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唐- 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柲骑着狮子骢,一出了坊门,便被身后之人叫住了。
  “殿下,豆卢钦望拜见!”
  武柲回身,只见豆卢钦望下了一辆有些陈旧的马车,躬着身子,一脸虔诚望向武柲。
  “原来是豆卢相,您老的大礼,本王可受不起!”武柲下了马,来到了豆卢钦望的身边。
  如今以武柲的亲王身份,出门一步路都应该是仪仗开道,侍卫保护,但武柲却很少这么做,一来做事不方便,耽搁时间,二来他习惯了低调,三来是为了不吸引仇恨,仇恨武氏的人不知凡几,何必吸引仇人的注意呢,这种事情还是让武承嗣和武三思等人去做便是了。
  豆卢钦望本来等候魏王,到魏王马车里谈些事情,他却忘记了魏王上朝很少坐马车。如此一来他也不能说了,他的马车实在是又小又旧,不适合魏王的身份。
  武柲看着豆卢钦望,也是心中感叹,豆卢钦望把新马车给了孙媳武玲珑,自己坐这样陈旧的马车,实在是不成体统,看来得找个时间批评下武玲珑。身为人家的媳妇,应该要有做孙媳妇的样子。
  “豆卢相,今日本王第一次到政事堂,相烦引路。”武柲也不想坐豆卢钦望的马车。
  豆卢钦望躬身,道:“殿下所命,下官遵命!”
  政事堂自裴炎由侍中迁为内史后,便把政事堂由鸾台迁往了凤阁。如今政事堂里便设置了文昌台各部官舍,以方便诸位宰相议事。原本有文昌右相武承嗣。但武承嗣被罢免相职后,封为特进,虽加官晋爵,但却不再是宰相。如今文昌左右相无人能够担当,便空置了下来。主持政事堂议事便由内史豆卢钦望和侍中娄师德主持,还有知侍中事的姚璹。
  如今女皇身体欠佳,便很少上朝,朝中之事,由宰相商议后。给女皇过目一遍便可,当然,其实就是上官婉儿过一遍。
  武柲踏进凤阁,凤阁舍人宋璟双目无神得拜见,武柲挥挥手,昨夜姚元崇和宋璟被自己的妻妾们一轮进酒,便灌翻了。还以为宋璟要请假,却不想依旧来当值。
  政事堂内正副宰相坐了一圈,空出了上首,显然这是留给武柲的,自从昨日女皇制令下达各部,他们便知道魏王要来主持政事堂。更进一步,这是要把军政之事全部交给武柲的节奏,但宰相门想不明白的是,为何不立武柲为太子,女皇到底是何心思!
  武柲一走进政事堂,诸位宰相纷纷起身,躬身行礼。
  “见过殿下!”
  “见过魏王!”
  武柲点头以示还礼。便安然坐在了上首。
  等诸位宰相坐定后,武柲扫视一圈,正副宰相总共有七人,就连受李昭德牵连的杜景俭都再次进入了政事堂,还有已经告老还乡有七十八岁高龄的检校内史的王及善都在座。
  武柲轻咳一声,缓缓说道:“诸位宰相都是我大周朝股肱之臣,大周朝廷能够运转,诸位宰相居功甚伟,本王这里谢过了。”
  地官尚书杨再思连忙拱手道:“殿下客气了,身为朝廷命官当为陛下分忧。”
  武柲微微一笑,继续道:“如今契丹之乱,已经有八个月!本王于陇右击败吐蕃,随后迎战突厥三十万兵马,几度激战,大军疲惫不堪,本王也不是神仙,这契丹之乱,还需要诸位宰相发力,本王也就多谢诸位了。”
  宰相们顿时不知如何说是好,毕竟对军事他们还是不太懂,娄师德想说两句,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见宰相无言,武柲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这其中以唐室旧臣自居的宰相至少有三位,看到姚璹等人不说话,他心中冷笑一声,继而说道:“今日兵事暂且不说,豆卢相,今日可有议题?”
  豆卢钦望拱手道:“殿下,今日有三个议题,一个便是圣上特别交代的契丹平叛之事。第二个便是诸州粮食问题,特别是旱灾和蝗灾多发州县的义仓早已告罄,诸州刺史已经告急。第三个还是灾民的问题,据诸州刺史初步估算,各州逃户在一半以上。”
  今年诸州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灾害,北方大多地方干旱,河北山东一带甚至发生了蝗灾,南方一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只有蜀中诸州大丰收。
  武柲便说道:“诸州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发生,那么就让诸州刺史好好统计一下,需要多少粮食,在一个月内呈报朝廷,诸位宰相可对蜀中粮食进行一个估算,然后分摊开来,看差多少粮食,然后再想办法。”
  武柲的办法虽普通,但蕴含着统筹分配的原理,如此一来,思路清晰,诸宰相也顿时明白了接下来该如何做了,心中也不禁对魏王有了新的认识。
  娄师德一脸赞成,豆卢钦望更是一脸崇拜。至于苏味道和杨再思等人,也都略有喜色。
  武柲不理会这些人,继续说道:“至于各州逃户问题,可令各州刺史以此为政绩,户数逃亡过半,不用考绩,可以直接辞官了,至于如何考绩,诸位宰相商议着制定出一个章程来。若饿死之人超过一成,便降官三级,超过一成半,便解官,永不叙用!灾害可怕,若无战胜灾难之心更可怕,诸州刺史当为民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方能为国为民,流芳百世,才能对得起一身官袍,才能对得起朝廷俸禄。”
  魏王的话,顿时让诸位宰相感到了气氛凝重,整个过程也美有征求诸位宰相的意见,完全直接是下达命令,这让姚璹、李峤等人很不舒服。
  说完之后,武柲站起身,说道:“就这样吧,诸位宰相如果觉得本王之言不妥,可以直接给本王说,但若觉得可以却又不执行,那休怪本王参你们一本。”
  诸位宰相相视一眼,便起身躬身道:“谨遵殿下之言。”
  当武柲来到宫中请安,见过女皇后,不禁为女皇的身体而担忧,女皇依旧卧病不起,侍女伺候在侧,上官婉儿批阅奏疏,几乎代言了女皇。
  本来想利用契丹做点文章的武柲,心中便有了一丝犹豫,如果女皇就此卧病不起,契丹又搅乱河北,那么一些有心之人是否会制造一些麻烦呢?那些忠于李唐的大臣,还有那些名门望族会不会以辅助李唐宗室为名而彻底反武?
  这些种种可能的不利后果都需要他考虑,想要武承嗣和武三思这两个草包考虑,那武氏也会同历史中一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十多年后,被李氏几乎屠了个干净。
  出了宫,便朝着羽林卫走去,左羽林卫他不担心,右羽林卫却是一直没有整顿。但如何整顿,装却需要一个章程,按照原本,右羽林卫三千士卒,他要在最后整顿,但如今却成为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因为右羽林卫将军是已经改名为武千里的李仁,李仁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吴王李恪的长子,李恪被长孙无忌阴谋弄死后,李仁兄弟三人便被流放岭南,到武太后临朝称制,便进献祥瑞,深得武太后喜欢,便写了句“儿,吾之千里驹”,李仁遂改为李千里,不久封为襄州刺史,并赐姓武氏,在襄州刺史任上无所作为,一切交给了长史处置,而且每年要给女皇进献不少奇珍异宝。不久便任许州等刺史,进而转为右羽林卫将军。他依旧是在其位不谋其职,深得女皇赞成。
  武柲可不这么看待,当年李恪可是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结果被长孙无忌给弄死了,继而家破人亡。如今李唐不在,武周兴起,武千里要是没有想法也就不会如此谄媚了。而且情报消息显示武千里是相当自律的,其发妻乃是北燕皇族之后慕容氏,一个流放之人能够娶妻如此尊贵,难道没有想法吗?
  武千里的外表与内心是完全不一致的!这也是武柲不得不提前整顿右羽林卫的原因。
  该派谁呢?选来选去,武柲决定派遣薛讷去,作为心腹将领,这样的事情不由他去完成,如何才能成长?
  一路思考,心中定了主意,便踏进了左羽林卫,这里的一切几乎都是由他一手建立,所有的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所以他感到回到了家一般。


 第三百八十八章 魏王的爱情观

  进了左羽林卫校场,左羽林卫士卒正在训练,各将校看到魏王武柲缓缓骑马而来,都露出了一抹崇拜之色。
  等到了官舍中,长史独孤思等一众官员将领前来拜见,武柲一一看过,投去了鼓励的目光。
  “诸位能够尽职尽责便是我左羽林卫之幸,是我大周之幸。左羽林卫是我大周禁军之首,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是禁军之首?”武柲沉声问道。
  中郎将郭霸躬身道:“回殿下,是因为我等先祖跟随太宗皇帝打天下,是精锐中的精锐。”
  武柲没有回答,依旧看向厅中诸人,中郎将吴锐躬身道:“回殿下,是因为我左羽林卫有铁的纪律!”
  武柲顿时一喜,看到吴锐,顿时明白了,这人曾是影卫一员,他缓缓点头,道:“吴郎将说的很不错。这正是本王要告诉你们的,身为精锐,身为我大周朝精锐中的精锐,靠的不是你们个人的勇武,而是你们每个人奉献出的力量。而你们每个人的力量要凝聚成一股力量,依靠的就是我们铁的纪律!”
  诸将顿时为之一振,文官也洗耳恭听。
  武柲继续说道:“你等想必也知道,高山上的千百条溪流,才能汇聚成大河,数十条上百条大河汇聚成了大江,大江能够承载万石巨船,这是什么?这就是凝聚的力量。左羽林卫诸官当戒骄戒躁,好生反思,陇右之战,你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收获?不要以为陇右之战结束了便结束了,一个合格的将军,应该善于分析战前军情,更应该善于战后总结,总结经验,才能够慢慢成长。你们可明白?”
  自从陇右归来后,这些将军们士兵们得了军饷后,便几乎逛遍了神都的各大窑子。神都的服务业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涨。魏王如此说,诸将顿时低下了头颅。
  “下官明白!”
  “卑职明白!”
  武柲心中如何不清楚这些个将领,于是便说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们可要记住了。”
  诸官一愣,武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