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唐-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李哲便朗声说道:“武爱卿真是朝廷栋梁,薛中书,就拟旨命此二人限期扫平贼寇。”
  “臣领旨!”
  自天皇李治即位以来,共有两次有人称帝造反,第一次是睦州的女子陈硕贞,第二次就是这绥州的佛教信徒白铁余。
  武清心中苦笑。白铁余造反实在是有些滑稽,他以佛教为媒介,聚信徒。而后杀官造反,这不得不说是丧心病狂。其实这样造反也好,时刻给这个王朝提个醒。也让掌权者多关注下平民百姓。
  因为别无他事,很快便散朝了。武清在门下省政事堂待了一会便回到了尚书省,在尚书省先处理了下公务后,便直奔将作监。
  进了将作监,只见院中完全就是脏乱差。各种废料堆积在角落,武清踏进官舍,问道:“许少监在吗”
  “原来是武侍郎。您找我何事?”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男子起身问道。
  武清心中非常羡慕络腮胡,便说道:“武某只是想问问,你们这里谁负责印染?”
  许少监一愣,说道:“侍郎找错地方了。您应该找少府监。他们掌管百工技巧。”
  武清一愣,面无表情地拱手道:“啊,多谢少监告知,在下告辞了。”武清那个尴尬啊,把少府监和将作监竟然能够搞混淆。
  于是便出了将作监大门,直奔不远处的少府监。
  少府监大监是裴匪舒,听说曾上奏天皇卖禁苑马粪,被刘仁轨以有失皇家颜面而作罢。他又造镜殿请天皇观赏,被刘仁轨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殿内数天子,是为不详之兆”而劝退。
  总之裴匪舒是一个能人,是大唐少有的大匠。
  武清和裴匪舒分宾主落座,对于裴匪舒来说,武清声名在外,他自是认识,所以他不知道武清此来所为何事。
  “侍郎今日来此是?”
  武清笑道:“刻板印刷所用墨汁能否让我一观呢?”
  裴匪舒笑道:“不知侍郎有何用处。”随即觉得有些唐突,又说道:“是在下唐突了,裴某是想问侍郎是否有新作呢?”
  武清一愣,而后哑然失笑,这裴匪舒,竟然问这个,武清说道:“在下只是想研究下印刷墨汁是否可以在铜板上使用。”
  裴匪舒一惊,这武清要做什么?竟然要在铜板上涂墨,不过还是说道:“铜板上涂墨真没试过,但墨中有水,恐怕难以涂上。侍郎要是想看的话,我带侍郎去便是。”
  “那就多谢裴大人了。”武清拱手谢过。
  裴匪舒便带着武清来到了织染署,这里不仅制作各种墨汁,而且也制作各种颜料。武清走进织染署,就闻到一股股刺鼻的味道,院中堆满了蓝草、茜草、红花、郁草、栀子、五倍子等染料草。
  武清明白这些都是制备各种颜色的染料的植物,不像前世的化学合成染料,这些植物是真正地纯天然的,无毒无害。只不过,这制备过程却是有些脏乱差,环境也不好。
  到了制墨作坊,武清才看到,一个个大缸内都是正在制作的墨汁,匠人们正在不断搅拌。这个时代的墨汁大都是取松木等各种木材燃烧的烟通过筛烟、溶胶、捣杵、锤炼等工序最后成墨,其中含有大量的水。
  裴匪舒找来一块刻了字的铜板,往上涂抹墨汁,而后印在纸上,只见色泽极为清淡。
  武清说道:“能不能做出能够在铜板上涂抹而不像这样的墨呢?”
  裴匪舒摇了摇头,说道:“侍郎的想法很不错,可以研究一下,只是侍郎还没告诉我用这种墨到底做什么?”
  武清一笑,说道:“暂时保密,等你做出了这样的墨,我再告诉你。”
  裴匪舒是从三品下的少府监,比武清高了一级,可是就地位来说,他这个从三品远远比不了武清的吏部侍郎的,像少府和将作这些官都几乎是世袭,品阶虽高,但地位低。而且很少能得到天皇赏赐。
  裴匪舒明白,在自己没有研制出能够在铜板上使用的墨之前,武清是不会告诉他的。
  “请侍郎放心,我即使不吃不喝也一定研制出来。”裴匪舒作出了决定,而且朝中大臣早有传言,武清拜相也就在这几年,能够跟一名未来宰相交好,他裴匪舒是非常愿意的。
  “那就多谢大人了,在下这就告辞!”武清拱手后,便出了印染署,而后便去了左羽林卫。
  左羽林卫经过将近三个月的打磨,如今完全看不出这还是曾经的左羽林卫,左羽林卫士卒,如今是个个摩拳擦掌,每日里苦练不休,因为还有半月,就到了擂台赛了。谁要是不苦练武艺,那么毫无疑问,将会被挑战者打下擂台。
  武清走进左羽林卫的时候,长史独孤思等迎候。
  “大将军,如今我左羽林卫真可谓是一支真正的精锐啊。”独孤思满脸笑容。
  如今独孤家与武清有了那么一点关系,所以独孤思比之以前,更加靠近武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事,至少在很多方面不需要武清去操心,而他只需要过问一遍便成。
  不过,今日,武清准备换种方式,他想仿照前世二战期间的纳粹元首希特勒,他要训示!
  召集队正以上将官于官舍,武清凝视片刻。
  “诸将辛苦了!”武清沉声说道。
  下面将军们一愣,而后参差不齐地说道:“为将者不敢言辛苦!”
  武清郁闷了,怎么这么没气势呢?看来在往后的训练中有必要训练口号方面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整军建言(二)

  清风楼。
  此楼外表看来,只有三层,其实有四层,即顶层。在这顶层里却是大有乾坤。此刻一个明媚皓齿、双眸有些狐媚的少女正坐在案前,书案上放着一摞摞卷轴,还有数目不少的小册子。
  少女正用心地看着卷轴,此时房中的铃铛摇动了三下,便知有客来访,少女起身,通过墙上的猫眼,她看到了一个她非常愿意看到的人。
  少女赶紧打开门,而后扑入了男子怀中,说道:“老师如此之久竟不来看如玉,叫如玉好不想念。”
  武清张着双臂,愣在了原地,这妞现在太没把自己这个老师没放在眼里了吧。他们是师生啊,怎么能有不伦之恋呢?
  “如玉,快放开,这成何其统!”武清说道。
  颜如玉一脸满足感,撒娇道:“不,如玉喜欢老师的胸怀。”
  武清郁闷了,只好抱起颜如玉,走进了这顶层阁楼。关了门,而后推开颜如玉,沉声说道:“注意你的身份!”
  颜如玉一愣,便知道老师生气了,于是正了正色,说道:“好了,我自作多情了。”
  武清没有接话,直接问道:“有什么重要情报?”
  颜如玉到书案上取过一本簿册,双手递给了武清,说道:“请老师过目。”
  武清接过,打开一看,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这颜如玉果然能干,算自己没白疼。颜如玉把大唐分为了东北、正北、西北、正东、东南、中央、正南、西南、正西等九个区域,每一个区域的情报都统计在一起,从情报的大小依次排列。
  武清看到东北的情报。第一条便是大唐与新罗的贸易日益频繁,交易颇大;第二条是边境之地百姓生活穷苦,州县官府对边民盘剥日重,特别是对契丹等族。剩下的几条则是对当地民情的简述。北方主要是突厥侵扰,掳掠边民牲口等。正东和东南的情报不错,随着江南船行海贸的盛行,有不少小船队也加入了江南船行的海贸。海贸已经有大兴的迹象。不知道这个时候建言设市舶司会不会通过呢。
  正南没多少情报,西南有乌蛮和白蛮相争,白蛮迟早被吞并。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白蛮亲唐,而乌蛮多是原始部落,以狩猎为生,天生的战斗狂。白蛮是农耕文明。生活优渥。思想与大唐看齐,战斗不及乌蛮。若乌蛮吞并白蛮后,那毫无疑问,野心膨胀的乌蛮会毫不犹豫地攻向巴蜀。
  正西和西北,都是关于吐蕃和唐军的战争,因为吐蕃的侵扰,西域客商锐减了不少,这对大唐的贸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武清挑重要的情报看了下,说道:“嗯。不错,要是没有经费了告诉我,亏不了你们的。”
  颜如玉倒也不敢撒娇了,说道:“老师给的经费都够实用三年的了。”
  武清苦笑道:“别哭丧着脸,精神点,影字八号存放的兵器呢?”
  颜如玉露出笑容,说道:“弟子这就给老师取来。”
  只见颜如玉转入里间,不过片刻,便拿出了一个打木箱,看那木箱足有数百斤重,而颜如玉竟然拿起来如此轻巧,武清赞叹一声,不愧是咱的弟子。
  武清打开木箱,只见里面放着长匣,武清取出一只,打开一看,里面横躺着一把横刀。对于横刀,武清也是非常喜爱的,前世的时候就知道横刀就是古代世界四大名刀之一,武清一一验过,总共是十二把横刀。
  武清对剩下的八个长匣有些期待,隋炀帝到底收藏了哪些宝剑呢。
  武清捡起一只木匣,而后打开,只见一把古朴的青铜剑横躺在匣中,武清取出一看,上面刻着“湛卢”古篆字,武清随即一愣,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这都快一千年的东西了,竟然还能保存完整?他想起前世有介绍鉴别古青铜器办法,就是用舌头舔舔,看是否是甜的,若是甜的,那差不多有九成就是真的。
  武清伸出舌头,正准备要舔舔看,颜如玉凑近前来,也伸出了舌头,俩人差点碰到一起,来个舌吻。武清连忙收回,说道:“你做什么,别捣乱。”
  武清不理会憋屈的颜如玉,便轻轻地在剑身上舔了舔,果然有点甜。武清大叫道:“果然是真的。”
  “让我也舔舔!”颜如玉接过宝剑也舔了下,那双狐媚的双眸中放出光芒。
  武清不理会,这丫头被自己惯着了,以后不能这样了。紧接着,他打开了其他木匣,其中有赤霄、定光、含光、八服、青钢、白虹、定隋。
  很多宝剑,武清都不知道来历,不过这后面的七把宝剑都是铁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