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品,这都是军方订购的,为了来得及参加婚礼,他们还特意提前两天发货,人、礼和货物同日到达,三者俱全,即使是再挑剔的人,也得承认“赶的正是时候”。胡孝康夫妇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看望弟弟,在他的这个重要日子里代表父母、兄弟乃至整个家族送来祝福,如此做法,在他们来说是最低的要求,虽然情势特殊,无法承认亲人的身份,可是决不允许在这种时候缺席,他们的兄弟正在为家族贡献着巨大的牺牲,现在即使为了捐献一些物资,也要来到婚礼的现场!婚礼的主持者们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么重要的人物亲自道贺,这可是绝对的友好姿态,深明个中厉害的他们热情的招待着这两位重量级人物;或许,再过几年,胡氏的某些待遇会有些尴尬,但是现在不同,在41年乃至在44年以前,在整个中国,胡氏家族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族。
虽然说风光无限,胡氏家族却有着足够的紧迫感,就在他们实施产业战略的同时,对一个重要成员进行了特意扶植,也许,为了某种想法,他们也并不介意运用特权。
赵光裕一点儿都没有高估自己的女婿,原本以为在30岁时晋升为上校,五年晋升一级军衔,任何人都应该知足的;凭借着他的能力和加上自己的影响,应该没有问题。可是,他没有想到女婿这么受人关爱,几乎在他刚刚成为外公,就在43年的一月份, 27岁的中校女婿,就被晋升为上校了,而这时候,他的宝贝外孙才不过5个月大小,这让他们乐坏了,这可是有了外孙后的又一件大喜事,这让他忘记了女儿女婿早生孩子的不满。结婚还不到一年,小夫妻俩就增添了“负担”,让他感到高兴的同时又禁不住非常担心,虽然说这也遂了一个心愿,但是眼下正是发展事业的时候,部队的竞争非常激烈,说不定会影响到女婿的前途,这下好了,连军衔都升了!梁伯安比岳父更明白这其中的原因,虽然有军委“平衡考虑”的因素,说是空军中高级军官太多了,尤其是年轻高官太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家族的推动,只要自己是陆战队的杰出军人,那么就不缺乏晋升的机会。果然,春节刚刚过去,他就接到了“进修通知书”,告别了刚刚过完产假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来到了弟弟曾经踏进、却又不得不退出的那个军校。
一个孩子不得不退出军界,这让胡氏的老人们很伤感,于是,他们决定全力扶植另一个立志进入军界的孩子,决心把他推到足够高的位置上,实现他们的理想。在各国军界,有背景者的晋升都比较快,尤其在和平年代,有人说得上话,朝中有人支持,加上个人表现良好,升迁大都没有问题,这是一个颠倒不破的规律。而像梁伯安这样既有战功,各方面表现又都良好的军人,根本就不用胡氏花费多大的力气,有关部门自然会优先晋升他们的军衔;尤其是如今军方出现了某种不平衡趋势,空军势头太劲,陆军和海军相对疲软,其他特殊兵种也同样居于弱势,出于某种平衡考虑,一些负责人有意的快速晋升其他兵种的优秀人员,特别是一些关键军种的优秀军官。海军陆战队也是军方高层的考虑重点,这个既能陆上攻坚,又能海上击敌的两栖兵种,以其战场上的优秀表现受到各方的好评,一批年轻军官自然进入了某些人的印象中。在这次大晋升中,他们部队同时晋升的就有6人,其中3名中校晋升为上校,另外三个从少校晋升中校,这些人大都是那次婚礼的主角,不过,也只有他一个人已经做了父亲。虽然说整个海军陆战队一共有29位军官进修,包括了5名上校、12名中校和12名少校,加上同批的其他军种的高级军官,但是给人的印象还是比不上几年前的“空军进修团”!
梁伯安留在了军营,晋升军衔,进军校进修在军界大有可为,成为一名将军已经是无疑的了;而同样是胡氏子弟,同样是军人,同样进军校进修,而且曾经比任何军人都风光的前军人,已经退役的少将林永康,在做什么呢?多年以来,人们渐渐的淡忘了这个风云人物,曾经广受关注的飞行天才,当他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退役后,就“注定了要退出人们的视野”。虽然胡氏家族每每有各方面的“人事”,但并不表示他们的这个重要成员就能适应其他的行业,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肯定达不到曾经的辉煌!胡氏家族或许继续风光下去,但是多数评论都认为胡永康注定会“黯淡无光”,曾经有段时间,评论界几乎一致的批评他们的“不负责任”,认为正是他们毁了一个优秀军人的前程。
自从返回北京,胡永康就一直过着非常平淡的生活,多年从军,导致了大量现代知识的缺乏,因此,春节过后,他就通过关系成为了北大的编外学生,不属于学校编制,不用参加考试,当然也不能接受学校的任何学位,只是旁听而已。从此,人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开着高级跑车来上课的年轻人,他不去固定的教室,总是随心所欲的参加一个又一个班级、一个又一个教师、一个又一个课程的授课,偶尔写些笔记,有时候也会中途离开没有人清楚他参加了多少位教师的课程,也没有人能说明白他旁听了多少门课,没有人看到他系统地听讲过一门课程,他的学习非常庞杂,既学习理工知识,又修习文史类知识,既学过法律,又上过文学课只要他喜欢,或者说有机会。有一点儿,人们是非常肯定的,这个风光无限、不可思议的空战英雄非常的平易近人,有着胡氏家族固有的谦虚,随和与高贵,总是微笑着,总是每周五天甚至六天的上课,如果好奇,你能在每天的某一时刻看到他准时驾车驶入校园,而如果你愿意,他还可以请你共进午餐。但是他从来不讲述离开军营的原因,不管你是谁,都不可能从他口中得到明确的答复;他可能会在高兴的时候讲起空战中惊心动魄的场面,但那也是淡淡的讲述而已,一点儿也不生动,不过,绝对是合理的;如果你的好奇心足够大,你会很失望,因为根本就无法探知这个焦点人物将要从事什么职业,经常地回答是“我也不知道”。白天在学校上课,傍晚他就返回西园,从来不上什么自习课,而这仿佛就是他每天的生活,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要费力的推脱记者们的纠缠,慢慢的,所有的同学都适应了他的奇怪存在!在这期间,大两岁的两个哥哥先后结婚,甚至已经创业,婉言拒绝了邀请,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面对着兄弟们,他心情平静,面对着妈妈们,他感到很安全,而面对着父亲,感到的更多的是亲切可是他真的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似乎没有什么能够引起兴趣,他已经没有了女朋友,暂时也没有重新开始的打算,对那些女孩子他完全产生不起兴趣有时候,他的车上会同时搭载两个女孩子,却从来没有什么想法,也不是不照顾她们,女人天生是要男人奉承的尽管也有人为此而传播他的绯闻,可是这些绯闻往往连第三个人都直摇头自从41年春节后进入北大“苦读”,短短两年后,他就离开了,从此以后,终生再也没有进入过任何学校。
自从弟弟一家人从上海回来后,胡永康的生活就再也没有安静过,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最受欺负的人。让他不得安宁的不是那些大大小小的侄子和侄女们,小家伙们都受到了叮嘱,等闲不会来打扰他;可是某些人不以为然,简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欺负他的自然是胡世康的三位夫人。由于他比某人大了那么一点点,孙雅轩几个人得称他为哥哥,而这似乎惹着她们了,像他这么不起眼的人,怎么能当她们的哥哥呢,拿来做弟弟倒不错,要不然就“讲故事吧”,如果讲得不生动,她们还不依不饶,往往一段故事要讲好几遍,“真的吗”,才算“完了”,连得嫂子们也掺合进来。几乎每天他都要费尽口舌的回想往事,为她们增添生活的兴趣,这几乎使得他的演讲能力迅速提高,生动性一日千里,甚至能惹来全家人的倾听,一直到再也讲不出来了,直到每次开口她们就齐声说“这个也讲过了”,直到这种话她们自己也感到说烦了,才终于放过了他,这时候,预定的课程已经几乎修完了!
而看到他的笑颜逐渐多起来,家里上下都放下了心事,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大家,这退役少将“做什么”呢?如果他愿意,他们甚至同意做个整天游手好闲的“闲散人员”,只要他少惹祸端,可是他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胡永康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而在胡家,没有工作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除非从事家族的管理工作,可是他能做好这个工作么。或许,有人认为他已经“注定”了要黯淡一生,但是他们都不相信,在他们看来,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人,不会比任何人稍差。他不优秀,就不会取得无与伦比的战绩,不会在战场上接连晋升军衔,短短的五个月时间,连升了四级,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大校;他不优秀,就不会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少将,虽然仅仅是个退役的少将;而他不优秀,就不会屡次采取让大家引以为豪的自我保护措施,更不会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誉。虽然说大家都认可他的“睿智”,不过还是对他将要从事的工作比较关心,没办法,这个家族太没有人情味了,他总不能“吃闲饭”吧!
正文 第一6三节 拜访
实际情况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而且还从来没有考虑过从事什么工作,只是觉得应该上学,然后就去了北大,临“毕业”了,还是不知道做什么好,但是也不能够在家里呆了。虽然已经没有人再缠着他讲故事了,所有能够讲的都已经以“生动的形式”讲出来了,口才更是非常了不得了学业已经小成的胡永康打算出外游历,既然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又没有从事工作的压力,一切随缘岂不是更好呢。于是,春节刚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