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丫鬟婆子见老太太果真动了大怒,忙上来拦的拦劝的劝,冷夫人不发一言,如木头桩子一样钉在椅上冷眼旁观着。只有肖夫人却是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还在一旁添油加醋道:“哎呦,老太太,您这又是何必呢。人家可是郡主,金枝玉叶高高在上,下边的奴才自然也要高贵三分。您何苦自讨没趣呢。”
雨霏见这混乱的场面,脸色登时暗了下来,心里一沉,忙绕过桔梗上前来对安老太君盈盈施礼,因道:“老太君切勿动怒,都是孙媳的错,没有好好儿管教下人。您且消消气,孙媳代她向您赔礼了。您大人有大量,别跟她小孩子一般见识。”
安老太君听雨霏这般低声下气地陪着小心,面色初霁,心里有十二分的气也就去了三分,扔了拐杖歪在高榻上气喘吁吁道:“今个看在郡主的面上,我就暂且饶了你。下回再犯,定要赏你五十大板。”
又挥了挥手,站了一地的丫鬟婆子径自鱼贯而出,安老太君深深地叹了口气,疲惫地揉着额角,好半晌方冷颜肃容道:“近日来府里风言风语,想必郡主也已有所耳闻。”
雨霏转身施施然走到底下左首第一张交椅上坐定,声音虽低却字字掷地有声,重重地砸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本宫心中无愧,不在乎旁人怎么议论。想必老太君也不会听信这些无稽之谈。”
安老太君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尴尬,好半晌方讪讪道:“话虽这样说,但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反正现下这里都是自己人,你也别害臊,教庸大夫重新诊个脉。也好平息外头的谣言。”
雨霏闻言脸色一寒,冷冷道:“老太君莫不是怀疑本宫的清白?”
安老太君眼中闪过一丝怒气,勉强露出个笑脸,解释道:“郡主误会了,老身绝不是这个意思。不过这太医的医术再高也有误诊的时候,多个人来瞧瞧也不是什么坏事嘛。”
雨霏脸色发白,眼中充血,因怒道:“老太君,本宫敬您是长辈,处处相让。想不到您竟然步步紧逼,若要重新诊脉,教本宫和郡马的脸往哪里搁,往后在这府里又该如何自处。老太君也是明理的人,难道就看不清这其中的利害?天色已晚,既有外客在此,恕本宫不便相陪,改日再来和老太君说话儿。”说罢,看也不看在场诸人那目瞪口呆的模样,转身就要出去。
安老太君气得脸色青紫,浑身发抖,她这一辈子有谁敢对她说半个不字,更何况挑战她绝对权威的仅仅是个晚辈。遂怒喝道:“你给我站住。别以为你是郡主就能目中无人。今个你是瞧也得瞧,不瞧也得瞧。否则我就教远儿休了你。”
两个人互不相让,正在对峙之时,忽的帘子一动,从门外匆匆进来一人。。。。。。
正文 106:妾似胥山长在眼
106:妾似胥山长在眼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除夕,祝大家在龙年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马精神,好运天天,家里长黄金,墙上生钞票。最重要是身体健健康康,家庭幸幸福福。
夜已深深,春晖堂内的雨霏与安老太君依旧各执己见,不肯相让。冷夫人漠不关心,冷着脸不发一言。肖夫人只管在一旁幸灾乐祸,架桥拨火儿。底下一众丫鬟婆子皆噤若寒蝉,敛息屏气,唯恐遭受池鱼之殃。厅里顿时沉寂了下来,沉闷得令人心惊肉跳。正在这时,暗褐色万字蝠纹撒金帘一晃,忽的闪进来一人。众人忙定眼一瞧,原来是面带焦急,脚步匆匆的念远。
只见他身着家常靛青色苏绣岁寒三友夹袍,因为走得太急,饶是外边更深露重额头上渗出了点点汗珠。恭恭敬敬地上前向安老太君躬身行礼,敛容“给老太太请安。”
安老太君没好气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冷笑道:“安什么安,我一个孤老婆子哪里禁得起堂堂郡马爷给我行礼哪。只求你们日后给我留一点立足之地,别教我做孤魂野鬼也就罢了。”
念远皱了皱眉,如水般沉静的面容教人有些捉摸不定,因问道:“老太太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何苦说这丧气话。孙儿又怎敢如此不孝。”
安老太君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你若真是孝顺,怎么连自个儿的媳妇都管不住,任由她在长辈面前无礼。”
念远过去轻轻扶着雨霏,满不在乎地笑道:“郡主年轻,做事儿难免急躁些。老太太莫要见怪。日后常常提点一二就是。”
安老太君见念远如此避重就轻,口口声声维护雨霏,心中不悦,脸色越发的难看了,灰心叹道:“怪道外头常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呢。罢了罢了,我这个老婆子也不会那么不识相留在这里讨人嫌。”
因吩咐冷氏:“快命人准备行李和车轿咱们立刻启程回岭南去。免得我一大把年纪的人还得看孙子孙媳的脸色。”
肖夫人闻言,脸上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喜色,忙亲自走出去吩咐侍立在廊下的奴才们。
念远也不答话,只冷冷扫视了一眼闻声进来伺候的丫鬟婆子们,眸中的森寒和警告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冷战,谁也不敢动弹。
安老太君见众人对念远那副惧怕敬畏,唯唯诺诺的摸样,心里越发气苦,一时气迷了心窍,顿时不管不顾地哭闹起来:“老侯爷,你怎么走得那么早,丢下我一人孤苦伶仃在这世上受苦。”
念远见她说得实在不像,便上前安抚道:“老祖母快别这样,这么多下人可看着呢。当着二婶的面,好歹给孙儿留些颜面。就是疼孙儿了。”
安老太君听这话,以为他服了软,心里这才稍稍舒服了一下,因冷声道:“你既如此说,就叫你媳妇过来给我斟茶认错,往后都乖乖儿听我的。那我就疼你,若不然,我也不认你这个孙子了。”
念远笑了笑,也不答话。那笑容极淡,只浮于面上,一点也没有到眉心眼底。好半晌似是刚刚看到庸郎中一般,质问道:“这么晚了则会有外边的男子在此。”又呵斥底下的丫鬟婆子道:“你们都是死人哪,还不快打出去,免得坏了咱们侯府的名声。”
安老太君忙制止道:“那是我请来给郡主安胎的大夫。”
念远眉心微动,因笑道:“老太太的好意,本不该辞。只是太后娘娘对郡主殿下甚为看重,故特指命宫中的太医日日过府请脉。老太太不必担忧。”
安老太君乃道:“太医每日里还要照顾宫里的娘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咱们也应该有所准备才是。我可是你的亲祖母,难道还能害你不成。”
念远依旧耐着性子解释道:“这位萧太医精通歧黄之术,虽不是太医院的院使,却是妇科千金圣手,宫里主子的身孕都是交由他照管的。这会子若是咱们呼喇喇地再找一个人过来,一来怕二人开的药方有所冲突,反倒对郡主的身子有害。二来又怕萧太医多心。三来也驳了太后娘娘的面子。老太太的心意孙儿自是感激涕零,必当铭记在心。”
安老太君闻言,似乎有些被说动了,歪在榻上垂着头若有所思。
肖夫人见状,怕老太太顾及太后娘娘,教自个儿的盘算功亏一篑,忙道:“话也不能这样说,如今府里上上下下都在议论郡主的身孕,老太太这样做也是安众人之心。这会子郡马爷又用话搪塞,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念远忽的转头,敛去笑容,狠狠鄙视着肖夫人,目光里充满了肃杀之气,手指节咯咯作响,咬牙切齿道:“姨娘这话是什么意思?”一扬下摆,对着安老太君直挺挺地跪下,‘咚咚咚’狠狠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顿时青紫一片:“还请老太太还郡主和孙儿一个公道。”
安老太君也是唬了一跳,不满地剜了肖夫人一眼,调整了神色,柔声道:“好孙儿,赶紧起来。肖姨娘是和你开玩笑呢。你别和她计较,来坐到祖母身边来。”
念远对她的话充耳不闻,端端正正地跪在青砖石地上,直着腰身,以额头贴着冰冷刺骨的地面,声音透着几分金属的坚硬:“请老太太还郡主一个公道。”
安老太君平生最恨他人的逼迫,顿时恼羞成怒,手中的龙头拐杖狠狠地砸向地面,发出令人胆战心惊的闷响:反了反了,快请老爷来,看看他养的忤逆不孝的好儿子。”
念远面无表情冷声道:“老太太若一意孤行,子陵只好与郡主分府另居。
正闹得不可开交,就见雨霏越众而出,缓缓低下身去扶起满脸激动愤怒的神色且额头已经红肿满的念远,神情凝重道:“本宫愿意重新诊脉。在此之前,请老太君答应本宫一个要求。”
安老太君心中一喜,忙点了点头。
倒是念远急道:万万不可,若真如此,无论诊脉的结果如何,这孩子都必然会遭受众人的猜疑与非议,教他将来如何能俯仰无愧立于天地间。”
雨霏向念远投去一个安心的眼神,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无形的气势,听得众人俱是一颤:“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诊脉之后,请老太君将造谣生事的人交给本宫全权处置。任何人都不得干涉。”
安老太君低下头,沉思良久,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满腔怒火一时化作阵阵疲惫与无力感,遂无精打采地摆了摆手,道:“就照郡主说的办。今儿闹了一宿,我也乏了,劳烦庸大夫明个再过来一趟吧。”
众人正松了一口气,忽的窗外传来了慌乱的脚步声和喧闹的叫喊声,不一会便见王念仁屋里的柔儿披头散发满脸惊恐地冲了进来,对着肖夫人噗通一声跪倒,口里语无伦次地喊叫道:“太太救命啊,我们大爷要杀了大*奶呢。”
众人闻言皆被唬了一大跳,虽然都知道王念仁和杜芷善这两个活宝整日里乌眼鸡似的可着劲折腾,可闹得这么大的阵仗却还是第一次。
安老太君眼中满是疲累与颓唐,颤颤巍巍地扶着小丫鬟道:“这府里每一个教人省心的。走吧,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