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锋-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古以来。就有“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之类的话。上位者巴不的老百姓什么都不懂。就只知逆来顺受。可们大人却要推行全民识字。三位可知缘由?”随着马车缓缓的移动。瞄了一眼外面繁忙的景象。路一辞又向正打量着路边情景的三人问道。

“愿闻其详!”顾转过头来。微微拱手道。

“推全民识字。实是为了长久安。”路一辞解说道:“因为只有大家都读书认字。才会尽可能的减小甚至消弥士人与农工商之间阶级差距。”

“这话何解?”黄宗羲立即问了出来。“自古。便是士农工商四民并立。士人为首脑。农为根本。工为用。商主流通。四民健全。方可天下安定。全民识字虽然好。可真若做到了。岂非消了士人的存在?如此。何人可为首?而若无首脑主持。天下必乱啊!”

“呵呵。三位先生。大明如今也是四民并立。可它乱的可够呛!”路一辞微微一笑。也不正面回答。只是说道。

“这不一样。”王夫之摇头答道

“有什么不一样?士人自古便自认高人一等。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掌握了知识。掌握了政权。可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对自己所需要做的工作却基本不了解。而士人所代表的绅们。在每个朝代。其实都是天下大乱的根源。”路一辞冷笑道。

“顾某知道。当今天下确实有许多为富不仁之辈。也知道确实是有着数之不尽的贪官污吏。是因为这些人。才会使的我大明陷入如今的境的。可是。路小先生所言。似乎有些过于偏激了吧'”顾皱眉说道。

“一都不偏激”路一辞笑了笑。又向顾说道:“听说顾先生并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过历朝历代的各种情况?不管是他们的发展。还是最终的灭亡!”

“路小先生这话又什么意思?”黄宗羲的兴趣这时候已经彻底提了起来。他知道钱谦益为什么要把这个路一辞留下来了。这个少年人已经不仅仅是不简单的问题了。光从刚才的那句问话。他就发现。这个路一辞。或者说是那个|么东北大学所研究的问题似乎远比大明的那些书院所研究的要深入的多。大明的书院学习的是圣人的学问。可这个东北大学似乎已经研究到了历代王朝的兴衰的根本。而很显然。这中间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是啊路小先生道你们那东北大'…究过这些?”王夫之也问道。研究历朝历代的发展灭亡。这

明的那些书院。又有谁敢去做?

“当然。”路一辞微有些傲然的道。

“那不知……你们研究出了什么结果?”黄宗羲紧接着问道。他在史学上的造诣非常深。'里对历朝;代的发展灭亡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但也正是如此他才想听一听路一辞能不能有|么新颖的见解。毕竟。从对方刚刚所说。推行全民识字居然是为了长治久安这一条上。他就发现。东北的执政方法与历朝历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知”

“?”

“正是。”路一辞点点头:“实。王朝的兴乱不过是利益的再分配。而这种再分配也正是因为知识的不能共享所导致的不平等所致!”

“愿闻其详!”

几乎一致的宗顾王夫之三人都伸长了脖子。三人说是学究天人。也都还较年轻。可是他们三人的学问却是不用说的。路一辞的话虽然有些模糊。却顿触动了三人的内心一直在研究并且渴望的东西。似乎为他们张开了一扇窗户。可是。窗户的开口太高。他们无法看到外面东西。只是看到了透过窗户的那一缕光线。所以。他们才会这样急不可耐的想要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天下大乱接原因其实很简要么是外族侵。要么是的兼并要么是昏君当……但是。不管是哪一条。归根到底。其实都是因为老百姓不堪其苦。可是。老百姓为什么会苦呢'只要读过两年书的人。都知道“以农为本”这句话。也都知道。我华夏大的。有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是农民。可是。话虽如此。不管是谁。却几乎从来都瞧不起农民。并且将其当成了可欺之辈。甚至于农民本身也瞧不起自己。有的农家为了摆脱这个身份。几乎倾家荡产的去培养一个读书人。这都是为什么?因为农民没有知识!他们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做。只要是农民。就几乎没有权利。有义务。他们要承担来自朝廷官府的主外寇……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压力。却不能去享受自己所创造的成果。甚至连最起码的温饱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知识。学习知识权利。都在士人或者商人之辈中掌握着。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在士人手里。甚至于。士人还把手伸到了商人之中。使其成为己的附庸。就是所谓的官勾结。这样一来。士人几乎完全垄断知识。并且借用知识。定下各种规则。为自己谋利。而没有知识的农民。还有无数的老百姓。因不懂这些。就成为了这些规则管束的人。进而受到了各种压迫。”

“……”黄宗羲三人沉思。都没有说话。身为士人。路一辞的话自然不好听。但以他们功底当然知道这些话只是泛指。所以。他们也没有必要去拿一些例子来反驳。毕竟。殊不等于普遍。

“老百姓没有知识。只有按照有知的人所定下的规则去行事。如此。他们没有话语权。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逐渐的被压迫下去。并最终到了无法忍受的境的。于是。他们了自己的生存。不的不爆发出来。这就有了历代王朝年的乱象。而。同样的。因为没有知识。这些动乱的最后。老百姓又被某些有知识的人所利用。变成了对方手里的工具。之后。这些有知识的人利用老百姓打败了另一些有知识的人。的了国家政权。然后。他们对老百姓稍稍好一些。又立下表面是新。其实依旧的规则。继续享用老百姓的劳动成果。压迫他们。再之后。老百姓忍受不住。再次爆发。如此循环往复。也就成了说书人口中所说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惜。那些说书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知道凝结了历朝历代亿兆百姓的多少痛苦与血汗。

”路一辞微微叹了一口气。转头望向窗外。

……

“所。楚大人才推行全民识字。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拥有知识?好一会儿。顾才又向路一辞问道。

“是的。不过。全民识字只是基础。老百姓能不借用知识参予制订规则。并且进而用之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说不定更久!我们大人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一种试验罢了。”路辞答道。

“天下百姓何止亿。所有人都读书。又如何科举?如何选拔官员治理?”王夫之问道。

“不知楚大人想过没有。天下刁顽之人甚多。若是这些也读了书。懂了法。找出其中漏洞。进而借此做恶。又该如何?”黄宗羲也问道。

“全民识字。固然是非凡之举。可是。如此一来。士人岂非就要真的消弥于世间?天下因守旧之人不知凡几。楚大人若要入关。难道不怕这些人生乱吗?……有。楚大人如此作为。似乎对君王之位不以为然。莫非他无意问鼎中原?若是这样。他何不起兵入关。助朝廷伐灭各的叛军?然后。以再造乾坤之功的巨大威望。将各项政策推行下去?”顾又接着问道。

“呵呵。三位的这些问题我们有的想过。有的没想过。不过。这就要靠三位自己找答案了”路一辞笑道。

“自己找答案?”

“没我们大人说了。三位在北期间。可以多走走。多看看。除了极个别的军事要的。我东北六省对三位不设防。所以。路某觉。三位可以自己去寻|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路辞微笑着说道。

“楚大人如此大方'”黄宗羲问道。

“当然。三位不是普通人。我们大人自然|相待!”路一辞笑道。略略的扫了一眼顾。居然直接就问楚钟南是否有意问鼎中原。胆气果然不小。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两百一十五章 绝不出兵

宗羲、顾绛,还有王夫之三人在东北呆了没有多久,了不过才一个多月,正当三人愈加兴致勃勃的时候,消息传来,李自成即将兵临北京城下,而此时,可怜的樂祯皇帝却再也找不到什么兵马来北京保驾,只能凭着京营的那些花架子兵去守卫高大的城墙。可是明显人都看得出来,京营根本无法抵挡势头正盛的李自成大军,如果没有援军的到来,北京城被攻指日可待。在这个时候,向导路一辞带三人找到了钱谦益,继而,又逼着钱谦益带他们前来拜见一直没有踪影的楚钟南。

“大人当知,不管您到底是想夺取天下,还是打算继续效忠大明,京畿重地都不能任由闯军夺走。否则,必然被天下有识之士所轻视,对大人日后的大业大为不利。”

顾绛的话有些直白,楚钟南记得曾经听过一句话,那就是野心与雄心的唯一区别只在于后者更加容易说出口来。可很显然,顾绛并没有在意他的心里跳动着的到底是野心还是雄心。这家伙只管事实,这让他有些高兴,同时也有些不悦。不管怎么说,大明虽然失去了民心、民望,却还是人们所认定的正朔,也是他先前一直“服从”的政府,这样直白地指出自己表里不一,虽然楚钟南自认脸皮很厚,也微微有些不舒服。

“三位先生都是这个意思?”楚钟南又向站立的另两人问道。

“请大人发兵入关。”黄宗羲和王夫之两人躬身说道。在东北地一个月让三人颇为震撼。

他们想不到,这不过是才刚刚平定了不足两年地广大土地,在短短的时间内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治安稳定,百姓积极,最重要的是,楚钟南居然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支持。而路一辞带他们前往参观的那些仓库、兵营之类,更是让他们对楚钟南的实力有了一个初步地认识。在他们看来,只要楚钟南决定出兵,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