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接运送回北燕。”
运河上这时节可不就是为了从余杭运粮食到建康,建康世家会贩卖粮食但绝不会太多,百姓以食为天,建康怎能缺了粮食?何况南齐有皇粮运到建康,萧宁回忆起在师傅处看过的府报,南齐和北燕对峙长江,南齐的士兵多是集中于此,欲让士兵打仗,粮草得准备齐全了,南齐有运河河流,用船运粮便利,慕容轩欲做成此事,必定收买了南齐沿路的官员,北燕的实力恐怕已经渗透到南齐,萧宁越觉心惊,欲揪出国之蛀虫,但为今之计先要找出汇集于建康的粮食从哪运回北燕。
长江沿岸的要塞屯兵,不会被慕容轩收买了去,大堆的粮食如何运回北燕?在南齐慕容轩可借助运河,借助南齐运粮的习惯,但在长江渡口,萧宁不信他敢于明目张胆运粮,明面上的渡口不能用,隐藏的···隐藏的渡口?萧宁仔细察看地图,不走水路的话,两届山太远,粮车醒目,慕容轩只可选择水路,太小的渡口船不够,到底是哪?
萧宁想了好久,都找不到能运送粮食的渡口,师傅偏偏出京会友,萧宁食不知味,神情恍惚的用膳后,无心读书早早上床榻,南齐北燕地图印在萧宁脑子里,睁眼闭眼都能看见,萧宁辗转反侧整夜还是想不到,不仅怀疑难道是她猜错了?燕王慕容轩并未设局?
一连两日,萧宁显得无精打采,建康城没有一丝的运粮消息,一切都很平静,世家子弟邀朋会友,共庆太平盛世,萧宁为长公主爱徒,又是萧家大小姐,接了许多的帖子,红袖先排查了一番,不是所有人下帖子都能请动萧家大小姐,红袖选出五六张萧宁可能会赴宴的帖子。
“王家请三日后请大小姐。”
“嗯。”
“杨家请大小姐赏花。”
“嗯。”
“御史中丞赵大人家小姐···”
萧宁一下子坐起,”御史中丞赵理?”
“是,就是赵理赵大人,大小姐要去赴会?”
赵理是南齐卖国贼,萧宁怎么就忘了前生就是他差一点毁了南阳侯诸葛云,同北燕勾结陷诸葛云于绝境,南齐长江防线差一点崩溃,诸葛云死战突围而出,萧婉临危不乱为夫诸葛云镇守关隘,那一场和北燕的战事,诸葛云名扬天下,萧婉成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萧婉受封于女冠,当时萧宁虽然在山上,但萧婉受封十分隆重,给山上送菜的人说过当时的盛大热闹场面,萧宁曾感叹过,嫉妒过,也为妹妹萧婉高兴过···
“大小姐,大小姐,老奴的儿子打听到了,粮食确实汇集在一处。”
“说,到底在哪?”
“在赵大人的长江边上的庄子上。”
萧宁挑眉,果然,果然赵理叛国了,难怪慕容轩进行的如此顺利,他们早有勾结,并未像前世等到萧宁十九岁那年赵理背叛南齐,萧宁道:“他的庄子在何处?”
燕王既然用上赵理,别院庄子定是离渡口不远,萧宁从红袖手里拿过请帖,这时赵理还有心思宴客?不对,他不是宴客,是借着出健康是赏景宴客的名义,叛逃出南齐,请帖上落款是赵家大小姐,赵理是要舍弃女儿。
“赵大人的庄子在凤阳渡口边上,凤阳渡口守军听老奴儿子说是赵大人的侄子。”
“就是他,赵庆——赵庆。”
前生南阳侯猪哥云就是被在赵庆诳出关隘,赵庆设下埋伏,引北燕渡江,欲将诸葛云除去,萧宁敲了敲额头,提醒自己冷静不能乱,一定不能乱,背叛南齐的赵理,赵庆不能让他们跑了。
萧宁摸出师傅给的玉牌,可调长公主的侍卫,萧宁恨叛国的赵理,但现在最要紧的在阻止粮食运去北燕,萧宁吩咐:“叫齐府里的侍卫,随我去凤阳渡口。”
“红袖,你手持玉佩去师傅府上调集侍卫赶去凤阳渡口。”萧宁再郑重的问道:”红袖,你可你能做到?”
“能,大小姐,奴婢拼死也要做到。”
红袖持玉牌保证,萧宁笑笑,来不及坐马车,骑马领着萧府侍卫出门,萧冀铮得到消息,愣了愣,问旁边为他研磨的柳姬,“宁儿是做什么去,抽调了整个萧府的侍卫?”
“大小姐聪慧非常,许是有要紧的事儿,来不及知会老爷。”
柳姬当然会帮着萧宁说话,这也是萧宁当初将柳姬安排在父亲萧冀铮身边的用意,萧冀铮听柳姬一说,便聊开了手,他将萧府交给萧宁,就不会过问,萧宁凭着记忆,默写了几本孤本送给父亲萧冀铮,萧冀铮沉醉于研究孤本,沉醉于柳姬的柔情似水中,萧冀铮相信萧宁,自诩名士风度不屑于俗事,吟诗作画,品茶论道,方显名士风流。
“母亲,阿姐带人出府了。”
“萧婉,你去跟着萧宁。”
“嗯。”
萧婉辞别李氏带人出府,李氏捻着佛珠,佛祖保佑婉儿能得一分的好处,在南齐世家小姐中站稳脚跟,佛祖保佑婉儿,她太苦看了。
第四十七章 放火
萧婉不敢走正门,打算从仆从进出萧府的侧门出府,牵马刚到侧门,老夫人身边的鸳鸯笑着迎上,“二小姐,老夫人在竹园等您。”
鸳鸯对萧婉牵着马匹视而不见,笑盈盈的扶住萧婉,说是搀扶实则挟持,萧婉出府无望,同鸳鸯去竹园,一进门见李氏跪在萧老夫人眼前,萧婉行礼,“祖母。”
“萧婉,你跪下。”
“是。”
萧婉跪在母亲李氏左侧,萧老夫人问:“萧婉,你可知错?”
萧婉声音很轻:“孙女想去找阿姐。”
“你可知萧宁为何出府?”
萧婉摇头看向李氏,萧老夫人问:”李氏,是你让萧婉私自出府的?”
“娘请赎罪,儿媳想着婉儿向宁儿学学,许是能帮到宁儿。”
萧老夫人怒道:“李氏你好糊涂,你不知萧宁出府所为何事,就贸然命萧婉追出去,先不说能不能跟上萧宁,她什么都不知,怎么帮宁儿?你有没有想过,萧婉追不上该如何?南齐是太平盛世,可不见得没狂生放纵生事?萧宁带走了萧府侍卫,我是放心的,萧婉身边有谁?凭你给她安排的两人能护住萧婉的周全?
李氏,你是当娘的,萧婉有个意外的话,你哭都没地方哭去,萧家女的名声会被你们母女联手毁去。”
“母亲 ,是我考虑不周,是儿媳的错。”李氏磕头认错,“娘考虑周全拦住婉儿,要不然···婉儿出事,我也活不下去了···”
李氏低泣,先被夫君厌弃,额头留疤,丧失掌家的权利,后萧宁去了一趟李家面见了李氏亲生母亲,李氏被李老夫人派过来的妈妈训斥一顿,李氏感到万念俱灰,李老夫人明白的告诉李氏,当初她能嫁进萧家,就是为了照顾萧逸萧宁,如今萧逸成年,萧宁掌家,李氏的使命完成了,李家不会再给李氏任何支持。
李老夫人很偏心,虽然李氏和萧宁生母都是她生的,但从李氏出生,李老夫人就不喜欢她,萧宁生母又光芒万丈,名动建康,李老夫人对她极尽宠溺,听外孙女一改往常总是说李氏是好母亲,反倒说起李氏如何对她的小事,李老夫人不是糊涂人,庶子庶女在她跟前连个声都不敢出,足见李老太太的能耐,李老太太是当母亲的,如何不知李氏的心思?
萧宁生母是李老夫人一生的骄傲,这么多年不曾忘记过大女儿,大女儿故去前的种种安排大多是李老夫人帮着弄的,以前李老夫人有疑惑,总是问萧宁李氏对她如何,萧宁说尽好话,李老夫人真当李氏尽心,给了李氏不少的帮助,李老夫人眼里不揉沙子,李氏明着关心,是要毁了萧宁,外孙女为长公主徒弟,李家跟着有光彩,李老夫人就是偏心,就喜欢大女儿,李氏做得再孝顺也没用。
李老夫人好悬亲自来萧府教训李氏,身边的人开解了很久,李老夫人才让妈妈代替她就教训李氏。
李氏没等到娘家出头,老实得在家庙清修,盼望着再有出头之日,换做往常李氏不会想不到萧婉出府遇见的危险,可悲萧宁步步紧逼的李氏显然乱了心神,只想着萧婉能借着萧宁得一分好处,她许是会早日出家庙。
萧老夫说:”收了眼泪,萧家能续娶你,同样能续娶别人,你是当继母的,轻易言死舍得萧婉萧皓?“
李氏哭声悲切,“我舍不得他们兄妹,也舍不得我养大的宁儿逸儿,母亲,我···从未想过害他们,我一直记得大姐的托付,可宁儿从别院回府后,对我多有误解,母亲···我···”
“够了,是误解?”萧老夫人冷色道:“我看你就没想明白,回家庙安心清修,少想些没用的,宁儿不是你能害得了得,人在做,佛祖再看,李氏,当心办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句话送你,聪明反被聪明误。”
“来人。”
“请老夫人示下。”
“送李氏去家庙,每日数佛豆三千。”
“母亲。”李氏失声,数佛豆三千,得从上午数到下午,还要抄写经书,诵读经文,是没功夫再想其他,“三千佛豆是不是···”
“儿媳嫌少?”萧老夫人似没看到李氏的本来是觉得太多的,体贴道:”既然你要求了,每日再加一千好了,儿媳也得注意身子。”
李氏被搀扶起身,自知无法改变萧老夫人的心意,“是,母亲,儿媳定会注意的。”
“我最后同你说一遍,我绝不准许任何人损害萧府百年声望,同样不准许萧家子孙骨肉相残,犯了这两样,无论是谁我饶不过。萧家不会轻易休妻,可也不是不能休妻,你回家庙好生掂量着。”
李氏低低应了声:“是。”
待李氏走后,萧老夫人对萧婉说道:“萧婉,你和萧宁不一样,你不愿服输,但要记得将这股劲头用在正地上,和萧宁攀比失了本心。”
“祖母,你偏心,阿姐能做到的事儿,你焉知我做不得?”
萧婉眼里含着控诉,”你从未将我当成亲孙女,你只有阿姐一个孙女。”
“不是我小看你,萧宁现在做得事儿,你还真做不到。”萧老夫人倦怠,“我这有几本书,你拿回去看看,萧婉,执意同你永远也比不上的人相争,你会很累,平常心态,你还是萧家二小姐。”
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