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集芳社来了大消息。宫里来了紫服太监,传来了皇后娘娘的懿旨,即日起免去涵玉的公主伴读身份,入东宫任文吏女官。公公念毕旨意,笑着走下了师座,将懿旨放在了涵玉的手中,“恭喜董姑娘了,回去准备一下吧,晌午一过,咱家接您去启泰殿觐见太子。”
涵玉虽早有准备,但没想到事情来的这么快,晕乎乎的磕头谢恩。太监走后,教庭立刻炸了锅,众人全围了上来,那范婆婆从远处也跑了进来,三两下拨开了众人,脸乐成了个菊花,上前朝涵玉作了个揖,“早就瞧着董小姐不是一般人啊,老身昨日还胡乱指点,真是惭愧。原来董小姐心里早就有数,这下进了东宫,可就是半脚踏上了娘娘路啊!日后富贵还请别忘了老身啊。”其他的女官也唧唧喳喳的嚷了起来,“我说涵玉怎么不屑搭理什么世子公子的,原来是盯上太子了!”“就是嘛,别看人家最小,心眼最机灵。”涵玉站在中间,感觉自己被无边的嫉妒淹没了,所有的人都在赞扬着她,话却怎么听怎么刺耳。
涵玉脚下如踩了棉花般飘回到了自己的小院,敏儿和玉秀早就接到了消息,竟一齐在房门前流着泪跪下了。涵玉吃了一惊,赶紧伸手将她们扶了起来,“你们这是做什么啊,又不是生离死别,我不当班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回来的。”敏儿抱着涵玉,忍不住大哭起来,“小姐,我这又是替你高兴,又是舍不得呀”
晌午很快就到了。敏儿和玉秀精心的替涵玉打扮了一番,又拿出一件月光箱子里的衣裙想给涵玉套上,涵玉一瞧,推掉了,自己起身拣了套普通的淡粉色暗丝夏装,“那太招摇了,我这次去,并不想去引谁的注意,只盼能做一回三国徐庶,几年一过,全身而退”
东宫正门,涵玉下了轿,低着头随着皇后宫里的总管李公公向正殿行去,心里盘算着日后如何装聋做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转过一处小殿,迎面遇上了一队宫娥簇拥着两位衣裳华丽的贵妇,只听得李总管上前施礼,“给太子妃、邵良娣请安。”涵玉心里一咯噔,这女人堆里是非多,没想到这么早就遇上了东宫的女主子们,真是烦,当下也没敢迟疑,跟着李总管伏身下拜。
“快起来吧。”先开口的定是太子妃,声音很好听。她亲自上前搀起了李总管,带着笑问道“这就是母后给太子挑的笔吏官?”李总管恭敬的答话,“正是,正要送去给太子过目。”太子妃轻甜的笑了,瞧着涵玉温柔的说,“母后的眼光就是不错,你今后要多尽些心了,好好伺候太子笔墨。”涵玉听得声音似春风拂面,这才敢抬眼望了一下,见她一张文静端庄的脸庞,一身尊贵典雅的宫装,正望着自己笑,人虽不算特别美丽,但给人的感觉非常的舒服,涵玉心里对她有了好感,忙跪下叩头谢恩。这两位女主子也没多耽误工夫,跟李总管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涵玉松了口气,忍不住向身后回望了一眼,却不想正正的也碰上了另一双回望的眼睛,飞吊的眼角,冷漠的表情,正是那走在后面的邵良娣。涵玉吓的赶紧回过头去,心想,这女人可不要惹,定不是什么好货色。
启泰殿到了,早已有小太监在外面等候,将二人领到了右侧一个似书房模样的偏殿。殿的正中站着一位穿明黄衣裳的男子,兴致很高的样子,正在长条书案上挥毫写字。涵玉料其定是太子,也不知性情脾气如何,心里忐忑,没敢再看,跟着李总管跪到了堂上,大礼参见。头还没叩完,就听到那太子说了第一句话——
“起来吧。”
涵玉慢慢的站了起来,身子还没站直,太子又说了第二句话——
“母后的耳根子就是软,这又是哪家送来的?”
涵玉愣住了。李公公尴尬极了,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接话,“回太子殿下的话,这不是这是”
太子手腕一挥,一行字书写完了,第三句话也紧接着出了口——
“我这人够了,带回去吧。”
李公公还想解释些什么,毕竟这样回去无法和皇后交差,但见太子低垂的面容已开始变的不耐烦,表情也变的很难看了,他咽了口吐沫,仔细的两边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宁得罪皇后也不要得罪这位未来的天子,只好赔上笑脸,打个手势让涵玉跟着他退下。跪着的涵玉被这突然的变故给惊呆了,她的头脑中突然冒出了女官们幸灾乐祸的嘴脸,想自己锦衣出行居然被人拒收!这会让她们笑破肚皮,兴奋好几个月吧。她百般无奈的起了身,微带恨意的抬头望着这殿中的国之储君,心里五味俱有,想自己本不想来攀龙附凤,却落了这么一个下场,旁人还不知如何想像,真是冤枉的可怜。
那太子端详完自己刚书写完的横幅,抬头活动了下脖子肩膀,没想到正对上涵玉异常仇视的眼神,一时惊住了。涵玉更没料到他会突然抬头,还瞪着一双狭长的眼睛朝自己看,知是自己刚才的表情过于僭越,一下子吓的魂飞魄散,口里念着佛号,低头快步想溜出去。
“回来!”殿内的声音显然不太高兴。
涵玉浑身一哆嗦,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李公公还以为事情有了转机,笑着一溜身钻了回来,“太子爷答应了?”
“答应?”太子干笑了一声,把笔扔在了桌子上,迈着步绕了出来。涵玉站在门褴外面,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心想自己被魇到了吗,犯什么神经去狠瞪这位大主子
“你脾气不小啊”太子转眼已走到了她的面前,讥笑着开了口,“本宫哪句说的得罪你了?”
李总管惊讶的望着太子和涵玉,嘴都闭不上了。涵玉心里一灰,想今日算是彻底把小命给葬送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当下胆子一壮,向地上扑通一跪,“民女知罪,只是想死的清白。民女本是月光公主的伴读,蒙皇后娘娘天外施恩,下旨赐来伺候太子殿下笔墨,民女本无什么鸿图大志,只是听命行事,绝不是那种不知廉耻,攀龙附凤之人。”
李总管一听愁坏了,赶紧跪了下来,赔笑说,“太子爷您别跟这奴才一般见识,老奴把她领回去好好教训一番”
太子手一挥,止住了李总管的言语,表情严肃,淡淡的开了口,“你还挺特别也不怕罪加一等。”
涵玉心里苦笑,这大不敬罪已经到头了,她还怕什么呢,索性昂起头来,“生亦何欢,死又何惧,废涵玉一草芥春秋,成全太子的千载英名,何乐而不为。”
太子紧紧的盯着她,微黑的脸庞棱角分明,涵玉毕竟心虚,哪敢跟他对视,眼一垂,心想还有月光这根救命稻草,待会如何能让人捎消息呢。
没想到的是,太子沉吟了半响,转身踱回了书桌,展开了自己所写的那幅横卷,边看边说了一句话,“领她去见太子妃,明天开始轮值。”
涵玉晕乎乎的又似走了好运。被满脸带笑的李总管四处带着磕头。一圈公事做完,李总管也放了心,笑咪咪的望着精疲力竭的涵玉,话出感慨,“皇后娘娘的眼力就是没挑,董姑娘您还真对了太子爷的脾气。”涵玉闻言一惊,刚想说什么,就听旁边传来一声“李总管万福啊!”东宫的紫衣总管张公公出场了。
两位总管寒暄了几句,李总管就将涵玉正式交到了张总管的任上,涵玉忙施礼问安,张总管笑着上前答礼,四目一对,张总管竟愣了一下。涵玉见他立刻又恢复了平常神色,心里略一奇怪,也没往深了想,随即一切按部就班。
第二天一早,涵玉穿戴整齐,早早就到了启泰殿书房当值,昨夜的书画卷轴还没收拾的好,乱乱的散在长条桌上,涵玉耐心的一一规整,见一新书长卷还未得裱,被暂放一旁,她心里猛的记起这书卷正是自己觐见时太子所书,忍不住好奇偷偷打开一看,见写的是《孙子兵法》九地篇:“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字写的规矩方圆,端正有力,只是在“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生”字上着重了笔墨,换写了于其他字截然不同的字体。涵玉正心里研究着呢,就听得外边一阵低紧的脚步声,像是一队人快跑着进的殿来。她赶忙把书卷放下,垂手站到了一旁。
太子果然似外间传闻般勤勉,有未来天子的风范,一天时间安排满满。期间太子太保蒋於辑也来了一回,一眼瞥见了涵玉,先是吃惊,后又似想到了什么似的,表情变的鄙视不屑,谈完公事后,意味深长的望了涵玉一眼就离开了。晌午一过,太子又来公事。涵玉一直站到傍晚,递笔研磨,擦台送水,这太子只是瞧着书折卷帙,眼梢都没瞥她一下,一句废话也没跟她说。涵玉不仅暗自感慨,怪不得陆重阳放心她到东宫,这主子连正眼都不瞧自己一下,怎会有事呢
申末时,终于有太监进来禀报,太子妃询问太子是否去她那进膳,太子瞧了一眼窗外,点头起身出门,突然又似想起了什么,回身望了涵玉一眼,说了第一句闲话:“时辰到了你就自己退下。还有,让张总管把你的丫头也带进来。”
涵玉愣了,呆望着太子的背影消失在正殿。
傍晚的时候,太子妃又加了恩旨,让涵玉回去和同窗们再好好聚一下,过一天再回东宫当班。涵玉惦记着可以和陆重阳见面,兴奋的不得了,哼着小曲,坐着东宫的马车,摇摇晃晃的回到了集芳社。女官们和婆婆丫头们听到消息都跑到小院来看她,涵玉一时间风光无两,真有点春风得意,衣锦还乡的味道。敏儿听得自己可以到东宫去伺候小姐,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直拉着涵玉掉眼泪。玉秀虽已被配到了别处,听的消息也替涵玉和敏儿高兴,这主仆三人当下抱在了一起,喜极落泪。
看热闹的人渐渐的离去了,涵玉刚想开口让敏儿去寻陆重阳的消息,玉秀在一旁拍着脑袋叫了起来,“小姐,我差点忘了!昨天有位公子来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