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解释道:〃这其实是一箭双雕之计;除了常山刚才所说的那两条;更重要的是;我要自爱美洲立足;在美国地后院放火。
拉丁美洲的这些国家,在战争期间保持了这么久地中立,现在是时候进行总清算了。
我就是要以占领圭亚那为契机,胁迫这些国家,要么跟中国在一起,完全孤立美国,迫使美国不得不承受更大的战争压力,要么,就成为中国的敌人,在将来的某一天被中国惩罚。”
李长山嘿嘿一笑说:“这样的话,就是美国面对全世界的联合。
但话又说转来,如果美国人也威胁他们的话,就不好说了。
毕竟,战争一打完,我们拍拍屁股走人,这些国家可走不动,只可能留下来面对美国。”
我一脸得意的笑着说:“呵呵,所以嘛,战争结束后,我要给这些国家大量的‘军援’。”
叶飞看看我一脸的“奸笑”摇摇头叹道:“主席,我······无语了。”
我被他一噎,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多亿,这件事要抓紧,不要等美国人拿下了啊留申群岛,给谈判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之后,再来点个马后炮。”
叶飞一愣,然后问道:“那,攻击西雅图的作战行动不干了?啊留申群岛就这样放弃?”
我没好气地望了她一眼,还没来得及说话,李长山就抢先说到:小叶呀,虽然我们有夜间制导飞机,但美国人也有夜间战斗机噻。
而且他们的海防警戒雷达网也相当完善了,让我们的活塞式飞机去攻击,西雅图,那肯定就是一脚踢到钢板上了噻。
“我也跟着说道:〃我们必须撤出阿留申群岛;那种地方属于易攻难守;打下来很容易;但要长期守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为了给法国还有荷兰派兵争取时间;我们必须得将美国人拖住。不过;临走之前;我们也要给美国人留点纪念。趁美国人的夜间战斗机和喷气式飞机没来得及部署在阿拉斯加;我们先在夜间把美国人的机场给毁了;再广泛地布撒大量的定时和不定时炸弹‘地雷等;把第3分舰队的全部库存都用上。总之一名话;留给美国人地阿拉斯加。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烂摊子。〃圭亚那分成三块,分别为法属、荷属和英属。
法属圭亚那长期以来,一直是法国流放罪犯的地方。
在英国战败投降后。
美国立即派兵接管了英属圭亚那,并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荷属和法属圭亚那。
因此,当中国想法国际荷兰两国政府提出:以中欧联合舰队一部,掩护两国登录不对夺回圭亚那时。
两国政府立即行动起来。
为了使两国派兵更加迅速。
中国还以在阿拉斯加牵制了大量美军尤其是空军为由。
要求其必须在一周内完成集结工作。
美国在阿拉斯加地军事行动,如果从政治角度上来看,是相当成功的,毕竟,他们“成功”地驱逐了中国军队,“解放”了阿留申群岛(艾森豪威尔语)但在军事上,美军却遭到了重大伤亡。
美军的战列舰队成功地“逼退”了中国第三分舰队,但自身却付出了“密歇根”号超级战列舰、“康涅狄格”号战列舰的代价。
另有4艘护航航母也在交战中被中国潜艇袭击而沉没。
虽然中国军队撤出阿留申群岛近一周,美国军队仍恩没有完全占领群岛。
艾森豪威尔的军事政治冒险。
似乎在这时已经成功。
全美上下都掀起了一股庆祝“国土解放”的狂热,但杜鲁门等人去非常清楚:美国人实际上得不偿失。
但杜鲁门却必须面对“纽约时报”等媒体地民意调查,上面显示共和党地支持率已经上升到30%,这是一个危险地信号,这将迫使杜鲁门采取新的政治手段。
同时,议会的那结家伙也从艾森豪威尔的这一“胜力”看到了一丝希望,他们自沉或不自觉地将谈判延后。
杜鲁门在此刻这敏感的时期,不敢过于向议会施压,以免激起民众的反感。
但艾森豪威尔的军事行动,使本可以苟延到三月底的美国财政。
提前结束了其所有储备。
杜鲁门此时只有希望借一小型战役“胜利”之际,加速谈判。
并在谈判中多少再捞得点好处,降此之外,他不认为美国会有其它道路可供选择。
虽然国家安全助理建议总统,依托犹太人组织等财团,向议会施加压力,加速谈判进程,但此时的犹太人组织等大型财团也因为此战胜利,不愿得罪美国民众而拒绝,再加上联邦储备委员会接受艾森豪威尔地建议,利用犹太人组织及各大财团的雄厚资金,购买国债,来继续支撑起财政,使美国财政能勉强持续下去,犹太人组织的反复无常使杜鲁门陷入了困境,他必须依靠某个政治事件,来敦促议会尽快通过协议。
如杜鲁门所愿,这个政治事件很快便来临了。
3月18日,法荷两国的登陆部队统一登陆,中国外交部长就召见了巴西及其他美国国家的驻华大使,向其发出中国政府的外交照会:要求其立即对一直拖延和平谈判的美国宣战。
接着,又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表示如果南美诸国站在中国这一边,那么,中国将回大力对其进行军援,并在战后对其进行经济援助,同时保证各国不受美国的武力威胁。
各国大使立即发电回国汇报此事,这引起了南美诸国的一片恐慌。
犹豫不决的南美诸国,决定先缓一缓,看看中欧联合部队到底具有多强的战斗力。
3月23日,当十万法荷联军在中国海空军的强力支持下,于圭亚那乔治敦和惠灵顿堡之间,围歼了全部的三万美军后,南美诸国终于采取了统一行动。
3月24日,以智利(中国长期的盟友)、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国为首的南美诸国正式发表公告,因为美国一直不签署和平条约,并寻找各种理由拖延和平谈判,对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向美国宣战!杜鲁门总统也于当天在一会发表演说。
强烈谴责参众两院的议员,过于关注自己的私利,并影射某人过于自己的荣誉和本政治组织的利益,最终讲美国逼向了与全世界对抗的局势之中。
因此,他要求审议会,尽快结束谈判。
签署和平协议。
议员老爷们在此时,也发慌了,他们再一次找到中国的谈判代表,要求立即开始继续谈判。
但中国的谈判代表对美国人的这种反复无常,已经深感厌恶,但尽快结束谈判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因此,他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第二百九十五章 … 加勒比海的硝烟
南美诸国虽然向美国宣战,但却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有过任何派遣军队加入中欧联军的想法,他们仅仅是中断了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切断了与美国的海上来往。
我对这些心知肚明,但也没有作更多的计较。
毕竟,我需要的也就是他们表明一个态度,在政治上给美国施加压力。
要想指望他们的军队能够在正面战场上与美军抗衡,这是个极为滑稽的想法。
不过看来,南美诸国的宣战行为,也确实产生了其应有的效果,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正面效果是美国政府及议会,均开始正视与中国的谈判进程。
负面效果则是我始料不及的,美国民众不知哪来那么多的血性,他们在长期间或谈判中,种族歧视的程度算是最轻微的,但也无法阻止每一个美国白人内心深处的优越感。
而现在,曾经被它们当作比黑人奴隶还要低贱的黄种人,不断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他们,并且还“煽动”了除美国、加拿大外的全体白人国家与之对抗。
即便美国普通白人民众再现实、再金钱至上,当他们归引以为傲的自信及自尊受到无情粉碎后,其爆发的愤怒及激情也是相当惊人的。
全美各地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普通民众不理解财政状况,也不是很清楚目前的战局,他们只知道是政府的懦弱才导致了中国目前的如日中天。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级政治家,艾森豪威尔敏锐地观察到民众的这一心态,但他也非常矛盾。
一方面,作为目前执政党的对手,他需要用一切手段来打击民主党的声望。
同时,作为一名军人,他为没能在战争中击败中国而倍感遗憾。
另一方面,严峻的财政局势及战场势态,也使他明白:在没有决定性的胜利手段之前,美国想要击败中国的任何想法都是可笑的。
艾森豪威尔的助理此时向他提了个建议,并套用了中国的一句成语:柿子捡软的捏。
他建议:打不过中国及欧洲的联合部队,可以以南美国家为作战对象,一方面给民众建立起自信心。
另一方面也可以警告南美诸国。
而打击地重点放在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这两个国家都面临着加勒比海,正是美国海军可以自由活动的少数几个海域之一。
面对强大的中欧联合舰队,凭借大小安德烈斯群岛上密密麻麻的美军机场,应该可以将中欧联合舰队阻挡在加勒比海之外。
艾森豪威尔刚刚兴奋了一下,又马上萎靡起来。
现在的美国财政,即便是在犹太人组织及大财团的支持下,也无法应付一场中等规模的海外作战。
更何况这场中等规模的战斗极有可能深化成中美两国之间的最终决战,艾森豪威尔根本就没有这个把握。
但要安抚国内的愤怒情绪。
必须要在战场上击败中国一次或通过武力,迫使南美诸国放弃对美国的宣战。
现在,他需要说服杜鲁门。
再进行一次军事冒险,并把战事控制在一个财政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当然这次军事冒险不能以中国为对象。
杜鲁门已经对艾森豪威尔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感,但经过衡量和比较,他也明白:要想安抚国内民众,使民主党的支持率不至于下降到自己被弹劾的程度,就必须在军事上获得一定的胜利。
否则美国民众会完全对政府失去信心。
于是,他仔细询问了艾森豪威尔,这个规模受“控制”地战争,到底需要取得什么样的战果才算胜利。