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画几张图就挣了十几贯钱?”邹正业吃惊了。
邹晨低下头深思,这个朝代居然是有专利法的?真是不可思议啊。而且这个任大师傅很明显是一个守规矩的泥匠,他并没有私下藏起图纸冒充是设计者。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守信的人,把图纸卖给他,能给家里挣些钱不说,还能结交到一个朋友。
想到这里她抬头,道:“阿爹,二伯,你们决定吧,我听你们的。”
第二天,任大师傅忐忑不安等着回信,等听到邹家愿意把这个图纸卖给他,激动的说不出来话,他要的并不是这些图纸,而是这种思路,只要他拿了这些图纸回去重画一下,然后去官府报备,以后他就是这个专利的拥有人,任谁也不能越过他去使用这种方法。而凡是使用这种方式设计房屋的人都必须向他交纳一定数额的使用费,一想到这里,他就象吃了几斤蜂蜜一样,浑身上下都甜的发腻。
他满面红光,犹如喝了陈年的老酒,指挥起徒弟们干活更有了力气,象是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为了报答邹家,他甚至又额外的在前院帮着多垒了一个猪牛栏。
十月三十日,易破土、嫁娶、上梁、入宅、作灶。
邹家兄弟选好了这一天做为上梁之日。前几日,他们便请了族中的族长,族老,里正和村保前去家中主持上梁之事,又回了老宅请邹老爷子做为家主。
在马太婆家中买了一只羊,又托马太婆的孙女婿给打了几只兔子,去了下口镇买了一些白面和猪肉。特意托去黄家坪柳家堡的村民给黄柳两家捎了消息,又去了消息给两位出嫁的大姑小姑。
二十九日下午,黄天明代表黄家过来了。黄丽娘看到是弟弟过来,极为高兴,拉着弟弟的手说个没完,一会问咱娘的身体好不好,一会问咱爹最近是不是还象以前那样忙碌。
最后还是邹正业阻止了她,说天明赶了一天的驴车,怕是累的很了,让他休息一下吧,黄丽娘才住嘴。
到了晚饭前,柳家的人也到了,柳家是柳老汉带着小儿子前来。晚上一起吃过了饭,便一起到正院和邹老爷子说了会话,又问了问他身体怎么样,将礼物放下后聊了几句,柳老汉和黄天明便出来了。
三十日一早,邹家出嫁的大姑姑邹秋华带着小女儿来了,路上的时候碰到了邹青华带着大儿子,两个一路结伴回了邹家庄。
--------
PS:专利这个词是咱宋代的老祖宗们发明的。
o(*^▽^*)ブ下集预告:新宅上梁之时惹起了一场风波
gt;
第三十五章新宅上梁惹风波
更新时间2013…8…30 12:11:05 字数:4093
吉日、吉时。
村东的邹宅上空炮声响起,紧接着是一挂百响鞭炮点燃。在这震耳欲聋的响声里,开始了祭神,祭品有全猪、全羊(只有头和尾)、鱼、鹅、豆腐、蛋、盐与酱油摆在一个木制红漆祭盘里,置放于供案之上。另有一些时鲜果蔬,果蔬盆上面贴一张黄纸写着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
然后族长站在供案之前,手持一张黄裱纸诵唱上梁文。而后里正说一些吉祥话,给梁神敬酒。祭梁结束后,便由任大师傅带领着属龙和属虎的匠人们把正梁抬上屋顶,旁边的匠人一起高喊“上啊,大吉大利!”
正梁放平稳后,邹老爷子将村民们送来的五谷彩袋放到梁的正中间。并将红布披在梁上,红布下面挂着一双布鞋底,寓意给新房主人铺垫家底。
这时,匠人们再将供案上的果蔬用红布包好,轻轻的抛入邹老爷子的怀中,并且大喊“接住了吗?”邹老爷子立刻笑咪咪的高喊“接住喽”!
至此,上梁完毕。邹老爷子拿出两个儿子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挨个的发给了院中的泥匠们。
而女人们在前面早已经是准备好了,黄丽娘和柳氏几天前便请了马太婆的儿媳妇孙媳妇来新宅帮忙。几个女人从早上开始,便淘菜,洗肉,摆放案几,等到快中午的时候,二郎和三个弟弟早早的就在这里帮忙了。
由于古代是采用分食制,所以是一个个小案子,他们听了邹晨的话,把二个小案几并排放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大案几,这样一个案几前面可以坐八个人。
族长和几位族长坐在了一起由邹老爷子和柳老汉陪着坐了首席;里正和村保由黄天明、邹正达和邹正业陪着坐了次席。几位年纪大些的村民坐在一起请他们坐了另一边的次席。几个婆婆和小媳妇由马氏和马太婆陪着坐一起,另一席则是邹正文领着几个学生和邹家四个小子坐在一起,还有一席半空着邹家老大邹正义和他浑家不请自到,带着大郎和三郎大刺刺的占据了这个,村里的人竟然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同席去坐了别的席去,只有邹家的两个出嫁姑姑和孩子们陪着他们。
泥匠们则是由任大师傅领着在离他们稍远一些的末等席上吃饭,说是末等席其实几个席面上的东西都是完全一样,只是摆放的位置不同罢了。任大师傅还高兴的连连推辞,说主人家过于优待,他们这些匠人不配与读书人一个院子吃饭。
这样,前院摆的满满得,一共摆了十几席。
来吃席的村民们多是带了一些谷物和鸡蛋,那些往常和黄丽娘柳氏关系好的,带来了一些绣品或者是一些小七穿的衣裳。这些妇人都是提前来到的,帮着做些吃食。
令人意外的是,宛丘的陈家居然也派人送来了贺礼。来送礼的管事小子陈忠说,十三郎得知邹五郎家上梁大日子,可惜最近在攻读又加上离的远不能及时赶来,特派了陈忠来送了一些东西。
陈家带来的礼,很丰厚,让众人都深感意外。
一个木匣子里,放的满当当的一匣子新印书籍。笔墨纸砚各四套,其中有一套是指明要送给五郎的。上等细瓷茶具两套,织锦缎两匹,还有紫笋茶三两放在一个绘着竹叶花纹的纸筒里,是送给邹晨的。织锦缎两匹,雕花妆匣一个,里面放着一些胭脂水粉,这是送给美娘的。另有一个长命百岁银锁,一个锦囊,里面放着几个银锞子,共有十两,这是送给小七的。
“请大郎君勿怪,我们家十三郎昨日才得知消息,本来是可以准备的更丰厚一些,只是实在是太晚了,连夜让我送来这些,还请大郎君笑纳!”来送礼的陈忠笑吟吟地对着邹家两兄弟说道。
“这怎么好意思,难为十三郎想的这么周到,真是感激还来不及,哪里会怪罪。”邹正达道。
说完之后又请送礼的陈忠入席,陈忠推辞了一番也就同意了,将陈忠安排在了邹正义这一桌,由邹正达亲自做陪。
吃饭的时候邹正义和朱氏倒是没有闹什么,邹正达和邹正业松了口气。待吃完饭后,邹正达邀请来吃饭的众人到院子里转了一转。
邹家新宅这套院子,坐东朝西。一进门是一个大大的院场,里面可以晒一些谷物,院子里还有一个牛羊栏。右手处是南方,开了一个小月亮门,可以容纳车马进入。进了这个小月亮门里面是一条青砖道,并排有二个院子,东面是邹正达居住,西面是邹正业居住。
从他们的院门再往南走,有一条小道,后面有一个被砖封起来的小院子,邹正达两兄弟解释道,这是将来给儿子们做书房所用,现在都空着,堆放着杂物。几个人转了一圈,纷纷点头,里正道:“正达啊,没想到这砖砌出来的房子竟也是如此美观,不比竹楼差啊?”
邹正达点头道:“正是,这也是任大师傅的功劳啊。建这一座院子,若是用竹木得花多一倍的钱,任大师傅推荐我们用了砖石,着实省了不少。”
任大师傅一看主家夸奖他,连忙摆手谦虚道:“哪里,哪里!往常人家都是用竹木建的,我这也是赶鸭子上架,第一回啊!也得主家肯用、敢用才行呢,呵呵。”
邹家为了避免麻烦,早已经和任大师傅说过了,家中这个建筑的从设想到建好完全是任大师傅想的点子。而任大师傅平白多了一个好名声,当然愿意,所以两下一说便合。
里正是一个精明人,看了院子心里便有了思量,他沉吟了一会道:“这院子,防火好啊”
邹正业笑道:“大堂伯说的极是,这院子处处都不用木头,若是起火,只管把起火那间给扑灭了,其他几间都不妨碍。”
村保也赞道:“大堂哥所言不差,我看这院子确实是不错,若是明年我家起院子,我也要请任大师傅来我家给盖一座!”任大师傅一见来了生意,高兴的直咧嘴。
几位族老也纷纷夸赞,均称自家以后盖院子也要这样。
果然到了明年,里正和村保家里都要起院子,也是请了任大师傅去建,那时任大师傅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泥匠师。
送走了族长和几位族老,又让二郎兄弟四个将陈忠送到村口,邹家兄弟站在院子大门口看着自家的院子越来越里越舒畅。
等到院子里的人都走光了,邹晨才从鹿舍里钻出来,勿勿到前院吃了些东西,黄丽娘正和柳氏带着几个相熟的小媳妇在收拾着残局,美娘抱着小七在一旁逗他玩。黄丽娘看到她来,连忙把给她留的一碗白米饭和一大碗菜端给她。
黄丽娘看着人太多,只是眼睛往鹿舍那边看了一下,邹晨莞尔一笑点了下头,柳氏和黄丽娘顿时松了口气。黄丽娘大声道:“这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吃,非得跑去看她自己的房间,谁劝都不听,看这孩子饿的”
柳氏也连忙跟着打掩护,“是啊,小晨,那房间早晚不都是你的?还非得跑去看。”
几个小媳妇嘻嘻哈哈地打趣她们两妯娌,“哎哟,你们俩个那是得做饭没机会去,要是有机会指不定跟你家闺女一样呢,哈哈”
“是啊,我长这么大,就还没有见过么大的窗户,那屋子里得多亮堂啊?”
“是啊,赶明我大儿子娶小娘子的时候,我也得盖个这样的房子,还省钱还漂亮!”
“哎哟,十一娘,你儿子才几岁啊?这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