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见刘月儿敬酒时脸上全是钦慕之意,众书生们大叹所爱非人,人家家里头还有两个姿容出众的女子没打法呢,这边居然又有一个上赶着的,这同样是人,为何自己就只能和镇上青楼的姑娘为伴,每次想拿几篇诗词抵充钱财,那姑娘还总是不同意,非要见着真金白银才肯。
刘月儿却似乎根本没在意旁人的心思,趁着众人迷离之际,一个劲儿的和周鲤打听辽东战事,见佳人兴致盎然,周县令自然也不好假正经,忙挑了几个自家出彩的段子讲出,把个刘家小姐说得兴奋莫名,若不是此刻人多眼杂,几乎都要当场惊叫出来,好在刘老员外很有眼色,看出场面有些尴尬,立刻上前将女儿劝住,刘月儿这才不情不愿的止住了话头。
敬过了酒,说过了话,刘月儿再次向众位宾客行过礼,在无数热络的眼神当中离去,只留下满屋玻璃心破碎的声音,只不过周鲤毕竟是本县县尊,伤心欲绝的文人士子们纵然心中嫉妒,也不敢将这表情带到脸上来。
周鲤倒是也有几分感慨,他两辈子加起来都醉心于做事,身边倒是一直不缺佳人相伴,可却多是和吴梓菲那般没个正形的,在一起没个名分,而且更多时候像个朋友,像这刘月儿似的粉丝,到还真是头一次遇到。
尤其这江南文风鼎盛,富家千金大多爱慕年轻书生,很少有喜欢武夫的,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位刘小姐倒像是个个性十足的新派人士,甚至有些上辈子见过的摇滚果儿风范,专爱找玩乐队的或者暴走族,倒是让他很有些兴趣。
同样高兴的还有刘员外,老头儿看着周县令那毫无掩饰的眼神,嘴角的笑意再也无法抑制,自家的麻烦总算是有个找落之处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刘高的奋斗历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刘高的奋斗历程
刘高早年也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而且是很穷很穷那种,前明末年那会儿他还年幼,给当时本镇最大的李地主家里头放过牛,还到镇上的小茶馆去打零工,年纪不大却做着好几份活儿,一心一意的养活家里的老娘,还有兄弟姐妹。
只不过在崇祯最后的那些年头,日子实在不是人过的,并不因为你努力与否而有所改变,因为天下乱的不成样子,只是在田间地头、或是一个小小的镇子里做事,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让你过上好日子,更不用说改变命运人生之类的事了。
刘高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他很快便弄清楚了这一点,本想趁着天下大乱的好时节,仿效先太祖皇帝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做起,拉拢一批弟兄就势起兵,成为天下诸侯争霸中的一员,就像闻名遐迩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一样,最终哪怕是没有那个皇帝命,好歹也能投靠一股更加强大的势力,等将来天下平定了,也不失封侯拜相之位。
只可惜他错误的估计了天下的形势,原本以为大明朝廷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大顺和大西国也要互相倾轧一段日子,再加上关外的满洲鞑子,以及中原早已拥兵自重多时,俨然已成一方势力的各位总兵们,这天下还有的乱呢。
可当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积累人力财力,到处勘察地形,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最终好不容易拉出来千来号人马,趁着越来越乱的世道进行举事,并且成功的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十二个村子时,大明朝的队伍雄纠纠气昂昂开到了,不但抢光了这附近百姓们最后的口粮,并且将他们这伙儿贼人毫不犹豫的剿灭了一番。
那时候的大明军队就是这样,先剿灭当地百姓,抢夺救命的粮草,让后依据附近贼寇的强弱程度,以及己方给养的缺乏程度,再决定是否剿灭贼人,如果贼人太脆,当然毫不犹豫的绞杀过去,如果贼人很强,那就老远躲开,甚至直接进行合并,反正当兵的脱下军装就能变成山贼,甚至不少人原本就是北方的贼寇,早几年被招安了而已。
那还是刘高头一次见到正经的战兵,尽管是在北边被大顺击败,狼狈不堪逃到这里来的,但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非常强大的存在,那毕竟是打老了仗的战兵,尽管打一仗败一仗,无论对鞑子和大顺来说都是丧家之犬,但对于他们这种江南腹心之地,刚刚冒出头没多久,也没打过什么像样仗的小毛贼来说,是根本不可能战胜的存在。
另外刘高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这些大头领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起天下大势,或者说是纵横疆场,那都是有模有样的,毕竟这里是江南,大伙儿识不识字的也都能拽两句文,说一说鼓词儿里听来的兵法。
可真到了动手的时候才发现,整个义军之中连他算上,没有一个人懂得应该怎么打仗,更没人能够把戏台子上的打仗和真正的战场区分开来,他们穿着从戏班子里抢来的行头,宣花斧、梨花枪、手下则拿着钉耙锄头粪叉子,在一声声哇呀呀中冲向明军,并在五分钟之后被赶了回来,一千来人如同被狼群驱赶的鸭子,呱呱乱叫还跑不准方向,光是自相践踏就不知死了多少人。
刘高当年岁数也不算小了,好在早年间一直都在干粗活,因此体力方面倒是不错,加上人机警的很,看到情况不妙,几乎是第一时间领着家里的亲族老少脚底抹油,除了死了几个子侄,倒是没受到什么太大损失,俩儿子练了几年武艺,甚至还杀了几个明军,算是历练出来了。
只是历练归历练,经历了这么一场大败之后,刘高可是彻底断了在乱世中考刀剑谋求出身的念头,他这人非常有自知之明,打过这一仗之后立刻明白自己根本就不是这块料。而且南军在楚汉时候还好,到了三国时候孙权的人就根本打不过北军了,大宋文风鼎盛之时更是达到了极致,眼前的大明也好不到哪里去,指望在这里聚集实力,之后从南往北边打,根本就是扯淡,别说是北边的大明和大顺了,就是西南的大西国也能把他给灭了。
何况这还是一切都很顺利,让他建成一片势力,占据几个州郡之后的结果,眼前这十几个村子都已经保不住了,想这些还有什么用处。
也就是从那天起,刘家将乱七八糟的人员都遣散了,留下了少部分精华,之后开始做起了生意,打仗他不在行,但做生意还是没有问题的,加上好歹也当过一段时间的乱世英雄,胆量方面绝对没有问题,那纤弱的武力对抗军队不堪一击,但对待商业同行们却绝对够用,因此一天天的开始做大起来。
没两年大明朝完蛋了,大顺和大西国开始争霸,当时的主战场就在荆州和江南,刘高再次鼓起雄心壮志,带着族中老少给大顺军押送粮食,还有不少连卖带送的情况,因此虽说亏了些钱,却也多少结识了些用得上的人物,等到击败大西国之后,大顺定鼎中原,他勉强也算是从龙人士,县里头给了一整套义民的牌匾幌子,十里八乡的都成为刘员外。
天下逐渐太平起来,刘高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生意虽说没有倍增,但也在缓慢的向周围扩张,至少在常州府府城,可以看到他家的店铺,而且生意还不错的样子,两个经历过战阵的儿子,如今开设了连锁武馆,成天一大票徒弟吆五喝六的跟着,俨然就是奔牛镇的第一等人家,否则当初老头子也不敢为了点面子的小事硬顶孙立这个八品官员。
只不过最近他遇到的事情,确实是有些难办了,他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儿子,唯独刘月儿是个闺女,今年已经一十八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英雄豪杰
第二百二十七章 英雄豪杰
刘月儿是刘高在四十多岁上得来的女儿,生过这孩子没多久,刘高的老伴儿便去世了,他这人虽说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但有一点却非常好,就是从来没有纳过妾,一直对糟糠之妻敬爱有加,虽说在场面上游荡,少不得要去些勾栏瓦肆中厮混,但只要回到家中,绝对是好丈夫和好父亲的典范,从这一点来说,却是比下了天下多少富贵人物。
所以当老伴儿去世之后,刘月儿就成了刘高的心头肉,对她是越来越好,待遇比起两个儿子来要高出好几倍,在这个重男轻女几乎达到极致,而且毫不掩饰的年代,这几乎是一种罕见现象。
也幸亏刘月儿是个女孩子,两个哥哥不可能对她有什么嫉妒心态,反倒是因为这是家中唯一的女人而倍加呵护,几乎是倾其所有的满足姑娘的全部愿望,只要是家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不照办的。
刘月儿倒也乖巧,在家中非但没有小公主的派头,反倒是尊敬父亲兄长,善待仆役下人,从上到下没有不夸她的,直说刘高有福气,两个儿子英俊能干,女儿也是貌美如花,善解人意,这才是上辈子修来的最大福气。
刘高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经历过早年聚众造反,中年舍命求财之后,到了晚年的他格外珍惜这种家的感觉,除了关心两个儿子的发展问题之外,其余的心思全都用在女儿身上了。
偏生这个刘月儿不喜欢针织女红,专好舞枪弄棒,加上家学渊源,自幼就跟着两个哥哥一起习武,一身本事虽然算不上高手,但好歹也能对付三五条汉子,平生最爱英雄人物,看不上那些白面书生,酸儒文人,以至于到如今连个婆家都还没有,成了刘老员外的一块心病,每每念及此事,总是会忧心不已,生怕女儿将来没有好的归宿。
原本早几年的时候,刘高还为这事高兴来着,毕竟他如今虽说是富家翁,早年间也是提着刀子干过几票的好汉,手下最多时候也有一千来号人马,因此不大喜欢那些性情懦弱的孩子,见自家女儿生性豪迈,很是对他的胃口。
可时间长了之后,慢慢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关键在于这姑娘越长越大,越长越漂亮,上门来提亲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都是武进县的高门大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