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了,以女性观众和青少年为主要消费群体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肯定也要改变,如果说《四眼天鸡》解决了迪士尼动画部技术上的问题的话,那《魔发奇缘》则为迪士尼动画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从2002年开始,瑞恩和约翰?拉赛特就在推动迪士尼动画部的创作人员转变思维,《四眼天鸡》是一个技术方面的试验性作品。而历经四年打造的《魔发奇缘》,尽管还存在不少缺陷,却是一个关于创意和主题改编的成功实验。
《魔发奇缘》首周三天就在北美拿到了6578万美元,这是一个正常以及合格的首周票房,而且影片十天近1亿5000万美元的票房,也足以让迪士尼动画部松一口气。
同时,媒体也对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
“《魔发奇缘》是《狮子王》之后,迪士尼动画最好的动画长片,沉沦十多年的迪士尼动画重新绽放出了光芒。”
“虽然影片的结果一望而知,影片却把传统的故事叙述和现代的时尚感交织在一起。”
“没错。影片是迪士尼一贯的风格,却对女性角色有了全新的诠释,使得长发公主随着故事的展开而益加可信、真诚和美丽。”
“历经多年的沉沦之后,在瑞恩?詹金斯和约翰?拉赛特的带动下,迪士尼动画终于迎来了重新崛起的时刻。”
曾经的世界动画霸主,渐渐回到了正轨,随着迪士尼动画部门几个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当初瑞恩竭力推动的这场改革,迅速被媒体报道以及被公众熟知。甚至有小报还用上了‘瑞恩?詹金斯拯救了迪士尼动画’这样夸张的标题。
相比迪士尼动画上一部的《四眼天鸡》,《魔发奇缘》在商业上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却同样招来了不少人的批评。
其中就有不少以前迪士尼动画部门的手绘动画师,他们认为现在的迪士尼只会拼命地迎合观众和市场。而丧失了自己的传统风格。
或许这些话没有错,《魔发奇缘》从本质来说,已经背离了标准的王子和公主式的迪士尼动画,但别忘了。传统的迪士尼动画已经没落甚至接近死亡边缘了,如果不作出改革的话,还有多少人记得已经沉沦许久的迪士尼动画长片?
再说了。迪士尼可不是一个艺术研究部门,而是标准的商业集团,传统迪士尼动画当初问世的原因,也不过是能迎合那时市场的口味而已。
如果只知道坚持传统,而不知道变通,不知道与时俱进,恐怕整个世界都还停留在中世纪呢。
等到六月下旬,《魔发奇缘》在北美市场反响渐渐趋向于平淡的时候,《功夫熊猫》隆重登场。
刚刚加入迪士尼的梦工厂动画工作室,依托华特迪士尼整个传媒集团作为平台,将影片的宣传营销做到了以前梦工厂动画工作室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巅峰,影片的首周院线甚至高达近4200家。
同样借助华特迪士尼强大的宣发能力,梦工厂动画工作室也实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同步上映。
尽管这部动画长片在全球上映后,引发了媒体热议,批评和赞扬的声音都很响亮,特别是有些华语媒体,将《功夫熊猫》认定为了功夫和华人文化征服好莱坞的胜利,但实际上呢?
对于好莱坞而言,这不过就是另一部《花木兰》而已,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只是借用了一些中国元素,影片从头到尾都散发着典型的好莱坞味道。
特别是在瑞恩这种好莱坞制片商眼中,影片所有一切中国元素无一不是靠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联系起来的,而价值观又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可以说;无论影片《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表现得如何精妙绝伦,它依然是制作方的文化价值观即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制作方的文化观念即主流的美国文化如美国梦、自信、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个人英雄主义和人人平等观念等,从始至终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就像是迪士尼的动画片《阿拉丁》不属于中东,《狮子王》不属于非洲,《小美人鱼》不属于丹麦,《功夫熊猫》也不属于华人世界,它是标准的好莱坞制造和敛财工具,它如同北美其他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电影一样,只是简单甚至是粗暴的借用了外来元素。
至于原因,那就更简单了,这些异国风情可以吸引北美观众,外来电影在北美最大的卖点之一也就是异国风情。
所以,《功夫熊猫》在北美很成功,两周就拿到了1亿4000多万美元,而到了《功夫熊猫2》,瑞恩记忆中北美票房似乎遭遇了明显的滑坡。
虽然这是多方面的原因,但说起来,看第一部时,北美观众会觉得异国风情很吸引人,而到了看第二部时,那些同样的异国元素,肯定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吸引力。
其实说白了,《功夫熊猫》只是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其中揉进了中国的一些元素进去,例如功夫和佛禅静心等,确切地说是将一知半解的中国文化和典型的美式理念掺杂在一起的产物,同其它好莱坞的动画片并没有太多的差异。
“好莱坞以精湛的电影技巧和出色的画面效果将我们征服了,而不可能是里面的中国元素。”
从伦敦希斯罗机场出来的时候,妮可购买了几分报纸作为路上的消遣,其中一份华人报纸上的话,就在华人世界一片华语文化征服好莱坞的喧闹中,保持着足够清醒的头脑。
两人来英国是参加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召集的纪念戴安娜的音乐会,上了前来迎接的车子,直接奔赴预定好的酒店。
“《功夫熊猫》肯定要制作续集了?”妮可的目光从车窗外收了回来。
“当然。”瑞恩合上了手中的报纸,“不去说其他方面的收入,单是改编权,我就能从中拿到百分之十的票房分成,换成奶粉的话,足够桑迪喝到长大了。”
“是啊,瑞恩?詹金斯的作品又一次轻易征服了全世界。”
坐在他们对面的泰勒移开挡在面前的报纸,对两人耸了耸肩,“这是《太阳报》上写的啊。”
“还有呢”她干脆念了一小段,“在电影极其周边产业上,还有瑞恩?詹金斯难以做到的事情吗?”
“哦,瑞恩。”泰勒故意换了怪怪的语气,“他们似乎把你当成电影业的上帝了呢。”
“记住一点,亲爱的。”
瑞恩很认真的对泰勒说道,“我们的成功,不是说我们有多强,只是我们比其他人更具备市场意识,更尊重市场和观众。”
“我明白了。”泰勒郑重的点了点头。
“我们的成功并不容易。”
也只有妮可才知道,从遇见的那天起,瑞恩都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世界上最难的有两件事。”瑞恩伸出一根指头,“怎么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就是其中之一。”
“那另一件呢?”泰勒瞪着好奇的蓝眼睛问道。
“如何把我们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里。”
妮可和泰勒都笑了起来,等笑声过后,泰勒又说道,“我们控制着这么多的媒体,不就是为了实现这两件事情吗?而且在《阿尔戈》《斯巴达三百勇士》以及《变形金刚》出现的舆论漩涡中,我们都在引导全美公众的想法和舆论走向,也很成功啊。”(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六章 你见到的肯定是撒旦
“愿上帝保佑你,殿下。”
走进主看台的开放式包厢,瑞恩和妮可先后与两位王子握了下手,年龄较大的威廉非常礼貌的说道,“瑞恩、妮可,非常感谢你们能来参加这场音乐会。”
“这是我们的荣幸。”
客套了一句,在一位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瑞恩挽着妮可,坐在了托尼?布莱尔的旁边。
“你好,詹金斯先生。你好,基德曼小姐。”
刚刚坐下,旁边的大不列颠王国首相就伸出了手,瑞恩在上面轻轻握了下,等妮可打过招呼,这才说道,“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布莱尔先生。”
“叫我托尼就可以了。”
这位跟王室不怎么对付的首相,看着新温布利大球场中间悬挂的戴安娜画像,说道,“威尔士王妃殿下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对方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也不管瑞恩的事,他点了点头,附和道,“的确如此。”
与布莱尔闲聊了几句,瑞恩忽然想起他就要卸任了,心思迅速转动了起来。
“托尼,我记得没错的话。”瑞恩将话题转到了这方面,“你应该快要卸任了吧?”
“实际上。”托尼?布莱尔露出了似乎很无奈的笑容,“上个月27号的时候,我已经向女王陛下递交了辞呈。”
“卸任后有什么打算吗?”瑞恩很直接的问道。
“想要先休一个长假。”
听到布莱尔的话,瑞恩缓缓敲着自己的手指,“有兴趣做迪士尼的顾问吗?”
“顾问?”布莱尔的眼睛亮了。
瑞恩却点到即止,“如果有兴趣的话,我的人会与你详谈。”
卸任的政府高官成为商业集团的特聘顾问,协助解决公关和政治乃至投资领域的一些事情,在英美两地都是常态,这些名义上的顾问。说白了其实就是政商“中介”,用从政时积攒的人脉等资源,为商业集团从全球各地戳取利益。
托尼?布莱尔最出色的是什么?
无疑就是高超的应对公众和媒体的公关手段,他在公众前,总是显露出政治领袖应有的魅力、往往给予观众现代、不拘谨和善于表达的感觉,或许世人对布莱尔留下最深刻的电视讲话,就是他在1997年8月对黛安娜王妃之死所发表的演说,当中他以“人民王妃”形容戴安娜,以后即广为媒体所竞相采用。
今天这个充满了纪念味道的夜晚,这位刚刚提交了辞呈的首相。如同威廉王子一样,也发表了简短的演讲。
“今晚的音乐会涉及我们的母亲生前最喜爱的一切——音乐、舞蹈、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