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右掌向左下下压至小腹处,掌心向下,左掌变拳上抬至胸前,目视左侧的萧思忠。
萧思忠见他拳法变化繁复,当然不敢大意,全神贯注在他的双拳上,同时自己的身子也随着他的动作微微变换了一下方位,但总体上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蓦地里,慧真身体右转,下盘成右弓步,右手变拳向前打出,高与胸平,拳心向下;左拳下拨于小腹左侧,拳心向外,正是一招“独蛇归林势”,分取萧思忠胸腹两处。
眼看两拳就要击中目标,萧思忠应变奇速,抬起双手就向慧真那双拳头抓去,一下便握了个实实在在,东方不败见了,暗叫:“不好!这下慧真大师可要吃亏了!”
她想自己若是要拆解此招,也会如此这般,先擒住对手两臂,再向敌人小腹右侧冷不丁飞起一脚,那么他就算不立时败下阵来,也会伤得不轻啊!(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五章 演武场、皓月照十方,前嫌弃(五)落败【二更求各种票】
第两百四十五章 演武场、皓月照十方,前嫌弃(五)落败【二更求各种票】
岂料萧思忠并没有踢出那一脚,只是用力将慧真朝后面一推,说道:“大师,这第一招我可让过了,下面两招可得更加小心哪!”
慧真退后几步,堪堪立定身形,口中应了声:“多谢施主!”心中暗自赞佩这契丹汉子跟宋国江湖人士一样,讲究武人义气,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让三招,就绝不提前反击,可也知他能轻轻松松接下自己这招,其武功之高强,倒也不易对付,背后冷汗涔涔而下,脸上也不显露惊慌之色,而是继续平心静气,运使拳招。
蛇拳以柔为功,以灵活为姿,外在柔功的要点乃松柔、缓慢、灵活,双拳齐出,模拟蛇对敌时的两舌。
技击时,以双指并劲,属点穴之法。臂活腰灵,缠绕不止。
蛇有缠绕之功,技击时,属擒拿之法。身形游荡曲折,有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之意,这属于武功中身法的练习及练气凝神之法。
蛇拳在少林五形拳中属于练气的功夫,唯有平心静气,沉静柔实,才能使气节节贯通,力未发而气已至。形成未发之前蓄而不发。一但击出着物,则凝气收敛。
慧真下盘保持右弓步不变,左拳向前打出。拳心向前,右拳外拨回收于腰间,拳心向外,而后左拳向右、向下划弧收于腰间,拳心向下,同时右拳向前打出,高与胸平。跟着右拳向左、向下划弧收于腰间,拳心向下,同时左拳向前打出。身体左转倾斜,下盘成马步。
然后左掌收于左腹处,目视位于右方的萧思忠,猛地将右掌由腰间向左胸处反掌推出。掌心向右。直取萧思忠面门。
东方不败瞧了这一手,心下赞许:“好一记‘猛蛇出穴手’!”
萧思忠见状,赶紧双腿朝前一蹬,借力向后飞出丈许,避开来击。
慧真得势不饶人,右掌变剑指向右前方插出,攻向萧思忠膝盖,意欲阻止他逃走。可惜还是扑了个空,于是身体先向右倾。再向左倾,步若灵蛇,蹿向飞退的萧思忠,手上招数不停变换,左掌变剑指向左前方插出,右掌上推至胸前,紧接着全身发劲,右掌变剑指向右前方插出,左掌上推至胸前。
突然使出“毒蛇横路手”,右掌由右前方向左胸处横拦,左掌由右掌上方穿出劈向萧思忠左肩处,右掌护于自己左小臂处。
萧思忠在后退途中,遭到慧真的追击,心下恼恨,大喝一声:“三招已过,接招吧!”往斜刺里一闪,躲过来击,左拳递出,直直打在护卫慧真左臂的其右掌上。
慧真顿感右掌掌心一麻,身体借力右转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向右、向下再向左、向后划弧外拨,右掌变剑指向右前方插出,一招“两蛇分路法”杀向萧思忠咽喉。
萧思忠避无可避,奇招便出,原地身子向后翻了个空心筋斗,头下脚上之际,左腿猛地踢中慧真右肘。
只听得“喀拉”一声,慧真的右前臂当即脱臼,只好向后退开。
萧思忠也趁此机会翻身立定。
慧真强忍疼痛,用左手把自己的右臂脱臼处接好,而后摆起了守势。
很显然,现在攻守异位,换做是萧思忠来攻,慧真来守了。
相持了好一阵子,忽地听得一声长啸,萧思忠一个箭步冲将上去,右拳挟待呼啸的劲风,如迅雷疾电般,朝慧真头顶快速绝伦地劈去。
眼见敌人来势汹汹,自己右手又负了伤,慧真情急之下,当即运用起了少林五形拳中的鹤形拳,先把左臂收回,用以反拿敌人小臂,同时左足迅速左扣,用右臂尺骨斩截对方之右拳,立即又将右足提起和左足合并。
接着以膀子撞打萧思忠的胸口,继而右足向右前方进步,右臂前伸,形成挑顶入林之势,准拟杀他个措手不及。
慧真现下的这一形态往往占了居高临下的优势,且前脚悬空或只以脚尖触地的形式正是以此严密保护下盘的办法,若对方谬然进袭,则唯有伤於此腿之下而已。
而且鹤形拳以逸待劳,以追形之战术处处严防方的动态,使对方难以乘虚而入。
殊不知萧思忠本就膂力雄强,加上慧真受伤之躯力道不足,那一只进击的右臂丝毫不受诸般堵截的影响,还是狠狠地砸在了慧真左边的眼眶上。
只听得“嘭”的一声响,慧真左眼眶登时溅出几缕血花,他整个人也向后仰去。
萧思忠乘势跟进一步,一条粗壮的右腿回旋踢出,正中慧真肚腹。
“噗”慧真口吐鲜血,直如一只飞梭般,从高台上跌落,直挺挺地砸在台下的草地上。
其余四个汉人武者赶紧围了上去,为他点了几处要穴,止住口中流血之势。
萧思忠走到台边,向他一拱手道:“承让了。”随即便跳下台来,回到耶律洪基身边。
“哈哈哈!这些南朝宋人的武功,原来是如此地不济!哈哈哈!”见了自己贴身护卫的精彩表现,耶律洪基朗声大笑不止,四下里也接连响起了对萧思忠的赞美之声。
东方不败见状,摇头暗想:“耶律大哥此言差矣!这少林五形拳用力的暗诀乃是力以能柔而刚,气以善运而充。力从气出,气隐显力,无气则力何自而生乎?”
“外家之力,其来也猛,猛则多浮而鲜沉;内家之力,其来也若在有意无意之间,必抵隙沾实,而后全力一吐,沉重如山,可以气透肤里。此其故,盖由外家之力刚,内家之力柔,刚则虚浮,柔则沉实。”
“习之既久,自能觉悟,盖一掌一拳之打出,手一着力,则气有三停,一停于肩穴,二停于拐肘,三停于掌根,如是而后能贯透指颠或掌心也。”
“至于柔运之力,则与此不同,一举手则全身奔赴于气之所运使,所谓意到气随,捷于声响,精粗之别,学者于此可悟矣。并非宋人的武功不行,只是慧真师父他还没练到家罢了!”
目睹自己的同僚大出风头,耶律志坚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走到观礼台前,右腿发力往台沿一蹬,“呼”地一下,就直接从观礼台射上了演武台。
东方不败从他的动作看出,其轻功虽不及萧思忠,但身上气力之巨大、内功之充沛,却犹胜前者,怕是更加不好对付。(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六章 演武场、皓月照十方,前嫌弃(六)三个
第两百四十六章 演武场、皓月照十方,前嫌弃(六)三个
果不其然,耶律志坚生性狂傲嚣张,很难将人放在眼里,他上台之后,伸出右手分别指向祁六、向望海、鲍千灵三人,挑衅道:“嘿嘿,老子今天要打三个。你们三人,便一起上吧!”
鲍千灵等三人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
祁六、向望海二人擅长使单刀,鲍千灵的拿手兵刃,则是一根软鞭,于拳脚功夫上,他们却是不大通晓的。
此刻三人的兵刃均遭收缴,却硬被人叫上擂台以徒手武艺生死相搏,的确是让人进退两难哪!
但是三人毕竟是中原成名已久的大侠士,在民族气节这种大是大非的关键问题上,还是能把持住自己的。
人家一个“契丹狗贼”都已经用手指着自己挑战,就差没点名了,如果到这份上自己还不敢应战,传扬出去岂非让大宋群雄笑掉大牙啊?
主意已定,三人目露决绝之色,走向台阶,一步步迈上演武台顶部。
到得台上,鲍千灵等人见着耶律志坚一脸桀骜之色,心下不快,但各自还是对他抱拳行了一礼,说道:“请阁下赐招!”
耶律志坚只是拱手还礼。嘴上却不多说话,看得三人愈发气闷。
礼数完毕,祁六、向望海、鲍千灵三人便分向耶律志坚背后、左前、右前三个方位迅疾移动过去。占据了有利地形,对其呈三方合围之势。
耶律志坚却满不在乎地昂着头,双手叉腰而立,浑不把三人放在眼里。
站在他背后的祁六朝向望海与鲍千灵各使了一个眼色,三人微微颔首,随即同时行动,挥拳向耶律志坚猛冲过去。意图一拥而上、倚多为胜,一举将其击倒,让他为自己的轻敌、傲慢、托大付出代价。
可是这堂堂大辽国皇帝左护卫也不白给。但见他蓦地里转过身子,左手疾探,两根手指往正在冲向自己的祁六眼中插去。
祁六不料他会有这手,仓促间双臂向上挡格。可耶律志坚左手已然缩回。右手两根手指又插向他双眼。
祁六无可招架,只得后退。
耶律志坚两招将他逼开,只听得背后风声飒然,知那两人已扑将上来,更不回头,左腿反弹而出,“砰”的一声,将位于自己左后方的鲍千灵远远踢了出去。落到台边,余力未消。直滚了下去;右臂辨声反手探出,抓住向望海的胸口,顺势提起,向祁六掷去。
他左腿反踢,右手反抓,便如背后生了眼睛一般,部位既准,动作又快得出奇,确是内家高手,大非寻常。
萧峰见昔日的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