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兵分两路,雷钧和李建国护送李亨上路,方无应和卫彬则带着控制组剩下的人,往马嵬驿前行,那并不是距离他们所在地多远的地方,同在陕西省境内,当夜他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发觉不太对,只见驿站门口好些士兵围着,还有混乱的叫嚷声。
“出了什么事儿?”陈玄礼问,
“禀报大将军,有二十几名吐蕃使者拦住宰相大人的马,讨要军粮。”
方无应心里一惊!这就是马嵬坡之变的序曲,这一点点纠纷即将酿成惊人的兵变……
果然,他们一行人的马匹还没靠前,就听见内里的兵卒们高声叫嚷起来:“杨国忠要反了!”
方无应看了一眼陈玄礼,发现他神色丝毫未变,心里不由暗想,怕是他于此间早有预谋。
里面越来越闹,人群乱哄哄的,群情激奋的样子,还有人叫着“杨国忠要与吐蕃密使谋反!”……
情势如沸水般越来越乱,陈玄礼与控制组的几个人眼见局势即将失控,纷纷下马,就在这时,只见从人群里逃窜出一人,他身穿官服,官帽早滚落在地,身上已经有血迹,神情十分慌张,似乎想趁乱逃走!借着直觉,他判断出控制组这边一群人似乎还算冷静,便慌不迭往这边奔过来,一面伸长手臂大喊:“救命!……”
小杨离此人最近,伸手一把拽住他:“……喂!怎么回事?”
那人刚被小杨拉住,后面迅速扑上几个兵士,挥舞刀剑,竟把那人头颅生生砍了下来!
小杨赶紧松手,想快步后退,但已经来不及了,死者腔子里的鲜血喷溅,污了他一脸!
“我靠!”他低低地骂,“怎么搞的?!”
“是杨国忠。”方无应小声说,“小杨,事变开始了!”
“……不是吧?”小杨擦了擦脸上的血,怔怔道,“杨国忠是在我手上死掉的?”
“和你无关啦!”卫彬拍了一下他,“到时候了。”
他说完,又回头看看人群里的苏虹,她脸色死灰,眼睛瞪着倒在地上的死尸,活像被什么重物打到一样!
“苏姐?”小于轻声提醒。
“……没事。”她的身体轻轻晃了晃,“我没事。”
知道她肯定又想起了什么,众人也不好再多话,其他兵卒发现龙虎大将军陈玄礼到了,高嚷着的喧闹渐渐平息,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老将身上。刚才操刀杀人的那几个兵士走过来行礼道:“烦请陈将军将此事禀报陛下,反贼杨国忠已为属下所诛。”
陈玄礼看了一眼身后控制组的人:“各位稍等,我去禀报陛下。”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里面有声音道:“陛下驾到!”
所有人都停止了说话,控制组的人员也纷纷互相对视!
不过一会儿,从驿所里,走出一位穿黄袍的老者,只见他拄着拐杖,面色憔悴,神色里隐藏着惊惶。毫无疑问,此人便是唐玄宗李隆基了,那年他七十岁,当皇帝也有四十多年了。
“何事如此纷扰?”他问道,目光落在陈玄礼的身上。
陈玄礼从身后那名属下手中抓过杨国忠的人头,上前道:“陛下,方才杨国忠要与吐蕃密使谋反,被将士们诛杀。”
他说着,将手中人头送上,老者一见,顿时面如土色!
“陛下,杨国忠密通外臣,妄图谋反。”陈玄礼继续说,“诛杀他的将士们,乃是立了大功。”
这话里隐含着劝说和引诱,唐玄宗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点点头道:“……既是如此,杀便杀了吧。”
外围士兵们听见这话,起了一阵低低的喧闹。
唐玄宗看看陈玄礼,他的目光又落在了陈玄礼身后的控制组人员身上:“这些是……”
“禀陛下,这是太子殿下身边的勇士,太子担心陛下安危,特命他们随老臣来此保护陛下。”
唐玄宗听他这么说,苍老的脸上倒是露出一丝嘲讽的微笑:“太子还真是关心朕的安危……”
他的话并未说完,忽然间,脸上露出十分古怪的神色!
有一种诡异的氛围在这狭小的距离弥漫!
第一百零四章 宛转蛾眉马前死
方无应心里一动,他顺着玄宗的视线微微侧脸,目光便落在了旁边苏虹的身上!她仍然是刚才那副瞧见死人的脸色,可表情却古怪得难以形容,她原本该尽量回避,不让人发现,但此刻苏虹却扬着脸,直直瞪着唐玄宗,嘴唇也在剧烈颤抖,甚至连方无应都看出来了!
俩人诡异的对视只维持了几秒,玄宗很快恢复常态,他移开目光,又对驿站外煽动兵变的士兵们说了一番慰劳的话,意思是天已晚了,希望将士们回营休息。
兵士们见皇帝并未责罚他们,刚刚勉强压抑住的躁动又慢慢浮现,私语声变得越来越响,甚至在玄宗刚刚进去驿站,他们就恢复了最初的吵吵嚷嚷。
杀掉杨国忠的那个兵士,走到陈玄礼面前,拱手道:“将军,大家觉得眼下这样还是不够。杨妃美色祸国,这个根也不能留。”
“这……有点难。”陈玄礼想了想,“我去找高将军商量商量。”
带着方无应他们进了驿站,陈玄礼很快找到了一个无须微胖的老年男子,方无应知道他便是玄宗面前得宠的高力士,苏虹有点慌,她把头盔尽量往下拉,身体往后躲,小于知道她怕被认出来,虽然天色已经昏暗,他还是赶紧用自己高大的身躯遮住她。
陈玄礼与高力士开始商量,如何劝说唐玄宗杀掉杨玉环。高力士听了陈玄礼的话,直摇头。
“那怕是不成。”他的嗓音,带着特殊的尖细感,“长安失守,陛下避难至此,始终未曾与贵妃分离,眼下杨国忠又刚刚被杀……”
“若不杀杨妃,驿站外的六军恐有不测。”陈玄礼皱眉道,“到了那一步,哪怕是陛下万般安抚,也无能为力了。高将军得劝劝陛下。”
“不是老奴推卸责任,这种话,叫老奴如何说得出口?”
在危难之际逼着玄宗杀掉最心爱的杨贵妃,这样的事情谁也不愿强出头,他们并不知道日后玄宗再无掌权的可能,是以内心其实都有些担心叛乱平复,君王回到长安,到时候就会对责任人翻旧账。
一时间,大家都无语。
“不能说也得去说!”陈玄礼有点不耐了,他一把抓住高力士的手腕,“高将军,你与我同去!”
“唉,陈将军莫要着急……”
正在这时,里面突然出来了一个小监,他对高力士附耳了几句,然后退了进去。
“怎么?”陈玄礼问。
高力士没有立即回答,却疑惑地打量了一下方无应,转向陈玄礼:“忘了问,陈将军,这几位是……”
“这几位颇得太子殿下的信任。”陈玄礼并未解释得很详细,“前两次叛军追击得急,幸得他们所助。”
“刚才陛下发了话,说……想见见这几位太子身边的人。”高力士说,“几位,随我来。”
方无应看了卫彬一眼,又看看陈玄礼。
“既然是陛下诏见,各位赶紧去吧。”陈玄礼说。
天色愈发昏暗了,他们跟着高力士来到驿站里院,高力士先进内禀报,然后他掀开帘子冲那几人说:“各位,进来吧。”
方无应嘱咐剩下的队员在外面保护好苏虹,他只和卫彬进了屋内。
有些破旧的屋子里,正中椅子上,坐着唐玄宗,在他身边立侍着一个中年女子,约莫三十七、八岁,微胖,眉眼五官倒是漂亮得很,但神情憔悴,眼角微红。
方无应想,此人必是杨贵妃了。
他与卫彬口称陛下,按照规矩向玄宗行了礼。
玄宗的目光在他二人身上环视了一番,缓缓开口道:“你们都是太子身边的人?”
方无应看了一眼卫彬,先一步说:“启禀陛下,吾等本是山野无名之辈,蒙太子不弃,得以跟随太子身边,与众将士共击反贼。”
玄宗微微点头:“太子倒是好眼力,在山野之中都能发现人才。”
他这话里,隐含了不详的讽刺。
方无应和卫彬均未敢出声。
“方才朕见你们有好多人,剩下的那几个呢?”玄宗问。
方无应道:“随从未曾敢擅入内。”
“让他们都进来。”
方无应无法,只得出来,冲那几个招招手。小于和小杨先进去了,苏虹迟疑着落在最后一个,她手指抓着帘子,脚步踌躇,怎么都不敢往里走。
“别怕。”方无应低声说着,又用力握了一下她的手,“就算认出你他也不敢怎样,若敢伤你,我就一刀砍翻他!”
苏虹咧了一下嘴,想做个笑脸,但她实在是笑不出来。
众人全都进了屋内,苏虹只觉得心跳成了一团!她的头皮又焦又麻,呼吸不畅,人简直要晕过去了!
屋子里,悄无声息,只能听见时间一点一滴流逝!
玄宗的目光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打转,最后,落在了苏虹的身上!
“高力士,你先退下吧。”他说,示意高力士退了出去,此时天已经黑了,房间里昏暗不明,只燃了一根蜡烛在玄宗身边。
然后,玄宗又命脸有泪痕的杨玉环也退下。
看着她离去,小杨低声说:“……也没苏姐漂亮嘛。”
卫彬瞪了他一眼,小杨立即不敢吭声了。
“各位是太子部下,太子抗击叛军有功,朕应好好赏赐你们。”玄宗低声开口。
“为国尽忠,理所当然。”方无应道,“陛下何谈赏赐?”
玄宗微微点头:“为国尽忠……原来妇寺干政,也叫为国尽忠。”
他这话一说出口,方无应他们不禁闻言色变!
玄宗已经发现了身为梅妃的苏虹了!
“妇寺干政”,这话的意思,其实是指梅妃与太子暗中勾结、参与兵变。
苏虹的脸色,原本是雪一样的惨白,听了玄宗这话,惨白的颜色慢慢转为红色,她的内心,顿时燃起愤怒的火焰!
“臣妾斗胆问一句。”她突然开口道,“今日之势态,又何尝不是陛下纵容妇寺干政的结果?!”
盯着苏虹,玄宗微微颔首:“果然,苹儿,果然是你,朕只当自己眼花……”
苏虹冷笑:“臣妾只当陛下早就忘了,死了又活转来,重见龙颜,实乃臣妾之大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