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铸天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重铸天朝-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气的说道。

“是!”牛凯旋和吴猛齐声应道。

“吴猛!”任超大声喊道。

“末将在!”吴猛躬身应道。

“你们骑兵师会同牛凯旋部攻占宁夏之后,随即北上向外蒙古挺进,骑兵师两个旅分别进驻库伦和乌里雅苏台。沙俄一直对外蒙古诸部有觊觎之心,近几十年以来,一直不断渗透,侵袭各部落,甚至暗中煽动外蒙古各部独立。你们的任务就是严防沙俄对外蒙古诸部落的渗透,粉碎他们的阴谋。如今沙俄在远东的军事实力被我们极大的削弱了,而且我们刚刚签订和约,我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将外蒙古诸部牢牢的控制在我们的手中。”任超一脸严肃的吩咐道。当初就是在这些老毛子的鼓动下。才使得外蒙从华夏独立出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外邦。如今任超有能力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任超还在吉林之时,就曾下令将骑兵旅再次扩编为骑兵师,吉林会战结束之后,更是将吴猛直接从前线调了回来担任骑兵师的师长。而这支骑兵就是专门为外蒙古而设。虽然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骑兵已经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在蒙古的广阔草原上,暂时来说骑兵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所以任超才不惜重金。打造了这样一支骑兵部队。

“是卑职领命!”吴猛躬身领命。

“牛凯旋你平定了宁夏的叛乱之后,暂时就留在宁夏,同时负责组建骑兵第二师。”任超随后又吩咐道。

“是!卑职领命!”牛凯旋恭敬的应道。

任超沉吟了一会儿,随口说道。“目前就先这样吧!我虎贲军毕竟底子太薄了,太多的土地我们不是吃不下,就怕吃下了会消化不良。所以暂时就这样吧,先将华北。东北几省消化完了再说。”

“是!”众人躬身应道。

“另外,我们虽然和沙俄人签订了和约,但是这些老毛子是不会死心了。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加强东北边防驻军是最直接的办法,但是目前为止我们兵力有限,实在调不出多余的兵力驻扎东北,而且驻军的增加也会增加我们的后勤负担。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以传令东北各地驻军,利用闲暇之时开荒屯田,以减轻我军后勤压力。”任超想了想后说道。

“是!”杨继昌恭敬的应了一声。

“另外东北全境开禁放垦,鼓励关内民众移民关外,具体政策由民政部负责制定发布。”任超一脸严肃的说道。

早在清朝刚刚入关之时,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局面,清政府便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关内民众移居关外。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其中1644至1667年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河北以及河南的百姓大多迁至鞍山,辽阳和营口。而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大连和丹东。

1668至1860年,为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关东实行禁封政策。这期间,关内和关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骤然停止,其实也是清政府闭关自守的一种体现。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但是也仅是关东局部驰禁放荒,而现在任超颁布的这一政令使得东北全境开禁。

随后政务部按照任超的指示,颁布政令,东北地区全部开禁,鼓励关内之民移居关外。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随着大量关内民众涌入东北,也可以进一步的加强政府对东北三省控制能力。

ps:拜求各位书友去支持一下孤狼的新书《靓女幽魂》,点击,收藏一下就可以!谢谢了!阅读页下方有链接!

第338章李鸿章回京

随后李鸿章从大沽口登陆,任超率领一众文武官员,亲自赶往天津迎接李鸿章。

而且任超这一次也不是空着手来的,同时身上还带着光绪皇帝的圣旨,这圣旨自然是给李鸿章的。正式任命李鸿章为内阁总理大臣,晋封一等肃毅公,赏三眼花翎。

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之后,李鸿章仅仅受封为伯爵。甲午战争之后,任超都被封为了一等侯,而李鸿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被晋封为一等侯。而这一次更是再升一级,晋封为一等公。要知道这可是满清入关以来,第一个受封公爵的汉族官员。这个公爵的爵位自然是任超替李鸿章争取来的。令任超意外的是,光绪帝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也许光绪帝也指望着李鸿章来了能压制住任超这个乱臣贼子,不过光绪帝这次注定要失望了。

李鸿章感激涕零,伏在地上连连叩谢皇恩,直到旁边的亲卫将李鸿章扶了起来,李鸿章嘴里仍然喃喃自语道,“皇恩浩荡呀!老臣无以为报,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能报答皇上隆恩呀!”

任超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这老东西怎么不知道谢谢我,要不是我你这老东西就算是死了也才追封个一等侯而已,现在还没死呢,就晋封为公爵,这可都是老子的功劳。虽然心里一阵抱怨,但是任超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李鸿章这个老东西来北京之后,给自己省却了不少的麻烦,“中堂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还是早点休息吧!我等就先告退了,明日一早我们再返回北京不迟。”任超恭敬的对李鸿章说道。

“子风呀!你先别急着走,老夫还有些话要跟你说。”李鸿章摆了摆手说道。

“是!”任超应了一声,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守候。

等到众人都走后,李鸿章又将下人都赶了出去。客厅里只剩下了李鸿章和任超两人,李鸿章才缓缓的说道,“子风呀!今天这里没有外人,话出你口入我耳,再也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了。你在这里能不能给我交个底儿,你将来究竟如何打算的?”李鸿章一脸真诚的看着任超,自然是希望任超能够给出一个真实的答案。

任超倒是没想到这李鸿章竟然如此直接,先愣了一下,随后一脸不解的问道,“卑职愚钝。实在不明白中堂大人话中的意思。”

“你不明白?还非得让老夫将话说明了吗?”李鸿章冷笑着说道。

“那中堂大人以为我该如何做呢?”任超并没有回答李鸿章的问题,而是一脚又将这个问题踢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叹了口气说道,“自古以来,谋朝篡逆之乱臣贼子,就没有一个能落得个好下场,希望子风能够以史为鉴,切莫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之蠢事!”

“中堂大人言重了,卑职一直以来忠心为国,从未心生二心。此举天地共鉴,可昭日月。卑职可从来都没想过要当什么叛国之乱臣贼子,卑职虽然愚钝,但是也不会做出这等蠢事。卑职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个国家能够长治久安。能够繁荣富强!”任超一脸诚恳的说道。

李鸿章审视了任超良久之后,方才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希望你能记住今日之言。将来若有违背必然天人共愤,届时悔之晚矣。”

“卑职谨记中堂大人教诲。”任超一脸恭敬的说道。

“恩!”李鸿章摇了摇头,“我这把老骨头看来是真的不中了。这一天也没做什么事情,就已经疲惫不已。”

“中堂大人既然累了,那就早点歇息吧!卑职告退!”任超连忙起身说道。见李鸿章微微点了点头,任超便转身走了出去。在转身的那一刻,任超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我只说过不叛国,可从来没说过不反清。我所指的国家,指的是华夏,而非大清。现在没有马上推翻大清,只不过是时机未到而已。

李鸿章看着任超离开的背影,再次忍不住叹了口气,李鸿章自然不会傻到因为一句话就相信了任超,但是现在的任超羽翼已成,就算是李鸿章也无法和其抗衡了。

李鸿章随后回到了北京,正式宣布就任内阁总理大臣职务。李鸿章就任之后的第一项举措,便是重组内阁,希望借此机会掌握中央政权。此举自然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李鸿章回京终于让光绪帝看到了一丝希望。

在光绪帝的大力支持下,新的内阁很快便出台了。除了任超仍然担任内阁副总理大臣兼任陆军部尚书之外,其余的内阁成员全部换成了李鸿章的亲信旧臣。虽然这些内阁大臣都换成了光绪帝和李鸿章的亲信,但是任超也不是无所作为,起码内阁十部之中,陆军部自然不必说了,这里完全是任超的天下。海军部尚书侍郎虽然都换成了北洋水师的旧臣,但是这也只是一个空头衙门而已。海军各舰队还是直接听命于任超。

至于其他各部,各部主官基本上都换了人,但是任超也将一众亲信安排在各部的重要岗位上。导致实际上整个内阁都被任超架空了。任超的想法也非常简单,你们这些老家伙在总理衙门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给我捣乱就行。但是出了总理衙门还是老子说了算。

因此李鸿章等人只是名义上掌控了北京政府的权利中枢,而北方的数省基本上都已经被任超牢牢的控制住了。新内阁的政令最多也就只能传达到南方和西北的几个省份。即便是这些虎贲军没有完全控制的省份,那些地方官员们也大多不买新内阁的帐。原因很简单,虽然新内阁换成了李鸿章的人,但是以前推行的那些新政却并没有被废除。而这些新政无疑触动这些地方实力派的利益,因此这些地方实力派也大多不买新内阁的帐,这样一来就更加限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