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真的挥军南下,你我兄弟二人少不了会受牵连。”诸葛恪说着,警惧的向外看了看,而后小声说:“不过你不用担心,为兄已经安排好了退路,若是情况不妙,咱们马上逃走。”
司马懿行程很快,几天就已经到了准水附近。
寿春城紧邻淮水,司马懿的车队到了准水,再过了淮河,便是寿春。
淮水南岸,陆逊亲自带领了士兵两万,埋伏在港口附近,只等司马懿的船只靠岸,便擒拿司马懿。
远远地,几只大船正缓缓行来,船上所挂着的正是司马懿的旗号。
“来了!”陆逊一挥手,随后开口说:“传令,准备”。
若是一般人,陆逊不至于亲自领兵兴师动众,但是司马懿实在是太让陆逊忌惮的,为确保万无一失,陆逊不但亲自领兵,而且还带了两万人来对付司马懿的这几百人,生怕司马懿跑了横生变故。
船缓缓靠岸,一队队的士兵从船上搬下了随身所带的物资,紧接着,一名身穿长袍文士大半的长脸中年汉子,从船上缓缓走下。
“司马懿来了。动手!”陆逊大喊一声,周围的士兵们从四面八方围拢向港口,同时,淮水岸边也隐隐的出现了几条船只。
司马懿只带来几百人,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就全都被擒。
“大将军,不好了,那司马懿是假的!”小校飞奔过来说。
“假的?快带上来!”
那“司马懿”被押了上来,陆逊定睛一看,这人与司马懿长得到有五六成相像,打扮也和司马懿一样,但是却是个冒牌货。
“你们快去船舱里搜!”陆逊马上下令。
士兵们马上拥进了船舱,开始按捕,片刻后,马上有人来报。
“大将军,没有找到司马懿。”
“没找到。”陆逊微微一想。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不好,中了司马懿的调虎离山之计了!”
大军迅速的向寿春城门奔来。
可是等到陆逊来到寿春门前的时候,城门却已经紧闭。
“怎么回事?”陆逊觉得一丝不妙,随后指了指副将,开口说:
“遵命!”副将立刻冲上前去,随后来到城门前,大喊道:“快开城门,大将军回来了!”
“嗖嗖嗖”。几支箭矢飞出,直奔那副将,随后,大笑声从城上传出。
司马懿面带笑容的出现在了城墙上,望了望城下的陆逊,乐呵呵的说:“陆逊,不好意思了,让你扑了个。空!”
“司马懿,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我为什么会在这里?陆逊,你机关算尽,想要擒拿我司马懿,却没想到我会在这里吧!”
“司马懿,你竟然领兵入城,难道你想谋反不成?”
“我谋反?我看要谋反的人是你吧!”司马懿冷笑一声,随后接着说:“陆逊,陛下早已经驾崩,你却不发丧,你居心何在?陛下分明有两位皇子。你与顾元叹却想拥立上虞侯孙绍为新君!当年陛下待尔等不薄,你们这么做对得起陛下么?你们秘不发丧,不让陛下入土为安,放任陛下身体腐烂,皇后母子二人孤儿寡母,你们竟然将他们囚禁在皇宫之内,你们这么做,与谋反有何区别!”
“司马懿,你
“陆逊,先帝待我司马懿不薄,多年来屡次委以重任,如今陛下身故,少主年幼,我司马懿当全办辅佐于左右,保社稷安危,剿灭尔等乱臣贼子。”
“司马懿,元叹公呢,他现在在哪里?你把他怎么呢?”
“顾元叹么?他这种乱臣贼子,理当诛之”。
“什么,你杀了元叹公?”陆逊只觉得眼前一黑。
“大将军,我们该怎么办?”旁边的副将开口问。
“司马懿是有备前来,传令,我等先行撤去庐江,再做打算。”
陆逊与顾雍设计引诱司马懿来寿春,司马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派人假扮自己由陆路前去寿春,自己则大军由海路前来,偷袭寿春。
陆逊兵败逃往庐江,顾雍被斩杀,寿春城落入了司马懿的手中。同时司马懿开始铲除异己,将寿春城中陆逊顾雍余孽连根拔起。
紧接着,司马懿为孙登发丧,同时孙登幼子孙英为新皇。
孙登长子孙番早天,次子孙希一直体弱多病,所以司马懿以此为由,立了幼子孙英为新皇。
当然,明眼人都看出了司马懿的用意。拥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新皇,大权肯定会完全落入司马懿手中。而且司马懿手握重兵,青徐二州的援军更是不断的向寿春开来,这时候没有人敢出来反对司马懿。
陆逊逃亡了庐江以后,司马懿马上以新皇孙英的口气发诏书,列出了陆逊、顾雍二人一百多条大罪,将陆逊列为了反贼。
皇帝在司马懿手中,司马懿是名正言顺,陆逊马上陷入了被动当中,再加上陆逊隐瞒孙登身死的消息传开,更使得将士们离心,陆逊困守庐江,大势已去。
为了稳固势力,司马懿大肆在朝中铲除异己,原本顾雍陆逊手下的人要么投靠了司马懿,要么辞官退隐,要么就被司马懿贬官或者杀掉。
在这场混乱当中,寿春有近千人人头落地,鲜血都染红了淮水,数日不散。
不过诸葛恪却在这混乱中逃出了寿春城。
洛甄城。
作为中原的中心,洛阳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在皇宫旁边,有一座大宅子,这宅院建造的气势恢宏,所用的材料,竟然不比旁边的皇宫逊色。而更让人吃惊的是,这宅子门前的守卫,竟然是皇宫大内的侍卫。
这里便是诸葛亮的府邸。
这宅子是阿斗派人为诸葛亮建造的,所用的材料和建造皇宫的材料一模一样,至于门前的守卫,也是阿斗从皇宫内挑选出来的大内侍卫,专责守护承相府。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诸葛亮的在朝中的地位。
一辆马车缓缓行来,最后停在了诸葛亮府门前。马车看起来略微有些破旧,上面沾满了泥泞,一看就知道是走了很多的路。
一个文士打扮的人从马车上走下来,抬头看了看,深吸了一口气,同时开口叹道:“叔父的宅子可真够气派的
门前的士兵遭已经注意了这辆马车,不过因为从马车上下来的这名文士气度不凡,所以侍卫们并没有贸然驱赶。
果然,这名文士走上来台阶,来到了府门前,旁边的侍卫马上上前,开口问:“这位先生,你可是要找承相?”
“不错。”
“那先生看了认识承相?”
“认识。”
侍卫点了点头,随后接着说:“这位先生,非常抱歉,承相他在午睡,我等恐怕要待会才能通传。先生可带了拜贴,一会承相醒了,我好通传一声。”
“拜我倒没带。烦劳直接通报说诸葛恪、诸葛融来投便是了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三九章 伐吴
吵牛来诸葛亮在有午睡的习惯。当初在草庐时候如此;”糊来到了洛阳,更是如此。
“大梦谁先醒?平生我自知!”朗朗的声音从房中响起,下人们知道。这是诸葛亮睡醒了。
旁边奴仆立刻伺候上湿巾茶水,诸葛亮微微清了清脸,喝了口茶,才开口问:“我睡下的时候,可有人找我?”
“回承相,有两人自称是承相的侄儿诸葛恪和诸葛融。来拜会承相,老奴已经将他们引到了堂中休息。”
“元逊来了?东吴有变!你为何不早些叫醒我!”诸葛亮连鞋都来不及穿。就朝外奔去。
“东吴有变。东吴有大变。”诸葛亮快步急飞,嘴中还不停的唠叨着:“东吴有变,我大事定矣,灭吴就在今朝。”
中。诸葛恪喝着茶水。品尝着点心,倒也是惬意。
诸葛恪是举家来投。家眷还安置在驿馆当中,不过黄月英已经派人去接来了,旁边,年幼的诸葛瞻正端坐在一旁。一副大人样,可是眉宇间的好奇也那不断偷看诸葛恪的眼睛却出卖了他。
此时。诸葛亮急匆匆从外面冲了进来。
诸葛恪兄弟马上整理衣冠,站起来很恭敬的一拜,同时嘴中说:“见过叔父。”
“元逊。真的是你!”诸葛亮脸上一喜。随后拉着诸葛恪兄弟坐下。
“元逊,可是东吴有变,是不是吴主驾崩了?”诸葛亮开口问。
“叔父果然料事如神,吴主是驾崩了。
诸葛恪答道。
“那现在寿春在谁手中,是陆逊还是司马懿?”诸葛亮接着问。
如果说之前那一句“吴主驾崩”还在诸葛恪意料之内的话,这第二句可就让诸葛恪大吃一惊了。自己什么还没说呢,诸葛亮就猜出了这么多事情,人传自己这个叔父料事如神。果然如此。
“叔父,陆逊设计引诱司马懿不成。反被司马懿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夺了寿春。顾雍被司马懿所杀,陆逊撤往庐江暂避。”
“陆伯言休矣”诸葛亮长叹一声,随后接着说:“陆逊此人才智过人。但是魄力不足。若是陆逊马上撤回江东,联络江东世家举起而起反攻寿春的话,乃是上上之策;前往荆州汇合孙韶,出兵勤王,可也保住性命。与司马懿形成鼎力之势;唯独这困守一城不可为,司马懿只需以吴主的名义发一份诏书,陆逊便成了乱臣贼子,无人再敢收留他,恐怕他是活不长了。”
诸葛亮说着,望了望诸葛恪,随后接着道:“兄长曾言元逊你必成大器,而我大汉若想剿灭东吴,最需要的是一名水军统帅。元逊,我这就带你去见陛下,举荐你为水军都督,以你的才干,陛下定会委以重任!”
洛阳,皇宫,早朝。
今天早朝的气氛有些不一样,平日里一些不会来上朝的武将,都出席了早朝,一时间朝堂上显得人满为患。稍微有些政治觉悟的人,见到这么多的武将到来,都知道陛下要兴兵事了。
想必起来,这些武将脸上却写满了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