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雄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世充和虞世基都听得面面相觑,他们万万没想到宫中的总领太监岳曾省,辽东行营元帅宇文明都被牵涉了进来。而这两位都是之前朝廷官员们公认的,圣上身边的红人,是深得圣上信赖和器重的重臣。

    片刻之后,王世充方说道:“陛下所说之事微臣也有耳闻。平定辽东之后,宇文明便新建立了踏白、游亦、选锋、胜捷、破敌五军,每军两万人,由林子墨、程咬金、尉迟敬德、罗士信和秦琼五人担任主将。虽然陛下曾说过他可以在辽东招募新兵,但那也是让他补充左翎卫军因战损所减少的士兵,而并非是允许他另立新军。这几乎可以视为谋逆了!”

    虞世基也点头道:“王世充大人说的没错。另外虞某还知道另一件事:那就是辽东军的军粮众多。臣等曾派人在高丽、百济、新罗故地查探多日,加上审讯高丽战俘,以及从一些粮商那里得到的消息。微臣可以断定:辽东囤积了大量粮食。据初步预计,辽东行营少说也秘密囤积了七百万石以上粮食,甚至有可能达到一千万石。而且,自辽东平定之后,宇文明就一直鼓励垦荒,从中原招募流民种田,待今年秋收之后,他的粮食还会更多。”

    “好啊!这小子竟然瞒了朕这么多事情!你们可知辽东的武器和兵员情况?”杨广咬牙切齿地冷冷问道。

    王世充和虞世基对视了一眼之后,王世充方战战兢兢地说道:“关于军械一事,鱼将军回来时,无意中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宇文明在留守辽东时,军中的器械匠人全被他保留,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没有编入军中。并不是如他在交接时说的那样,大多数工匠死于征战和瘟疫之中。”

    虞世基也点头附和道:“是的,陛下!那些工匠并没有死,而是被他全都偷偷的隐藏在了北方的青木城内,而且一直在为他打造军械。在他灭了高丽、百济和新罗之后,把这三国的工匠也全部集中起来,送往辽东北部诸城研究新式的武器和攻城器械。看来此人所图不小!”

    “那辽东军的兵马和人口真正数量有多少?宇文明能控制掌握多少军队?如果他叛乱,会有多少人会跟随?”听闻这些消息后,杨广已经对宇文明再无怜悯之心了,这个人的才能再高,本事再大,胸怀野心也是留不得的。他宁可用一个忠诚的庸才,也不敢用一个不忠的良才。

    宇文明掌握了如此强大的实力,干出了这么多出格之事,却对他只字不提,而且还囤积如此重多的粮食和器械,窝藏了数量惊人的工匠,造反的证据已经非常确切了。现在杨广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铲除掉宇文明而已。

    虞世基这时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有些犹豫的说道:“陛下,情况恐怕不容乐观啊!宇文明对辽东军掌握得非常彻底,这支军队完全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现在辽东军的左翎卫军、胜捷、踏白、游奕、选锋、破敌六军有十三万人,都是经过实战锻炼的铁血之师。另外、他从高丽解救了近二十万隋军俘虏,这部分人虽然因为他不太放心,不敢重用,但也全部被他编入了军中,担当了驻守各地的城卫军、郡兵和衙役。这些人全部加起来,总兵力超过了三十万。”

    “而这三十万人全部是武器装备精良,经过了血战的精锐之师,而且粮草充足。除此之外宇文明还下令各城各村均建立了保甲制度,所有十五到六十岁的男人,在农闲和工作不忙的时候,都要参加军事训练,每月不少于五天,武器和盔甲需自备。这些人在战时只需要一声号令,便能投入战斗。虽然他们用于野战或许不行。但用来守城却是绰绰有余了。而如今辽东的人口已有两百多万,如果进行战时动员,宇文明至少还能再动员出三十万人马。”虞世基一脸郑重地说道。

    。“什么?三十万人马?战争来临时,还可以再多动员出一倍的人?”杨广听闻之后,也不由被这个惊人的数字吓了一大跳。自大业七年山东王薄起兵造反开始.不管是中原各路起义的农民乱匪,还是如杨玄感、独孤氏、元氏这样的贵族叛逆,都没有人能达到三十万大军这样的恐怖数字。

    而且,就是那些号称八万十万的农民起义军,也大多数是拖家带口,妇孺老幼全部加进去之后,还掺杂了许多水分的乌合之众。

    但是杨广清楚,宇文明的辽东军可不是农民起义军,他手下的官兵也绝不是乌合之众。宇文明不但自己年轻有为,擅长作战,将自己三次远征都未能征服的高丽国灭了,而且他手下也是猛将如云,林子墨、郭子逸、尉迟敬德都可称良将。秦琼、罗士信和程咬金更是在张须陀手下时,就已经闻名于天下了。他的部队战斗力,绝对不会比张须陀的八风营、罗艺的幽州铁骑差多少。

    而且比八风营和幽州军更具有优势的是:辽东军的兵马更多,装备更好,而且器械更犀利。让杨广更为头痛的是,宇文明的辽东军还占有地利。高丽国为了对付隋朝的攻击,在辽东平原的各个险要位置,建立了众多的坚城要塞,如辽东城、扶余城、黑岩城、青木城等。只要他们闭关不出,坚守城池,就算朝廷全部都打得下来,也会损失惨重,到时他杨广拿什么本钱去进攻突厥?

    

第256章 杨广的忧虑

    杨广心中愤怒无比,他感觉自己竟然如同睁眼瞎一般,居然把一个年轻的野心家,当成了自己的心腹亲信在重用。如果不是派到陈棱身边的李勤发现及时,向朝廷禀报了此事,只怕自己至今还蒙在鼓里。

    不过,他既然已经做出了辗除宇文明的决定,又如何会给这位年轻的小将逃脱机会?辽东军虽然强大无比,但他们的弱点却是宇文明。只要宇文明倒下,辽东军的灵魂也就熄灭了。

    杨广深信,只要能擒拿住宇文明,他再派出大军进入辽东,就一定能接管辽东的军事行政权力。届时,辽东军的强大兵力将会全成为大隋的坚强战力,供他驱策,随他南征北战。

    虞世基这时便提议道:“陛下,绝不能给宇文明回辽东的机会,臣以为,应该马上派人到太原,召宇文明回东都,就称要他速到兵部上任,有征伐突厥的作战计划商量。待宇文明来后,再将他捕获斩首!”

    杨广听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虞爱卿,宇文明如今人在太原,要杀他易如反掌。不管是朕派人去杀,还是让太原留守李渊去杀,皆是易如反掌。但杀宇文明容易,平稳的接掌辽东行政军事大权却是很难。朕可不想再如现陈棱那种情况,名义上辽东归顺了大隋,却是自行其事。”

    “如果朕现在就杀了宇文明,他在辽东的部下和亲信必然会兴兵叛乱,说不定还会和突厥联合起来。灭亡高丽极为不易,大隋好不容易才有了眼前的局面。朕不希望辽东再出现反复,且眼下我们正谋划进攻东突厥,辽东是平灭东突厥的重要出兵基地,朕绝不能容忍辽东有失。”

    杨广心中很清楚:杀了宇文明,那就等于和辽东军彻底闹翻,失去招抚这批精兵强将的机会,将会逼得辽东军立刻正式扯旗帜造反。而以辽东如今的状况,虽然杨广相信集全大隋之力,一定能够平定辽东,但是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甚至会让他从此失去灭掉东突厥的机会,大隋的北方边境从此不得安宁,永远处在东突厥的威协之下。

    虞世基立刻便明白过来,知道杨广想要做什么。他于是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既是如此,不如双管其下!微臣建议,可命鱼俱罗将军星夜赶往北平,会到罗艺将军一道,率令河北军做好进入辽东的准备。然后再由王相国率隋军主力前往幽州,以强大的兵力压服辽东。”

    “与此同时,陛下可另派侍卫,携密旨前往太原,命李渊抓捕宇文明,再将其押往东都。经过审讯之后,再将宇文明锁入囚车,押往辽东,令其部下投降。”虞世基这时阴险一笑道:“辽东军上下这时见主帅被抓,必然心中大乱,而朝廷军主力又到,在内外交困之下,其内部定然会发生分化。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投降朝廷。届时陛下便可兵不血刃地接管辽东。”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就算有小部分人不愿投降也罢。这时辽东已经门户大开,大部分将领和军兵也已投降,余者已无足挂齿,只须派数员有威望之大将入辽接管兵权,大军随后也开进辽东各地,便能平稳接管辽东。只要将辽东安稳下来,就可将所有的辽东军解甲归田,或者分拆之后调入中原,归并到中原府兵之中。”

    虞世基的话让杨广顿时眼睛一亮,他的这个提议到是不错。真的如此实施,倒是可以顺利接管辽东的全部权力,壮大隋军实力。届时要如何处置宇文明和辽东的其它人,还不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杨广从不惧杀人,事实上他也杀了不少人。但他有时也能暂时忍让,并不慌于动手。他也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为了辽东这块沃土、为了打败突厥,为了他的千秋大业,他可以因为一句戏言而杀千人,也可以明知宇文明就要谋反,却暂时让他多活一时三刻。

    “好!就按虞爱卿的意思行事!此事就交由你和王爱卿去实施子!”杨广这时也龙颜大悦,起身说道:“希望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给朕带来宇文明俯手就擒,辽东平定的好消息!”

    虞世基和王世充对视了一眼,皆是心中大喜。两人立刻拜倒在地,齐声说道:“微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命令即出,两人也都很快告退,开始进行各种准备。

    

    处理完这一切事务之后,杨广也觉得有些疲惫不堪了。他揉了揉眼睛,摇摇晃晃走出御书房,一名太监便立刻迎了上来,一脸恭敬地问道:“陛下,今夜去哪位妃处处安寝啊?”

    杨广后宫之中嫔妃不少,每晚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