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也不ke气,赶忙接过,然后急不可耐的打开了匣子。
只见木匣之中,流波辗转,晶莹剔透,一块jng美的玉器顿时展现在了刘协的面前。
刘协的双眸顿时一闪,高兴道:“没错,没错!这个光泽,这份璞气,就是它!是朕的传国玉玺也大司马大将军啊,你终于算是办了件人事了!”
袁尚恭敬的拱手躬身。
刘协‘啧啧’的抚摸着传国玉玺,眼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惜之sè。
“玉玺啊,朕的玉玺,终于又回到朕的身边了,好,好,好啊咦?这传国玉玺上,怎么这么多的裂痕道道?”
袁尚面sè一红,尴尬笑道:“回陛下,泛珠蒙尘,没有陛下龙体庇护赡养,自然会有所瑕疵,过几天就好了。”
刘协的眼中露出了浓浓的疑惑,显然对袁尚的鬼话一点也不相信。
他低头开始仔细的端详这块宝玉。
“不对!不对!你看这玉玺,不但有裂痕道道,怎么感觉还比原先小了两圈,好像是让人重新雕铸过一样袁尚,你给朕说实话,这玉玺,你是不是动过手脚了!”
袁尚闻言抬眼望去,摇头道:“小了?不会吧,陛下,臣觉得这玉玺挺大了,不小啊!该不是陛下的眼睛花了,有错觉吧?”
天子瞪着双眼,又仔细的瞅了一会,接着突然嘴唇发抖,牙齿上下“哒哒哒”的直哆嗦。
“袁尚,你说朕的眼睛花了?那朕问问你!这上面的字怎么和原先不一样了,难道这也是朕眼花?”
袁尚歪着头,很萌很无辜的看着刘协,道:“陛下这话是什么意si,臣听不明白?什么字跟原先不一样了!”
“玉玺上的字啊!”刘协重重的一跺脚,道:“这传国玉玺之上字,乃是当年秦始皇嬴政命李斯用虫鸟篆刻的,写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可是你看看,现在呢,现在又写的是什么?”
袁尚详做不知的将头探了过去,道:“什么字?有什么不一样吗?”
刘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玉玺向着袁尚的面前一撂,咬牙切齿,怒气冲冲的大声怒吼。
“有什么不一样?八个字没一个沾边的!你告诉朕,什么叫‘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
第四百三十二章 袁尚战略(第一更四千字)
当初袁买将玉玺捡还给袁尚的时候,玉玺已经成了碎块,粘合不易,幸亏当时蒲元随军听用,以他jng湛的手艺才将这块传国之宝勉强重新黏合起来。
说实话,其实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改成“仙福永享,寿与天齐”这八个字对袁尚来说并无所谓,这当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政治目地,当然若非说有目地的话,充其量不过是小恶作剧想打击一下刘协而已。
袁尚不想当韦小宝那样的浑人,但谁让这个皇帝又这么不听话?不摆他一道心里不舒坦呢。
“陛下!这是天赐祥瑞啊!吉兆!大吉大利啊!”袁尚的面上微显激动,冲着刘协抱拳贺喜。
刘协的脸sè黑了,好像是刚从火烧窑里取出的黑炭头。
“朕的玉玺上字儿被人换了?你管这也叫祥瑞之兆?”
袁尚摇头道:“陛下,依臣之见,玉玺上的字更改,恐怕不是人为的,这是天意啊!是老天爷瞧陛下还都洛阳,大汉中兴有望,于是便降下祥瑞,改了玉玺上的字!这是苍天对陛下的肯定,错不了的。”
刘协的眼睛眨巴眨巴,犹如耗子偷油时的小眼神似的,游移不定。
“袁尚,你为何能够如此肯定?”
袁尚抬手一指玉玺上的文字,为刘协解释。
“陛下,原先玉玺上的字,什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点都没有气势,也不知道是哪个没文化的楞往上雕铸,你看看现在这八个字——“仙福永享,寿与天齐”,陛下,读起来有没有一种威武磅礴,盛气凌人的感觉?这几个字别说平常人,连西楚霸王项羽当年也不敢这么说呀!”
刘协眨了眨眼睛,道:“真的?”
袁尚微微一笑,道:“那是自然,陛下,你且听臣为你贺词一番。”
说罢,袁尚转头,挨个打量了四周面sè不一,或喜或忧的大臣们。
“诸位,袁某要为陛下祝词了,还请公等和之。”
为天子贺词,朝臣谁敢不附,大臣们尽皆点头答应。
但见袁尚转过头去,清了清喉咙,然后冲着刘协长揖施礼,高声道。
“陛下仁德四方;聪慧睿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使我等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恭祝我主,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啊!”
说罢,将两只手高高举起过头顶,想拥抱太阳似的对天展臂,犹如尊崇神灵一样虔诚。
大臣们一个个浑身鸡皮疙瘩‘嗖嗖’的往下掉,却又无奈,只得一起随着袁尚高声呼喝并举手。
“祝陛下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啊!”
这一段呼喝读着顺口,听着有气势,刘协乍然一听,顿时喜笑颜开,连连点头,但仔细琢磨琢磨,好像又有点不是味。
“袁尚啊。”
“臣在!”
“你确认你刚才这段话是给朕的祝词吗?朕怎么觉得受了你这一贺之后,好像变成邪教头子了。”
袁尚又露出了他招牌式的和善微笑。
“陛下多虑了,天底下哪个邪教头子能有陛下这么英明神武,潇洒英俊的。打着灯笼也找不出来啊?”
“嗯,爱卿此言朕亦深以为然!”
“”
于是乎,三大诸侯联合限制天子的行动就这样结束了,三家各留下重兵把守河间,中牟,宛城三地,其后便各自领兵回了自己的地盘。
刘协则是灰头土脸的回了洛阳古都,一回洛阳,他便窝在了洛阳的宫殿之内,蹲坐在软榻之上生闷气。
不多久,徐庶亦是回了京城,拜见刘协。
在听了自己离京之后发生的这些事情之后,徐庶随即垂首,沉默不语。
半晌之后,方见徐庶感慨而言道:“我原本献计请陛下占据洛阳之地,制衡三家,重兴汉室,不想却是被袁尚反ke为主,反联合三家制约我等,此人比起曹植和刘备都要可怕太多了,r后必然成为陛下重兴大汉的首大要敌!”
刘协闻言叹道:“元直,你是没有看到,那袁尚此次逼宫,是何等的嚣张,何等的霸道霸道这个词用得不贴切对,不是霸道,是无耻!无耻之极,简直太不要脸了他甚至还想当皇叔呢!还有那刘备,身为朕之宗亲,竟然勾连袁曹二贼与朕做对,简直就是忘恩负义之徒!朕觉不饶他!”
徐庶摇了摇头,愁道:“这些其实倒不是目前最重要的陛下,臣听探子来报,说袁尚如今在河北的大行施政,改变政务导向,此举实在是很令臣担心啊!”
刘协闻言一奇,忙道:“元直此言何意?袁尚做什么了?”
徐庶皱着眉头道:“其实以河北目前的兵马和jng锐,若是南下攻打曹植,虽然会费些周章,但也不是不能夺取中原四州可袁尚却是秣马厉兵,姑息曹植喘息休养,却不出兵灭他,陛下你知道他这是为了什么?”
刘协想了想,犹豫道:“袁尚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贻误战机?”
徐庶摇头道:“不对,是因为臣得到一个消息,袁尚目前正全力着手迁移鲜卑三王部居民,南匈奴王庭以及一些其他部落民众至河北四州各县各乡安居!这是一项大政略,几乎吸引着了河北所有高层官员包括袁尚在内的注意力,此策一旦成功,则袁尚本人不但成就了历代无人所能够做到的俘胡之事,河北四州也必然空前强盛,远胜曹植,孙权,刘备等众!”
刘协闻言哆嗦一下,忙道:“何意?”
徐庶言道:“陛下,诸侯之争,除了打钱,打粮之外,最重要的其实是打人口!袁尚之所以敢放手让曹植休养生息,是因为袁尚知道,兖州等地自黄巾之乱起,辖下的人口已到损失至了极限杀一个人容易,但若养活养大一个成年壮丁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少说也得用十四五年之功,目前的袁尚,无论怎么放任曹植不管,曹植辖下的户口人丁,依旧还是那么多,基本不会增长!相反的,河北着手吸纳三王部和匈奴外族移民,迁移漠北人口,同化其族,开垦养地,户口和钱粮税赋会不断的增长,户口人丁越多,袁尚能够养的兵也就越多,此消彼长,表面上看是袁尚在放任曹植,实际上,是曹植在放任袁尚,越往后拖,曹植就越弱,袁尚就越是强大!强大到天下无人可挡。”
刘协闻言,冷汗直流。
徐庶满面忧虑,继续道:“还有一个原因,袁尚现在不急着打中原,是因为中原久经战乱,民生凋零,他不想自己去维持这个烂摊子!曹植心善,顾忌民生,必然全心全力的扶持农桑水利,开垦屯田袁尚是想等一阵子,让曹植把中州的百姓和民生重新治理的稳定富裕曹植的户口兵丁难以增长,但他河北户籍却越来越多,兵势越发强大,到那时再南下去捡现成,又不用战后自己去费心维持,岂不美哉?而且现在的曹植和孙刘接壤,这样还能够帮他挡住刘备和孙权的压力,使他躲在河北安心的发展壮大,却看着南方的诸侯们r益摩擦”
刘协猛然站起身来,恍然而悟。
“难怪啊,朕一直也觉得奇怪,为何袁尚那般的毒辣之人,在曹死后,却一直放任曹植在中州发展,原来他是知道中州的户口人丁已是极限,灭了曹植捡烂摊子,反不如让曹植费心血帮他看家护院,治理中州的屯田水利农务等政事,顺便还兼带着成了抵挡刘备孙权的屏障等时机差不多了他再一举南下,得地得粮捡便宜袁尚这小子,简直不如啊!”
徐庶叹气道:“所以说,陛下,臣回来的lu上仔细si量过,无论如何,当先要对付的一定得是袁尚,不然r后等的他策略大成,别说是陛下你,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