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中华之咸丰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中华之咸丰大帝-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津城外一处可俯全城的高山之上,一块巨石正一群工匠的努力之下缓缓竖起。大战后三天,咸丰没有去看那三个被俘的大使先生,而是让图先发下告示征集工匠为这次天津之战竖碑纪念。天津之战虽然只是一场小小的胜利,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意味在里边,但这毕必是打响了中华民族抗击列入侵的第一枪,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有着无与论比的意义。

    高山的半山腰之上整整齐齐排列着数千座新坟。这是天津之战之中牺牲的将士的坟墓。咸丰让他们安息在这里,希望他们能永远在这里看着这座他们用生命保卫过的城市一步一步走向富强,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凛烈的寒风呼啸着,仅管已经换在的厚厚的冬衣,咸丰依旧感到一丝寒冷与萧瑟。纪念碑在上千百姓与工匠的努力之下很快便要完工了。这些百姓听说是为了那些战死英雄们竖碑纷纷自发地前来帮忙。不在咸丰给的工资,不要别督促,这巨碑居然只在三天之内便告完成。这令感慨万分,这便是的中国的老百姓啊。谁为他们的做了什么,他们一辈子记在心里。

    今天咸丰带着新军一部整齐列队在半山腰之上,他要亲自祭奠那些牺牲的将士。皇帝的亲祭,将令这些单纯的军人更加感到荣誉与自豪。静寂无声的坟场之上,除了北风凛烈便无一丝杂声,司祭官高声呼喊,咸丰缓缓走在前面,面色肃穆。

    新军所有指战员一一随着咸丰三鞠躬之后,便是振天响的三次对天的而发的枪声。一切完毕,却还未有完成。一名五花大绑的穿着旧式清军将官衣服的人被推了上来。这不是别个,却是那个丢下上千部下私自逃走的大沽口炮台守将。大沽海战,炮台守将用生命告诉了人们,不是所有的清军都是孬种,这让咸丰欣慰万分。他虽故意要让大沽失守,却没想到那守将不战而逃,无人指挥之下,若非那名副将,这些汉子怕是要做出无谓的牺牲了。

    咸丰将大沽炮台守军的坟墓一起葬在了新军之侧,享新军的荣誉受世人祭拜。想起这七百多誓死顽抗到最后的好汉子,再想想那不战而逃的守将,咸丰便气血上涌。没有别的话,宣告了这守将的罪责这后,咸丰便让人将这名守将枪毙在那七百余大沽守军的坟前。

    祭奠完阵亡将士,咸丰便按着后世里对待“烈士”的条例,制定下以后凡为国而逝的将士的安制办法。时已近年关了,咸丰打算着再过不久便要回北京了,在北京择一处的地方建一处人民英雄纪念碑,再从一个皇家园林择一处出来建造英烈祠,供奉烈士的碑位。烈士家属可以享受着各种优厚待遇,上学,工作。父母由朝廷赡养,子女由朝廷供至成年。

    条例一出,官兵轰然叫好。因为在大清当兵的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上位者防着,老百姓怕他们。拿着饿不死,吃不饱的饷银,死后可能连名字都不会留下,何况是自己的家的今后的生活?咸丰如此对待阵亡将士,令新有的官兵顿时感到无比荣耀,更加觉得既使死了也值了,至少这样家人们便可以受到世人的尊重,生活更是无忧了。

    之后便是活下来的新军功臣们的奖励了。受伤至残的除了大笔的赏银之外,将交由朝廷一体安置,保障最低的生活。视情况轻重安排进入一些工厂工作。而完好的士兵们,放假三天,好好休息。功劳簿上有名有姓的之人自然更有不少奖励。勋章,赏银,甚于爵位。那位至死都不甘心的大沽炮台副将被授予了一等金质金鹰勋章,封忠伯。爵位延及子嗣,虽只是个头衔但对于那副将的家人来说却是无尚的荣耀。此更开了大清授爵而不封地,仿西方爵位的制度,将爵位视为荣耀的一种,之后流传下来。

    大封大赏之后,咸丰终于有了点时间来跟三位大使先生好好“聊聊”,却不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致使咸丰迫不及待赶回了北京。咸丰刚想招见三位大使,却见图先急急忙忙跑了进来,气喘吁吁,脸上却带着喜气,也顾不得礼法了,便直冲咸丰吐字不表的说了起来。
第九十章 望断秋水
    雪雪片片飞舞,这是咸丰四五的第一场雪。鹅毛般的大雪静悄悄地下了一整夜,城中之城的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当中了。现在的紫禁城虽如往日一般巍峨,却不比往日喧哗热闹了。咸丰裁撤了宫中用人近一半,缩减了后妃住房,很多地方已是人烟飘渺。

    雪还在下着,宫外除了凛冽的寒风偶尔呼啸而过,便只有那悉悉地雪花落地的声响,或是偶尔宫中士卫巡视走过的声音。钟粹宫中一片暖春般温暖的场景,大胆的宫人耐不住宫外的寒风,悄悄地躲进宫里来。他们自然知道这个主子平时都很温文尔雅,对待下人也是一片祥和的模样,只要不犯了什么大的规矩,这些小事,这主子也由着他们了。

    慈安皇后的善良在紫禁城中已是出了名的,既使偶尔有几个不长眼的宫人冒犯的她了,也只是轻轻责罚一下,或者干脆一笑了之,因此宫中用人都对这位极善良的皇后厚爱有加。

    宫中用度在咸丰一翻调度减省之下,各个主子每日用善都止不过四菜一汤,极其普通,然由于慈安如今有孕在身,宫中御橱却不敢怠慢了,四个菜尽着心意做得精致美味,什么东西滋补便做什么。

    慈安吃过东西,用手帕子轻轻拭去嘴角边的油迹,双眼直视着窗外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却不说话。原本纤弱的身子,在过去的近一年之中显得更加单溥了,维那日渐隆起的小腹,才显出一丝丝的雍肿来。清秀的容颜依旧亮丽,两面微红的颊红之下却掩不住忧郁与仓白。

    “主子,又想皇上了吗?奴婢见主子日渐消瘦,心里也着慌呢!”小桃儿一边收拾着餐具一边脸带担忧地道。自己这个主子别的都好,就是太爱悲春伤秋了。如今皇上带兵在外,生死难料,可这位主可好,日里夜里长吁短叹,眼见着身子骨日渐消瘦了下去,这要是皇上回宫看到了,该怎么一翻场景。自己这些做奴婢的怕是免不了被责罚一顿吧?

    慈安不说话,也不看她。摇了摇手示意小桃儿将东西送下去,便自顾自的离了座,走到一座圆形的玻璃镜前,自怜自伤地看着,时而柳眉轻蹙,时而顾影自怜。突然想起什么来有些仓白的脸上才略现一丝烂若桃花的笑容,轻轻移了移身子,一双白嫩的小手轻轻抚摸起微微隆起的小腹,一遍一遍地,仿若那便是已出生的孩子了,怜爱不已。

    自那日晕厥,醒来之后便得太医嘱咐要好生休养身子,不要动了胎气之后。慈安便像只小鸟般,雀跃不已。每日都要望上自己的小腹一两遍,到小腹开始隆起时,更是不时的抚摸着,安祥而慈爱。在她心那腹中的胎儿,便如展现出孩子一般心性的咸丰,需要她的抚慰。

    女儿家的心思,总是希望在最开心的时候与最不开心的时候将心的快乐与忧伤与最爱的人分享,可如今咸丰带兵在外打仗,凶险难料,慈安心里每天都跟着一惊一乍的。虽然努力做着做为皇后的本分,却耐不住相思之苦,派着小桃儿每天都去前宫官员办公的地方悄悄打听前线战场上面的事情。

    “主子,现今天儿冷了,没事便躺下休息吧,莫着了凉了。”送走了用具的小桃儿快速回到屋里温言劝道。

    “整天价儿躺着也怪难受的。”慈安回头头轻轻一笑,继续手抚着小腹道,“昨儿个你去打听消息,可听到什么关于四哥哥的事情了吗?”说完慈安便双眼定定望着小桃儿,希望能从她的眼中看到什么好的消息来。

    “是了,主子,前面的大人都说万岁爷带着大军在天津把洋鬼都收拾了。这事儿都传到北京了,老百姓可开心了呢。说是皇上英明神武,收拾了洋鬼子,今年可能过个安乐年了。”小桃儿想起昨天在前头打听到的消息,心中也是一荡,将在外面听到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着,那样子仿佛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人是她一样。这一说,顿时将慈安的心也调了起来,入神的听着她说,也随着她说的时而紧张时而展颜一笑。

    “结果,万岁爷,大手一挥,白河里的龙王爷也来帮咱们皇上打洋鬼子。听说那些跟小山一般的洋鬼子大船,被龙王爷一条条打翻了,全搁浅河边了。”小桃儿用一句神乎其神的话做了一下总结,眉开眼笑的望向慈安道。

    “那是自然,四哥哥是真命天子,龙王爷自然也是帮着四哥哥的。”慈安听着这些,甜甜一笑,突然又想起咸丰在外这些日子也没有派人回来看望一下自己,顿时小脸又塌了下去,幽幽地接道,“不知道四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快过年了呢,也不想回来看看我们娘儿两。”说着略带哀伤地着望了一眼腹中。

    小桃儿见慈安刚刚被调起的心性又落了下去,不知道该哪何是好。每回她去打听消息回都会添油加醋一翻说给慈安听,为的就是想让这位主子不要每天忧郁难解。这时有些不知道所措,突然想起一个主意便道:“听前面的大人们说,万岁爷打完了洋鬼子便要回宫了呢。”她实在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回来,不过为了让慈安开心,瞎说的而已,却不知道咸丰真的已打算着回京的事情了。

    “真的?”慈安一听便将刚刚还对咸丰的幽怨一扫而空,拉起小桃的小手开心而疑问地道。

    “啊,当然是真的了,主子。这发贼也被万岁爷收拾了蹦了几天了,洋鬼子也被万岁爷收拾了。天下很快就要太平了。万岁爷自然要回宫了呀!”小桃儿没头没脑的一件件为慈安分析着。说的连自己都快相信了。

    慈安可不管小桃儿是不是瞎说了,听到她这样分析来,自己也相信了。再她看来自然不会知道国与国之间的纠葛,只知道洋人来打大清的主意。现在全部咸丰收拾了,自然天下太平了。没有战事了,咸丰还能在外面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