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另类官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另类官商-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逸风点头:“大人,其实最主要就是三名正将如何分配是吗?”

“正将副将是有战功表的,惟独没有战功表的是这些军士。正将即使没拿到钱,兵部那也会有记录,而军士没拿到钱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这些将领都明白,明面上的赏赐最好都给军士,平均分配给正将发给下属,还是按功劳来兑现,或者说三将功劳大小认定。最最主要其实是分配理由,为什么要平均分?为什么要给某将多点?”

“如果大人分的话?”

“我就平均分。”常智光呵呵一笑道:“当年在瓦刺,马千乘将军可是很不满意我这分配方案。最后我让他去做主。”

“收卷!”

这次李成梁送过来了三份卷子,能送过来,说明他比较看重这三份卷子。人老成精,为避嫌疑,他所有看中的卷子都会给马千乘和常智光浏览。而常智光这边还有光明报的报道,需要炒作出色的举子,毕竟这是大众的需求。

第一份是陈锦,他的主张是三将都有功劳,缺一则不可能有胜战,在军队中本就是各司其职,所以他意见是将赏赐平分三将,三将再分到下属中。

第二份是戚继光,戚继光认为攻城拔寨是以血肉相搏,其危险程度和重要程度高于其余两职守,而在三职中,拔旗职守最没有人愿意担当。所以他认为,拔旗部应该多予赏赐。并且说明,自古来,攻城之伍历有嘉奖,比如第一个进入城池,第一个上城墙,这关乎全军的士气。

第三份是一个叫于良的二十岁参选人。常智光第一眼就吃一惊,这于良竟然是安国推荐的举子,可是自己一点都没印象啊。不过也难说,自从工作分流之后,这种事就是赵信做主,赵信岳丈又有那名头,未必就会为了一两个闲杂人等和自己说。

常智光看那答题,上面写着,军曹记功,赏赐要以个人为主。先拿一部分赏赐给最为英勇的将士,而后再以三部过失得功而论。即使拔旗,但代价惨重亦可少赏。即使押运粮草但兢兢业业,也可以得重赏。于良还说,在军队中,没有可能让部将选择职守的可能,应是主将分配。

三人虽然意见不统一,但是各自看法都有道理。在大明禁军中虽然有分差,但是赏赐有的分,有的却不分。并没有明文规定。

当场阅卷耗费时间颇多,等三轮完毕日已西斜。看得出这批人身体素质还是过得去,从午时到日落,仅仅晕倒十几人。

很多人说大明军事训练负重超过美军,虽然也有很多人并不同意,但也可以知道明军锻炼还是比较艰苦的。这其实是第四关,考体质。身为一个将领比士兵还先歇菜,那是不行的。

早些年冯保当太尉来,京城禁军玩的都是花架子,一起喊号子一起舞刀分外好看。在安国运动会之后,京城的禁军才开始向东西两路军看齐。士兵的体质问题是明军中衡量实力一个很大标准,明人缺战马,所以步兵体质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第一天武举就算是结束了,十只去三,这让很多人都认为这批武人的素质都不错。

按照常智光的意思,为保证公平。所有举子全部单间睡眠,伙食供应一日三餐,由京城禁军负责管理,任何人不得窜门打扰他人休息。

常智光这手并非没有顾虑,以往文武举,在科举前后都会有一些小聪明人拉伙拜山头,妄图为将来可能的仕途多交几个知己,甚至发生科举前醉酒无法参试的事件,有些人固然也是愿意多点朋友,但有些人则是面子问题,勉强接待访客。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175章 乔装考武举

第175章 乔装考武举

而李府这边,李成梁、马千乘和常智光正在讨论,九公公亲临现场,御史台也派人来监视这场会议。

马千乘先道:“这三人中末将觉着于良有点怪异,从履历上看,此人并没有行伍经验,但在烈日下挺如松,显然是有多年的训导经验。其答题工整,非曾从军之人不可能做的出,此人是安国县人,常大人还请上心。”

“没问题,下官已经派人回安国速查此人祖宗十八代。”

李成梁点头道:“还有戚继光,显然是习过武的。在推举人介绍看出,其十二岁时,一枪在手,一县无敌。这等人才似乎去海上浪费了些,如果真有如此本事,投奔马将军帐下,假以时日,必然是陆路一员猛将。”

常智光道:“猛将再猛,最多一个打十个。郡王带兵多年,亦是运筹帷幄,威名远扬。”

李成梁笑道:“见笑。如常大人说的。我们先选帅,再择将。如果真让一名帅冲进敌阵,那其他兵马谁来指挥。”

九公公一边插嘴:“陈锦呢?”

史载,陈锦,生卒不详,1596年也就是十几年后聚众抗女真,失败后投奔戚继光,被任命为沿海路统领。女真帝努尔哈赤分兵四路大举攻明,其中由海路发兵7万,战船600 余艘,企图攻取应天。陈锦被授为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率水军3000人,战船120艘迎击女真军舟师。胶西发现女真军船队正在停泊避风,他利用女真军不善水战、战船油帆易燃的弱点,乘其不备,借助南风,用火箭、火炮等兵器施以火攻,继以短兵格斗,一举全歼女真军舟师。其后不问政治,带一部分下属和亲信退隐荒岛,老死。可以说此人是中国海战第一人,实力如此悬殊,并且还取得全歼战绩。

“按今天看,此人表现不亚另外两人。”三人想想后,马千乘下定语:“看推举人说,此人甚有气节,在漕运司当兵丁时候。上司命令他站岗两日,他不仅遵守其间不偷懒,并且最重要是,他不问为何要站岗两日。此人性情末将很是欣赏。”

“马将军,你想挖人啊?”常智光笑下:“两位,如果你们要挖人,你们会挖谁?”

马千乘道:“陈锦,此人性情当可为一员猛将。忠于职守,放哪都放心。”

李成梁笑道:“那本王只能要戚继光了。如当真如此武艺,派为正将,对敌中可出奇不意,其作用不可估量。”

常智光道:“那于良就没人要了?”

马千乘道:“此人还不了解,但戚、陈二人性格是跃然纸上。如果我和郡王没看错,于良隐瞒行伍经历大有可疑。”

“恩,推举人写的是县衙……”常智光站起来道:“干脆,我就去拜访下这位于良。”

“也好。”马千乘道:“不过,为防万一,大人还是带上侍卫。”

“好!”虽然三人都没说,但都疑虑此人可能是细作。安国发展起来后,各地形形色色的人增加了很多,不象其他地方,来个生人,几个八婆就传得谁都知道。安国有难民、生人来反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九公公道:“咱家和常大人一起去吧。”他带有两名武功好的内卫,再说他出宫目的就是朱玉要他重点了解这三个人。先前因为禁军封院,自己没好意思去打扰,现在常智光提出,他还是有兴趣的。

举子们的休息地是借了郊外广德宫的闲置厢房,常智光和九公公到了,守卫还不让进。直到常智光出示朱玉手谕,又来了禁军指挥使认得是九公公,这才放行。

九公公得意一笑:“常大人,咱家有时候可是比你有面子哦。”

“多谢九公公。”常智光口里应道,心里却嘀咕,废话,你去安国逛逛看,你要是能借到一文钱也算你厉害。

十几排整齐的厢房,门上挂着牌子,每个门外都有一名禁军站立。此排场看出,朝廷是非常紧张这次武举。禁军让开,常智光敲门:“开门!”里面没声音。

九公公问:“会不会是睡了?要不明天再说?”

“开门!”常智光加大嗓门,左右厢房伸出了不少脑袋,但这编号197的厢房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常智光问禁军:“里面人离开过吗?”

禁军回答:“回大人的话,没有。不过晚餐后进去就一直没出来。”

有点蹊跷。常智光挥手,两名内卫明白,一名内卫手摁刀柄,另外一名直接抬脚把门踹开。

厢房内非常简单,就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桌子上有一些行走江湖常用的化装品。厢房内空气有些闷热,但床上却有一人用棉被紧裹身子,只留一些头发在外面。

“是不是生病了?”常智光看九公公,也难说。虽然先前少人晕,但是回来后不少人都有中暑的迹象,这里也特意安排了太医。

九公公点下头,一名内卫上前,轻轻扯了几下被子,但被人抓了实在。回头看了常智光一眼,常智光点头,内卫一使力气,把被子用力一扯。但没想到,被中人力气不小,内卫这么一扯,竟然没扯动。

这么一来,谁都看出不对,两名内卫立刻刀出鞘,门外禁军发出警报,立刻有巡逻禁军在房外侯命。

这时候,床上人突然跳坐起来,而后被子一掀,表情担忧地看着常智光。

常智光一见,险些昏迷。上帝啊老天啊观音老母啊……这年头真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啊,比如自己的穿越,比如这家伙竟然是……自己老婆,姓秦名良玉。

秦良玉怎么会在这?当然会在这,她早就向常智光表达自己的理想是戎马生涯。而朝廷这次举将,早让她心痒难忍。本来也不敢去,后来不知怎么着听了花木兰的故事越想越有道理,再加常智光经常说人的理想,还有自我价值实现一些超当代的话语,于是一咬牙就来了。

九公公阴着脸道:“常大人,你是不是要给咱家一个解释。”

“这事情……哈哈,误会,都是误会。”常智光庐山瀑布汗啊,姑奶奶你想来直接说啊,难道你就肯定我不会答应?虽然本次武举没有说明女性不能参加,但这改颜科举是为大罪,还有一个更麻烦的麻烦您老就没考虑考虑?

“误会?”九公公道:“这话留着和公主说吧,常大人,常夫人,两位请上马车!”

秦良玉胆怯道:“官人……”

“你就不想想后果啊。”常智光叹气,她也就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将心比心,这年龄自己也是不会想什么后果的,否则也不会被人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