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无敌前传-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6月11日震,残余的英军在炸毁了部分港口设施及深水码头后,终于兴起了白旗。

中国立即动用了数千名工兵,开始对被毁的码头及设施进行修复,同时,大量的船舶也开始靠拢未被摧毁的码头。

首批近百辆34式坦克也终于登上了英军的土地。

经过两天的忙碌,有十万铁血军战士及两个装甲师的装备登陆,中国那强大的地面作战部队终于开始向英国人露出了锋利的爪牙。

中国装甲部队的威力在进攻温切斯特的时候,淋漓尽致地显示了出来。

英军第34军刚刚从其它地方收拢部队,组织好防御地形,就被中国海军陆战队第2装甲师一个冲锋击破。

英国士兵惊恐地发现:无论其手中的反坦克枪、37毫米反坦克炮还是76毫米步兵炮,都对装甲厚重的34式坦克没有任何作用。

这种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战斗,很快就使英军士兵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

逃跑成为英军最主要的“作战”方式。

不过,更令英军感到恐惧的是,即使逃跑,他们也办不到。

中国装甲师强大的机动力,在相对平缓的英国乡间地形上,几乎没有什么障碍。

仅仅一天,在温切斯特的英军第34军,除了数千人侥幸逃脱外,其余的全部被俘。

温切斯特是南安普敦北面第一个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占领此地后,中国军队可以非常容易地对东,北任意一个方向发起攻击。

便利的交通还使得中国的后勤运输非常有力,这更使装甲部队如虎添翼。

6月13日,已经有5个装甲师到达温切斯特。

登陆部队前指立即下令兵分两路,一路向北,对另一交通枢纽贝辛斯托克发起进攻;另一路则向东,准备进入西萨克斯郡,用语肃清沃辛及布赖特…霍夫地区的英军。

为中国登陆部队开辟第二个登陆场。

英军在贝辛斯托克驻扎了3个军共约21万人的兵力,加上前期从南部前线溃退下来地英军,到了6月15日,已经打到了26万人。

而中国军队进攻贝辛斯托克的总兵力则只有5万余人,但中国军队则拥有2个装甲师和一个野战步兵师,同时更有强大的空中支援。

6约15日下午15时,双方在欧佛顿以东发生遭遇战,对英军不利的是,英军的前锋部队为普通地步兵师,而中国的前锋部队则是数个装甲侦察营。

虽然兵力对立方面,双方悬殊极大,但在总体战斗力方面。

双方则处于更加悬殊的位置。

两个小时的遭遇战以双方各自退却结束,中国伤亡了约500人,丢弃了十余辆坦克及30输装甲侦察车。

而英军则付出了2千余人的伤亡代价,并丢弃了整个师的全部重装备。

此次遭遇战使英军高层受到极大的震动,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中国地面部队的战斗力会如此强悍,再一次主动出击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加强防御工事地防御力量。

但中国军队并没有给英军这个时间,战斗结束后不到2个小时,数十架轰炸机就对英军的防御阵地进行了覆盖轰炸,使刚刚成形地防御工事又被炸成废墟。

到了晚上,本以为中国军队不会进攻,但历来就不按为常理出牌的中国地面部队却在大量的照明弹照耀下。

对英军阵地发起了冲击。

先是坦克缓缓抵近阵地,然后照明弹突然被打到阵地上空,接着就是十分钟地炮兵火力覆盖。

随着炮兵火力向后延伸。

已经在英军阵地前沿的中国坦克就立即冲了进去。

英军阵地在不到半个小时内就被撕开,数百辆坦克、装甲战车争先恐后地冲了进去。

并顺势杀入贝辛斯长克城。

不到一个小时,贝辛斯托克城内的英军指挥中心就被中国的坦克摧毁,失去统一指挥的英军立即陷入一片混乱中。

随后跟进的中国军队猛打猛冲,利用擅长夜战及强大的单兵火力,与英军展开了短兵相接。

从没有见识过这种打法的英军一下子就崩溃了,黑暗中,全部是逃亡的英军士兵,英军的军官们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地部下。

而中国军队也跟着分散进攻,在装甲战车或少量坦克的支援下,对英军的指挥部无论大小,一个一个地发起进攻,并一个一个地迅速占领。

而对满山遍野四处逃窜地英军士兵则根本没空搭理。

中国的炮兵部队和航空兵,也追着英军逃跑地方延伸打击,给英军造成了重大杀伤。

到了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英军官兵终于放弃了逃跑及抵抗等不切实际的想法,开始整团整团地向中国军队投降。

从中国军队在6月15日晚上23时发起进攻开始,到6月16日上午9时截止,整整26万英军被5万中国军队完全击溃,6万余英军官兵阵亡,13万余人投降,只有不到7万人趁着夜色分散逃进了乡村及丛林。

贝辛斯托克26万大军在一晚上就灰飞烟灭的消息传到伦敦后,立即引起了英国高层的集体恐慌,英军高层也正式将中国地面部队视为最危险的力量,并视中国军队的进攻为最大的威胁。

于是,他们不得不从英国中部及正在滩头抵御欧洲联军的大量英军部队调集过来,准备在中国进攻路线上集结重兵,希望能够阻挡中国犀利无比的攻势。

进攻东线的中国军队则相对轻松得多,整个西萨塞克斯郡只有不到5万人的英军。

在之前的英军部署中,将一百五十万的英军部署在多佛尔海峡对岸(这里是欧洲联军的进攻地)而其余的地方则显得兵力薄弱。

这给了中国军队很大的一个空当,仅仅1个装甲师和3个机械化步兵师就在三天内就横扫了整个西萨塞克斯郡,并轻松地占领了沃辛及布赖顿…霍夫,为中国登陆部队开辟了第二个较大的登陆场。

不过。

由于此处地外海没有什么岛屿,因此中国军队更多地是将此地作为野战部队等只带有轻型装备的部队的登陆场,同时也是对英军的一个牵制。

与中国军队的高歌猛进相比,欧洲联军地登陆作战则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由于英军在此地部署了一百五十万人的重兵,加上从40年战争开始,就一直在此地构筑大量的防御工事及地下工事群,因此欧洲联军的登陆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死亡与血腥。

6月6日上午9时,已经完全控制了多佛尔海峡的欧洲拉芒什舰队开始对英军滩头进行炮击,数百名蛙人也开始在海滩上安置炸药,清除海滩上各种障碍物。

但舰队的炮击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隐藏在地下的重炮在欧洲联军的登陆舰艇进入射程后,就开始了怒吼。

不到半个小时,就有6艘大型登陆舰被击中,其中2艘很快发生了殉爆,并沉入海中。

当然此次英军重炮开火后。

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中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开始对这些暴露了开始了上滩靠岸。

但很不幸地是,数百门迫击炮在此时也从隐蔽地架了出来,对着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欧洲登陆艇进行了无限制射击。

三十分钟的不断炮击给欧洲登陆部队带来了重大损失。

42艘登陆艇在深水区被炸毁,艇上地上千名欧洲士兵葬身大海。

接着又有55艘登陆艇在刚刚靠岸时被击中,大批的士兵还未跳上沙滩就被炸死。

欧洲拉芒什舰队立即用舰炮对这些英军的迫击炮群进行压制,但绝大部分的迫击炮群隐藏在反斜面后,舰炮根本无法威胁到它们。

后来还是中国空军的轰炸机群对这些迫击炮阵地进行轰炸,才慢慢地削弱了英军炮兵火力的反击。

不过此时,首波登陆的7千名欧洲联军官兵已经死伤大半,残余的近千人躲在一些障碍物及礁石等后面。

沙滩上到处布满了欧洲联军士兵的尸体,血水将沙滩附的海水染得通红。

完善地工事群,使英军的防御显得非常有力。

而强行登陆的欧洲联军则没有多少办法。

第二波登陆编队虽然没有受到多少炮击,但上千挺机枪地扫射,则完全封锁了海滩。

还算勇敢的法国士兵被成批成批地扫倒在地后。

后面地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士兵则惊恐地爬上登陆艇,这让欧洲联军的指挥官们非常恼火。

这些欧洲联军士兵爬上登陆艇后。

这些登陆艇无法及时撤出海滩,只能靠在滩边进退不得。

这成了英军迫击炮及机枪最好的靶子。

欧洲联军的士兵们看到呆在登陆艇内,不仅不能撤出海滩,反而会遭受更大的伤亡,不得不再一次跳下海,拼命地向海滩发起冲锋。

隐藏极深的英军机枪,毫无吝啬地将炽热的子弹发射出去,密集地弹丸根本就不能让欧洲联军有立足之地。

第二波近万名登陆士兵很快就被“清扫”一空,这让欧洲国家的军官们感到了强烈的恐惧。

长期以来对英国的敬畏,使得他们在内心深处下意识的认为英国是无法战胜的,英国本土也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怯懦的阴影在每一个欧洲军官们心头漫延。

欧洲联军的挫败引发的怯战心理让中国的参谋人员感到不可思议。

为了给这些面无人色的欧洲军官们打气,中国参谋人员不得不立即制订了动用两栖装甲战车,对福克斯通发起进攻的作战计划。

计划被严格地执行,在抵近射击的欧洲海军十余艘驱逐舰的压制下,英军海岸炮兵几乎无法作任何还击。

而英军地堡内的机枪也对中国的两栖装甲战车不起任何作用,欧洲联军终于在6月7日下午14时,登上了滩头,并建立起了一个纵深不到一千米,宽不到5千米的滩头阵地。

不过,欧洲联军的噩梦并未结束,在两栖装甲战车还没有作好继续对纵深进行突击准备的时候,在这个不大的滩头阵地猬集了上万名欧洲联军士兵的时候,位于纵深的英军重炮群对这块滩头阵地进行了强烈地炮击。

长达十分钟的炮击,使这个小小的滩头阵地变成一片火海,爆炸的气浪将士兵的躯体高高抛起,高温高速的弹片轻易地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各种障碍,七千名欧洲士兵在炮击中丧生,登上岸的数十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