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9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对地方兵权进行规范,使得不至于出现地方官员或将领拥兵自重的情况,也不至于出现地方防备松弛,将领轮换制度被很好的执行,军队轮换制度也即将被执行,而且地方军如果要调动,比如有剿匪需要的时候,必须要参谋总部、州刺史的双重允许,然后县令拿着命令去军营交给统兵将领,将领调动兵马开始进行任务,任务完结以后该回哪儿去就回哪儿去,将军的个人行动不得带超过五十名士兵随行,且除了自己的亲卫兵,不得调动战斗兵员进行私人活动。
    但是一旦进入战时,比如一州一县遭到了敌军进攻,那么这个县或者州就要进入战时状态,这个时候,一个县的驻军将领或者一个州的总兵,就有权力宣布这个州这个县进入了战时状态,这个时候,文官必须服从武将的指令,关于一切有利于抵抗敌人进攻的指令,文官县令必须执行,不得有任何拖延,否则,武将甚至有权紧急罢免文官刺史县令,成为一州一县之主宰。
    当然了,这是战时状态,平常时节,武将不得干预政务,否则州刺史和县令有权罢免统兵主将,将之逮捕下狱,交给上级处理,武人不干政,文人不掌军,这是铁律,李二陛下时期不断强调,乃至于为此罢免软禁了大唐第一任参谋总长侯君集至今,李承乾登基以后则恢复了侯君集的自由,但是仅仅保留其国公爵位和一个名义上的一品大员官位,并没有实权,更别提军权了,所以侯君集等于是直接养老了。
    李承乾继承李二陛下对于武人不干政,文人不掌军政策的贯彻和推行,继续巩固参谋总部的权力,巩固军中参谋制度的推行,不允许军中出现公干之外的文官,当然也不会让现役的武将参与国家治理,文人就老老实实的治国,武人就老老实实的打仗,没别的。
    苏宁也不是例外,将军衔被收回,只剩下官位爵位和勋位,原先的将军虚衔挂着,象征曾经的赫赫军功,不过在这样一个注重军政分开的时代,苏宁主动交出将军虚衔,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文官,纵横部尚书,二品大员,不再参与军中征战之事,虽然苏宁被很多人视为军中战神,是可以继承李靖军神称号的人。
    随着苏宁的退出,这个称号的继承者是谁,就变得有些不太确定,因为除了苏宁这颗军中巨星以外,符合这个军神条件的人似乎也不少,无论是疯将军杜荷,还是最强武将薛仁贵,薛仁贵的老师苏定方,参谋总部总长兼军事大学祭酒李世绩,海军大将张亮张士贵李大亮等等,似乎都是战功赫赫之辈,缺少苏宁这颗太过耀眼的巨星,其余的星星也争相发光,军神的称号有些不知归属,虽然这个称号不是官方认证的,但是谁都知道,继承这个称号的人,是可以被军队承认,成为军队灵魂的。
    这是每一个将军梦寐以求的称号。
    苏宁不再参与军中事物,代表着武官身份的一切都被收回,成为一个彻底的文官,人们只是记住了曾经在战场上叱诧风云,以区区十万兵力拓地千里,歼敌数十万的苏将军,辽东军们也记住了曾经的辽东军统帅,在最危急的时刻担负起最严峻的任务的苏将军,从此以后,苏将军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苏尚书才是苏宁真正的代号。r1152
    
   

九百六十四 承和之治(一)
    自古以来,被人们说成是某某盛世和某某之治的时代,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经济极大繁荣,一种是军事空前强盛,不过往往经济的极大繁荣会被军事的强盛所取代,因为经济的繁荣不代表国家的强大,比如北宋,没有人说北宋有某某盛世和某某之治,但是北宋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人们最富裕的时期,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无尽的屈辱。
    所以,但凡可以被称为某某盛世或者某某之治的,无一不是文治武功都被推向顶峰的时代或者是小高、潮时代,比如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中国历史上所不多的几个极大繁荣时代,不仅仅是经济繁荣和政治清明,还有军事的强盛,中原王朝可以把胡人按在地上狠狠的虐,这才配得上盛世之称。
    李承乾即位之后,苏宁没有发现他和过去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他没有激动,没有高兴的睡不着觉,从做皇帝的第一天开始,他坚持辰时起身,亥时入睡,保证自己一定有四个时辰的睡眠,并且早上还会打一套拳法或者舞一段剑法,午后会小睡半个时辰,每天都会喝一杯牛|乳,御膳很简单,所有菜式都是李承乾要求的。
    一份肉食,一份蔬菜,一份汤,一份米饭,仅此而已,他命令内宫中所有人的饭食都要是这样的规格,除非是有重大喜事,逢年过节,他亲自允许的情况下,否则绝对不允许出现大鱼大肉这种奢侈的饭食,尤其是小孩子,他自己的孩子更要如此。皇太子李象和二皇子李厥的饮食也被严格控制,除非逢年过节或者生日,否则李象和李厥最喜欢的油炸食品绝不允许出现,每日必须要食用足够的蔬菜和果类,饭食定量,不允许多吃。也不允许留下一粒米饭。
    吃饭的时候,李承乾会尽量挤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吃,他和苏氏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吃饭,坐在一张桌子上,每天的午饭和晚饭尽量都会如此,除非国务太过繁忙他没有时间吃饭,否则一定会陪着孩子们一起吃饭。
    孩子的课业被他严格的盯住,他选择曾经教育过自己的老师,比如孔颖达。比如马周,比如虞世南等等饱学之士,但是也会时不时的嘱咐苏宁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在御花园玩耍,他说苏宁最会玩,所以最适合带着孩子一起玩,孩子不能总是学习,也需要放松,这是他从苏宁教育孩子的经验里面吸取的经验。觉得这是很有效果的。
    苏宁对此比较无奈
    李象和李厥学习的东西不是很多,因为年龄还比较小。现在还处于认字读书阶段,但是李承乾只要有时间就会考校李象和李厥的课业,有些时候李象和李厥因为贪玩而忘记了温书,被李承乾检查出来之后,李承乾会斥责他们,并且不允许他们明日和苏宁在一起玩耍。所以无形之间,和苏宁一起玩耍却成了他们最期待的事情。
    李承乾对于治家似乎也比较严厉,他似乎是从他的母亲那里得到了什么启示还是什么的,对于治家方面非常严格,他除了立皇后以外。也将自己的两个妾侍王氏和张氏立为丽妃和端妃,目前他只有这三个女人,貌似短时间内他也不打算纳其他的妃子,他就要求王氏和张氏不得有任何忤逆皇后苏氏的地方,他知道苏氏性情宽厚温柔,容易被欺负,所以摆明了姿态,谁敢忤逆皇后,我就要废了谁,这是家法,大唐我不能说一不二,但是在这个家里面,我就是天。
    不知怎的,李承乾似乎洞悉了李二陛下做皇帝的时候家里面的全部问题,对于自己治家这一方面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李二陛下退位之后传出来的嫁出去的一些公主仗势欺凌夫家的事情,更让李承乾觉得惊怒不已,大唐的公主只能嫁给有功之臣,这是皇朝对功臣的抚恤,但是却没有想到居然会有刁蛮公主欺凌丈夫,摆姿态给公公婆婆看,简直是丢了皇家的颜面。
    李承乾大怒,立刻把这些他的妹妹们,他父亲的女儿们全部招进宫中,把那些斑斑劣迹的公主一个接一个的训斥了个遍,据说当日直接把五六个公主给说哭了,其余的公主也被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口,回到家中以后就老实了许多,这让许多功臣对李承乾感激不尽,事情传到三原县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的行宫里面,李二陛下笑着说李承乾已经学会如何治家了,不用担心别的问题了。
    李二陛下离开之后,把他的嫔妃们和愿意跟随他离开的宫人全部带走了,留在三原县的行宫里面跟他一起养老,那些都是宫里面的老人,入宫服侍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十几二十年的老人,所以这些人一走,皇宫顿时空了许多,有大臣建议李承乾尽快启动选妃,李承乾说自己刚刚登基,正是大展拳脚治理国家的时候,百姓尚且不能饱暖,我如何敢思淫、欲?
    这又引来了一堆赞誉。
    苏宁渐渐觉得李承乾是要把他做太子的时候所立下的誓言一个一个完成的节奏,似乎他一直都认为自己的父亲在治国上是一个高手,可是在治家上,自己的父亲是一个相当没有主意的人,李家把孩子当作狼来养,这是李二陛下亲口对李承乾说的,但是李承乾不认同这一主张,李承乾认为养成大象也可以,为何一定要养成狼?
    所以在私底下的聚会里面,在李承乾和苏宁单独两人的小酒会里面,李承乾始终认为他父亲的治家方略是错误的,所以他要改变,但是在治国方面他的父亲是睿智的,所以他要学习,并且对他父亲留下的正在实施的方略,他不打断有大的改变,而要进行小的修补。
    对待整个辽东道,他主张以抚为主,以剿为辅,那些人不一定都是想要造大唐的反。或许他们的本意仅仅只是因为没有饭吃或者没有活路,他们需要吃饭,需要一条活路,所以他们选择造反,即使他们是外族人,但是他们也是人。这些造反者该杀的杀,该劳动改造的就去劳动改造,可是我们不能逼迫所有的异族人都要造反。
    他们有些人已经手持大唐身份证,是大唐的子民,但是大唐军队对待他们很粗暴,大唐的官员也不注意抚恤这些异族人,而只注重保护汉人的权益,所以这才造成了新近占领区异族反抗不断的情况,他认为。一定要在某些方面给予异族人和汉族人一样的待遇,仅仅在核心权益方面不能松手,必须要到几代人之后,他们已经完全被汉人同化了,才可以放手。
    对于西域之地和吐蕃故地,他也是主张以抚为主,以剿为辅,那些地方本就苦寒。人们活不下去很正常,但是有些官员只在意汉人的利益。不在意异族人的利益,异族人也是人,需要生存,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