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圣上,吴大将军之忠义,天下皆知!因此对于其异姓封王,臣等无不心服口服!不过……”说到这里,张仲叔语调一转,回头望了吴子昂一眼继续道:“对于子承父职这一项,微臣觉得有悖于国法,还请圣上三思!”
“左相觉得何处与国法相悖!?”武威眉头一皱,反问道。
“我大秦开国以来,于太祖晚年增设威武大将军一职,统领全国兵马,自此以后,虽增设扬威,镇远两大将军分执西,北两方兵马,但威武大将军仍是重兵在握,实为三大将军之首。虽然自太祖之始,威武大将军一职便由吴家担任,但并非说明此职世袭,完全是由于吴家英才倍出,以其杰出功勋方使得百官心服!”左相张仲叔侧身斜睨吴子昂,口中侃侃而谈:“而如今吴子昂虽是已逝威武大将军之子,但寸功未建,声望亦无,以其平庸之身安能当得我大秦要职?圣上若因心存愧疚而勉强封赏,岂不让天下仕子寒心,殿上百官亦无法心服!”
见左相张仲叔出言反对,凤常,田光两人心中不由一紧,暗道事情要糟!
果然,随着张仲叔的出列,又有三位大臣相继站了出来附和道:“臣等觉得左相大人言之有理,还请圣上三思!”
事实上,张仲叔所言确是十分有理,以吴子昂这等毫无名气,又无功绩的豪门子弟,凭着父辈的光环,充其量也就是封个四品官以示安恤之意,威武大将军一职主掌大秦最为精锐之师,岂是任谁都能担任的?
“凤卿可有何高见!”武威对于以张仲叔为首的大臣所置反对之词暂且不理,转眼向凤常望来。
凤常心中一安,心知皇上这是让他出言陈词,以作反驳,由此可见,皇上册封一事,主意已定。
想毕,当下恭声回道:“回皇上,左相所言确有些许道理,但微臣却不能完全苟同!诚然,正如左相所说,威武大将军一职乃我大秦要职,非战功显赫者不能担任,但容我反问一句,如果不让吴子昂子承父职,满朝文武,又有何人能俱备吴大将军之德行补替这威武大将军之位!?”说罢,凤常目光望向群臣,沉声问道。
张仲叔闻言一怔,凤常这句话倒真把他问住了,吴天耀一死,确实没有哪位将军有资历能进补威武大将军的空缺!扬威大将军宫严已是大将军身份,不在人选之列。老将军赵启这次是临时启用,除此之外,再无合适人选了。
“凤上将军说的不错!”田光闻言亦迈步出列,目光望着张仲叔与其余三位大臣,脸上露出不屑之意,口中冷冷地道:“实话实说,大殿之上除了子昂之外,谁若敢说自己胜任这威武大将军之位,老田我第一个站出来扇他的耳光!”
听两位上将军出言表态,其他大臣不由面面相觑,很明显,两位上将军代表军方是站在吴子昂一方说话的。
吴子昂立于朝堂之上,眼观鼻,鼻观心,犹如老僧坐定般面无表情。他深知,此时非是他开口说话之机,保持缄默才是正道。
“就算无人胜任,也不能随意迁就!微臣的意思是‘宁缺勿滥’!”张仲叔一怔之后,立刻出言反驳道。
“那请问左相大人,空闲威武大将军一职,那南部二十余万兵马该如何安置?”凤常闻言不由冷笑一声问道。
“圣上可遣两位上将军代为执掌!”张仲叔脑中一转,口中提议道。
“多谢左相大人的美意!眼下吴大将军去世未久,我与田上将军实是没有把握安抚平阳十余万精锐铁骑的军心!”凤常冷冷说道:“如果真按左相所言,那么我敢预料后果就是,赵启老将军将再次率新征集的十七万大军南征,施用武力收复平阳?”
听闻凤常所言,满朝大臣不由现出恍然大悟之色,这两位上将军全力赞成吴子昂子承父职,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安抚平阳城内十余万精锐铁骑。不管是虚职也好,实权也罢,也不管吴子昂本人是否平庸,眼下只有让吴子昂登上这大将军之位,才能使得南军军心稳定,而不致于生出祸端!
如此看来,这武威大将军一职由吴子昂担任,倒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左相张仲叔闻言面色不由一变,对方以‘安抚军心’为理由进行反驳,确是极其高明,尤其凤,田两人皆是自平阳归来,对于平阳局势,没有人再比他们更清楚,因此两人所言也就更具说服力!
“上将军怕是有些言过其实了罢?平阳局势未必如你所说那般不堪!”出面力挺左相的三位大臣之一,奉常公孙弘仍强自辩道。
“是否言过其实,圣上与诸位心中自然有数!我想问问公孙大人,拒绝吴子昂封将,一旦平阳有变,你,杨大人,还有左相大人,哪一个敢负这个责任?”
凤常冷冷注视着以左相为首的几位大臣,以铿锵有力的语气反问道。
张仲叔与公孙弘等人不由哑口无言,他们确是不敢拍着胸脯向对方叫板,担保平阳无事!
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吴子昂心中不由暗赞,凤伯外貌虽给人一种粗犷之色,然则心思缜密,谈吐之中锋芒毕露,其言词之犀利令这些文官亦招架不住。
眼看张仲叔等几位大臣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之时,一个声音自殿门处传来:本将敢负这个责任!”
第三卷 秦都风云 第六十六章
众臣循声望去,却见殿门处,一人大步行来,面容冷峻,身着戎装,正是大秦另一大将军——扬威将军宫严!
见到宫严上殿,左相张仲叔暗舒了口气,与凤常与田光这两名武夫对抗,还得依靠同是军方出身的宫严不可。
凤常与田光见宫严忽然现身,心中不由一惊,这宫严被委以守关重任,此时竟赶回京城,难道说是皇上暗中下旨召唤他回来不成?
两人心中的疑问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宫严大步来到吴子昂身旁,冷望了对方一眼之后,向着秦皇俯身拱手道:“微臣未得圣上召见,擅自回京,还请圣上治罪!”
武威望着一身戎装的宫严,眼中闪过一道杀机,对于眼前这个与他同样想图谋大秦江山的人,他已经完全摒弃了拉拢的念头,如今见对方未经召唤擅自回京,心中一动,便想趁机将之捉拿问罪。
然而再望了望左相张仲叔与其他几个大臣,武威不由又忍了下来,擅自回京,罪不致死,如果因此而打草惊蛇,使得其党羽有所警觉,反而不美了!
当下眉头一皱,微露不快之色道:“大将军如此匆忙回京,不知所为何事?”
“微臣正为威武大将军册封一事而回!”宫严神色如常,似是毫不担心皇帝会治罪于他,继续道:“圣上难道忘了,历代威武将军之册封,文武百官皆应到场,微臣身为武官为首,理应参与,故莫等圣上召唤,连夜返京!”
“寡人是因为西镇距离京城遥远,不忍心大将军来往奔波,因此未曾通传,却不想大将军消息如此灵通,更不辞辛苦,连夜返京,可见对于册封武威将军一事之重视!”秦皇武威望了左相张仲叔一眼,口中说出一番似是而非,令人颇感玩味话来。
察觉到皇上的目光向他扫来,张仲叔心中不由一紧,看样子在圣上心里,对于是谁将消息报给宫严之事已经一清二楚。咀嚼着圣上有些带有讽刺意味的话,他感到有些不妙了。
一直以来,为了削夺将军府的权力,圣上对他与宫严言听计从,视为心腹。然而自吴天耀死后,圣上竟一反常态,不但自责过失,重赏厚赐以补偿吴家,而且对于他与宫严一再疏远。
圣上打的是什么主意?莫非是将军府隐患已除,准备过河拆桥?看来,他和宫严还是低估了这位疑心甚重的君王,对于他们的动作,对方并非一无所知。
一想到这里,张仲叔的额头上不由沁出丝丝冷汗。
吴子昂冷眼旁观,‘大将军’三个字入耳,他便已经知道身旁之人乃是大秦扬威将军宫严,心中想起其子宫奇被父亲在洛城斩首之事,不由暗自冷笑,对方的来意不言自明—无非是要借机向他发难。
宫严赶在这个时候出现,明显不是巧合,这一点相信大殿之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明白。不过武威并不点破,只是用淡然的口吻继续道:“寡人恕你无罪!大将军即然适逢其会,不妨一抒己见罢!”
“微臣认为,威武大将军册封之事,决不能过于草率,吴子昂虽为吴天耀之子,然而虎父犬子,其好色贪杯,不学无术之名早已传遍京城,适问这样一个人若被委以重职,岂不让天下耻笑我大秦无人?圣上亦会因此而蒙羞!”宫严倒也不客气,双眼盯着吴子昂,目光中毫不掩饰其仇眼之色。失子之痛,使得他一反平日喜怒不言于色的深沉之态,语气中充满了咄咄逼人的强横。
“大将军难道未听到凤上将军之言么?”武威面无表情的反问道:“平阳十多万铁骑精锐如何安抚?寡人实在心忧啊!”
“圣上若真把大将军之印赐于吴子昂,不但起不到安抚南军军心的作用,反而会使其更加嚣张跋扈!这对于解决平阳之乱根本于事无补!”宫严沉声说道。
“那依大将军之见呢?”武威淡淡问道。
“依微臣之见,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南军割据之大患,必须要从徐图之,赵以恒,燕衡三将着手!只要设法拿了这三人,平阳群龙无首,便再难起风浪,圣上再委田,凤两位上将军之一前去管治,定可消除隐患,重将南军掌握在朝廷手中!”宫严似成竹在胸,刻意提高了声音答道。
“那如何拿下这平阳三将呢?”武威似是意动,接着问了一句。
“此事说来,却也不难,这三将对于吴天耀之忠心已远超于朝廷,圣上只须软禁吴子昂,并迫其传言于平阳,令三将前来京城封赏,之后便可一举拿下,永绝后患!”
宫严此话一出,包括武威在内的众人不由倒吸了口冷气,对方所言,倒真是一劳永逸之计。只不过在吴子昂面前这般毫无顾忌,却有些欺人太甚了。
“万万不可!”凤常闻言不由面色一变,上前一步道。
“有何不可?”宫严转身冷笑反问道。
“平阳之行,圣上曾答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