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风云录(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商战风云录(下)-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负责重组。据查,被接管的 1985年,海托已亏损28。66亿港元,1986年度亏损2。29亿港元,累计亏损 30。95亿港元。      1988年,海托开始扭亏为盈,因为有出售恒隆的先例,先后有八九家银 行向港府表示收购意向。鉴于国浩收购恒隆后表现不俗,港府决定将海托售 予国浩集团,售价是44。5亿港元。      国浩购得海托,加上原来的道亨、恒隆,实力大增,一跃成为资产总值 排第五位的大银行。      到1992年,海托盈利3。52亿港元,积累亏损已减至18亿港元。依此良 好势头,数年后便有出头之日。      港府先后两次动用外汇基金巨款收购问题银行,代价不菲,但有效地遏 
… 页面 89…

制住即将发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未酿成大灾。从这点看,付出的代价完全 值得。若事态扩大,全港造成的损失,要以千亿元计算!                                    嘉华模式      海托震荡虽未造成全港范围的大灾难,但不祥之兆频频出现。市面传言, 嘉华银行亏空存户存款,贷款出现呆帐。结果,一些不明真相的存户,急惶 惶跑到嘉华提取存款。      嘉华即向汇丰银行与中银集团求援。1985年6月17日(即海托事件发 生后的11天),汇丰与中银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嘉华银行,挤提平息,未酿 成风潮。      嘉华系香港老牌华资银行,成立于1925年初。1980年上市,1984年底 实收股本金3。64亿港港元,股东权益5。31亿港元,资产总值63。98亿港元, 存款50。1亿港元,放款32。9亿港元。嘉华在港拥有27间司分行,在美设有 分行两间。近年来,嘉华的经营状况一直良好。      嘉华在汇丰、中银的支持下,化险为夷。岂料到1985年12月,新加坡 泛电集团财政危机及其大股东——马华公会会长陈群川被捕的消息传出,刚 刚恢复元气的嘉华一下子陷入困境,嘉华在停牌前贷给新马财团款项15亿港 港元之巨,占嘉华总贷款29亿港元的50%以上,其中给陈群川的贷款3。5 亿港元。嘉华的流动资金及储备5。5亿港元,而估算坏帐在6。5亿港元以上!      上一次,嘉华财政困难,基本属空|穴来风;而这次,却有真凭实据。嘉 华董事局一等莫展,唯有投靠易帜。      由于己有两例港府动用外汇基金接管恒隆、海托的典范,嘉华事件结果 未酿成挤提风潮。在处理嘉华问题上,港府免除了直接接管这个环节,而是 从中做媒,让第三者进行收购。      1986年3月9日,中信与嘉华达成资本重组及发行新股的协议,重估嘉 华的坏帐及呆帐,大幅注销原有股本,中信以3。5亿港元购入嘉华92%新股。 根据中信与港府的协议,嘉华的坏帐由外汇基金保证。      完成收购后,嘉华成为中资中信的直属银行。原嘉华董事长林思显留任 董事,原董事均辞职。新董事局,除林思显外,全由中信派出的人士组成。 嘉华大换血后,于6月27日恢复挂牌。      1986年,嘉华扭亏为盈320万港元,累积亏损由收购时的5。14亿港元 减为0。27亿港元。到1992年,嘉华盈利将近1。5亿港元,资产总值增至168 亿港元,分行增至31间。      中资注资收购嘉华被称为“嘉华模式”,即被收购银行大幅度撇帐,注 销原有股本,收购者注资以获取新股权,收购者不承担坏帐呆帐,由政府外 汇基金承担保证。嘉华模式,为港府处理问题银行提供了新鲜经验。      有人指出,中信获利太多,嘉华几乎成了中信的全资银行,原有股东的 权益丧失殆尽。风险由港府承担,收购方只管做大赢家。      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评判亦不同。有一点是毋须争辩的,中信收购嘉 华,有益于香港金融业的稳定。                                    大新扩张 
… 页面 90…

     1985年6月6日,海托事件发生的当夜,港府即宣布接管海外信托银行。 海托附属的工商银行无妄受累,亦一锅端被港府接管。      工商银行财政健全,原就想脱离困难重重的母公司海托银行,并与大马 郭令灿的丰隆集团洽谈合作事宜。海托落入被接管的结局,工商与丰隆合并 的事告吹。      于是香港有两家银行提出收购工商行银,结果大新银行如愿以偿。      创办于 1947年的大新,是一间资历较浅、规模较小的银行——分行仅 14间,而工商银行却有23间分行。大新的大股东为王守业家族,大新为非 上市公司,作风较保守,故在历次银行危机中受累较轻。      1987年8月12日,大新与工商的控股公司海托经过长期洽谈后,达成 协议,大新以5。3亿港元收购工商。      大新收购后,将工商并入大新银行,改名为大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借 工商的上市地位上市。大新现拥有37间分行,实力大增,进入香港中型银行 之列。      海托震荡,香港的中小银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大 新金融不惜摊薄股权,积极寻求与海外大财团合作。1988年9月,日本三井 信托银行参与合作,购入大新20%股权。三井是世界第14大银行,有三井 为后盾,大新信誉大增。      1990年8月,日本住友保险又购入大新的9。9%新股,更使大新跃上了 新台阶。年底,大新的股权分配是:王守业占41。43%,三井占16。96%,住 友占8。48%。大新的存款总额89。8亿港元,贷款52。6亿港元,存贷比率58 %。      80年代间,中小银行频频发生问题,一般存贷比率都不敢超逾54%以 上。这是个极简单的常识,盈利与存贷比享有直接关系,存贷比率高虽能增 加盈利,但风险亦大。大新之所以敢这样做,是有日资做后盾。相比下,东 亚存贷比率45%,永隆35%,就要保守得多。      日资加盟,大新如虎添翼,下一步计划,是收购老字号永安银行。      永安银行成立于1931年,创办人为赫赫有名的永安公司开山鼻祖郭泉, 总行设在中环德辅道中。1966年,郭泉仙逝,第二代尚能“永安”,到第三 代便难以“安守祖业”。1985年,永安银行存款24亿港元,贷款16。1亿港 元,存贷比率高达67%,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比率。结果,一笔坏帐,使当 年产生2。8亿港元的巨额亏损。海托震荡,波及华资小银行,永安地位岌岌 可危。在这种情况下,郭氏家族接受恒生的注资重整,恒生控有永安50。3% 股权,永安实际上成为恒生的附属银行。      恒生最终扮演了红娘角色,待永安扭亏为盈后将股权协议售予大新金 融。1993年1月,永安正式归于大新旗下。大新在香港的分行增至53间, 以发行网计,在华资银行中名列亚军,排东亚之后。在香港华资银行多灾多 难的年间,大新是少有的得以迅速发展的银行之一。      永安银行前主席郭志权说:“实际上我们一早已看到本地小型华资银行 的未来路向,是一定要找一个 ‘大靠山’才能够在香港生存,否则,银行条 例对小型银行甚为不利,只不过我们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虽然在我任内发 生这件事,但有很多因素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尤其是当时正闹银行风潮,很 多人对小型银行都没有信心,多间银行要政府接管。谣言及银行‘信心危机’ 令永银成为受害者。” 
… 页面 91…

     目前,郭氏家族仍持有永安银行的40%股权。                                     阿行进港      阿行是阿拉伯银行集团的简称。阿行于1980年在沙特的巴林注册,股东 为几个石油生产国。1984年资产总值110。6亿美元,存款87。5亿美元,税 前盈利1。07亿美元,总资产在所有阿拉伯银行中排11位,员工人均税前盈 利居首位(33。5万美元),被《银行家》杂志誉为“世界发展最快的银行”。      阿行的分行及办事处遍及欧美亚。香港作为新崛起的国际金融中心,早 已是阿行扩展的重要据点。80年代香港银行危机,为外资银行登陆香港创造 了有利的时机,国际大银行纷纷来港寻找收购对象,有石油美元为后盾的阿 行自在其列。      1978年,港府取消实行了10多年的限制,允许外资在港注册银行或设 立分行。外资银行虽实力雄厚,但缺乏地利。于是,收购当地银行或与当地 银行合股,成为一条捷径,可利用当地银行原有网点及客户,迅速开展业务。      阿行收购的是新鸿基银行。      新鸿基银行是港埠证券界巨擘冯景禧于1970年创办,前身为财务公司, 1982年获得银行牌照,改名为新鸿基银行,是当时第一间由财务公司升格为 银行的本地银行。      1983年9月港元风暴,中小华资银行陷入危机之中。9月27日,港府接 管清债无力的恒隆银行;10月2日,港府会同汇丰等数家财团,支持陷于困 境的新鸿基银行。      港府接管的问题银行,皆是债台高筑、回天乏力的银行。新鸿基的问题 还不算糟糕,得自寻出路。当时的出路也似乎只有一条,就是寻找大银行为 靠山,否则家族性的小银行无法在强手如林的香港生存。      经过漫长的商谈,1985年,新鸿基宣布接受阿拉伯银行的合作条件。阿 行以7亿港元收购新鸿基银行75%股权,冯氏家族丧失大股东地位,家族银 行悬挂阿行的旗帜。      阿行声称:由于新鸿基银行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国际金融能力,前途不 可估量。      新鸿基银行改为港基国际银行。拥有16间分行,与欧美国际银行有广泛 的业务来往。由于阿行的注资,港基银行顿时充满生机,1985年第一季度盈 利就超过1984年全年。冯景禧曾与阿行达成协议,将回购股份,使所控股份 接近50%。      冯景禧未盼到这一天。1985年8月5日,冯景禧脑溢血在温哥华猝死, 享年仅63岁。家族事业由其子冯永发主理。冯景禧虽壮志未酬,但由于港基 银行盈利节节上升,家族占有的股权获益匪浅。      1993年6月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