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聪明人开给聪明人的条件,优厚、合理且双赢。
梅殷退朝会,直接去了徐府,事实上,梅殷这几天一直住在徐府。因为他和徐辉祖关系一直很铁。
事实上,徐辉祖曾经想把朱明复是替身的事情告诉梅殷,但徐辉祖考虑到梅殷这个人忠厚有余,应变不足,恐怕难以接受这种惊天大计谋。
所以徐辉祖只是隐晦提到,皇上在火灾中受伤后,虽很快复原,英明依旧,但是记忆力有所衰退,对很多旧事都不太记得,希望给他打个预防针,免得朱明复露陷。
但是朱明复的计策一说就让梅殷欣喜万分,哪有心思看出朱明复的破绽呢。
梅殷马上到徐辉祖的书房,跟他说了皇帝这次召见的意图,徐辉祖忽然觉得当今之世界,出了朱棣之外,这个朱明复也很厉害啊。
因为这个方案确实很高明,比自己的积聚两三年后再战的向法要高明的不止一点两点。
他确实是一个头脑很好的人,这样的聪明人竟然只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只是一个他当初用作死士的替身,这个朱明复到底是何许人也,难道真的是太祖遗落民间的龙子龙孙?
从朱明复的计策中,徐辉祖发现自己长久忽视了一个重要东西,那就是朝廷的巨大政治优势。
朱棣攻打济南时,之所以对铁铉树立在城头的“太祖高皇帝”的木牌,不敢用炮击,是因为朱棣的最大优势不在于军事,而在于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所以梅殷的遗诏一出,朱棣的力量就解除了大半,再加上恢复藩王,朱棣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出兵,他如果硬来,众叛亲离将是他的下场。
“就照此办理,梅殷,你赶紧回淮安准备出兵,我的兵马随后就到,我再找几个秀才给你写一篇《奉太祖遗诏征讨不臣檄》”徐辉祖对梅殷说道。
此时,徐辉祖的心中有了一个大疑问,朱棣的问题估计只要半年就可以解决了,但朱明复这个冒牌皇帝会不会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正文 第三章 遭遇哀兵
更新时间:2014…5…30 9:24:42 本章字数:3529
朱明复这段时间一直和陈妙儿在一起,因为陈妙儿是有名分的嫔妃,他已经册封陈妙儿为选侍,这是后宫嫔妃中的倒数第二个等级。
朱明复觉得不能一下子封得太高了,不然以后没有手段讨她欢心了,再者,人应该一步一步走,一步登天总是后患无穷的。
陈妙儿从此有了自己的一处宅院,司礼监还分配給她两个宫女和三个太监。此时,皇宫的所有维修工程也已经顺利完工,朱明复从临时住所搬到正式的皇帝寝宫了,不过朱明复也没觉得这里特别豪华,似乎还不如后世的五星级酒店,看来真正奢侈的还是现代人啊。
这几天,陈妙儿很开心,因为她有了名分;朱明复也很开心,因为他消除了战争。
两个开心的人在一起常常会发生很多事情的。
这几天,金胜淮一到夜晚就按照密道地图,一个一个的爬地道,试图寻找通往明教的入口。
对这一点,朱明复不急,皇宫内的地道虽然复杂,但金胜淮毕竟是当年参与工程的人,假以时日,肯定能找到的。
加上徐辉祖已经同意了朱明复的和谈计划,朱明复这几天真的是难得的轻松。
他拉着陈妙儿的手游遍了皇宫的每个地方,这里的建筑很华丽,这里的人都很恭顺,这里的草很青,这里的花很香,身边的爱人很美,朱明复穿越以来从没过过如此舒心的日子。
每当陈妙儿惊讶于皇帝不认识路时,朱明复只好说:“朕在武昌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导致记忆力衰退了,不过朕在武昌时,心中老是惦记我的妙儿啊!”
“真的吗,皇上!”陈妙儿笑得无比纯真,无比惹人怜爱。
古龙说过“笑得甜的女人,将来运气都不会太坏”,此时的朱明复正努力想给她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这个目标,他还有好多事情要去做,有好多坎坷要去跨越。
这几天,朱明复不仅把皇宫的路认全了,也把皇宫内的机构和机构的主要领导差不多认全了。皇宫内的机构除了后宫就是太监,后宫在上次的火灾中死伤惨重,剩下的人都被徐辉祖送到武昌去陪两位皇子了。
皇宫里最多的就是太监了,比朱明复想象的要多的多,庞大的太监机构简直是Q版的一个朝廷,怪不得明史上会形成宦官势力,宦官集团可以和文官集团对抗,有时还会占优势。
庞大无比、部门众多的太监机构共有十二监四司八局,什么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惜薪司、兵仗局、银作局、混堂司。其实每个监局司最大的头才叫太监,比如司礼监太监,太监下面还有少监等十几个各种官职的领导。
朱明复不喜欢官僚主义,他判断这里肯定存在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明争暗斗的弊病,也许自己应该在皇宫里开个工厂,让他们找点事做,这样就不会老想着干政了。
听陈妙儿说,大多数太监领导都是徐辉祖新提拔起来的,包括皇帝身边的宫女都是新换过的。
根据穿越前的知识,朱明复知道皇宫内最有权势的是司礼监和御马监,他特别记住了这两个部门的领导,一个叫李忠李公公,一个叫萧国萧公公。
不过司礼监的少监叫王真的,令朱明复印象很深刻,因为王真不像一个太监,很有点霸气。朱明复问陈妙儿,竟连陈妙儿也没见过。
“除了自己的军队王伦卫外,自己必须在太监中培植自己的亲信,虽然他们都是徐辉祖的人,但总是有漏网之鱼的吧。”朱明复确定了自己的第二步计划。
·············································
徐辉祖让吏部侍郎杨荣等人起草的《奉太祖遗诏征讨不臣檄》,朱明复看过了,这篇大作真的是文思激越,大气磅礴,简直可以和骆宾王的《讨武檄文》媲美。
所以此文一出,传播速度竟然比梅殷的军队跑的还快,听说连北平的士人都在传颂这篇文章。
几乎天下的士人百姓一时之间都知道了杨荣,都知道了握有太祖遗诏的梅驸马,一时有“徐辉祖多兵,梅驸马多望,杨侍郎多才”的顺口溜流行开来。
此时,梅殷统帅二十万大军已经开到山东,朱棣的主力在北平和济南,山东南部只有几个大城留有少则一二千,多则七八千的二线部队。
虽然朱棣也没指望这些二线部队能守住城池,但是能够拖延时间总是可以的,就像当年徐辉祖让王伦所做的那样。
可是,每当梅殷布置妥当,准备攻城之际,城内就有人举着白旗列队出来了。
梅殷问前来投降的将领,“当年燕军与朝廷作战,虽败也不会溃散,今天你们为何不战而降,你们不怕燕王怪罪吗?”
第一个投降的这样回答:“禀告梅驸马,我们不是向敌人投降,我们是服从太祖皇帝的遗诏,燕王知道了肯定不会怪罪。”
另一个人的回答很聪明:“梅驸马,我们从未跟朝廷作对过,我们只是想清除离间皇室的奸臣,现在皇上已恢复藩王,我们为什么要打仗?”
还有人回答得更直白:“朝廷现在有徐辉祖在朝,有你梅驸马带兵,又恢复了藩王,燕王已经大势已去了,我决定归顺梅驸马。”
梅殷就这样不战而下五城,收编燕军一万余人,一直到莱州城下,梅殷等了一下,没见白旗后,就开始布置攻城。
莱州的守将恰恰是刘荣,刘荣手下有八千人,都是原来朝廷军投降朱棣的。
这个刘荣就是洪鹏手下师爷沈孝成的老东家,他知道自己是投降过去的,在建文帝的手下肯定没好果子吃,所以他唯一的活路就是死守。
但是他知道他手下的人未必愿意死守,他很清楚他南边的五个城池发生了什么。
于是他先是派人防火烧了军队家属居住的聚集区,一场大火伤亡惨重,有数百人遇难,多为妇孺,然后刘荣声称抓住放火的凶犯,不错,凶犯正是朝廷的人。
这几个凶犯几分钟之内就被将士们的愤怒给撕碎了。
然后刘荣又声称朝廷将严惩他们这些投降燕军的人,抓到之后一律挖心破腹,株连九族,总之是非常非常之惨。
最后刘荣拿出一大堆金银珠宝,分给将士们,将士们在仇恨和金钱的双重刺激下,决定和朝廷军血战到底。
梅殷从马上就感觉到这座城市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守军的士兵的眼中喷着火焰,梅殷还没攻城,就听到守军发出一阵阵虎狼一样的吼声。
那是吃人的声音,梅殷听梅思祖说过,当军队杀红眼的时候,人会发出野兽一般低沉的吼声。
梅思祖当年告诉梅殷,如果你碰到这样的军队,最好的办法是避其锋芒。
梅殷果断暂停攻城,但是他不能一点都不做。
于是他命令火器兵发射一阵火铳,城上的守军有的躲避,有的竟然仍然屹立城头,梅殷又令弓箭手射击,城上的守军也回以弓箭。
但是奇怪的是,守军的伤亡似乎不多,而自己的弓箭手却伤亡不少。
要知道自己的弓箭手用的都是特制的攻城箭,而且自己弓箭手都是站在普通箭的射程之外射击的啊。
难道守军也有了射程更远的弓箭吗?
梅殷命令军士拿来几支弓箭查看,并无异常,他让一队士兵拿燕军的弓箭回射到城中,竟然没有一只可以射到城墙,最远的一支离城墙还有十步之远。
看来这是一支哀兵啊!
古人云:哀兵必胜!
这些人肯定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精神高度专一,从而激发潜力,导致普通的弓箭射出了超常规的距离。
正如写汉朝的李广的那首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李广虽然猛,但也无法将箭射入石头里,而他在受惊的情况下却做到了,连李广自己也不明白。
梅殷从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