与内地的土地和人有割不断的联系,他们一 但发达,必有爱国爱家乡的具体表现。 因为血浓于水。 包玉刚堪称爱国爱家乡的典范。 1980年9月,为扶植中国造船工业,包玉刚向中国船舶工业公司订造4 艘货轮。 1981年7月,包氏集团投资的兆龙饭店,在京举行奠基仪式。 1982年6月,包玉刚赠款1000万美元,用于建造规模宏大的包兆龙图书 馆;11月,包兆龙先生病逝,包氏家属捐美金100万元,设立包兆龙中国留 学生奖学金。 1986年,捐赠1400万英镑,设立中英友好奖学金;9月捐赠2000万美元 创建宁波大学。11月包氏家族捐款修建的宁波兆龙路通车,包玉刚图书馆 落成。 1987年,包氏家族捐款重建的宁波镇海市中兴中学落成;捐款建造的 杭州包玉刚游泳馆落成;宁波黄鉴湘门诊楼落成。 1988年,包氏家族捐款助建宁波大学体育中心;捐款兴建宁波大学图 书馆;捐款兴建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包兆龙住院楼;捐款兴建宁波市第二 医院住院大楼;捐款赈济浙江省水灾灾民。 内地人对包玉刚的认识,最初就是源于他对内地的捐赠。 由于“船王”的名气大盛,内地人对作为“地产巨子”的包氏,恐怕 知晓的不是太多。关于包玉刚弃舟登陆,投资地产业,本书将另列单章叙 述。 (详情可参阅冷夏、晓笛著《世界船王——包玉刚传》)
… 页面 29…
第三十一章卖药办报父称大王女称霸 父亲胡文虎、东南亚万金油大王;女儿胡仙、香港最大的报业集团— —星岛集团的主席。胡文虎为星岛报业的创始人,他办报的动机,仅仅是 为万金油做广告。今日报业,大概不会有人为自己的产品宣传而专门办系 列日报,此乃怪事一桩。胡仙接手办报,才二十出头。豆蔻少女,如何担 当如此重任? 香港报业杂谈 中国第一份中文报纸是香港的《中外新报》,它创刊于1858年,到1919年才停刊。 中国第一份中文杂志是1853年创办于香港的 《遐迩贯珍》月刊,由精通中文的英国传 教士主办、编辑,于1856年停刊。 中国第一份彩色报纸是1960年改版的 《天天日报》,这之前的所谓彩报,仅是报 名,广告,标题等套色。《天天日报》才算真正的彩报,它当时的广告词是:“全世界 前所未有,中国人争得第一”;“全彩色新闻性日报,世界性创举中国人的骄傲!” 这之后,香港报纸进入彩色时代。 香港素有文化沙漠之称。然而、香港的报摊多似牛毛。摊档上五光十色的报纸杂 志。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初到香港的内地人,莫不叹为观止。 据199O年香港年报统计,香港有报纸63份、期刊598种。有90余家国际通讯社、 报刊和广播公司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记者站)。 若以一个城市而论,香港有这么多报刊及外来采访机构,堪称世界第一。 香港的报纸,有40家是以报道综合新闻为主的,两家财经日报,一家儿童日报, 另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