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结婚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生结婚记-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只有当你“贴身”观察才会发现,她的衣服、鞋来自各种各样的地方,有商场的打折柜台,有家门口的外贸次品小店;她的拎包是精致的仿品,来自网上或哪个隐蔽角落里的商铺。
  她熟知这城市每个角落里的打折信息,每当商场开始买多少送多少的活动时,她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快速地算出怎样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东西。她的反应速度,连张生这颗程序员的脑袋都赶不上趟。
  张生从积极的角度来理解这种生活方式,无论在什么样困窘的环境下,都保持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一种良好的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恶劣环境地打击下保持这种向上的态度,也不是每个人都与神俱来地能拥有这种能力。
  张生赞赏这种态度,因为这种态度,让他有个还挺带得出手的女朋友;但在陈莎莎这里,张生却开始惧怕这种能力。
  能力都是在困难中磨砺出来的,从棋牌室里磨砺出来的陈莎莎,有一颗转得飞快的头脑。买一个发卡也要比较二十次,哪里有打折就奔哪里,讨价还价唇枪舌战,为了一个赠品的小样可以坐十站公交车去领。每次出去吃饭,陈莎莎总是能找到优惠券,所以他们的约会地点和上海商家的营销活动一起变换,吃饭从不取决于想吃什么,而是取决于哪里有什么优惠。
  没有人可以从她身上占到便宜,不管是路边的流浪歌手还是商店的老板。哪怕是张生的十块钱已经从兜里掏出来,准备扔进流浪歌手的罐子,陈莎莎一样可以眼疾手快地抢回来;哪怕他们已经坐到饭店里开始喝茶,如果店家拒绝接受他们的优惠券,陈莎莎一样可以拉起张生,头也不回地走掉。
  一开始,张生觉得自己是很理解陈莎莎的,毕竟在大城市里生活不易,陈莎莎也是在替他省钱。他有点心疼陈莎莎,总是劝她说:“我现在能挣钱了,以后会越来越好。你别这样委屈自己,我看着都累。”陈莎莎则用手指头戳着他的额头,使劲点点,说:“你现在有多少钱?能买得起几平米的房子?”
  提到房子,张生就觉得很没劲。
  归根结底,张生还是一个成都人。自由散漫,无拘无束,有时候显得糊里糊涂。可能是他身上的那半上海人的血液从没有发酵,也可能是在其乐融融的天府之国讨生活比较容易,虽然从小的生活也不宽裕,从不会乱花钱,但在省钱方面远远没有陈莎莎的心得。
  张生的经济条件是从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好转的。本来他只想毕业后赶紧找工作实现经济独立。与卫敏的分手让他可以无牵无挂的回成都,只要经济独立了,老爸就算再哀怨也奈何不了他。可没想到,保研名额下来,前面好几个同学都出国了,成绩中等偏上的张生竟然得到了公费读研的机会。
  “好啊!”老爸笑了。“打听下来,研究生肯定能落户,本科生,尤其是像你这种一无是处的本科生,多半是拿不到户口的!”
  张生稀里糊涂的读研了。恰逢他的专业和闵行的一个高科技园区搞共建,学生修满一定学分就可以正大光明去实习,实习是有钱拿的。就这样,实习生张生在艾尔普公司收获了每月三千五百块钱的实习工资。
  第一次领工资的时候,张生激动地睡不着觉。他把银行卡查了两遍,确认无误后便高兴地飞上了天。这笔钱比他爹妈工资的总和还要多。
  多年以后,张生一直怀念着那天的感觉。他后来领的工资越来越多,却再也没有收获如此单纯的快乐。
  在2004年,三千五百块钱可以得到他实习公司周围的一平方米房子。但实习生张生同学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还抱着一个缥缈的希望,攒点钱,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娶一个和他同样稀里糊涂的成都姑娘,过上简单而平淡的生活。
  陈莎莎的出现,破碎了张生的缥缈梦想。张生可以拒绝承认他是一个上海人的儿子,但他却无法拒绝成为上海人的女婿。因此他对房子的兴趣便完全不取决于他本人。
  张生知道陈莎莎对房子有多么渴望。她实在讨厌透了客厅里的棋牌室,几乎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的洗牌声。她不止一次地向张生描述过她心目中的家:可以不要很大,但一定要很精致。墙上要贴着粉红色小碎花墙纸,所有的家具都是白色的,那种泛着淡黄的象牙白。卧室里要用薰衣草的薰香,客厅里得是绿茶香味。
  每当陈莎莎手舞足蹈地畅想时,张生的心里总是泛起一种酸酸的,温柔的情绪,他会爱怜的握住陈莎莎的手,或伸手在陈莎莎尖尖的下巴下抚摩。
  爱一个女人,就得给她幸福。而房子,是陈莎莎心中对幸福最具象的描述,对那个干净精致小空间的拥有,才意味着她成功告别了困在烟雾缭绕棋牌室里的少女时代。
  张生问徐程:“房子对女人就那么重要?”
  徐程“哼”了一声:“不是房子,是家。你没养过鸡,养过猫啊?你没发现雌性动物都喜欢筑窝吗?她们将来都是要在窝里下崽孵蛋的!”话粗理不粗,张生想不出理由反驳。
  彼时的徐程,正在积极准备买第二套房子,为他未来的小母鸡、小母猫准备一个窝,虽然那只他中意的小母鸡、小母猫连个影子都没有。张生生平第一次有点羡慕徐程。
  徐程大学毕业后就在父亲的支持下做起了小老板,经营家族的泡菜生意。有一次,在一个大超市里,徐程气宇轩昂的向张生展示:“这里所有的韩国泡菜都是我们家生产的。”张生小心翼翼地问:“早知如此,你还上什么大学,直接去棒国留学学做泡菜了。”徐程说:“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准备在未来电子化管理泡菜生产流程”
  张生觉得非常汗颜。
  毕业的时候,他差点就拿到了艾尔普公司的offer。谁知道,他所在的部门被整体卖给另一个公司,所有用人计划都取消。惶惶然的张生在陈莎莎的帮助下四处投递简历,才在毕业前找到一个勉强还算满意的工作。那是一家在业内还算有名的私人软件开发公司,老板是个年轻海龟,张生估算了一下,顶多也就大他七八岁。
  “最后一个问题。你是什么血型的?”老板问。
  “这个”张生大惊,吞吞吐吐的说;“AB型。”
  “好,你被录取了。”老板掷地有声的说。
  老板说,据他研究,AB型的人才在他的公司发展得都比较好。于是,2006年,张生凭借他的血型优势成为了一名西格码公司的程序开发员。因为靠谱的实习背景,他的起薪比同一批新晋员工都要高一些,6000元。
  张生对这个起薪还是比较满意的。他向陈莎莎汇报,陈莎莎以一个非资深HR的经验,也觉得比较满意。“慢慢来,以后再跳吧,跳一次加一次薪。”陈莎莎说。两个人高高兴兴地去渝信川菜吃了一顿,破天荒地没有用优惠券。
  吃完饭,他们像两个刚放学的小朋友一样,手拉手开开心心地走在路上。陈莎莎掰着手指算着:“6000块,到手可能能拿到4800块。你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交通费就省下来了,刨去800块的房租,100块的水电费,800块的饭钱,再给你200块钱随便花花,最多每月能存下快3000块钱哦。”
  “每月能存3000块?”张生欣喜若狂,心里暗自打着算盘,那还能寄给爸妈一千块。
  “我也在努力存一点,将来”陈莎莎双颊红扑扑的,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看得张生好喜欢,忍不住上前去吻她的眼睛。
  陈莎莎咯咯笑着推开他,不好意思地说:“别闹,别闹!”
  说着说着,两人路过一个房屋中介。以前他们路过这里很多次,从来也没想过去看一眼,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陈莎莎兴致很高地要走过去看。已经下班了,屋子里一片黑暗,借着路灯的光,陈莎莎好奇地去看贴在玻璃门上的房屋出售信息。
  7000,8000,9000
  陈莎莎吐吐舌头,说:“原来房子这么贵啊?”

  第十一章 陪你去坐过山车

  买房子,是陈莎莎和徐程唯一聊得起来的话题。谢天谢地,他们还好有这个共同爱好,张生想。他知道,这两个人从第一次见面就不喜欢对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奇怪的,如果你一开始就不喜欢一个人,对方也通常不会喜欢你。所谓气场不合,大概就是描述的这种情况。
  “你可以找到更好的。”这是徐程见过陈莎莎以后,对张生说的第一句话。
  带女朋友见铁哥们儿,这当然是恋爱过程中的标志性进展。和陈莎莎在一起没多久,张生就迫不及待地带她去见了徐程。没想到,这顿饭吃得不那么痛快。
  请吃饭的地方是陈莎莎选的,一个新开张的饭店,在网上推出特惠套餐。这地方不那么好找,徐程开着车,绕了好几圈才找到。对徐程这种怕麻烦甚于一切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太折磨人了。他一见到张生就忍不住抱怨:“你选的什么鬼地方啊?荒郊野外的。”
  陈莎莎当时脸色就不好看了,张生连忙给徐程使眼色,徐程这才反应过来,慌忙打圆场:“听说菜不错啊?呵呵,呵呵。”
  一阵寒暄过后,张生介绍他们两人认识,称他们两人为“除了父母外,对我最重要的女人和男人”。可再没过五分钟,这最重要的男人和女人之间又不开心了。陈莎莎行使女主人的权利,开始按照网上的套餐攻略点菜,丝毫没有给徐程看菜单的意思。
  张生和徐程认识这么多年,两人吃饭都是徐程点菜的。一来徐程喜欢充大哥,凡事爱做主;二来徐程这家伙嘴很馋,爱好美食,所以点菜对他来说也很享受。所以他一直期盼着陈莎莎能把菜单递给他,结果一直点到汤,陈莎莎都没有朝他看一眼。这大概是他第一次在朋友间吃饭时享受不了点菜的待遇,所以看起来很是失落。
  “好,就这些吧,快上菜。”陈莎莎招呼服务员。
  张生赶快说:“你怎么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