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锋- 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他们所作的一切都将成为一场空。尤其是祟祯只是在北京失陷的时候失踪,并没有证据证明其已经驾崩,他们就这样着急上火的打算拥立新帝,肯定会被许多人解释为别有企图。政治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虽然马士英、阮大等人还有意继续立挺小福王登基,以期图得更大的权位,但因为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都坚持要先行确认东北军是否真的接到了樂祯之后再谈此事,马阮等人也没有办法。毕竟,虽然史可法的人缘并不是很好,位他们的力量却不容忽视,尤其是没有樂祯的旨意,史可法就仍然是南京兵部尚书,掌有南京方面的兵权。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

而到了樂祯十七年三月初,江南名士黄宗羲、王夫之,还有先前被大明朝廷的官员们送到朝鲜的钱谦益等人被东北军水师护送到了南京,出示了盖有玉玺的祟祯亲笔诏书,而因为同行的还有太子朱慈,不少南京的部院大臣都认识,于是,在史可法与东北军水师的共同努力下,诏令得到了执行。钱谦益成为礼部尚,史可法成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统领刘泽清、黄得功、高杰、刘良佐以及左良玉诸部,准备北上讨伐李自成。马士英为都察院都御使,兼领凤阳军务;阮大为兵部右侍郎……一干重要官员都受到了封敕。至于小福王朱由与潞王朱常,还有先前因为私自招幕兵马,意图参加平定农民军而被大明朝廷忌,被囚于凤阳的唐王朱聿键,以及一些靠得近地宗室子弟,都被东北军水师以樂祯的名义送往东北,理由是天下大乱,皇族调零,祟祯想要见一见亲戚,询问一下宗室们的情况。而黄宗羲与王夫之两人则四面联络各地士子,以自己的关系号召大家前往南京辅佐太子朱慈。不久,年青一代名士方以智、朱舜水、张明弼、陈贞慧、侯朝宗、吴应箕、冒襄等人纷至沓来,并俱被太子朱慈授予官职。但是,很不幸的是,冒襄等人因为新任兵部右侍郎阮大,以及江北四镇之一的军阀高杰(此人曾为李自成部将,后撬了李自成的老婆跑了)有仇,担任官职之后,不仅没有思索如何才能同心协力讨伐李自成,反而一开始便相互攻讦,致使南京刚有转机的局面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太子朱慈性子软弱,没有什么经历,无法驾御全局,同时因为不了解情况而不知道如何处理手下的争执,只能不住的和稀泥,可这样反而使得手下地争执分歧越发严重。而钱谦益因为受到了楚钟南的暗中指示,除了暗中不住将东北军水师的势力扩张开来,却根本不打算掺入这些争执,即使是朱慈等人请求,他也是百般推托,声称不敢乱来,以免引发更大重臣史可法也不擅处理人际关系,同时因为还要主持军事,早已远离南京前往扬州,如此一来,南京朝局渐由马士英、阮大等人所控。马士英内结宦官韩赞周、勋臣刘孔昭,外约黄得功、刘良佐、高杰还有刘泽清等统兵大将,并与阮大相互勾结,把持政权,开始迫害政敌。不久,冒襄等人便被抓捕入狱!而这种景象,也使得原本还心存热血打算大干一场的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朱舜水等有识之士渐渐失望,南京城刚刚迸发出一点儿生气的景象再次沉寂了下去。

而就在南京方面不住整合各种权力地时候,李自成却依然顾我的在北京享受生活。大将李岩逃回之后,不久便上书言四事,请求李自成整顿军纪,最好还是搬出皇宫,不要着急登基。他的理由也很简单,整顿军纪是为了北京城的安宁,为的获取民心,而搬出皇宫并且暂不登基,则是因为樂祯却并未失德。这也是说,大明这些年的混乱不堪,老百姓地生活困苦,责任并不能全都盖到樂祯身上,所以,他们必须给予樂祯一定的尊重。就算想登基,也得等到真正抓到祟祯之后,以禅让的形式进行。

可是,李岩没有想到,他的忠心所为反而引起了李自成的不满。他不仅上书地时候没能见到李自成,得到了批注也只是三个字:知道了!

不过,这还不是李自成最大的败笔。这位闯王最大的败笔就是他依然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起义军地草莽领袖,而不是一个即将登基的皇帝!明朝降臣礼部尚书杨观光奉命着手为李自成地登基大典作准备。杨观光是山东登州人,是当时颇为著名的理学家。李自成虽然因为闯军刚进入北京之后地所作所为而不得士大夫之心,但了本人依然极力想改善与明朝降臣的关系。但是,因为他是农民出身,这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李自成召见杨观光时,杨观光劝他放弃酒色。

李自成却哈哈大笑说,若他远离酒色,怎么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另外,李自成不习礼仪。牛金星、杨观光为他筹备登基大典,需要他配合,但他却对这些繁琐的礼仪感到厌烦,只试了一次便不再训练,并自称马上天子,无须这些礼仪。这些事传出,李自成立即被诸多读书人所鄙弃,认为他只是“沐猴而冠”。因为他并不是传统儒家模式理想的君主,不仅所作所为差劲无比,在最基本的表面行为上也距离历代开国君主差着十万八千里。

而除此之外,李自成竟然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在北京建都。他对牛金星等人说:“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京未足易一西安!”

面对如此无奈的情况,李岩,还有宋献策等比较有见地的闯军文武官员都感到极为失望。但是,同在一条船,他们也没

法。不久,祟祯在东北的消息传来,李岩再次向谏,认为要防备东北军的进攻。李自成终于对李岩感到厌烦,刘宗敏等人认为李岩总是说些煞风景的话,也大都感到不耐。于是,在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便一直与其保持书信往来,并且表现得极为殷勤,不仅提出要归附闯王,还透露东北军实力不过尔尔,只能稍稍压制山海关这一重大军事消息,使得李自成大大放松了对东北地警惕与戒心,甚至还主动捐了五万两银子助饷的吴三桂派来使者,声称需要闯军派出一员“有份量”的文臣或者武将前往山海关进行“招安”的时候,李自成等人把李岩推了出去。不过,总算还有分香火情在,李自成给了李岩一万兵马随行,以壮声势!

可是,大意且骄狂的李自成并没有想到,吴三桂先前所作的一切根本就只是在耍着他玩儿呢。李岩的一万大军距离山海关还有一百多里地,便再次受伏。经过短暂的交战,在北京城享了几十天福的闯军再次大败。李岩被俘,一万军士被吴三桂的关宁骑兵杀得尸横遍野。

消息传回北京。李自成大怒。立即在武英殿召集麾下。拟派刘宗敏出兵山海关。可是。令他没有想到地是。面对这种情况。刘宗敏竟然不愿出兵。还当面顶撞他说。大家都是做贼地。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面对如此手下。李自成也是无奈。恼火之余决定率队亲征。刘宗敏见状。不好再推托。便带兵随李自成讨伐吴三桂。

……

“好一个吴三桂。果然是不愧是良将。”

沈阳距离山海关要比北京远地多。得到消息自然也就晚了一些。但这并不妨碍某些人地欣喜。这其中最为高兴地自然是祟祯。这位可怜地皇帝。到了沈阳之后就被楚钟南安排到了皇太极曾经居住地小皇宫里面。身边只有周皇后、几个子女。以及十来个伺候地太监。另外。就是他地嫂子。他老哥木匠皇帝天启地老婆张皇后。不过。在东北受到地冷遇多了。祟祯也知道楚钟南是在利用他地名份。其实也就是把他当傀儡。

虽然他也闹过。希冀东北也能有那么一两个忠臣义士。可是。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他真地很丢脸。虽然他在跟楚钟南见面之后。就大骂对方狼子野心。对方也只是微笑着坦然承受。并没有一句话反驳。但是。他知道那是人家不屑于跟他计较。因为。他能在那些东北地大人物面前肆无忌惮地开骂。却连几个守皇宫地小兵都辩不过。甚至有那么两次。他还被几个小头目给驳得体无完肤。不仅自己受辱。连带着兄长天启皇帝、父亲泰昌皇帝、爷爷万历皇帝也被人拿出来数落了一通。在那些小人物地嘴里。老朱家竟成了没一个好人。全是糊涂蛋加混蛋!尤其是他自己。也因为“只知道任用奸臣。杀害忠臣良将。喜欢推卸责任。不停地给老百姓加税摊派。搞得天下民不聊生”。而成为众昏君之中地头一号!……这让一向自认勤勉英明地他大为懊丧。要不是周皇后和那位寡嫂张皇后开劝。他恐怕又要找个地儿自尽去了!

但是。受到地打击多了。尤其是还试着死过好几回。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也上去了。而且。因为身边也没有那些大臣聒噪。没有总是处理不完地烦心政务。祟祯恢复地倒也不算慢。尤其是得到东北军各路军马已经开始准备南下讨伐李自成之后。他地心情又渐渐开朗了起来。用他自己地话说。“朕或许会是一个亡国之君。但至少。朕能看着李自成这帮逆贼先死。到了那一边。也能给列祖列宗一个交待。”

“皇上能放开心胸就好。只是,我希望您是真地放开了,而不是那种虚假的伪装!要知道,郁气结于胸中,反而对身体不好。”楚钟南就在祟祯的对面坐着。他虽然看不起祟祯,也瞧不上这人的能力,但是,他佩服樂祯的刚烈。比起原来历史上那些清朝末年的皇帝,诸如道光咸丰之流,樂祯至少有赴死的勇气。宁折不弯!所以,他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人,也不是什么明君,但至少是一条汉子!

“朕没你想的那么没种。”冷冷看了楚钟南一眼,樂祯把战报扔还了过去,“这吴三桂恐怕也是循着你‘楚大王’的意思动的手吧?”

“没错。”楚钟南点了点头,又接着叹了口气:“吴三桂这人是个墙头草,还有不小的野心。本来我是想收拾了他的,可惜,他对山海关的军马控制的很严密,而且本身也挺有些将才,我又不想太早的惊动李自成,所以,为了今天的安排,我也只好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