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鸣九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鸣九霄-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霹雳火毬
    此为消灭经由地道中入侵敌人的有效武器之一,其制作方法为:用乾竹两三节,径一寸半,没有裂罅者,存节勿加穿透,再用薄如铁钱的瓷片三十片(刺伤敌中用),和火药三四斤包裹在竹径外成毬,两头保留一寸多竹节在毬外,并另加传药
    此火毬主要用於熏灼自地道中来犯的敌人拒敌时将此毬放於地穴中敌人必经之地,用时令一口含甘草之士兵持火锥烙毬使爆破,产生之爆炸声可震吓敌人,使其攻势放缓,再令士兵以竹扇扇之,利用其火焰及浓烟以熏灼敌人
    此处所用之火药爆炸力当属有限,否则会炸伤近距敌持火锥格毬之士兵由此亦可证明宋代时已能随著武器伤敌所需火药威力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配方,此器在宋军防守德安城即襄阳城时都使用过
    烟毬
    此烟毬其主要作用亦在利用火药爆裂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以薰伤敌人其制作方法为:用三斤配好的火药,外面先用黄蒿(艾草的一种)包裹成重约一斤之药毬,再厚厚的傅以黄蜡沥青炭末等混合而成的油泥,乾後即成使用时亦是以火锥烙透之,再抛射出去
    毒药烟毬
    此毬可用火炮施放,亦可用火箭或弓或弩或床子弩发射出去,具有炸伤及毒毙敌人的双重效果,可视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毒气弹其制作方法为:将所有原料(原料内容见本文前段)捣合为毬,用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的麻绳穿过药毬为弦子,然後将很厚的废纸一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虫葛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捣合传於毬外此毬发射後不但可炸伤敌人,且其烟气使敌人中毒而口鼻出血
    蒺藜火毬
    此为兼具炸伤与刺伤人双重效力的攻击武器,其制作方法为:先用三枝有六面尖刃的铁刀包在用前述火药配方所制成的药团之中,然後以长一丈二尺的麻绳穿过药团,药团外面再以厚纸及杂药(即前述之药泥)傅之,再将八支有倒钩的铁蒺藜插装在药团外面此物亦可用炮或床子弩等发射之
    铁嘴火鹞
    此器其作用颇似毒药鞭箭,鹞身为木制,中穿过木身之杆为铁杆,杆尾绑上制成药团之火药,外面再以草秆束之,用时以炮射
    竹火鹞
    其制作方法为:用竹编成腹大口狭形状修长的竹笼,外面糊上数层纸张并刷成黄,将配好的火药一斤放入笼,并加入一些小卵石,用杆草三五斤束在笼口为尾形,并封住笼口施放时点燃尾草以炮放之
    火箭
    此箭即为在普通箭的箭首下方傅以火药,用弓或弩发射出去,射中敌人後孳团在敌人体内爆炸,其伤敌原则颇类似今日所用之各类子弹,此箭在南宋对金人与蒙古人作战时曾大量使用
    火枪
    在《武经总要》一书卷十二叙火炮之功能时曾言及利用火炮施放之火器中列有火枪,又《宋史》陈规传亦记曰:
    建炎元年会濠桥陷,规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焚天桥,以火牛助之,须臾皆尽,横拔砦去
    惜在《武经总要》卷十一火攻及卷十三之器图中均未提及此器之制作方式,据推测其形制与作用当与火箭类同
    5、发射火药武器之戎具
    上述内实火药的武器如火炮、火毬、烟毬、蒺藜火毬、火鹞、火箭、火枪等,除极少数可用点燃引线射出或用火锥烙开者外,大多数皆须利用发射式武器协助加以发射出去,方能收伤敌之效为达到此目的,宋代对相关发射戎器如各式火炮、炮车、弓弩、火筒火柜的研究与制作亦极为重视如以发射炮弹为主的炮型就有单梢炮、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火炮、旋风炮、独脚旋风炮、旋风五合炮、有车轮的炮车等十数种之多现据有关资料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图列之如下:
    单梢炮
    此炮为当时所用小型炮,用时凡一炮需用四十人向前拉,一人固定施放炮石此炮可放二斤重的石块,抛至五十步远,亦可施放火炮(霹雳炮)、蒺藜火毬等,惟距离不远
    後来陆续出现炮身愈来愈大,性能亦愈来愈佳的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用二百五十人,可同时放九十斤重的石块),以及携带较方便轻巧的旋风炮、虎蹲炮、卧车炮(炮身下装四轮行动便)、车行炮(亦装有车轮)、旋风五炮(同时可发射五个炮弹)、合炮等,上述炮车虽以发射石块为主,但亦皆可发射蒺藜火毬、毒药烟毬等火药武器
    火炮
    为炮中之利器,为攻守扎营行军皆需携带之兵器'行军攻敌时宜配合使用轻巧灵活的单梢炮或虎蹲炮,而扎营驻防时则宜安置此炮为主,因其以发射含火药易爆炸燃烧为主的火毬、火鸡、火鹞、火枪为主,在攻城及燔烧敌人粮仓粮秣时效果特别好此炮所能发射的火毬以十二斤重为限
    火药火油筒柜
    此器分别由内填火药的火楼,内装火油的油柜以及启动此柜的拶丝杖三大部份为主体构成,为守城及火攻时极为重要的武器其主要构造为:
    以熟铜为柜,下安四足,上置四卷筒,卷筒上横放一巨,皆与柜中相通横筒两端开小孔如黍粒,前端圆口径半寸,柜顶傍开一孔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横筒内可装拶丝杖,拶丝杖杖首缠散麻厚约一寸半,前後各穿两节铜管(防止麻绳著火),杖尾有横拐,以便操控拐前贯一铜圆环用以闭筒口
    放时将柜中注入三斤的火油,另将内实火药的火楼插入拶丝杖前端的铜管内固定,点燃火药,再用烙锥将拶丝杖放在油柜上横筒上,再令人自後抽杖,并以力压之,柜内油受热自火楼中喷出爆炸成烈焰以伤敌,其制作似有之初型
    弓弩
    弓弩为发射穿刺武器的必备器具而上附火药包的火箭、药箭或火枪亦必须靠弓弩方能发挥其功能同时由於无论陆上作战或水上作战,弓弩皆便於使用,因此宋代对弓弩的制作与改良十分重视(详见弓、弩和床弩),据史书所载宋代有特殊名称可考的弓弩种类至少有金线乌弭弓、神臂弓(弩)、破敌弓、神劲弓、八斗力黑漆弓、黄桦弓、截弭弓、独辕弓、插弭弓、床子大弓、黑寸扎弩、跳镫弩、木弩、小合蝉弩、豆寸子弩、手射弩、三弓弩、冲阵无敌流星弩、野战拒马刀弩、制胜常远弓(又名凤凰弓)等将近二十多种
    三弓床子弩为当时常用的弓弩之一种,又名八牛弩此弩前施二弓後施一弓,以绳索将弓绞绑张开於下之木床上,张时需用士兵数十人架床,对准所射目标,以槌其牙箭发而射出三弩同时射出可远及三百步,所用之箭皆可配装火药药包,药包重量以弩力为准
    结论
    由於宋代开始逐步将火药配方用於武器上,不但因而增强本身的国防力量,使其政权在强敌环伺下仍能维持相当程度的安定与繁荣,而且这种进步杀伤力又强的武器随著宋金之交战而传入金人手中,如金人在抗元战役中即有使用震天雷(一种内实火药的铁火炮)和飞火枪的记录其後,再由於蒙古灭金而为蒙古人所得,在蒙古人西征时,又将之传入阿拉伯世界,十三世纪以後逐由阿拉伯人将此技术传入欧洲,造成了中古欧洲城邦式统治时期之结束,开启了欧洲甚世界史进入近代文明之端倪
正文 上架感言!
    终于上架了,感触良多!
    想要说的是,丝丝其实已经不算是一个新写手了,但是,《玉鸣九霄》却真的是丝丝一次全新的古风尝试
    去年大概也是这个时候,丝丝开始写自己的第一本书,也就是后来的《桃花杀手情》,而且这第一本书就是在起点首发,尽管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在起点签约,但对于自己起步的地方,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它就是我的起点
    回头再看看第一本书,是有很多弊病和弱智地方的,那时候,也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事情,就是已经时隔一年之久的四川大地震,所以,对于那一段时间,可能,也是我人生中记忆最深刻最难忘的一段,我庆幸,经历了大地震之后,我坚持下来,继续了自己的文字之路,没有放弃
    一年之后,阳春三月,我选择了回到自己起步的地方,重新开始,是因为我坚信,一个人只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争取,总能追求到自己理想的东西,在文字的世界,只要我们付出和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不管是哪怕一个读者的一句问候,一句赞溢,甚至是批评,那都是人与人,心与心最贴近的交流和沟通
    三月的PK应该说是很辛苦的,除了要努力更文,还要不断地查询相关资料,甚至要承受各种各样的极大压力,但是,我终于咬牙坚持过来了,这还要感谢我所有的朋友,和期待《玉鸣九霄》的读者,他们不断的鼓励和最大的支持,才让我顶住了人生又一次的考验
    我是一个情感表达笨拙的人,感谢的话从不善于多说,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朋友和读者,自己就什么都不是,唯一能回报的,就是我的文字,和我对大家的爱
    上架之后,《玉鸣九霄》会保持每日稳定更新,如遇特殊情况,丝丝会另出通知予以说明,就请大家继续支持一段乱世中的传奇故事吧,订阅、点收推、女频粉红票,如果你喜欢玉鸣,就一定要支持她,谢谢!
正文 前引
    如果,你的心里从未有月光开出,那么,就请彼此安静与距离,或者无视,存在
    他从黑暗的座位上站起身,走下台阶,在漆黑一片的殿内反复踱步,不时停下来,摩挲着那些鎏金雕饰,有他熟悉的冰凉冷绝,如同这空空荡荡的黑暗
    可是一切就要结束了,他的生活将彻底改变,再也不需和这些冰冷的事物相伴
    十年,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既漫长又是短促的,何况还是一个人最年轻和充满活力的年龄段,这最重要最年华似锦的十年,他在这里已经付出了太多
    仿佛下定了决心似的,他回身最后看了一眼高高的台阶之上,那宽大却同样冰冷且充满寂寞的座椅,尽管在黑暗里,座椅只是模糊的一大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