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风云录(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商战风云录(下)-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认 可,荣智健正式加盟香港中信,出任董事。董事总经理是米国钧。      1987年,中国国际投资 (香港)有限公司重新注册为中信集团(香港) 有限公司。荣智隧接替米国钩,担任董事总经理。     荣智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假如我不是荣毅仁的儿子,我今天不可能 做香港中信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假如我仅仅是荣毅然的儿子,而自己没 有能力来经营,香港中信也不会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规模。”      中信规模的急剧膨胀,全靠一系列成功的收购。1987年2月,香港中信 以13亿港元购得国泰航空出让的12。5%股权。与后面的收购战比。这还只 是荣智健小试牛刀。荣氏正欲重锤出击,遇到国务院全面整顿香港中资机构。 荣氏养精蓄锐,积极寻找合适的壳。     这个壳即是泰富发展。前身是冯景禧创立的新景丰发展,1986年易手转 让,1987年为永新集团曹光彪所控,曹氏任主席,占有泰富50。7%股权。曹 光彪是香港毛纺大王,1986年“政治头脑”发热,拉包玉刚加盟“振兴民族 航空事业”,孰料,港尤航空成了财政黑洞,弄得曹氏焦头烂额,他有意把 泰富作壳出让。     荣智健聘请收购专家梁伯韬、杜辉廉创办的巨富勤为顾问,并与曹氏私 下接洽商谈。1990年1月,中信宣布全面收购泰富,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 收购曹光彪的50。7%泰富股权,计3。08亿股,并以同样的价格收购小股东 股份。泰富市值7。25亿港元,是一家投资地产的小型上市公司。      收购经过复杂的换股增股,到1991年6月,泰富发行新股,集资25。1 亿港元,郭鹤年、李嘉诚认购新股。泰富的股权分配是:中信49%,郭鹤年 20%,李嘉诚、曹光彪均为5%,其余为公众小股东。     泰富改名为中信泰富,中信借壳上市,集资25亿余港元,并拉入郭鹤年 李嘉诚这样的商界巨头撑腰,引起股市关注。荣智健任中泰董事长兼总经理。 
… 页面 155…

     中信更上台阶,是由投资公司转为以投资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公司。中泰 成立后的第一役,是收购恒昌行。      恒昌行的全称是恒昌企业有限公司,为恒生银行前董事长何善衡等人创 办。恒昌公司业务多元化,恒昌主力是大昌贸易行,拥有多项美日汽车的代 理权,另有广泛的贸易及投资业务,是仅次于怡和洋行的香港贸易巨头。整 个集团资产净值82。73亿港元,主要股东是何善衡,占30%股权,梁球琚占 25%,何添占15%。      1991年5月,备怡公司委托获多利财务公司为代表向恒昌提出全面收 购,每股作价254港元,涉及资金56亿港元,是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大战役。 备怡实力雄厚,由周大福的郑裕彤、恒生银行第一任主席林炳炎的后人,以 及中漆主席徐展堂组成。三家订下协议,周大福得其物业,林氏后人得汽车 代理权,徐展堂得粮油等贸易。      收购遭到恒昌大股东的拒绝,他们首先就不同意新财团备怡将恒昌瓜分 三瓣的拆骨企图。大股东不配合,备怡无论如何也达不到50%上的绝对数。      中泰与郭鹤年、李嘉诚、百富勤合组新财团Great Style,紧锣密鼓商 议收购事宜。后来郑裕彤等人又加盟。于是8月初,向恒昌行提出全面收购, 每股作价336港元 (高出备怡82港元),涉及资金69。4亿港元。      郑裕彤的倒戈,迫使林徐结成同盟,欲与Great Style争个高低。现在 关键是恒昌大股东的态度,何氏年事已高,后代又不善从事贸易,何善衡成 全了荣智健,Great Style大功告成。      Garat Style股份分配,中泰35%、李嘉诚19%、周大福18%、百富勤 8%、郭鹤年的嘉里贸易7%、荣智健私人6%、何厚锵兄弟4%。到9月22 日,新财团购得68%恒昌股权,新购股权按各家持股量分配。      为对付这次收购,中泰配股集资20亿港元。完成收购后,中泰市值膨胀 到1992年初的87亿港元。同时,中泰第三次大规模配股集资25亿港元,双 管齐下,增购恒昌剩余股份,购入港龙 7。84%股权,中泰市值进而膨胀到 114。38亿港元。      1993年1月,中泰第四次大集资发行5。5亿股新股,每股13港元,集 资72亿多港元。向母公司香港中信收购所持香港电讯12%股权,涉及资金 87亿港元。      1993年中,中泰市值再次膨胀至285亿港元,居20大上市公司第14位, 成为红筹股中的龙头。      香港中信,借壳上市,充分发挥股市功能,四次集资达140亿之巨,令 中泰市值增长60倍,被称为香港发展最快的公司。股评家说,荣智健的大帅 雄风不让乃父荣毅仁。                                     在商言商      在商言商,是香港商界的陈辞滥调,作为中资公司,在商言商却不那么 容易。      首先,中资公司的管理层,大都在观念上适应不了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其次,人事复杂,内耗太多,由于香港工薪待遇与内地的巨大差异,谁都想 来港工作,除靠真才实学的外,有相当部分是靠背景来的。中信、光大、康 华等公司,是北京高干子弟向往的地方。 
… 页面 156…

     中信集团的人普遍认为,中信的第二代领导人是王军与荣智健。      王军与荣智健联合贺平、马万祺等台办澳门兴隆行。马万祺是澳门华人 领袖,他的儿子马有恒与荣智健的妹妹荣智婉是夫妻,可以说,办兴隆行, 完全是借助马万棋的力量,也可以看成荣智健对王军的友好表示。      王军是北京中信副董事长,他认为荣智健的能力,完全可以任香港中信 的董事总经理。当时,这个职务由米国钧担任。他是一位从事外贸外交多年 的老干部,1964年任中国贸易促进会顾问,次年任贸促会驻奥地利代表,曾 任中国驻日本参赞、代办、公使,1977年任中国驻斐济大使。      为收购目泰航空股份,中信方面曾引起过争论。      国泰是香港处垄断地位的航空公司,盈利可观,如不是曹光彪发起空中 争霸战,太古的施怀雅家族才不会走“中资路线”——出让部分股权,让外 人到这只聚宝盆旁分一杯羹。      这是香港商界,人人都梦寐以求的事,但香港中信董事会不同意。很显 然,若按荣智健的主张去做,等于是成全英资国泰,而回击华资港龙,这样, 中信究竟是中国人的中信?还是英国人的中信?      设想胎死腹中,荣智健作了半年的努力,最后直通国务院,才获得成功。 1987年2月,香港中信与国泰航空完成交易。成交后,荣智健遭到很多人的 批评。而香港商界,却说荣智健坐收渔利,是国车港龙争霸的真正赢家。      1987年,公司改组为中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新董事局成员有熊向 晖、庄寿昌、王军、雷平一、张方胆、荣智健、范鸿龄、邓其。米国钧退休, 荣智健接替他任董事总经理。      中资公司每一次扩大,总有很多有背景的人涌来。荣智健也遇到这种情 况,长途电话或亲笔推荐条源源不断,荣智健把他们一一挡回去,大胆启用 香港本地的专业人才。“在香港办事,就得依靠香港人。”“做生意就是人 际关系,香港人别说要他们学讲普通话,很多人连听都听不懂。如果想来的 不会粤语会英语也好。”      批评从四面八方涌来,说荣智健搞香港帮。荣智健“一意孤行”,他说:  “我上任之后,先后聘请了许多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大部分是本地人。目前, 在中信 (香港)的职员中,内地来的只有两成左右,而且这个比例会继续下 降。”      1988年11月,内地经历过通货膨胀的经济大动荡后,舆论谴责“官倒” 的呼声空前高涨。国务院下令整顿公司,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康华公司 首当其冲,其次是光大集团,中信的情况稍好些,由北京总公司自行检查。 当时在港的中资机构有几千家之多,都是有来头的,留谁撤谁?想整顿彻底, 非得动“真格”不可。      由于次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风波,整顿停了下来。      北京风波后,经整顿的香港中信的权力核心,由董事长王军、副董事长 兼总经理荣智健构成。按公司运作惯例,董事长拥有最高决策权,而总经理 是决策的主要执行人。      在荣智健收购泰富之前,香港中信拥有7成多嘉华银行、12%国泰航空、 24。5%东区海底隧道;20%澳门电讯、33。3%亚洲卫星通讯,以及部分物业 的投资项目。这些,绝大部分是荣智健一手或力促“搞掂”的。      荣智健终于有了一间“由自己说了算”的公司,他的经营思想得到淋漓 尽致的发挥,与中泰合作的香港公司,不是中资,而是英资和华资。 
… 页面 157…

     与此同时,北京有关“市场”、“资本”、“利润”等,姓“资”还是 姓“社”的讨论还在进行。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使这场大讨论很快结束。邓小平明确表示: 凡是资本主义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我们都可大胆地借鉴引进。在这点上, 荣智健先行了一步。      荣智健一直尽量避开人事纠葛,以业绩来证实自己。荣智健时常与父亲 保持热线联系,并一个月回一趟北京,与父亲晤面。邓小平的讲话,等于肯 定了荣智健的做法。      1993年3月,荣毅仁出任国家副主席。他卸下的北京中信董事长职位, 由原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魏一鸣接任,王军顶上魏一鸣的原有职位。      魏一鸣已过退休年龄,以王军现有的职位(北京中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香港中信、深圳中信董事长等),他仍有可能成为中信的第一号人物。      荣智健只是香港中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据说荣毅仁告诫儿子,不要追 求名誉权力,还是实实在在经商。      荣智健主持的中泰,短短几年,市值增长100多倍。据《资本家》杂志 载,中泰为中资上市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