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烽烟-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从嘉因为可以留在江宁府陪着妻妾儿女,正在心里笑着,恍惚间就听李璟说道:“南平国力微弱,高氏兄弟无能,朝中又无能人,想必我大军用不上十天就可以拿下。拿下南平之后,周朝的同盟签订,我唐国也要准备与对吴越的战事了,朕经过数日的推敲已经有了腹稿,这会儿不妨说来与众位爱卿听听,众位爱卿帮着朕分析分析。”

    李从嘉微怔片刻,他也希望立即对吴越用兵,吴越军有着日前的惨败,对唐军定然很是畏惧,此时正是时机,只是他不知道李璟推敲数日的腹稿是什么,端坐之后认真的听着。

    “先前吴越进犯我唐国,兵发三路,一路从苏州直进江阴,另一路是水路发兵江阴,两路将江阴包围起来,第三路是从湖州进犯我常州,但吴越军实力只堪称三流,未对我国造成威胁,如今看清了吴越军的实力,朕的策略与吴越军可谓是异曲同工,朕也有意兵分三路,一路从水路直取华亭,另一路依旧是从水路直进苏州,第三路便是从南线直取湖州,不知众位爱卿认为如何?”李璟很是得意的说道。

    “陛下,防守与进攻是两码事,若是吴越军畏惧不出,我军强攻损失定然很大,这也是刘彦琛部当初为何弃无锡县城不攻的道理,我唐国虽然战力比吴越军强很多,但是数量却是不多,臣认为还是集合大军只功一地的好。”殷崇义说道。

    李璟嘴角抽动了一下,心里微微不高息,嘴上说道:“诸位爱卿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说来听听?”

    他这会儿如此说也是为了找到能赞成他意见的人,说完目光便盯着一直未开口的冯延巳兄弟两人。

    可是两人却是躲着李璟的目光,虽然冯延巳此时位高权重,但是他却是不想参与这些他不懂得的军事,冯延鲁见兄长如此,也是低下头去装作沉思未看到李璟的目光。

    李璟见冯延巳兄弟二人装作未看到,叹了一声,说道:“六郎,你来说说你的意见。”

    李从嘉回道:“父皇,儿臣认为吴越军的实力并不是之前战事所表现的那般,但是由于吴越进犯的惨败,他们定然对我军很是忌惮,因此很有可能遇到坚守不出的情况,这样一来想要拿下,我军就要攻城,而攻城的损失一定很大,所以儿臣同意殷内使的建议,将我国兵力集中整合在一起兵发一处,徐徐而图之。”

    李璟见李从嘉也不同意自己的想法,皱着眉头低声问道:“那六郎说说从哪里发兵合适?”

    “儿臣认为,静海制置院和江阴军应该共同防守长江口,防范吴越水军的偷袭,宣州和常州共同防御吴越从湖州出兵进犯,当然吴越再从湖州进犯的几率很小,毕竟湖州刘彦琛部已经消灭殆尽,其余边境各个州县也要严防吴越军的偷袭,防御做好之后我军才可以谋进犯路线。”

    李从嘉清了清嗓子,说道:“儿臣认为,当先取苏州,取下苏州,南下便是华亭和秀州,拿下秀州之后我主力大军可以停下整备。由于湖州刘彦琛部已经全军覆没,俘虏还在我常州,此时湖州守军一定不多,宣州和常州的守兵这时可以出兵一举拿下湖州,之后再派水军向岱山和嵊泗进发,拿下岱山和嵊泗之后便可以将停在秀州的大军分兵,用大船向明州增兵,之后向吴越东府越州进发,这样一来西府杭州就在我军的包围之下。”

    李从嘉所说也是经过他与军中将领商讨之后的结果,当然此时只是纸上谈兵,实行的难度也是很大,一旦开战就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李从嘉走向地图,手指着台州一点说道:“吴越台州不用担心,这里只有数百的守军,不足为惧,杭州南只剩下睦州有千余人的守军能够及时的发兵援助,但此地也是不敢贸然出兵,毕竟我国歙州军可以直接渡船通过新安江进出睦州。”

    “战事若是顺利如儿臣所料,就算是我军不拿下杭州,只将杭州围城,吴越的政权也是岌岌可危,一旦我军攻陷杭州府那么吴越南部,诸如婺州、衢州、处州等地看到我国军力很有可能会归附我国,但也不排除继续抗争的可能,三地只有婺州武胜节度府有些兵将,其余两地皆是兵丁稀少,此时对我国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

    “这样一来只剩下静海节度府的温州水军和彰武节度府的福州军,温州水军好说,有两路选择,一路可从处州永嘉江出兵,另一路从海上出兵,这对与我唐国水军来说应该算不上很难,唯一的难的就是福州,当年我国就是战败于此,不过此时已经不是当年,如今已经查文徽和李仁达皆以身死。”

    李从嘉分析之后又看着李璟说道:“这些都是儿臣的想法,现在只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吴越兵不是纸人,实行起来不会如此容易,还要做好长远的准备。”

    李璟沉思良久,笑道:“难得六郎有如此长远之计,但这事还要仔细谨慎考虑,此时还不能急,这时首先要做好的还是拿下南平和周朝的同盟之事,另外吴越的俘虏也要尽快的完成。”

    见众人皆是点头李璟又说:“若是对吴越开战,朕还是认为用俘虏交换粮食的好,但吴越山多地少定然不会让朕如愿,对于我国来说最坏的结果就是钱俶不管这些人的死活。虽然我朝要白养这一万五千人,但是对于进犯吴越的战事却是一件好事,钱俶放弃俘虏,那么其余军士又几个能衷心于他?”

第135章 琐事

    0118

    相对来说李从嘉更愿意看到的局面是吴越钱俶放弃这一万五千人的俘虏,拿着银钱去修建佛塔,打造他的东南佛国。如此一来唐国发兵吴越之时,遇到的反抗则会更少。

    但毕竟此时吴越还没有回复,说不定明天天一亮就会来传来吴越同意交换俘虏的消息。

    在宫中商议过南平的进攻之事后,李从嘉和众臣一起离开皇宫。

    回到府上天已经彻底的黑了,先前周宪只是小睡了一会,就已经醒来,睁开眼睛不见李从嘉,听说他被召进皇宫,也没多问秋红和柳絮,就逗弄着同样醒来的两个什么都还不懂的儿女。

    没有李从嘉在,两个孩子倒是不哭不闹,看到一对儿女睁着眼睛盯着自己,周宪像个小孩子一般笑着说道:“瑾儿,仲寓可不能在你们的父亲回来时再哭,不然娘亲也不理你们了。”

    两个小家伙才那么大一点,又怎么能听得懂她再讲什么,瑾儿闪亮的眼睛眨着,仲寓眼睛一咋不眨,两人同时盯着娘亲,似乎也是在想搞明白娘亲在讲什么。

    李从嘉推门进来走到榻前,才一低下头去看一对儿女,两个小家伙一看到他又哇哇大哭起来。

    “殿下,你又把瑾儿和仲寓吓哭了。”周宪撅起嘴,叹气的说。

    李从嘉笑着叹了一声,又拉着周宪的小手说道:“有这两个小家伙在,看来今夜本王也不能再这睡了。”

    周宪忙摇头道:“再过一会,柳絮和秋红会将瑾儿和仲寓抱走了。”

    周宪两月未见李从嘉,怎么舍得放他离开,就算是身子未痊愈不能让他碰,但也要抱着他安睡一晚,一解相思之苦。

    李从嘉苦着脸说道:“那本王去洗浴,待会回来宪儿可要把两个小家伙送走,本王可是听够了这哭声。”

    “殿下怎么喜欢乐乐的?”周宪不满意道。

    “乐乐又不哭,见到本王就会亲昵。”李从嘉笑道。

    见周宪一脸的不高兴,李从嘉又笑着说道:“本王只是随口一说,宪儿不要当真,都是本王儿女,本王不会偏心任何一个。”李从嘉抱着周宪亲吻了一会才跑去浴室。

    再次出来时两个小家伙已经被柳絮和秋红抱走了,房间内只剩下周宪一个人,靠在榻上端着书本看得认真。

    李从嘉拉过胡凳坐在塌边,一双大手在她柔软的身子上摸索不停。

    “殿下不要闹,医官已经说过了,要两月之后才可以行房。”周宪拨开开李从嘉的大手,俏脸绯红的撅嘴道。

    李从嘉点头,他对这些一点也不懂得,此时只能任凭周宪说什么他听什么。

    周宪放下手中的诗词集本问道:“殿下刚刚怎么又进宫了?”

    “周朝有意与我国同盟,信使已经将信送来了,刚刚父皇是叫我进宫,就是共同商议此事。”李从嘉笑道。

    “周朝的速度好快呢,”周宪讶然道,“我国派人过去?”

    “正是,周朝只是派来信使,父皇已经决定由韩熙载出使了。”李从嘉顿了两声,接着说:“周朝如今也是没有办法,从吴越的试探让柴荣看到了我朝的恐怖军事实力,同时周朝西北秦凤二州也是有蜀国十万大军的威胁,柴荣如此做也是为了求得南方的太平,不受到两面夹击。”

    周宪点头略有所思的说道:“韩侍郎这回可是能与李谷相聚了呢。”

    李从嘉笑道:“两人的友情已经几十年,但这是他的私事,韩熙载还是分得清形势的,国事是国事,私事是私事,他不会区分不开。”

    见周宪点头李从嘉又笑着说道:“本王也不用去南平了,南平之事已经有了定论,由杨守忠和皇甫晖两人来负责,本王留在江宁府练兵,可以无事就回来探望宪儿和两个小家伙了。”

    “殿下不走了就好。”周宪依偎进李从嘉的怀里温情的说道,随即又给了他一个白眼,不满的说:“但愿殿下此时不是在安慰奴家,之前殿下也是幕府山,回府也耗费不了多少时间,可是殿下一个月两个月也不见回来一次,路过家门也是不进。”

    “本王再也不会了,宪儿也不要伤心。”李从嘉紧紧的抱着周宪,感受着怀里娇妻的柔软。

    “殿下早些安歇吧,天已经不早了,明日还有明日的事情要做。”周宪任凭李从嘉抱着自己,良久才红着脸说道。

    

    天一亮,李从嘉去看过儿女,见两个小家伙刚刚吃了奶,这会儿正在睡着,便往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